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分析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
2)语言特色
①客观平实,或形象生动、感情色彩浓烈,使报道具有感染力。
②短句简洁通俗,长句严谨准确,高考语文作文万能套用框架。
●③(语言的感情色彩)能表现某种特定的新闻主题。
3)新闻的真实性
语文高考800字满分作文1 用心感受,自然近在咫尺 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漫步林间,能观草长莺飞,枝叶枯荣,可无法细说万物之性。打开电视,轻点鼠标,可知万物原理,可无法身临其境。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在我看来。
①分析再现采访过程。 ②分析再现现场情形。
③分析从叙述人称选择。 ④分析细节描写作用。
⑤分析新闻数据运用。
4)新闻材料的详略性
◆非连续文本,一般是3-4则消息、访谈、调查组成,几则材料围绕一个话题。注意求同存异。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般为一道选择题(四选一),一道简答题,一道分析鉴赏题。
I.小说阅读【7-9题】
一、读懂小说
读懂小说,就得弄清楚小说基本知识。当然小说依然由内容、主题、语言、结构四要素构成。在阅读和答题时都要有四要素的意识,四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彼此关联的。
重点关注《小说阅读知识体系思维导图》(附后)
二、会做题
1.选择题:基本是四要素、整体与局部的全覆盖。读懂了小说,仔细读选项,结合文本,细致分析。每个选项要做信息切分,然后唤醒涉及的知识点和要用相应的方法,详见前面的各类题型和系统知识图。一般错误设置在:内容概括(形象特点)艺术手法和思想情感上。
2.概括小说情节。
①分点概括:用“何时何地何人因何如何做何事结果如何”句式完成;
②也可以:加上线索,按照“先写……再写……然后写……最后……”来概括,即思路题的答案。
【 小说第一部分 环境类题型】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从历年高考题来看,重点考查自然环境描写。通常以下列两种方式出现,一是环境描写手法和作用相结合,二是描写的环境特点和作用相结合。重点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环境描写作用(意图)题
环境描写的作用,总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环境本身:①突出季节特征;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反映、暗示社会环境;③营造氛围,渲染、烘托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2、人物方面:①烘托心情;映衬人物形象;②表现人物身份、地位、心理、性格等;暗示人物心理转变;③象征、暗示人物命运;揭示人物命运的必然性;④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
3、情节方面:①换转或展开情节;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③设置、制造悬念,产生波澜,激发阅读兴趣。④前后多次描写,成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4、主题方面:①表达、寄托、象征、暗示、揭示主题;②丰富、深化主旨。
许多人走不出人生各个不同阶段或大或小的阴影,并非因为他们天生的个人条件比别人要差多远,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思想要将阴影纸龙咬破,也没有耐心慢慢地找准一个方向,一步步地向前,直到眼前出现新的洞天。
环境描写所处的段落位置不同,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也会有所区别。比如首段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交代地点、渲染气氛、明确基调等作用,处在文本中间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承上启下、转换情节等作用,处在末段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呼应前文、营造余韵等作用。
★环境作用的答题角度和常用语言:
①指向环境:交代……时间(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②指向情节:推动……发展,暗示……转换,勾连……情节,为……做铺垫,为……埋下伏笔。
③指向人物:暗示……思想,侧面写……性格,烘托……心理。
④指向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深化……主旨。
二、环境描写赏析题
技巧(手法) + 特点(二或四字形容词/双音节词) + 表达效果 + 作用
【小说第二部分 情节类题型】
一、情节梳理题
考查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概括能力,一般以两种方式出现:
1.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答题时要注意按照情节(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表述,按照主谓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形式组织,切不可纠缠于细节,面面俱到。
2.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
不同于“概括小说的情节”,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①正确指出小说的线索;②正确指出小说展开故事情节的方式;③分条分点概括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如果题干中有“简要分析”的需要,如果题干中是“概括回答”,则不需要)。
二、情节作用题
常见题型:小说某一段或某一句或某个情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情节(句段)作用题答题角度和术语:答题思路:
1.环境角度: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2.情节本身:为后文埋下某个情节埋下伏笔或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更为曲折生动,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照应前文某个情节;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线索,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等。
3.人物角度: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发展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等;
4.主题角度: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
5.读者角度:设置悬念,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语文高考作文答题模板,引发读者思考等。
【小说第三部分 人物类题型】
一、人物形象概括题
(二)概括、分析人物特征
1.提问方式:文中某某是一个怎样(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答题格式一般为:①一个总括句(人物身份、特点)+分述性格特点型
2.提问方式:某某人物形象具有哪些(什么样的)特点或品质(精神、思想等)?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高考作文格式。
二、人物形象作用题
这类题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
1.人物方面:人物自身的性格特征、身份;对比、衬托、烘托其他人物,突出其他人物形象特点;使其他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情节方面:贯穿全文线索;推动情节发展;造成情节的陡转;
3.主题方面:揭示、突出、深化主题,高考语文作文万能语段。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判断是否是主要人物(主人公):
(1)是否运用大量的笔墨进行描写和刻画?写别人是不是为了衬托他?
