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高中作文

德才兼备作文,高中德才兼备的议论文题目

  • 高中作文
  • 2025-01-14

德才兼备作文650字 篇1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司马光 德与才的关系,自古便使人们谈论的焦点话题。德指的是人们的道德修养,才指的是人们的文化修养。在我看来,正如司马光所言。

【2020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

适用省份: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

借“史”还魂,鉴古观今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李湘滨

2020高考落下帷幕,全国Ⅰ卷作文题无疑热度最高。

它和往年相比,变化较大,主要体现在形式载体变了,命题者绕开“疫情”“扶贫”“小康”等高频高热度的话题,借助“桓管鲍”这一脍炙人口的典故,分出三条思维的线,考生沿着每条线都要故事可讲,都有心得可谈。

大凡扬名青史的人,都是德才兼备之人。他们满腹经伦,文韬武略,胸怀苍生,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天下忧乐为根本,以天下兴亡为已任的范仲淹就是德才兼备的典范。他掌管狱讼,秉公执法,兴修水利。

尽管材料本身并无大的新意,但当各地备考沉浸在2018和2019的主旋律中,难以自拔时,全国Ⅰ卷让广大师生觉得那么近又那么远。最起码有一点,题目起到了很好的防套作防宿构作用,今年出来说押中题目的很少很少。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此题命题者用的是一招借“史”还魂,托古说今,考生需要穿越到两千多年前,回溯那段“历史”,找到它的“魂”,而又要回归到当下,着眼现实。所以,聪明的考生脱掉题目的马甲,会发现它的里子差不多,还是那些并不陌生的内容,兜来转去:顶层设计,领袖胸襟,大国气象;强国富民,一匡天下,复兴大业;公心用才,知人善任,选贤举能;人民立场,家国情怀,大我无私;格局视野,渡人渡己;忠义贤良,仁厚宽恕……大其牖,天光入;公其心,万善出。

注意“读书会”的情境设定,以及“你对哪个感触最深”的任务要求。重点选定一个对象,读到点子上,也读出新意,读出灼见,就是佳作。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相对于去年区分不大的“劳动精神”,今年的鉴古观今,应更能彰显出优秀学子的阅读沉淀和视界广度。

希望如愿。

入乎内钩沉历史,出乎外烛照世相

江西抚州市东乡区第一中学 王茂平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由于我在学习中能勤奋刻苦,课余能积极培养自己的能力,四年来,我在学习以及比赛中获得了不少荣誉和奖项:四个学期荣获杨平和奖学金、三个学期荣获姚梅发奖学金;连续四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作文不难写,但要写好很难。

不难写,是说审题上不设置障碍,明明白白的,不刁钻,不古怪。例如,设定的要求、限定的情境都是很清楚确切。

比如:“举行读书会”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写一篇发言稿”。这些,都很自然地引导考生进入写作情境,既明确了写作的指向性,同时,也启发并给予了考生思考的多维度。

但是,要写好,写出深度和广度,却不容易。

首先,要有足够的阅读积累。写作时,固然要“结合材料”来写(这点也是题目中的要求),但若是一直把眼睛盯着故事本身,思维囿于人物表层的举止,而不注意挖掘丰富的、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并触类旁通,对相关的历史背景、人物经历(即:历史材料)有更多的了解,对中国封建历史的发展特点、政治形态与格局有所涉猎,则很难游刃有余地写出有力度的文章。

因为作为读书会(这也是写作的外部情境背景),本身既是一种阅读的表达与交流,也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与交锋。其命题的潜台词之一(即:潜在的考察能力)就是学生要有阅读的积累,要多读书,善思考。一句话,越是占有丰富的阅读积淀,越能挥洒自由地谈古论今,真正地抒写出有感触的文字。

德与才优秀作文 篇1 古人云:“人才,乃德才兼备者”。也就是说,真正的人才既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又要有非凡的学识。可是,纵观古今,又有多少人处理好了德与才的关系,究竟怎样的人才观才有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呢。

