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国卷Ⅰ的作文怎么样?
说难不难。虽然所给材料比较简短,但是关于齐桓公、管仲、鲍叔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本事实都表述得很清楚了。只要按要求结合材料,选定一个人物,选择一个角度来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评述就好。
说易不易。材料虽然涵盖基本事实,但是没有太多细节。想要评述人物,只有梗概,没有细节,就很难深入。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对三个历史人物的事迹有一些储备积累,而且,这种储备越丰富,越有助于从细节着手写好文章。同时,选定人物不难,选择角度也不难,但是,要想在特定的某个角度上做深入评述,那就不是文笔华丽所能做到的了,必须要有深入的认识支撑才行。
关于三个人物的事迹,如果学生读过《史记》中的相关章节,比如《齐太公世家》《管晏列传》等,就会有相当了解。或者这些读起来有难度,那么,读过《东周列国志》也会对这段历史有了解。即使以上两个都没读过,基本上读一读《上下五千年》这样的少儿历史读物,也会对齐桓公如何九合诸侯,管鲍之交是怎么回事,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因为这些属于历史文化常识。
可是子路在旁边都看在眼里,心里对项橐也不很满意,孔子毕竟还是有学问,看出子路的面色不豫,马上出言教导子路,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于是乎孔子既在弟子面前保存了面子,又留下了谦虚不耻下问的美名。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命题中的“计划举行读书会”这个说法可谓点睛之笔,书读得少,该知道的基本常识不知道,那是硬伤,没法临场补救。
但本文不着重谈这些历史文化常识,这些常识资料随处可以看到。本文着重谈认识的问题。我常常讲,作文无非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认识”,一个是“表达”,后者小学六年级如果语文学得还行的话,就算过关了,至少可以文从字顺,甚至文采飞扬。但是前者则不是小学毕业就行,需要不断提升,没有终点。老师指导学生作文,只谈技巧,只谈表达,只有“术”,没有“道”是不行的。
当然,提升认识的资源有很多,今天就以我熟悉的《论语》为例,谈谈这个问题。可以说,《论语》是人文的小百科,读通了《论语》,对很多人文问题的基本认识甚至是较为深入的认识就构建起来了。
今年的高考作文,三个人都可以选择,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说,但难度稍有不同,从考生角度看,最容易写的大约是鲍叔,其次是齐桓公,最难的是管仲。接下来我按照作文提示中的顺序,分别来谈谈齐桓公,管仲、鲍叔,如何结合资料,如何选取角度。
先说齐桓公。
关于齐桓公,可以基于作文材料的事实有两个:一个是曾被被管仲射中,但能不计前嫌,仍旧重用管仲。另一个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这两个材料,可以选择一个共同的角度来谈,“霸主何以成为霸主。”往更深层次来说,实际上是统治者如何为政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论语》中可以找到这样一些加深认识的材料。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三人行必有我师作文素材。”(《论语·宪问第十四》)
齐桓公的正(正直)而不谲(狡诈)体现在何处?对一个当政者而言“正直”这种品格具有怎样的意义。这种品格与宽宏大量,不计前嫌有怎样的关系,都可以做一些论述。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第二》)
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孔子所说的一句话。 每个人都有老师,而根据自己的喜好,心目中的好老师也一一产生,我也不例外。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就是现教我语文的王老师—王淑英。 她虽十分然严厉的要求着我们。
为政以德,何以就能做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齐桓公如何为政以德,如何任用贤才,以诸侯身份成为五霸之首,却能不以兵车,其意义何在,也以就此展开一些论述。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第十二》)
“民无信不立”,只有真正为民,只有真正有信,三人行必有我师作文500字,才能赢得民心,三人行必有我师优秀作文。这一点可以与齐桓公如何对内修明政理联系在一起。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莫过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几个人结伴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要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再审查自己,有利于自我对照检查改正和提高。
以上这些,又都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通理,所以可以从齐桓公出发,关联一些古今中外政治治理之经验。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学习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当然有其意义。如一味只盯着自己的优点,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会使人自大。但是,只看到他人的长处。
再说管仲。
关于管仲,可以基于作文材料的事实也有两个。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就是因为它肯定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优点,同时也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应有虚怀若谷的心胸,努力做到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三国时期,有一个足智多谋的人,我想同学们一定都很熟悉。
一个是管仲最初为公子纠效力,曾经射中齐桓公,后又转投辅佐桓公。另一个是齐桓公称霸,依靠的是管仲之力,管仲之贤。
从评述人物的角度来说,至少有两个角度可以谈,一个是“仁”,另外一个是“贤”。
关于管仲“仁”还是“不仁”,在《论语》中可以找到这样一些材料: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第十四》)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最敬佩的人,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第十四》)
