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炮争论作文,娘炮文化时评作文

  • 文化作文
  • 2022-11-03

全文共2656字,娘炮文化时评作文,阅读5分钟获得知识升级

综合撰稿:程 赟 编辑发布:方济力

课代表的话

由市教委主办,《中文自修》承办的第32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即将进入决赛阶段。课代表在整理同学们之前上传到竞赛上的文章时,对于娘炮的看法作文,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似乎很多同学都对“娘化”“娘炮”之类的词汇有自己的一番看法。

有意思的是,同学们大致分为了两派,有高举反对大旗的,也有据理力挺的。课代表将大家的意见整理了一下,请大家一起来评判!

“娘炮”的定义,指的是“男生外貌、性格、动作、行为、心理、表情女性化,娘炮一般用于形容男生娘娘腔,太做作跟女人似的”(见“百度百科”之“娘炮”词条)。

今天,有很多人看不惯男生的“娘炮”做派,大肆抨击,但对男性“阴柔美”拥戴推崇的人也不在少数。那么,所谓的“娘炮”到底是一种歪风邪气还是自由选择?一起来看看中学生们怎么说……

※反方※

少年娘,则国娘!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李卓远:

两大央媒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就连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这两点报社都参与了进来。新华社发表了一篇题为《娘炮之风当休矣》的报道,指出“娘炮”是一种病态审美,是一种消费颜值的表现。

龚自珍曾经用“病梅”一词讽刺了病态审美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然而他没想到的是,“病梅”在当今社会却依旧有吸引力。在日韩风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审美不由而自主地发生了病态的变化。那些对于我们而言看似无法理解的“油头粉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在很多人的眼中俨然变成了衡量一个男生是否美丽的标准。

我认为,身为一名品行优良的高中生,理应摒弃这些病态发展的观念观点以及不可理喻的变化,拥有判断是非的能力而非像流行文化那般随波逐流;对于不应该有的变化采取不变,而又坚决的态度。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金妍:

楚辞里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能持久作用于社会文化、作用于世道人心的美应当是一个人的内在德行,以“内在美”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将永远是公共传播的主流。

娘炮形象确实是一种极其不健康的审美形式,那些油头粉面,浮夸造作,忸怩作态的形象确实让人难以接受,说这种审美畸形,我觉得真的一点都不过分。

在此呼吁对青少年有广泛影响的男性们,请呈现更积极、向上的形象,展示更健康、阳光的审美,青少年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我们绝不能让“娘”化之风成为审美的主流。

欧美国家和日本韩国,先后出现男性阴柔化,乃至出现所谓娘炮、伪娘现象,都是在国家进入富裕社会之后。这时,家庭条件优渥,没有生活压力,不需要奋斗的部分新生代们自然转向自我关注与扮美。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陈亚迪:

很多人说,中国虽一直以阳刚为美,但古时白面书生也很受欢迎,这是否意味着“娘”化并不是现在的审美观点,而是源远流长的一种标准呢?我认为其实阳刚之气也不能只看表面,关于娘炮审美的作文,有些人表面是文弱书生,其实内心很强大,一旦触碰他的底线他就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我们应该要有这样强大的内心,不能让我们的国家“娘”化。

上海市延安中学 胡浦骏:

一些人以“娘”化的噱头,靠刺激一些庸众畸形的喜好,将自己或他人包装成展品贩卖。他们就像峨眉山上的猴子一样供人观赏,或许比猴子还不如,娘炮作文素材,因为他们会败坏社会风气,而猴子不会。像这样的人,怎能不被社会抛弃?我认为那些明星们应该摈弃矫揉造作的风格,扭转娱乐至上的倾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病态的审美乃至“审丑”。

上海市兰生复旦中学 董子琛:

无知的人们,都醒一醒吧,“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不要再让这些“娘炮”污染大众的审美了,有空多出去打打篮球,运动运动,不要整天看这些一点价值都没有的“娘炮”了,不然民族何以自强?

上海市横沙中学 蔡霁雪:

对于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娘”化现象,作文对娘炮现象的看法800字,我实在是喜欢不起来,但我也无可奈何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或许大多数人对此和我是一样的态度:不想包容但也不会过于苛责。任其在在会中自生自灭大概讲的就是我们这样的态度、

虽说如此,但我还是忍不住提醒句。当数量达到一定量,会发生巨大的质变。到时社会秩序将会无法收拾。为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在“娘”化现象中,要把握好度。

娘炮属形容词,意思是指在某些方面女性化的男性,带有贬义性色彩。2017年中国妇女报发布性别歧视类禁用词,娘炮一词包括在列。 2021年9月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 坚决杜绝“娘炮”等畸形审美。有关于“娘炮”现象的争论。

上海市嘉定一中 汪芷欣:

