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的鱼池作文,公园里的鱼池的作文

  • 2025-01-21

原创: 剑胆琴心

美丽的校园四年级作文 篇1 春天的校园是美丽的,太阳东升,一抹红霞,学校的花园里,花儿盛开,碧绿的叶子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 早晨的校园是忙碌的,太阳升起来了,阳光洒满了校园。同学们有的捧着书依在树旁,有的低头漫步在操场上。

哺育篇

婴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精心哺育和呵护。但在我的生命的初期,给我更多精心哺育的却是我的母校——八一学校。

我父母是在抗日战争胜利那一年结的婚。第二年(1946年)我大哥出生。由于战争年代医疗条件太差,大哥刚满月不久就患肺炎夭折。父母亲抑制住心中的悲伤,相约,等到中国革命胜利之后再考虑要孩子。

1948年底父母随华北军区机关进驻北京后,1950年8月我才呱呱落地。父亲那一年整三十岁,在当年几乎算是老来得子了。生我后,母亲身体不好,没有奶水。当时华北军区机关夫妻双军人的很少,几乎没有妻子随军的。要赶上在农村,我可以吃百家奶长大。但在刚刚进城,实行供给制的华北军区机关,我的生存却成为很大的难题。首长们好不容易搞到些奶粉送过来,当时的奶粉都是缴获的进口货,十分金贵的。牛奶也是千方百计才能搞到些。但都是杯水车薪。据我母亲讲,周岁之前我主要的饮食就是米汤与饼干、蛋黄和成的糊糊,因此年幼时身体瘦弱多病。

眼瞅着第二个孩子很可能步老大的后尘而去,父母心急如焚。此时,为了解机关干部后顾之忧,华北军区子弟学校八一学校幼稚部招收满周岁的孩子入托。我有幸于1951年9月1日,刚满周岁进入了八一学校。

张继伟在我们学校的中央,有一个用大理石造成的鱼池。鱼池周围镶着一圈五颜六色的边,往里看,是一圈用不锈钢制造的护栏,太阳照在栏杆上,就象彩虹一样美丽。碧绿的水池里有许多活泼可爱的小鱼。

八一学校的前身是晋察冀军区“荣臻小学”。1947年3月1日诞生在革命根据地河北阜平县。我母亲回忆,1948年“荣臻小学”建校一周年时,她曾作为军医大的学员代表到阜平山沟里参加过学校的校庆活动。数十年后她仍清晰地记着,观看了小朋友们穿着好看的服装表演文艺节目,“蹭”了一顿丰盛的会餐。没想到两年多后,自己的孩子刚满周岁也送到这所学校。大家想想,除了八一学校,还有那个学校敢担如此重大责任,收容刚断奶的婴儿?

如果条件允许,又有哪个父母舍得把自己的掌上明珠,刚满周岁就交给别人抚养?比起战争年代里,多少革命后代被寄放到贫困的老乡家,多少革命后代因疾病、饥饿而夭折,或被敌人残酷杀害。成长在新中国是我的荣幸!

母亲回忆把我送到八一学校后,第一次去学校接我时,我嗓子嘶哑,有气无力地地喊着妈妈的情形时,心中总是酸楚难忍。一下把孩子送到几十里外的郊区,做父母的自然心里不好受。当时学校所在的海淀镇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校园四周十分荒僻。我依稀记得,从城里的家去学校的路非常遥远,先坐车或雇三轮到西直门,换乘一种后屁股带个锅炉烧气的老式公共汽车,比牛车稍快的速度,一路颠簸到海淀镇。平时大部分时候都是坐政治部的班车到学校。这种班车每两周开行一次,我们管这周叫 “大礼拜”。“大礼拜“的周六下午各单位派车去学校接孩子回家,周日下午送孩子回学校。

假以时日,我慢慢熟悉了学校的生活,八一学校生活条件比家里优越多了。学校养了很多奶牛,据说那是抗日战争时期宋庆龄赠送给解放区的,孩子吃奶的问题不用发愁。我们在八一学校每个孩子的供给标准是享受军队副排级干部的生活待遇。每个孩子从头到脚穿的戴的都是学校统一发放。伙食就更不用说了,记得我当时很挑食,不好好吃饭。伙房炊事员叔叔和保育员阿姨想方设法让我吃的顺口,我最爱吃白菜心,就用酱油醋拌好,再点一点儿香油,看着我津津有味地吃起饭来,叔叔阿姨们才松了一口气。