其次,要有独立的批判性思维。这有两层意思:

一是“入乎内”。学生要能够立足故事本身,辩证地、理性地看待问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从事实本身出发,会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待事件,分析问题,表达观点。行文中应有比较,有辨析,而不能简单地先入为主,进行生硬地、空洞地、泛化地论述。

二是“出乎外”。学生可以缘事析理,在讨论交流分析中,得出有人生指导意义的启发、启迪。因为谈古乃是为了论今,读书乃是为了启智开化;所以,个人认为,在行文中可以结合现实,以古证今,高中德才兼备的议论文题目。要能够巧妙地、顺理成章地(而不是牵强附会)引申到对当今的时代特点、历史特质以及价值观等的观照。这样,发言稿就有时代气息和针对性。这也是命题的潜台词之二,即凸显事件的当下价值和时代意义。例如,考主可以由齐桓公的视野与心胸——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谈波谲云诡的时代下的举贤选能、兼容包并的治国策略和国际视野,或由他的历经坎坷、君臣合衷共济成一代霸业,引申到时代青年的同心奋斗和接续追梦;由管仲忠心一片,尽为臣之责,引申到责任与使命;由鲍叔知人善用、公而忘私拓展到讲大局、讲公心,讲家国情怀……

在座的各位是不是好学生,我想肯定是;算不算“德才兼备”的人,我想也应该算得上。我们已经走在了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出发路上,虽然离真正的成功还有距离,但层次的提高就在不断向前的过程中。

【高分标题】

从三个角度拟题,稍微扩展就是立意

鲍叔的角度

鲍叔之风,山高水长

甘居人下,襟怀其上

渡人渡己

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无我的大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慧眼识才,智者也

鲍叔:低姿态的高贵

公其心,万善出

为公者,无私心

做水一样的人

鲍叔:水利万物而不争

心底无私天地宽

历史的“隐形人”

澄澈的眼光,博大的胸怀

鲍叔的“不为之为”

鲍叔:可敬的“摆渡人”

作文德与才: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与才的关系,自古便使人们谈论的焦点话题。德指的是人们的道德修养,才指的是人们的文化修养。在我看来,正如司马光所言。

鲍叔的自知与知人

鲍叔的大局观

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对社会作出较大的贡献。信度原创作文网:www.xindu5.com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弹指一瞬间,人类已昂首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在这漫长的岁月里。

鲍叔不求名,自有万世名

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

德才兼备作文 人才: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这是人才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正解。当然,我们做不了“德才兼备”的人,这是圣人的标准,如孔子一类“子”,凡人远不可比拟。不过。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以国为重,不存私利

避让贤路,为国荐材

鲍叔之“大德”

齐桓公的角度

海纳百川的气度

真正的王者风范

大度容人,大国气象

齐桓公的上上品质

宽容,最高贵的复仇

桓公的智慧与宽仁

当如鲍叔,闪耀仁者之光

齐桓公的“天下观”

为天下计,不顾荣辱

计利当计天下利(于右任名言)

胸中自有乾坤在

知人善任,乃强国之至道

管仲的角度

贤臣的楷模

为人臣,当如是——我读管仲

当仁不让,做担当者

挺直担当有为的脊梁

原因很多,但相似之处却是有一些德才兼备的人站了出来,岳飞、孙承宗、卢象升、鲁迅、毛泽东,这些人无可否认是他们的德与才,因为有了他们,国家才有了希望。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就是它的人才数量,因此对国家来说,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管仲:拳拳赤子心

得其所,尽其才

心怀天下,舍我其谁

管仲:审时度势,鞠躬尽瘁

管仲:苟利国家生死以

国士择良主而栖

管仲:千古一国士

管仲:忠于使命,人臣之至

管仲:忠于人主,更忠于社稷

交一挚友,侍一明君,成一贤臣

【语段素材】

齐桓之识,管仲之才,鮑叔之德。让有德有才的人才相互团结,为其所用,成就霸业,齐桓公的光辉不就像恒星一样吗?蜀汉一个魏延、一个杨仪,就让诸葛丞相头疼不已,而一个杨修、一个孔融,让曹孟德痛下杀手,这难道不是明公与名相之间的差别吗?(王俊西)

