作文分段符号,老师作文批改符号图解范文

  • 老师
  • 2025-01-22

中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 “换一行,分段”,对作文有多重要?

“换一行,分段”,并未更改内容,却丰富了作文的形式感,使行文显得活泼灵动,增强了阅读的节奏感。“换一行,分段”,是书写的一个动作,却反映了自觉的审美意识。

一篇作文700字左右,占稿纸一页半。铺开考卷,全文尽收眼底,一览无余,老师作文批改符号图解范文。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这时,首先被感知的不是作文内容,而是作文卷面。内容还未及细看,说不上是好感还是别的什么感,扑面而来的是对卷面的整体性感觉。这种感觉,除了字迹的端正或潦草(这里不展开),多半是由段落带来的:段落丰富,卷面就错落有致、疏朗透气;段落稀少,卷面就密匝局促、拥挤不堪。疏朗的卷面如春风拂面,带来视觉上的舒适感;乌压压一大片,叫人喘不过气来的卷面似漫天尘沙,会产生阅读的压迫感。

这里说的“舒适感”和“压迫感”,就是一篇作文的段落多寡(外观形态)带给读者的视觉感受,第一印象。

作文结构如何安排,分几个段落,基本是由文体及内容决定的。叙事类作文可分三个部分(结构段):开头、主体、结尾;主体部分按故事情节又可分成三个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会有五个段落构成一篇作文的两个逻辑层级。这一结构框架,在小学阶段已经深入骨髓,成了记叙文写作的金科玉律。

作文标点符号占格图解3 标点符号歌 1、句号歌:(。)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2、问号歌:(?)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然而,这种由内容的逻辑结构而形成的段落模型,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演变成写作的“新八股”,变得面目可憎起来。到了后来,“新八股”的段落模型非但没有改观,反而日益退化,由五大段退化成“老三段”。原先还算眉清目秀、层次分明的结构段落,现在是眼睛鼻子都挤在一块了。

“老三段”意味什么?意味一篇作文除了开头段、结尾段,主体部分一整大段中零段落。主体部分有许多情节性元素,有时间与地点,有叙述与描写,有人物对话与心理活动等等,还会有多个场景及场景切换,就像一组镜头,有近景、远景,也有全景、特写。缺乏镜头感的写作,所有的句子用逗号接着逗号,引号连着引号,不分眉毛胡子,全都糅成一团。

零段落,在草稿阶段可能是一种写作习惯,为了一气呵成,思路不至中断;而到了修改阶段,仍是长长一大段(经典作家会有长达数页而不分段,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这里不讨论),则不能说是写作习惯,而是思维缺乏层次性。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4。

思维缺乏层次性而导致不善于分段的情形,作文批改中常见的十种符号,会一直延续,延续到中考时节,就非常糟糕了。最糟糕的是,那些原本可获得赞赏的内容——简练的叙述、生动的描写、出彩的比喻——全都湮没在乌压压的文字中,令阅卷老师皱起眉头,不堪卒读。

分自然段的符号,应用于段与段之间

有办法改变吗?

请尝试“换一行,分段”。

段落是文章的结构标志,是外在形式。段落有两种:逻辑段,给作文建立起一个结构;自然段,给作文增添了一种节奏。这里的“换一行,分段”,主要指自然段。

分段,并未增加内容,却能丰富作文的形式感,使行文更加活泼灵动,还能增进阅读的节奏感。它是书写时的一个动作,却是写作时的美学意识——注重文章的形式美感,体现作者的审美追求。

分段,在标志内容转换时,也在无声地丰富着内容,表达着内容未能表达的意涵。好比标点符号,问号和叹号在标注语言情感的同时,还传递了字面上未能传递出来的含义。省略号的含义更加丰富,有时到了只可意会的程度,起到了言尽而意未尽的效果。同样道理,分段,仅仅是分段吗?

诗歌的节奏感主要来自韵律,无论低语吟哦,还是高声诵唱,都能产生合辙押韵、抑扬有致的音韵美。文章的节奏感主要来自分段,阅读一篇段落疏密有致的文章,会感受到行文的徐疾有序,情节的此起彼伏。作文由于篇幅短小,其段落的节奏效应尤为明显。

阅读课,在赏析叙事类散文时,老师会细致入微地讲解,“这句很重要,它为下文做了铺垫”,“这句不可缺,它照应了前文”等等,除了铺垫、照应,还有其他一些写作术语也被频繁使用:交代、伏笔、渲染、悬念、过度、明线、暗线、承上启下……对这些写作技巧,学生往往如坠五里雾中,并无真切感受。

分段,则会直观地告诉学生:这就是交代,这就叫过度……。一个短语、一个短句、甚至仅仅是一个词,当它单独成段时,它也就在文中发挥了这样的功能。

一个夏日的午后。

我独自一人来到了……

又是一个夏日,又是一个午后。

除此之外,再注意拼写的隔音符号,皮袄pí ǎo儿化标音花儿huār轻声不标词。2.字形: 注意形近字与同音字之间的区别。大多是书下的注释和书后练习中容易写错的字;也有同学作文中常见的错别字。一般是书下带注音的字。

我和我的伙伴也来到了……

这不就是照应么?连用两个“又是”,采用反复修辞格,又避免了简单重复,颇有鲁迅的散文《秋夜》开头中“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味道。

在《感动我们的那一瞬间》中,作者讲述了一个动人故事:班主任老师会在每个学生的生日当天,在学生的课桌里悄悄放入一张生日贺卡。之前,大家都不知道这是来自老师的祝贺,这就有了悬念。“我”的生日是全班最大的,所以我第一个得到。作者用一个短句单独成段:

课桌里有一张贺卡,粉色的。

今天是元月5日,我的生日。妈妈已经预订了蛋糕,这贺卡不是妈妈送的……

多数是在两字之间加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就像倒着的大括号一样,所以应该在符号上边加字,例如:

1.在横行书写的文稿中,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右下角。这七种符号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因为这些符号表示语气的停顿,应该紧跟在一句话的末尾。

如果换一种常见的写法:

今天是元月5日,我的生日。走进教室,突然发现课桌里有一张粉色的贺卡。这是谁送的呢?妈妈已经预订了蛋糕,这贺卡不是妈妈送的……

两者比较一下,有什么区别?常见的写法有交代,也有悬念,但仅仅是在叙述;而前者用一个短句“课桌里有一张贺卡,粉色的”单独成段。这时,这个短句就构成了一幅画面,如同电影中的一个特写,叙述则成了镜头外的旁白。两者的阅读体验完全不同。

一个星期后。晨读课上,坐在我前排的同学惊喜的叫了起来——

我有一张贺卡,橙色的。

”作文的分段成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总体看,一篇作文,段分得太少显得黏糊——黑乎乎的一大片,看不出个数来,读起来很累;段分得太多显得散乱——读起来很痛快,可是感觉散散拉拉,拿不成个数。一般地说。

又过了两天,是我的好友的生日。她悄悄告诉我,她也得到了一张贺卡——

海蓝色,很漂亮。

进入初三,叙事性作文要求采用“双线结构”。老师说:明线是指贯穿全文始终的、将情节联成一体的某个物、某个人等等;暗线则是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一明一暗,并行推进,使文章浑然一体。老师的讲解精炼准确,可学生仍缺少感受。

《感动我们的那一瞬间》则巧妙地将明线(老师赠送生日贺卡)与暗线(老师珍爱每一个学生)融为一体。仔细想想,这个题目颇有难度,难在“我们”;当“老师赠送贺卡”作为写作材料后,仍有难度,难在如何避免场景重复。作者解决难题的方法,正是采用了“换一行,分段”,描述颜色各异的三张贺卡单独成段,用//给短文分段怎么标,从而使文章的明线如一串珍珠,粒粒圆润,熠熠闪光。

企业回拍照搜题秒出答案的软件有很多,我这边推荐快搜,快搜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针对各学科和行业知识的学习和答题辅助软件,支持各类答题平台和答题软件,题库齐全,使用简单快速、可有效提高学习和答题效率。1.支持多种答题平台和答题APP。

~~~也可以代表写的比较好的内容 ———代表可修改 在修要增加内容的地方加上一个勾号,表示要加点内容 用两个竖线(//)表示可以分段,如果将其标注在某一个字上。

无须一味地追求写作技巧。当你完成了作文初稿之后,找出几处适合分段的地方,试着“换行,分段”,你就会发现,那些“交代、过度、铺垫、伏笔、照应……”,原先并不显眼,分段后被凸显出来了。

现在,你可以对作文做进一步的完善,就从“换一行,分段”开始。步骤如下:

1. 如同做现代文阅读分析,先给文章的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那样,也给自己的作文标上段落序号:①②③……。假若你的作文有5个自然段,动一下脑筋,把它分成10个。

2. 在适合分段的某句话的句首,用红笔做个记号。

什么叫“适合分段”?叙事性作文会有故事情节,随着情节的发展,场景会变,小学生常用修改符号(图示),时间会变,人物会出场,对话会产生……,当情节发生了这些变化时,就是“换一行,分段”的适合的地方。比如,一个段落约300字,环境描写、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等等,都挤在一起,占了大半页稿纸,就可以把它分成几个自然段。

场景变化 我们开始向天都峰进发。

季节更替 冬天到了,雪花飘落下来。

人物出场 新老师出现在教室门口。

每一段的段后用双斜线划分。低年级的时候,教给学生在每一段的开头表明①②。例如:①小学语文教材,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的变化,小学语文教材也不断修订。②有些教材的使用时间较长,但也有些教材比较“短命”。

3. 按红笔标记分段,再誊写一遍;已经录入电脑的文档,在标记处按一下“回车键”。当原先的一个长段经过适当分段后,你会发现,内容并未发生变化,并没有增添什么、删减什么。然而,整篇作文会为之而改观,卷面疏朗了,眉清目秀了!

4. 这时你可能会发现,有几个细微处还须稍作改动。那就及时改动:需要补充的,就补充一下;需要连贯的,就连贯一下……

看到这样的卷面,作文换段落的修改符号,阅卷老师不只会对作文产生好感,带有小标题的优秀作文,还会透过卷面遐想一番考生的模样:一定是个钟灵毓秀的学生,并暗自赞许“这个考生有才气,文笔活泼灵动”。

古人写作是不分段的,也没有标点,写作文忘了分段用什么符号。在古代,写文章以行气为主,即“句读dou”,一口气行完为一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行气中的停顿称为读。古人还用虚字表示句与句之间的起承转合,这就出现了“之乎者也”的句尾语气词,用作断句的标志。今天,如果我们阅读未加标点的古文,采用的方法也是“句读”。

时代不同了。现在作文既要追求内容美,也要讲究形式美。想想也是啊,中考满分作文10篇带小标题,一篇700字的作文,叙述一个故事,故事的时间跨度,动辄半年、乃至数年,有大段的叙述性、描写性语言,还有人物对话……主体部分怎能一段到底,没有变化?

当然还须指出的是,分段是文章的结构形式,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好作文仍应以好内容取胜,分段是在好内容上的一种“锦上添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