幼稚部的保育员都是部队从农村或城市中招募的知识青年,一色的现役军人。穿着肥大的军服,帽子上戴八一五星帽徽,胸前缀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牌,梳着短发或扎小辫,个个英姿焕发。老一些的工作人员则大多是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洗礼的老战士,称“保育干事”, 卫生所里医生护士都是富有经验的老医务工作者。负责生活的炊事员、司务长、管理员,都与部队的管理模式相同。

幼稚部一岁的孩子不多,孩子太小带起来很棘手。可以想象,两位年轻的保育员,领着一群咿呀学语,步履满跚的娃娃,每人胸前系着一条手绢,穿着开裆裤,有的还要兜着尿芥子。阿姨拉着第一个孩子的小手,后面的孩子依次拽着前面孩子的后衣襟。殿后的阿姨更忙活,时而有蹲在地上撒尿的,有东张西望掉队的,都得一个个收容,必要时怀里还得抱上两个。“队列”走到大街上,遇到穿制服的解放军,口齿不清地齐声喊 “解放军叔叔好”。那情景另无数路人忍俊不住,驻足观看。

我们学校,就在香山脚 下,绿荫笼罩着校园,我们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清幽的竹林里,有一片碧绿透明的池塘。它被我们称作‘清幽之地’。竹林随着微风轻轻摇摆着,叶子如同风铃,沙沙沙地舞出美妙的音乐,悄悄地。

以后陆陆续续招收二岁,三岁的孩子,到四岁的时候才正式编为幼稚部小班,分成小一班,小二班,小三班。五岁升中班,六岁升大班,七周岁离开幼稚部升入小学部。

幼稚部的生活始终没有离开过“乐家花园”。后来得知这座花园原来是清王朝开国元勋铁帽子王,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家的。满清王朝覆灭,进入民国后,大清的遗老遗少逐步败落,传到和硕礼敦亲王爱新觉罗·诚厚这一代,穷到把园子都抵了债,典给了同仁堂乐家。解放后,华北军区花了一些钱,作为北京市副市长的乐松生也做了个顺水人情,“乐家花园”从此成为华北军区八一学校的一部分。于是我的童年在这个像“大观园”一样的地方,开始了梦幻一样的幸福生活。

小学四年级校园一角作文1 早晨,一进入校园就神清气爽。 校园里有一些五颜六色的鲜花。看,玫瑰花正在向其他花们炫耀自己的出身多么尊贵。不凋花也来说:“玫瑰姐姐虽然你很高贵,但你一碰到冬天哥哥你就会凋落了。

园子的围墙都是假山围起来的,四面有四座门。假山上巨石嶙峋,拾级而上,修有亭台楼阁,山石之中拐弯抹角的山洞让人感到神秘莫测。庭院里逶迤的穿廊,公园里的鱼池的作文,圆圆的月亮门,曲径通幽,巧妙地将每一座房屋和一片片大小院落连接起来。院落相隔的墙壁上洞开着形状各异的窗子,有菱型的,扇型的,桃心型的、椭圆型的。透过窗口,折现出临院里的黛瓦红柱,抑或苍松翠竹。每一座房屋都建在不规则的青石垒成的高台上,悬山式、硬山式灰瓦高脊,屋檐下红漆包裹的粗大的廊柱,雕梁画栋,古朴别致。老式的门窗由明亮的玻璃代替了窗户纸,宽大的窗台,我们的小屁股坐在上面绰绰有余。门廊边上连接廊柱的条凳,供我们整日在上面厮磨爬滚。顺着台阶下来,院子里石板和鹅卵石铺成的甬道。沿着弯曲的小桥,跨过清澈的水池,水池中央是一座湖心亭。太湖石和各种奇石星罗棋布,大小花坛错落有致,盛水的大缸使人一下就联想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茂密的树荫下还有一座青石和汉白玉大理石砌就的戏台。

这就是夏天的鱼池,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鱼池,一个生机勃勃的鱼池。我爱这鱼塘!这是一篇写景作文,作者描写了美丽的鱼塘。文章语言优美,如“小鱼们会找一个空旷的地方玩游戏,一条在另一条的身后躲着。