(2)人物形象是否鲜明突出?
(3)是否是线索,所有情节都是围绕他展开的?
(4)是否是贯穿全文始终的角色?
(5)主题是不是通过他来展现的?
【小说第四部分 标题类题型】
一、明确小说标题的考点
对小说标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如下两个方面:
1.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
2.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
3.一语双关(或反讽、反语)、比喻、反问、引用等,双层含义。
二、小说标题的用意(原因、作用、效果、好处)
(1)环境角度:交代时间、地点等,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2)情节角度:①设置悬念;②贯串始终,是结构严谨的线索;③推动(暗示)情节发展;④衔接照应。
(3)形象角度: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
(4)主题角度:寄托情感、突出(揭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自身的表达特点的角度:运用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
2022年高考作文押题素材押题关键词1: 中国 故事 北京冬奥会:赴冰雪之约,讲中国故事 2022年2月2日晚,随着揭幕战冰壶混合双人赛在国家 游泳 中心“冰立方”打响,北京冬奥会如约而至。 经过7年的精心筹办,中国再次圆了奥运梦。
(6)读者角度: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引人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小说标题探究题
(一)明确命题形式
1.这篇小说的题目改成“XX”好不好,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2.小说题为“XX”,但写别的文字多,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安排的理由。
(二)答题思路
①能否体现主题(体现主题的哪几方面)
②能否表达情感;(隐含哪几种情感)
③是不是线索;
④是不是简洁、醒目、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⑤是不是富有情趣或悬念,引人入胜。
⑥是不是意蕴丰富,富有双关义等。
⑦是不是这个题目有助于突出人物XX形象。
【小说第五部分 技巧类题型】
艺术技巧的内容广泛,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安排、语言技巧等。
一、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
(一)记叙(叙述)方式
1.叙:按时间、空间或内在逻辑顺序来写。作用是使记叙有头有尾,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叙叙述下去。作用是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作用是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真实的感受,便于直抒胸臆。
第二人称:使语言生动,便于直抒胸臆,或直接对话。
第三人称: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便于客观描述,自由地叙述。
二、语言技巧
1.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传神等。
2.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幽默、典雅、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口语化等)。
3.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偶、借代、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反复等)。修辞手法一般针对欣赏具体语句的技巧。
4.句式选用:长句、短句;整句、散句;排比句、设问句、反问句。
解题思路,赏析语言五角度
(1)修辞格或其他表现手法
(2)语言风格:如简洁、生动、传神、得体,讽刺,幽默、诙谐,庄重、含蓄,深沉等。
(3)遣词造句:用词——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
句式——感叹句情感强烈,疑问句发人深省;
长句层层修饰、表意严密;
整句结构匀称、音韵和谐、气势贯通,散句错落有致/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语体角度: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
(4)结合具体语境,特别注意语句深层含义的挖掘,要能依据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文中人物的性格,读出言外之意。
技巧 + 体现点 + 表达效果 + 情感主旨作用
特别提醒:1.题目问什么先答什么,先问什么先答什么。2.分点作答,分条陈述,先观点后阐释。3.阐释结合文本具体内容。4.语言简明,杜绝啰嗦,使卷面清晰、美观、简约。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35分,用时35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9分钟,做题11分钟)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1.浏览文章后,看第12题(关于内容的选择题),然后读文章,弄清楚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理解文章基本内容——人物关系与相关事件。