孔子的弟子子路和子贡,都纠结于一个问题,那就是管仲最初为公子纠效力,公子纠兵败被杀,管仲这样的人,非但不自杀以殉主,反而反过来效命与从前主人的敌人,三人行必有我师名人真人例子,这是道德上的明显瑕疵,因此不可以称为仁人。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就是因为它肯定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优点,同时也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应有虚怀若谷的心胸,努力做到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三国时期,有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但孔子的回答则强调了因为管仲的辅佐,齐桓公能九合诸侯,不以兵车,民到于今受其赐(人民到今天还受到他的好处)。孔子是换了一个角度,他没有自杀以殉主,因此就有道德瑕疵来谈,而是谈为了实现更远大的抱负,为了更多百姓的利益,而宁愿忍受曲解,管仲的“仁”就表现在这里。
以上这些材料有助于加深对管仲“仁”还是“不仁”的认识。
关于管仲之“贤”与“不贤”。在《论语》中有这样的材料支撑。
比如有一次,我女儿小贝和M女儿小贤,为争“踢谁的球”发生了矛盾。小贝说,踢我的球! M的女儿小贤也说“踢我的球”。两个人都想踢自己的球,争吵的声音越来越大,我看得不亦乐乎,无动于衷的时候,M出手了。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论语·宪问第十四》)
这一则材料是孔子对当时贤人的点评,其中就涉及到管仲。孔子认为管仲是个人才,理由是虽然剥夺了伯氏骈邑三百户的采地,使伯氏只能吃粗粮,但是到死都没有怨恨的话。这一则材料很有意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管仲之力”和“管仲之贤”。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管仲治国的能力。
《论语》中,还有孔子评价“管仲之器”的内容,但与本角度的讨论不好联系,枝节太多,所以不在这里引用了。其实,在《论语》中,除了这些直接谈及管仲的材料之外,还有很多孔子谈论如何政治治理的内容,也有助于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仅摘选两则: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第十三》)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第二》)
这些关于为政中应该注意的好“义”,好“信”以及“举直”等事,都是治理一个国家的为政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完全可以从这一点展开来谈管仲之贤。
当然,孔子还有一句更狠的话应该知道,当弟子子贡问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怎么样做才能称之为“士”的时候,问及“今之从政者何如”,是否符合“士”的标准时,孔子感叹道:“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用这句话来形容我们仨,那真是再贴切不过了。我们仨是谁?不就是朱老师亲手塑造的黄金搭档:两个初三男生,一个初一女生。
最后说说鲍叔。
可以基于作文材料认定的事实也有两个。
一个是在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的时候就辅佐他,可谓老臣,近臣,功臣。另外一个是小白即位后,向桓公推荐管仲,并甘居其下,共同辅佐桓公称霸,被赞“知人”。
关于鲍叔,相对于齐桓公和管仲,这个可能是学生觉得最有的可写的人物,最易下笔。但实际上,并不如此。因为作文材料中,与前两者相比,给出的鲍叔的信息并不多多少。没有关于对“管鲍之交”细节的描写,所以如果从关于友情这个角度着手,谈两者之间的深情厚谊,我不敢肯定是否符合要求。因为作文题目明确要求要结合材料,而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关于“管鲍之交”的描述。
所以,如果选鲍叔作为评述的对象,那么切入的最好角度是“知人”。
说到“知人。”在《论语》中有这样两则材料。
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座右铭。这就是我对“三人行必有我 师”这句话的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作文(二)孔子说的这句话用在我作 文学习上再合适不过了。因为作文是我语文学习中的短板。
在家中父母是我的老师,以前看爸爸洗衣服,十分有趣,脏衣服一进水中,搓两下,便成了干净的衣服。我便想学习洗衣服。那天,爸爸去洗衣服,我便嚷着也要洗,爸爸无奈,只好教我。首先把衣服泡在水中,搓两下,拿起来。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三人行必有我师作文题目自拟,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论语·颜渊第十二》)
当樊迟问什么是“知”(智)的时候,孔子的回答是“知人”(善于鉴别人物)。樊迟不能理解,孔子进一步解释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举直”而使“枉者直”是“仁”的表现,能知道谁是直人而推举他,这是“智”的表现。
从后来管仲辅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可见,管仲之于齐桓公的意义,就恰似皋陶之于舜,伊尹之于商汤。而推举管仲的正是鲍叔,鲍叔在这一点上可谓既仁且智。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论语·子路第十三》
当仲弓为季氏的总管,向孔子问如何为政时,孔子讲的关键词是“先有司(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赦小过(要不计较人家的小过错),举贤才(要提拔推举优秀人才)。”
鲍叔推举管仲,就是举贤才,联系两人早年交往,管仲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之为贪等情形,可以见鲍叔既是“赦小过”,更是“知人”。
在《论语》中,在谈及为政的问题时,孔子经常会说到“举善”,“举直”,“举贤”。这是一个为政者的必备品格。鲍叔不仅能举贤,而且能甘居其下,更是显出其既知人善举,又胸怀宽广人格的特质。
从以上的简单分析不难看出,齐桓公、管仲、鲍叔,可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们都有能引发思考,都有值得学习的品质。在评述三者时,不仅仅要谈古,还应该论今。既要充分利用材料,与材料相结合,又要能从材料跳出来,看这几个人物对今天的我们的启示在哪里。
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之后,还有一句话叫“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前文所谈,基本上是“善”者,而鲜少“不善者”。“不善者”在高考作文中能不能谈呢,不是不能,尺度不大好把握,在这样高风险的考试中,还是小心为妙吧。这个就不展开多说了,你懂的。
当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事例,以上评述中我也只是引用了《论语》的种种说法,为从不同角度深入认识寻找依据,但其实不是非要读《论语》,读任何经典都好,读了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素材,可以帮助我们对问题看得更远,看得更清。
所以,归根结底,在评述这三个历史人物的时候,在忙着怎么分析应对这个高考作文的时候,千万不要不要忘了作文题目中谈到的“读书会”,还是要多读书,要不然可真的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