假山上,院子里,种满了各色树木,其中结果实的树居多,有杏树、柿子树、海棠树、枣树、石榴树、山楂树、桑树、银杏树、核桃树,还有一种不能吃的“毛桃树”。到了收获季节,印象最深的就是叔叔们爬上柿子树够柿子,阿姨们在树下张起布单接着。至于桑树上接的桑椹就更多了,紫色的,红色的,白色的,现在桑椹在市场上卖得还挺贵,那时不知为啥不受待见,夏秋季节满地掉的桑椹,不小心踩得地上一片紫,一片红。个别馋嘴的孩子乘阿姨不注意,捡几个塞到嘴里,立刻被染得满手、满嘴、满脸花。

开花的树也很多,丁香树、绒花树、桃(毛桃)花、杏花、海棠花、石榴花,还有秋季里红得像一团火似的枫叶树。春夏秋三季,时而争相斗艳,时而香气袭人。穿过一条黑洞洞的假山石洞进入后院,“洞门口”两边对称各矗立着一棵粗壮高大的玉兰树,灰石砌成的高高花坛将大树团团围起,更显现得卓尔不群。春季玉兰花争相怒放,硕大洁白的花瓣尽显雍容和高雅。当时玉兰树种十分珍贵稀少,全北京城除了颐和园就属这里了。松、柏、槐、杨、柳更是枝繁叶茂,校园的鱼池作文40字,交织成荫。墙根下还栽着一丛丛四季长青的翠竹。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也有”,这话不假。童年时,“乐家花园”里总是回荡着各种各样悦耳的鸟鸣。布谷鸟呼唤春天到来,啄木鸟不停地敲击着树干,黄莺歌喉婉转清亮悦耳,喜鹊的欢声笑语永无休止, 灵巧的燕子,箭似地在屋檐下叽叽喳喳来往穿梭。到了夜间还能看到猫头鹰停在树梢,发出瘆人的呜咽。还有连名字也叫不出的鸟儿鸣放出那天籁之音,现在的城市里是很难再有此耳福了!

校园一角作文1 我们的校园处处都是美景,我最喜欢的要数那个梅花形状的金鱼池和凉亭了。 春天到了,坐在凉亭里,阵阵春风吹来,茉莉花香随风飘来。只感觉阵阵清新,真令人陶醉呀!凉亭上挂满了一串红(鞭炮花),下春雨了,把一串红打落。

树多草密,昆虫自然就多。最司空见惯的就是满地爬的蚂蚁,大黑蚂蚁有近一公分长的,头上两个大夹子,咬起人来麻酥酥的。黄蚂蚁个头稍小,爬起来很快,总是慌慌张张忙碌不停。小黑蚂蚁成群结队,赶上两窝蚂蚁打仗,黑压压一片,杀得难解难分,吸引着小伙伴们饶有兴趣地观战,久久不肯离去。草丛里的蚂蚱,扁担、蛐蛐。树上的螳螂,天牛,知了。漫天飞舞的蜜蜂,蜻蜓,蝴蝶。到了夜晚萤火虫的亮光忽闪忽闪。

它使我想起一段美好的记忆。在我刚入园不久的时候,每天夜晚总能听到嗷嗷的狼嚎。那时校园外还是偏僻的田野,西山一带的狼夜晚流窜到平原上。这并非危言耸听,记得当时学校饲养员刘宝礼叔叔的卧室墙上就挂着好几张狼皮。因为害怕,我常常失眠。躺在小床上眼睛瞪着天花板。只见屋顶上、墙上,一个个小亮点,忽明忽暗,一闪一闪像是天上的星星。值夜班的阿姨见我没睡着,悄悄俯在我身边:“是睡不着吗?”我指着小亮点好奇地问:“阿姨,那是什么?” “你等一会,阿姨拿给你看。” 片刻,阿姨捧着双手回到我面前,轻轻打开手掌,手心里一只亮着“灯”的小萤火虫展现在我眼前。那一刻,校园里的鱼池作文200字,我为这美妙的情景深深打动了。暗夜中看不清阿姨的脸庞,但那柔声细语如融融暖流,描写校园鱼池的作文,让我至今无法忘怀。可爱的小萤火虫,阿姨慈母般的温情。我很快进入梦乡,而且睡得很香很甜。