2.依次浏览题目(包括翻译),并将各题在文中对应处勾画出来。再读文章,思考这些问题点涉及的人与事。
3.弄懂文章内容之后再按照如下顺序做题:
(1)先做第12题,即关于文章内容理解的选择题。方法同小阅读。
(2)接着做第4、5题。做题必须将问题带回原文中,在语境中思考。实词理解(包括文化常识)也罢,断句也罢,都要对语句做内容和语法的分析。文化常识是随文命题,因此每个选项涉及的文化常识必须回到原文理解。错误一般是比较熟悉的点,特别陌生的一般不会错。
尤其注意的是内容理解题,要有语境意识。一是要将选项对应到文中,并在文中勾画出来,结合涉及的内容、整个语段的含义仔细比对,二是注意选项的观点和阐释部分的协调与否。
其中断句题,要注意断句的一些基本方法(如下图:二轮书P44 思维导图):
A.语感断句法,根据对语句意思的理解,用语感断句。
B.虚词标志法,盖、夫、至若等常常在句首;乎、哉、矣、也等常常在句尾。
C.句式断句法,“……者……也”式判断句,“者”后断句;问答式的语句,在问答之间停顿。
D.表示时间地点的状语,若在句首,状语后可以停顿。
高考 作文素材 1 谁都想走笔直大道,但世上没有永远的笔直大道,只要你一直往前走,你就避免不了遇到坡道和弯路。 若干年前,人们总是按照自身的偏好,将高速公路裁弯修直,想节省点资金,也想给匆忙的人们节省点时间,可事与愿违。
E.语法断句法,除去上述四种情况,一般需要停顿的部分,是一个语法意义上的句子,我们应该找到这个句子的主干成分主语和谓语,由于主语可能承前省略,故一定要补充出来再找到相应的谓语动词,如果不能找到谓语动词,这个部分就不能停顿。
F注意语句内容,要根据语境推断语句内容,据此断句。
文化常识题,要注意是随文命题,一般考查常见的文化常识,关注细微处,一般会涉及到官职升降、任用和贬职等等,这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去推断,如果是课本中学过的,一定要回归课本。
(3)最后做翻译题。其基本方法如下:
A.将句子带回原文,找到恰切的语境,理解这个句子大致讲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意思。
B.勾画出这个句子中的名词(含代词与名词性短语)和动词(含动词性短语),尤其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职名等(这些不需要翻译)。理清句子中的人物关系和相关事件。
C.注意句子的特殊句式和句子中的固定结构和短语。
D.在试卷上将每个词语逐一翻译,连起来读一读,在此基础上补充省略的成分,调整语序,再读,勾画出疑惑处。注意要有“文言意识”,对于难解的实词尽量联想相关成语,不要轻易用该词的现代汉语意思。
E.对疑惑处,根据句子意思和上下文语境推测正确的含义。这个办法也适用于实词理解题。将答案誊写在答题卷上。
●要文言意识——一般实词多单音节、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要能大体掌握并能回归课文,尤其要关注涉及官职变动的高频词汇。
二、古诗鉴赏(10分钟,阅读3分钟,选择题3分钟,主观题4分钟)
【一】诗歌类别
按内容分类:
1.怀古诗:
形式标志:古迹、古人名、“怀古”
写法特点:借古讽今、借景抒情、对比
内容特点:
1)表达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壮志难酬。
2)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语文高考作文篇9 我看到这样一则引人深思的漫画:第一幅图中一个满脸笑意的孩子拿着一张100分的卷子,颊上是他父母鼓励的唇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个拿着一张55分卷子的孩子,他愁苦的脸上巴掌印触目惊心;而第二幅图中。
3)忧国伤时,高中语文作文格式模板大全,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大前途命运。
2. 咏物诗
形式特点:物象为题、“咏”
写作特点: 托物言志、托物抒情
3.山水田园诗
形式特点:景物描写
写作特点: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内容特点;
1)热爱自然美景
2)喜欢田园生活恬淡闲适
3)归隐,厌弃官场,对现实不满
4. 战争诗
形式特点:“塞”、“征”、“军”、行文中有“胡”字
写法特点:典故使用
内容特点:
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2)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
3)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战争的惨烈
4)报国无门的怨愤,归家无望的痛苦
5.行旅诗
形式特点:特殊意象
写法特点:借景抒情、对写法、想象、联想
内容特点:
1)旅途的艰辛、寂寞、飘零之感
2)思乡怀人
6.闺怨诗
1)妇女队征战在外的丈夫的思念
2)盼归
3)希望丈夫建功立业
4)对战争的厌恶
7.送别诗
形式特点:“赠”、“送”、“别”
写法特点: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想象
内容特点:
1)依依不舍
2)慰勉或告白
3)想象别后
4)祝愿
【二】读懂诗歌
1.具备基本的诗歌阅读的知识体系。从内容、主题、结构、语言和相对应的艺术手法等维度去解读诗歌。
(1)关注标题——内容、主题和类别;
(2)关注注释——难点、诗人遭遇、情感原因;
(3)关注意象——内容、主题和类别;
(4)关注情思语——主题;
(5)关注即时诗人——情感方向。
2.根据《考试说明》,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意象出发,按照形象分类——人的形象、物的形象、景的形象,去做分类阅读。
在阅读中重点抓意象,然后要有三个yi(意、艺、义)的意识,意——内容,艺——艺术手法+语言,义——主题。
【三】科学答题
(一)选择题
1)明白选项陷阱设置点。
