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家的‘人世间’故事”征文活动,近期陆续收到不少读者投稿。有反映家风、家训、家教、家书的故事,粮票的故事作文600字,有挖掘老照片、老物件、老车票、老粮票、老布票等背后的故事……“上海徐汇”微信公众号择优刊登徐汇本地读者优秀作品,通过一个个普通人家的“小故事”,唤起人们的时代记忆,展示国家时代变迁图景的“大变化”。
今日的家乡 以前是泥泞小路,一踩裤子上喷的尽是泥。现在,是用水泥铺成的柏油马路,现在的柏油马路可以六辆大卡车并排行驶。那里风景优美,空气格外清新,是一个可爱的地方。在路边,小草的旁边种着许许多多的花。
粮票记载着一段新中国历史上异常艰难的岁月,它的历史是一部华夏子孙与贫穷、饥饿的抗争的生活史,是中国计划经济这段历史的真实的写照和证明。粮票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每当爷爷回想起这段历史时,都会深深地叹一口气。
老粮票
话题作文400字 篇1 因为有了期盼,所以有了等待的心情。这心情有时候很美,有时候却很无奈。几多等待,几多绝望,于是又有了新的期盼,新的等待。——题记 夜凉如水,我静静地走在石块铺成的小道上。 突然。
一面写着是五斤,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便去问妈妈,她告诉我,这是粮票,以前可不是象现在,想要什么,就可以买什么,那都是要有计划的,我们称那时是计划年代。
朱自清先生在文章中写道:“吃饭时,时间从碗边流走;喝水时,时间随水流走;睡觉时,时间又从脚边流走”。时间过得飞快,身边的人、事、物皆发生了变化。
“这是粮票吗?”我拿着一叠有些褶皱的纸,上面的时间几乎都是1960年左右的。奶奶接过手扫了一眼,又贴近了去瞧,接着用手轻轻抚摸着这看似不起眼的纸张。“是粮票,老粮票了。”说着,她的嘴不经意地微微上扬,仿佛这是她的宝贝,她很得意自己有这件宝贝。“我们那时候啊,有钱都买不着这宝贝嘞!”
作文儿时的回忆1 儿时,许多快乐的回忆都是在外婆家诞生的,而外公更是我最要好的亲人。 外公是陕西人,高高瘦瘦的,说话还有一点陕西人的腔调;在我眼里,他什么事都会。
我看着那粮票,有些难以置信,我觉得粮票顾名思义,就是换粮食用的,而有钱又怎么会买不着粮食呢?我好奇地问奶奶:“这粮票不就是换粮食的吗?咋把它当宝贝似的呢?”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儿时的回忆作文1 泥泞的小路已变成宽阔平坦的油柏路,一座座的土房子已变成幢幢高楼,只会跑跳的小姑娘已变的成熟,俨然没有了最活泼的样子;一切都在成长,一点点的离开最初的模样。记忆中的山村,石头房子,淳朴的农民,清澈的小河。
我匆忙回家,书包一扔,果然,炕毡底,看着那几毛钱和平展的几两粮票,心里久久难以平静。妈妈让我还老师,当我去退还,老师硬是用那几毛钱,给我买了作业本,粮票最终让我交给了母亲,母亲当时给我就一句话。
刚刚还笑容满面的她,嘴角一下子拉了下来:“以前可有好多人没饭吃呢!现在也是……”她的双眼一下子失了神,看上去在为别人惋惜。“你答应奶奶,以后一定得知足,知足常乐啊。现在国强了,要是落到以前,饭也吃不饱……”
讲了些温饱问题后,奶奶又开始向我讲述这粮票独有的故事。
1933年4月18日,在我国实行了38年的粮票制度,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粮票是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粮票的历史绝非一般的文化娱乐史,而是一部凝重浑厚的中华民族创业史,是一部华夏子孙与贫穷、饥饿的抗争的生活史。
“这些粮票啊,以前是你舅公在北京当兵时往家里边儿寄的嘞!当时呢,粮票见证的历史变迁作文,我就攒着这粮票,舍不得给用了。那时候必须凭着这粮票才能买粮食,所以我说有钱也买不着!”她越说越得意,拿起了其中一张:“看看这个,这是1965年的粮票,你再看看上面写的,这是全国通用的哩!”
那天,她在阳台滔滔不绝地说,粮票作文新颖题目,我在一旁安静地听她讲,阳光洒落在她的身上,仿佛是她自身发出的光芒。
可以说没有粮票就没有食物。那时候我们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外婆停顿了一会儿。外公笑呵呵地说:“说起粮票,我有次从罗溪村带了800斤粮票来到泉州市区,放在家里,那天晚上过后早上一检查——你猜怎么着,竟然被偷了。
第二天,奶奶告诉我,以粮票为题的国庆作文,她决定把粮票捐掉,粮票的故事作文200字,粮票虽然已经退出交易的舞台,但却是收藏家的新宠,把粮票卖了后能换不少东西。我一开始并不理解,甚至有些心疼奶奶的这些粮票,我家的老物件粮票。可后来奶奶又告诉我,现在国家确实强大了,原来没饭吃的人大部分都过上了小康的生活,还有极小部分人生活比较艰难。我顿时舍弃了原来的想法,对奶奶的做法感到敬畏无比。
人们常说要爱国,那么爱国是必须在边境战斗吗?帮助那些有苦难的人又何尝不是爱国的表现,只要有担当,愿意为祖国的发展出力流汗就是爱国!
就是那一天,我明白了做人要知足且坚定,而又爱国且上进,同国家一起进步。
上海市紫阳中学 王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