我们住的屋子,虽然原先的陈设都没有了,但室内雕梁画柱,古色古香的装潢依然完好,窗棂,门楣,墙壁,隔屏,都是精雕细琢的红木造就。宽阔的堂屋、耳房、最大的一处房子还是前后相通的。屋内摆满了一张张小床,男孩女孩混住在一起,这里就是我们的宿舍。午睡时间,我经常仰着头端详着那些雕刻,这个张着翅膀飞的是只仙鹤,那个圆嘟嘟的是个宝葫芦,还有许许多多我认不出来的祥瑞之物。有时偷偷爬上去想把其中喜爱的摘下来,可惜红木太硬了,使尽吃奶的力气,依然纹丝不动。就这样,它们伴随着我度过了六年充满幻想的时光。

建国初期,国家幼儿教育水平还十分薄弱,我们学的儿歌大都是“社会版”的,例如广为传唱的:“小汽车,嘀嘀嘀。里面坐着毛主席,毛主席,挂红旗,气得美帝干着急!”再有就是更俗些的:“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

校园的一角小学作文1 我们的校园真美丽,操场西边筑起了座鱼池,这个鱼池,把校园打扮得更美丽了。 课间休息时,我在窗口遥望鱼池。鱼池中间有认假山。假山上,有座宝塔,宝塔的顶上有个葫芦一样的塔尖。宝塔右边有个亭子。

唱歌跳舞,是幼稚部的必修课。跳舞对我来说始终是个老大难,可能是缺少这种细胞。那些能歌善舞的小朋友经常上台表演,什么海军舞、新疆舞,还有小型舞台剧“拔萝卜”。唱歌倒是不难,只要扯着嗓子跟着大伙一起吼就行了,反正人群中不多我一个“南郭先生“。当时唱的歌有:“两只老虎,真奇怪,一只没有脑袋,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嘿啦啦,嘿啦啦,天空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全国人民大团结,打败了美国兵呀!”, “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只小白船”。如果大家坐上学校的大轿子车外出,在车上孩子们会高声唱起“马达隆隆响,车轮轱辘轱辘转”。至今那些音符和旋律依然萦绕在我的耳边。

美丽的校园四年级作文 篇1 我们三甲小学校园风景如画,仿佛走进了画卷一般。走进校门口,第一眼就看到一棵高丶茂盛的大雪松;还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教学楼,上面写着“天天向上” 等一些金色大字,来鼓励我们学习。

做游戏是孩子们很喜欢的。八一学校幼稚部的游戏多种多样,十分有趣。“老鹰捉小鸡”、“一网不捞鱼”、“丢手绢”、“找朋友”、“我们要求一个人”、 “狐狸狐狸几点了”、“吃毛桃”等等。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吃毛桃”了。念白是:“吃呀吃呀吃毛桃呀,吃完了毛桃好难受呀。”前面提到过不能吃的“毛桃”,是一种桃科树种,接的果实,虽是桃子模样,却小得可怜,青色,表面长满厚厚的毛。嘴馋得实在忍不住时,曾经品尝过个中滋味。那是又酸又涩又苦,确实“吃完了毛桃好难受呀”。因为有了生活体验,所以每当做这个游戏,念道“吃完了毛桃好难受啊”时,我都下意识地捂着肚子。

在幼稚部最令人向往的还要数看幻灯片了。走进幻灯室,就好像走进电影院一样,另小朋友们兴高采烈。灯一灭,屏幕亮起,老师一边换着片子,一边念着解说词。我们马上就被深深地吸引到故事里。《金鱼和渔夫》、《皇帝的新衣》、《小红帽》、《神笔马良》、《田螺姑娘》,校园一角小鱼池作文。 尽管每次翻来覆去也就是那几部片子。但我们永远都看的津津有味,兴致盎然。

听老师阿姨讲故事也是另小朋友十分惬意的事。老师娓娓道来,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年幼时讲的故事都是“小羊乖乖,把门开开”之类相对弱智些的。大一些了就是“二小放牛郎”,“鸡毛信”,或者格林童话,伊索寓言中的片段。我们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而变幻情绪,潜移默化之间陶冶着情操。这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是我们智力启蒙的金钥匙。