很明显,“娘炮”“耽美”在此被划入“不良文化”的范畴,并且要像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一样,去坚决抵制“娘炮”“耽美”。从具体语言环境来看,这里是针对“网络游戏内容”而言的。

现在的一些当红流量小生出门都爱化妆,这也带动了一些中国男生,他们常常会画浓妆,往自己的脸上抹上一层一层的粉底,嘴唇上涂了淡淡的口红,眼线眼影也都从不缺失,将头发染成各种颜色的。可谓是“生活能乱,发型不能乱,演技能凑活,眼线一定不能飞。”

写论文,室友非常娘,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故事来举例,加以论证,就能够写好这个方面的作文。当然,具体的,还需要结合室友之间的关系,以及能够表达出正能量的,都是非常好的素材。

如今,中国的一些男生正在渐渐被“韩流”所影响,阴柔之风越来越重,而本该有的荷尔蒙却在逐渐消失。我们要去寻找血性,我期待着还能在未来再次看到中国男人的血性,那才是中国男人的魅力之所在。

※正方※

“娘炮”无罪!

上海市浦东外国语东校 李缘:

猜猜她是谁作文1 她扎个马尾辫,喜欢穿T恤和七分裤。她脸大眼小,身材魁梧,不是我说她,她真该去减减肥了。她运动起来,肉一抖一抖的,真叫人发笑!不过,她虽然体型“庞大”,和许多“小不点儿”形成鲜明对比。

娘炮文化与硬汉精神到底如何定义?首先,阳刚之气,阴柔之美,这两个就可以区分,就可以定义啊!

真正变了的,是人心。人心变黑暗了,变得肮脏不堪。

自九月“开学第一课”开播以来,“娘炮艺人”便引发巨大舆论风波,新华社、人民日报两大国媒也抛出对立观点公然交锋,更有“少年娘则中国娘”“娘炮之风当休矣”这般站不住逻辑脚跟的低级幼稚言论出现。就我而言。

我很纳闷,一个男生长相俊美爱打扮,怎么就被扣上了不男不女的帽子?我在网上曾经见到过这样一句话:“审美是个人喜好和自由,怎么会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呢?”当那些带着偏见和有色眼镜的人谈论起“娘炮”时,他们的评判标准就已经偏离了内涵,而仅限于表象,男儿本色与娘炮作文。就凭着看到的表面现象谩骂对方为“娘”。这难道不就是典型的以貌取人吗?不就是变相的性别歧视吗?

上海风华中学 朱雨舜:

我认为,我们应对新兴文化赋予尊重和包容,应跳出“刻板性别印象”的桎梏。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于“异端”若只有一味的冲突和排挤,那么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势必是落伍和失败的。当传统“刚”与现代“娘”碰撞时,也许“刚柔并济”的审美眼光才更符合现代审美,毕竟,唯有包含多元的文化才能走得更长更远。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吴嘉怡:

娘炮,又称“炮娘”,指的是外貌及行为表现女性化的男子,含戏谑意。被称为娘炮的男子,通常外貌娇美、态度温柔,男儿身有着阴柔美。娘炮出处:娘炮一词来自台湾,属形容词,含戏谑意。

“不以貌取人”是我们祖先留下的祖训。可是何时,我们又用着“以貌取人”的眼光,来为别人扣上刻板的标签了呢?我希望有一天,身边所出现的变化,不再是用刻板的思维局限住所有人,而是在看到那些人时,能够大声地说:“一个人的爱好,品行,都不能由性别来评定。你们一点都不娘。你们才不是女汉子,你们真的很酷。”

上海市延安中学 计金昊:

“小鲜肉”的外表,确实大部分更偏向中性风,也就是人们所认为的“娘炮”。可不能因为这外观上的不赞同,就去否认这个人本身,一个人的内在不是通过外表能观察出来的。真正决定我们是否去判断“小鲜肉”是怎样的人又是否值得我们去学习,恰恰不是多数人关注的外表,而是他的内容。

在今天,从电影、电视到游戏、小说、漫画,似乎都对男性的阴柔气质有特别关注,并且在移动互联网的媒介迭代效应所催生的新型的追星模式的作用下被进一步放大。课代表也曾在多种场合听到粉丝们对着画报上、屏幕上的男生惊呼“他好美!”这让课代表不禁想起了2004年的《超级女声》。当时以李宇春、周笔畅为代表的中性风女歌手走红一时,被舆论调侃为“春哥”(以及后来的曾轶可“曾哥”),这与当今流量“娘炮”横行的情况何其类似。

我们似乎已经逐渐习惯甚至学会欣赏女性的中性装扮(对于李宇春偶尔的裙装打扮甚至会感到意外),但大部分人对于男性的中性化装扮、言行还是难以接受,不知道这一次时间是否会再次带来改变?对此,关于娘炮小鲜肉作文,你怎么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