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的作文

  • 2025-01-15

创新教案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34;等四字词语,并感受它们的感情色彩。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列小标题。

3.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学习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4.解读课文,感受五壮士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风景图片,激情导入新课

(出示狼牙山风景图)同学们,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这就是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风景区。在这里,有一座特别的建筑,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它记录着五位英雄的动人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1941年的狼牙山,一起去认识这五位英雄。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1)你认为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壮士?

2.从课题中,我们对壮士的品质有了初步了解,相信走进课文,我们还能了解到壮士们更可贵的品质。

二、指导学习字词,理清文章脉络

(一)字词部分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来检查一下,这些词语你能读准确吗?

(出示)大举进犯、坠落山涧、粉身碎骨、叽里哇啦、纷纷滚落

请你来读,哦,坠落山涧,请再来一次,咱们一起读读。

2.再读第二组词语,谁来?

(出示)全神贯注、昂首挺胸、居高临下、斩钉截铁、热血沸腾、壮烈豪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①读这些词语时,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很自豪、很骄傲、很有力量)

②很好,我们就要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这些词语。

3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两组词语,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子分成两组?描写对象有什么不同?(是的,一组是描写五壮士的,另外一组是描写敌人的)

4、对,描写对象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同学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如果能像这样关注到两组词语所表达的不同感情色彩,那你对人物的理解一定会更加深刻。来,体会着这些词语表达的感情,我们一起再来读读。

(二)理清文章脉络,学列小标题。

1.词语预习得不错。你对课文内容了解多少呢?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成几部分?

(2)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又能分成几部分呢?你能像老师一样给每部分标上一个小标题吗?

出示课件:

第一自然段内容(批注:接受任务);

第六—九自然段内容(批注:跳下悬崖)

①教师指导列小标题的方法:列小标题的方法比较简单,就是用一个短句或一个词组,甚至一个词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以课文为例,第一部分:接受任务是起因,而最后一部分:跳下悬崖是结果,它们都是抓住了内容的关键词来概括小标题的,而且字数相同。

②请大家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文章第2—5自然段,这个经过部分又可以划分成几部分,并讨论下能根据老师教你的方法来概括小标题吗?请你试着批注在文中。

课件出示第三组词语:

接受任务、引上绝路、顶峰歼敌、痛击敌人、跳下悬崖。

师:你能不能将这五个小标题填在学习单的第一题上,请同学们注意,这小标题的顺序已经被打乱了,请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填。

(指一名学生上台板书,其他在作业纸上填写词语,师巡视。师生交流课文的写作脉络,出错的同学订正,形成板书。

接受任务 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 跳下悬崖 顶峰歼敌

文章就是按照这样一个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五部分向我们展现了五位壮士的英雄事迹。

三、细读感悟课文,提高表达能力

师: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也对五壮士有了初步的了解。要想进一步了解五壮士的英雄品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深入到课文中,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读,走进五壮士的内心世界。下面,请同学们对照学习提示用心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34;四字学习法,按照这个方法去读书,相信你一定会收获很多。

师: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当时五壮士正在做的事?圈一圈(痛击)

——板书:痛击敌人——痛击与打击敌人有什么不同?(非常狠地打击,体会到对敌人的恨)

师:细细品味课文,哪些描写体现了五个战士痛击敌人?划一划。(交流中随机指导,突出对以下内容的理解。)

A.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突出:沉着、走近了、才、狠狠地——想象他的神态、语言。

思考:你从他的表现中感受到了什么?——勇敢、沉着、作战经验丰富,以及对敌人的恨。)

B.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这一句话描写出人物的动作与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壮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以及面对敌人时的英勇无畏。)

C.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D.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写得是什么——体会&34;是什么表情?从这样的表情能体会到他们的内心想的是什么?)