“大观园”的南面就是学校自办的小动物园,这里是对孩子们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每当老师发出号令:“小朋友们,集合准备去动物园”时,一个个拍着巴掌,活蹦乱跳,别提多高兴了。其实动物的种类很少,调皮的猴子,温顺的梅花鹿,脾气暴躁的火鸡,一座不高的假山上,半山腰修了好几座洞穴,洞口隔着铁栏,里面饲养着可爱的小白兔和荷兰猪。一间大屋子,屋内被分割成两个大鸟笼子,里面上百只五颜六色美丽的小鸟,叽叽喳喳,百鸟争鸣。“牛号”位于学校的西北角围墙边,宽大的牛棚里,一排排奶牛拴在食槽边,从牛棚顺着坡道下去,是近两米多深的大坑,有小操场大。喂饱草料,挤完牛奶。几十头黑白相间的奶牛悠然自得地在大坑里散步。牲口棚里喂着几匹健壮的骡马,其中一匹功勋骡子,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在军队供给的序列里享受着特殊的待遇。一次次,我们乐此不疲地与这些无言的“朋友”们相见、相亲、相互问候。而且每当分别时都是难分难舍。“不听话以后再也不带你们来了!”在老师阿姨的软硬兼施之下,大家才一步三回头地与小动物们告别。

小动物园与“牛号”之间有一处密密的松柏树林,苍松翠柏间矗立着一座高大的汉白玉“乌龟驮石碑”(当时我们这样称呼它)。我总觉得那地方似乎应该与墓地有些联系。自由活动时,大家争先恐后地往“乌龟”身上爬。小树林往南,走下台阶。是一片整齐的菜地,沟垄纵横,阡陌分明。地里种着蔬菜种类繁多,一位被称为“老田伯伯”的老人,整日在此辛勤地劳作着。地头上紧挨着“大观园”的围墙,有一口水井,一头毛驴眼前蒙着块布,一刻不停地转圈拉着水车,从井里车出清凉甘凛的井水,顺着砖砌的水沟缓缓流向菜地。那时,我总是乐此不疲地徜徉在畦里行间,不厌其烦地观察着那红红的西红柿、翠绿的黄瓜、油亮发光的茄子,碰巧还能遇到前来偷食的浑身长着毛刺的小刺猬。

再有一个吸引小朋友的去处,就是学校的花房。那是靠学校最北边墙根儿的一排暖棚,朝阳的一面和顶棚都是宽大的玻璃窗。玻璃窗外边卷着保暖的草帘子,天气冷的时候可以放下来。花房里生着土暖气,一年四季温暖潮湿。管理花房的师傅是老康伯伯,一个和蔼慈祥的老人,整日里提着把大喷壶,在花房里忙碌。每当我们列队来到花房,并齐声问候:“老康伯伯好”时,老人家都笑得合不拢嘴。佝偻着背,不住地点头。走进花房,扑面而来的是那沁人心肺的罄香。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枝叶,和五颜六色的花朵。我们用小鼻子凑到那一朵朵叫不出名字的花前,深深地吸一口气,好香呀!花房内每隔不远摆着或大或小的瓦缸、瓦盆,装满了水,水面漂着荷叶、或水葫芦,缸里养着小金鱼。缸壁上还爬满了小田螺。

美丽的校园四年级作文 篇1 我的学校是北海小学,那儿是我十分熟悉的地方,北海小学是一个非常美丽,里面有娇艳丽的花朵和同学活泼的身影。春天各种各样的花都开放了,争奇斗艳。就连小草也不甘示弱,都想快点长大。

最让人兴奋的时刻就是节日来临。主要的节日有“六一”儿童节,这一天我们统一穿上学校最美丽的服装,脸上让老师阿姨涂得跟猴屁股似的。这一天常有各种来宾光临。送来些好吃的,好玩儿的。我们通常还要表演节目,当然这都与我无关,我始终只是个忠实的观众。

再有就是过新年,那时新年和圣诞节的概念是模糊混淆的。大家围座在圣诞树旁,老师装扮成白胡子圣诞老人,背个大口袋给大家分发糖果。圣诞树很漂亮,上面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装饰,亮晶晶、光闪闪,琳琅满目。有一次新年过后,我和一个不认识的小女孩,偷偷溜进存放圣诞树的库房,我们欠着脚伸手够自己喜欢的东西。小女孩太馋了,摘下个红红的玻璃泡,顺手塞到嘴里。“哇”的一声,碎玻璃带血吐了出来。我们俩都吓得哇哇大哭。老师赶来抱着女孩去了卫生所。由于我们的淘气,不知哪个忘记锁库房门的阿姨要受到严厉的批评。