唐太宗和魏征的关系,魏征本来是李世民的对手李建成的部下,多次建议李建成杀了李世民。等到李世民胜利了,魏征成了阶下囚。李世民问魏征:“为什么要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魏征很坦然地回答,如果他听了我的话,这时坐这里的就不是你了。李世民看出魏征有远见,乃放手大胆地使用他,甚至忍受他当面顶撞。就是这样,造就了中国历史最辉煌的贞观之治,唐太宗成为一代明君,魏征成为贤臣的楷模。(孙绍振)

孙膑和庞涓的故事。二人本是同学。庞涓出仕魏国,担任魏惠王的将军,感到才能不如孙膑。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也就是非常凶残地挖掉了他的膑骨,还在他脸上刺字并涂墨。但是,后来孙膑的才智,还是被齐国的田忌发现了,而且受了重用,留下了田忌赛马的典故。(孙绍振)

遇到“千里马鸣于槽枥之间”时,能不能慧眼识才;看到“明珠弃在野”时,愿不愿爱才护才;碰到“英俊沉下僚”时,敢不敢坚定用才……很大程度上,考验着领导干部的担当。今天,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尤其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主动发掘德才兼备的人才,肩负起为党荐才、为国储才、为事业育才的重任,让新时代成为人尽其才的好时代。(孙氿)

“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无论是像鲍叔牙推荐管仲那样襟怀坦荡、抑己裨人,还是像祁黄羊一样“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都说明只有树立包容开放的人才观念,才能广纳贤才,凝聚更多优秀智力资源。对人才不求全责备,而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善于团结和使用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道工作”,才能让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孙氿)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德与才的作文。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之后,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下水作文】

鲍叔牙:君子之风

大家好!

我知道,可能有人会觉得,一个流亡的公子,最终登上了权力的巅峰,春秋最抢眼的霸主,非齐桓公莫属。

我也知道,可能有人会认为,兵强马壮、百姓富足、君王有作为——管仲实力诠释了何为治大国若烹小鲜,他是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底气;

不过我想说,我最叹服的,是隐身在这两位身后的鲍叔牙。

没有他,历史上不会有公子小白逆袭的神话,不会有管仲青史留名的佳话——可能管仲会为自己先前的选择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没了管仲,无人筑基,公子小白恐怕也成不了齐桓公,更别奢望在春秋称霸。

我们似乎会有个错觉,误以为鲍叔牙只是一枚小小的棋子,偶然之间盘活了一个棋局,棋子本身并不值一提。果真如此么?恐怕不尽然。

你看,管仲虽有天纵之才,但他毕竟是戴罪之身,被擒获后保命都成了一种奢望,此时鲍叔牙卖他一个好,让他得以活命,做自己的门客,似乎也未尝不可——这似乎对他更有利。

然而,鲍叔牙没有那样做,他选择将管仲推到了历史舞台前——他深知,龙困浅滩,很难施展身手——坦荡的胸襟,让他在历史的节点上为管仲搭建了一个实现自我的平台。

你看,公子小白在流亡之时,虽有坚韧不拔之志,也有随机应变的急智,但他毕竟是人不是神,面对差一点结果了自己性命的仇家,刚渡过生死劫的他,恨不能手刃管仲,生啖其肉。是鲍叔牙的一番话让他冷静了下来:先前,管仲在敌方阵营,臣子各为其主;当下,局面掌控在自己手中——那么放下自己不能控制的,控制自己所能控制的,这是一个有胆识的君主该做的抉择。