师:请同学们带着对敌人无比的仇恨,完整读这一自然段。对五位战士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体现了什么?(动作、神态等。体现了他们的勇敢,对敌人的恨)

师指导写法:学了这一自然段,我们明白了,以后作文时也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将人物形象写具体。

师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带着一份愤怒和感动,重温了七十多年前那难忘一幕,对五位英雄的品质有了进一步了解,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深入学习其他几个片段。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内容,衔接第三部分

1.谈话导入自然: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五位壮士胜利完成掩护任务,正准备转移。此时,它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向连队主力方向的路,走这条路可以很快地追上连队,可是敌人却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绝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么,究竟走哪条路呢?

2.出示第3自然段

(1)引导学生抓住&34;&34;&34;&34;&34;等词反复朗读体会,感悟五壮士勇于牺牲的精神。

(2)出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探究:

①从这几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②哪些词让你看出了战士的勇敢坚定和悲壮?&34;是怎样一种状态?

③从哪个字可以看出班长坚定的决心?此时,班长和战士们心里是怎样想的?

出示&34;在字典中的解释,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34;。

二、深刻感悟体会,感受峰顶歼敌

1.教师谈话:五位壮士到了狼牙峰顶,继续向敌人射击。后来,子弹打完了,他们就用石头砸。

(1)我请一个同学把这一自然段话再读一遍,其他的同学闭上眼,静下心来,想一想,你脑海里浮现出五壮士怎样的形象?

(2)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五壮士用石头砸敌人那种英勇豪迈的样子了吗?对了,只要你能想出当时的情景,你就能把书读好。不信,这次你再读一读这段话,肯定能读好。

(3)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再朗读一遍,然后告诉同学们,你读到哪些地方最感动,可以把最受感动的句子画出来好好地品读品读,体会体会感情。

2.指名读出让自己感动的地方。

出示: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34;

(2)教师指导:同学们,想象一下,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虐、无恶不作,这时他们正攀着山壁爬了上来,班长马宝玉,面对着这样的情景,心里会怎么想?他想怎样做?现在再来读,就会读出感情了。

(3)学生自由读。

(4)同学们想读这句话吗? 把这句话读给你的同学听一听。齐读

3.过渡:还有哪些感动的地方?

出示: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地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

(1)还有那一位同学想读这句话。这么一读,你读出了什么?

(2)此时,班长马宝玉,把对敌人的仇恨全部寄托在这颗手榴弹上,他的面前一大群敌人扑上来了,现在你做着动作再读一读这句话。

(3)齐读。

(4)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五壮士顶峰歼敌,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五位战士无限崇敬

之情,带着五位战士坚强不屈,仇视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把五壮士的情给读出来。

三、朗读感悟真情,跳崖震撼心灵

1.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读一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读感动之处。

(2)教师引导:同学们找出的语句都是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情景,实际上五壮士英勇跳崖前的神态和动作更为感人。不信,你们读一读这几句话。

(3)出示: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4)这幅画面就是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感人情景。有的同学不明白什么叫&34;。请同学们对照这幅图,你心里感觉到&34;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他们昂首挺胸,神态自若,显示出一副坚定不可动摇的样子。)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教师指导:五位壮士望着山下已安全转移的群众和战友,对他们充满了无限深情。请同学们带着深情好好地读一读前面这句话。(指名读)

2.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读一读第五段,从脑中想一想当时五壮士是怎样英勇跳崖的?

(2)读了这句话,你们知道是什么气壮山河、惊天动地了吗?(指名说)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五壮士的口号声,能读出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吗?

(4)五壮士虽然跳下了万丈悬崖,但是他们奋勇歼敌,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他们那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无数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同学们,让我们再去读一读第五自然段,再去细细地体会体会五壮士坚强不屈,英勇豪迈的伟大精神吧!

(6)教师总结: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四、回应教学目标,提出学习建议

1.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了解了五壮士痛歼敌人,英雄跳崖的经过。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还学会了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这种读书方法,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运用这种方法去读书。

2.课后,有条件的同学从网上找到描写抗日英雄的文章读一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