我们的校园真美,有教学楼、有宽阔的塑胶跑道、有鱼池、有花坛……但我最喜欢的是校园的鱼池。走进校门,上了台阶,往左走就会看见美丽的鱼池。鱼池中间耸立着假山,鱼池的两边有两棵高大的雪松,像两个卫兵守护鱼池。

每逢“大礼拜”,坐班车回家。经过短暂一天的与爸爸妈妈温存,即要返回校园。孩子离开父母的一瞬,与现在家长送孩子入托,孩子哭的就像生离死别似的,简直如出一辙。但是同学们深知哭也罢,闹也罢都是无济于事的,两个星期的日子还是得在学校度过。回学校时,每个孩子兜里揣着家长准备的些许糖果,做为家长对亏欠孩子的一点“补偿”,也是我们返校的一丝慰藉,可以略微宽宥一下沉重的心情。有一回,我不慎将父母为我准备的糖果丢失了,当时的心情真如雪上加霜。幸好有几位仗义的小朋友不断安慰我,写学校鱼池的作文,并将自己带的“存货”与我分享,至今我都记不起来那几位小伙伴的名字,但每逢回忆此事时,心里总是热乎乎的。

幼稚部的同伴真正是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1951年入学的“元老”,从周岁开始就朝夕相处的同学有钟冀江,他爸爸是华北军区干部部的钟元辉将军,我父亲的老上级。钟冀江个子小却很淘气,上中班时,一次与别的班发生冲突,他一巴掌把人家班的玻璃窗拍碎,手被划伤。忠厚的杨新中,他爸爸是华北军区军需部部长杨直亭将军。从小到大老实巴交的,学校的小鱼池作文300字。乐天派冀燕京,他爸爸和我父亲是政治部的同事,他妈妈是八一学校的政治协理员。周岁前得过小儿麻痹症,一条腿残疾,但从没见他发过愁,永远是活蹦乱跳的。大个子李军民,他爸爸是华北军区炮兵后勤部副部长李振宇,三十年代考入国民党中央军校(黄埔军校)与同校另两位地下党员自发组成地下党小组。军民小时候性格怯懦,爱吹个牛,大了以后完全变了一个人,成为驰骋五湖四海的远洋船长。这几个同伴和我从托儿所、幼稚部、小学部、初中部、文化大革命、同窗17载,从未分开。

两三岁以后又有同伴陆续入校,有李卫民,他爸爸是志愿军第67军200师师长李雪瑞,在朝鲜战场英勇牺牲,妈妈也病故了。兄弟姐妹四人由学校抚养,一直到参加工作。杨小江是我在幼稚部时最烦的人。他爸爸是空军干部部部长杨春甫,以后转业到辽宁省任省委书记。他是个大个子,校园即景写鱼池作文500字,脑子有毛病,发病的时候,老犯浑,整日惹是生非,上小学后转学了。多才多艺的杨小云,她父亲是华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杨尚德,她妈妈是文艺工作者。所以她小小年纪居然会唱戏,面对众多粉丝,从不怯场,时常扽着个小手绢给我们来一段清唱:“苏三离了洪洞县……”,把我们几个小戏盲糊弄的五体投地。张修国的爸爸是华北军区后勤部干部部部长张镜清,我父亲称他 “张聋子”。修国话多,总是喋喋不休,特爱着急,一急就脸红耳赤,说话开始结巴。如今李卫民、杨小云、张修国都已从部队领导岗位退下来,原先都是大校军衔。

对于我来说最亲的人是父亲母亲,但是真正最多哺育我,呵护我,陪伴我长大成人的却是我的母校“八一学校”。在这里,我度过了我的幼年和童年。六年的时光里除了久违的大礼拜,除了寒暑假,其余的光荫都是与幼稚部的老师、阿姨、员工叔叔伯伯,与同吃、同住、同娱乐的小伙伴们一起度过的。我的童年是那么幸福,充满了七色光彩。这一切是党和人民军队,是我的母校“八一学校”赋予我的。我把这些美好的回忆写出来,让所有的人,包括我的后辈,与我一起分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