然而,倘若鲍叔牙不曾洞察公子小白志在天下,他凭什么说服他?倘若鲍叔牙不曾了解公子小白是一个懂得取舍的人,他又如何敢去游说他?是鲍叔牙洞明的眼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作文,让他能戳中公子小白的心坎,最终让未来的齐桓公与一代贤相管仲碰撞出了历史的火花。

毋庸置疑,鲍叔牙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一个知己知彼的人,这样的人,在人生的战局中,百战不殆,不单成就他人,也最终成就了自己——独木难成林,渴望一匡天下的公子小白,自然不会只依仗他一人,便是没有管仲,日后也会有他人会取代了自己的位置,他早早认清了这一点,甘居管仲之下,看似退让,实则彰显出气度来,于是“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历史是无法假设的,这个我们都知道,不过,索伦·祁克果也说过:“想理解人生只能追溯过去,但要度过人生则应向前展望。”对最终站了人生C位的齐桓公和管仲,我们可能会赞叹其机遇与才华,但成全了齐桓公,成全了管仲,成全了齐国的百姓,最终,也成就了自己的鲍叔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如果不能做时代的掌舵人,那么不要吝于给掌舵人助力,让他带领一船人驶向成功的彼岸!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有容,方能俯仰天下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在这里首先和你们分享一个历史故事,相信在座的各位对这个故事不陌生。这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故事,那就是齐桓公放下管仲的一箭之仇,德才兼备为主题议论文,成就了自己的天下霸业。在中华民族重新进入辉煌腾飞的今天,再来解读这个故事,再来品读这位历史上的五霸之首,我们又读出了什么呢?

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从齐桓公身上我读到了熠熠生辉的一个“容”字。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有容,方能俯仰天下》。

我想,拥有海纳百川之容,方能俯仰天下。桓公不计前嫌,纳鲍叔之言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亦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孔子的评价可谓字字皆精髓。品读这个故事,德才兼备作文标题,让我感受颇深,我想起了林则徐说过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相信大家对这句话也非常熟悉。是的,大海不拒细流,故能成其浩瀚,高山不拒碎石,故能成其巍峨;一代霸主齐桓公能够“爱人多容”,故能俯仰天下,成就千秋霸业,德才兼备议论文分论点。如果齐桓公为一箭之仇睚眦必报,如果他非要置管仲于死地,那么,他同样会让自己陷入困窘之地,让自己的国家大业走向穷途末路。所以,正因为他拥有容人之量,才能让自己立于天地之间,俯仰天下,成就千秋流传的大写“人”字。

我想,着一“容”字,让齐桓公成为人生最大赢家,成为历史长河里的一段传奇。那么,是什么让他选择放下这一箭之恨放下这一段耻辱?是什么让他选择相信重用这位曾欲置他于死地的仇敌?是什么让他拥有如此胆识和睿智成就一代霸业?我想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容”。容是海纳百川的气度,是豁达忍耐的胸襟,是齐桓公成就一代霸主的大德。《尚书》有云:“有容,德乃大”,有大德,齐桓公方能为天下开盛世,立下千秋万世之业,完美逆袭,书写历史的奇迹,书写自我的神话,我觉得这是对齐桓公人生大业的最好诠释。

德才兼备的君王被称为明君、贤王;好官被称为青天;好人被称为君子、先贤。同学们,我们有幸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这里的天是“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里的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我想,着一“容”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实现入世与济世的最高追求这种情怀,是我们历代中国人追求的使命。时至今日,这种情怀和使命依然是我们大写的人生坐标,是我们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生生不息的精髓。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应该拥有容人之气度,拥有容人之大德,这才是塑个人品格,铸大国形象的标杆,惟德动天,惟宽容众。太宗有容,纳谏于魏征才有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张英有容,德才兼备方为人才作文,才留下了6尺巷的美谈。时至今日的中国,更是将这个“容”字做了新的演绎,从创新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思,到构建超越地域种族、历史文化乃至社会制度的不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无论是科技还是经济,无论是政治还是文化,我们都以包容之心对待他国,虚怀若谷,见贤思齐,一直在“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人类梦想的路上行走,我们用最好的行动见证了“容”之大。我想,以“容”之大,才能立足天下,俯仰天下,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梦想。

我想,作为青年学子的我们,更应该从齐桓公身上品读和践行这个大写的“容”字。我们有容人之度,接纳他人的缺点和不完美,接纳他人对自己的不理解甚至冒犯;我们有容人之量,学会放下个人之间的恩怨,宽恕他人;我们学会美人之美,欣赏他人,成就自我。同学们,如果说用一个字来践行海纳百川之的“容”之道,你会想到哪个字?也许,你们还记得子贡和孔子之间的一段对话?当时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的回答是“其恕乎!我想,孔子回答的这个“恕”字就是对践行“容”之道的最好解释。

同学们,齐桓公有“容”,赢得一代功名一代霸业,那么,今天的我们呢?我们有“容”,又可以赢得什么呢?我想,一个国家有“容”,方能矗立世界之巅;一个人有“容”,方能胸怀天下,俯仰天下,那么,让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生有“容”,有气度有格局,让我们以“容”笑看天下,傲立沧海之上,高山之峰。

这,就是我读齐桓公感触最深的一点感悟和思考,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管仲的顶梁柱精神

湖南长沙宁乡一中 刘渊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不可否认,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其胸襟确实令人啧啧称赞;鲍叔牙才能出众,却甘居管仲之下,其气度令人钦佩。但三人之中,最能击人心弦的当属管仲,特别是其作为赤子的脊梁担当。

齐桓公有胸襟,但其本意还是想报一箭之私仇,后因为鲍叔牙的极力举荐,说他能成就霸业才放他一马,所以,其胸襟要打点折扣。

鲍叔牙本身有才,虽有让大贤之意,但冲锋在前的精神不足,把别人摆在风口浪尖上,而自己却躲在后面当摇旗手,这还是不对,“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总该尝试追求。他们在国家中的作用跟萧何韩信不一样,他们是上下关系,萧何和韩信是主内和主外职位上的需要。本身兼有内外管理之才却让位,多少有些不敢担当。

管仲具有“国家需要,我来担当”的顶梁柱精神。看起来,他出任相位是基于知恩图报,实际上,他是看中了这个振兴国家的平台,在他的心中,国家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所以说,成全齐桓公,成全齐国百姓利益的,是他的拳拳赤子之心。公子纠被杀之后,他在公子小白身上是看到了理想实现的希望的。即使看不到希望,他也会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也许有人会质疑:管仲是风吹两边倒的墙头草,是少了点气节的软骨头,德才兼备作文三个分论点,不然,为什么侍奉二主呢?大家但可不必为其表象所蒙蔽,我们稍加思考就会发现,他不论辅佐谁,终极目标还就是为了一个——自己的国家,这与那些变节者不同,我们也不要去对照苏武、文天祥的气节。当时的齐国内忧外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是齐国人,当然具有为社稷担当奉献的责任,是赤子之心熊熊燃烧着他那满腔爱国之情。

如果说贰于二主不义,那么忠诚于一国,那该是义之所取了吧。况且,与他一起辅佐公子纠的召忽死前有嘱托,君为生臣,吾为死臣。死者完成德行,生者完成功名,这变成了臣子间生死分工约定,他讲义气,而又顾大义,绝不会学介子推,肯定会为了国家建功立业。这是他可圈可点的地方,难怪诸葛亮以他为偶像,辅佐刘备,鼎立天下。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他的这种声音响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经过历史的积淀,已经上升为一种文明,一种精神,历史长河滚滚向前,终究还是有这样一种力量在推动。我们这一代青年当以此为光亮,置身于时代前进的浪潮中,成为中流砥柱。

泰戈尔曾说:“当我们爱这个世界时,我们便活在这世界上。”让我们与国家的脉搏同跳动,赤诚有我,脊梁有为。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