(1)一般来说,越是笼统的说法越不容易错。越是具体的阐释越容易出问题。
(2)具体陷阱点: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A.意境分析不当。B.手法分析张冠李戴。C.意象分析不当。D.主题挖掘以偏概全。E.翻译有误。
2)认真审读选项,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
1、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它包含事件,人物,场面等要素。2、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
(1)选项的信息切分,信息点与四要素及相关艺术手法的对应。
ABCD四个选项,对每个选项做信息切分的勾画圈点。把勾画到的词语做四要素的对应分析,比如是内容(意象、形象及其特点)、主题、结构和语言,及这四个要素涉及的艺术手法。
(2)结合诗歌解读对照比较分析。
将选项对应到原作品相应部分以及自己对原作品的解读。
(3)整道选择题的整体意识。
四个选项要有整体意识在判断D的时候,要联系到ABC去理解,判断。
(二)主观题
1.主观题主要考点:
(1)思想情感概括与分析;(2)艺术手法的角度鉴赏诗歌(或诗句),如情景关系;(3)形象及形象的塑造。
2.答题要求
(1)分析题干,辨析题型,并分析出需要四要素中的哪些要素。要有三个yi结合的意识。
(2)一般,题目问什么先答什么,先问什么先答什么。
(3)注意使用术语,每一点均先观点后阐释。
(4)分点作答,分条陈述。合并相同点。
(5)语言简洁明了,十篇高考满分作文800字,不写可有可无的字词句。
特别提醒:答题中请随时保持对诗歌类别意识的重视与运用,随时关注诗歌中的即时诗人。赏析(鉴赏)题,弄清角度,注意三个yi的综合运用。
(三)诗歌鉴赏相关知识体系:
1.诗歌的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大概念/大集合)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表达方式:描写 写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写景:粗笔勾勒——白描
细致写:工笔、上下、远近、俯仰、声色、视听、动静、正侧
抒情:直接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讽今
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的,给考生留更大发挥空间的作文。2006年全国高考卷的作文题就是新材料作文题。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07qrrzF39cmNybKZ9gFI3A ?pwd=5nru 提取码。
结构技巧:欲扬先抑、卒章显志、以景结情、铺垫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用典、比兴、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视听、
联想(或想象)
特别提醒:在题目中问到“表现手法”则包括描写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问到写景(描写的)手法,则包括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2020高考语文作文开头的写作方法一 1.引议体 这种模板具体的模式是“引述材料+简析材料+提出论点”(有时,会将前两步合为一体或略去中间的简析环节),如此开头既会直接告诉阅卷老师文章没有脱离材料含意。
2.结构手法(关涉诗歌的结构)
①律诗:四联分别为“起承转合”。
弄清楚“起承转合”各联的作用,高考万能作文模板语文。起:照应标题,引出吟咏对象,引起下联的描述。承:承接首联,对引出的对象进行描写。转:由上联的描写“转”,或转入抒情言志,或转入别的内容的描述,或转换角度对对象进行描述。合:呼应开头收束全诗,卒章显志。
②词(曲)(上下两片):
上片开头句:起句,作用同律诗的“起”。下片开头(偶有上片结尾)句:过片,作用同律诗的“转”。下片尾句:结句。作用同律诗的“合”。
特别提醒:在面对写景诗中描写手法(或者表现手法)判断不准确的时候,可以从景的构成要素出发思考。
(四)基本题型
1.常见诗歌形象
①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
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
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
⑤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
⑥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
⑦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
⑧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
⑨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形象。如王昌龄的《闺怨》
⑩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如苏轼。
⑪爱民惜才的形象。如龚自珍
2.常用意境词:
豪放类:雄浑壮丽/壮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高远辽阔、
清幽类:清幽明净/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深远、空寂、清新
伤感类:伤感中婉约的——萧疏凄寂、凄清冷寂、凄惨萧条、萧瑟冷寂、沉郁孤愁、荒凉、
伤感中大气的——开阔苍凉、苍茫/莽苍悲壮
华美类:富丽堂皇、华美绚丽、瑰丽神奇、色彩斑斓(《梦游天姥吟留别》)
3.一些手法的作用
虚和实:对比强烈,突出中心;虚实相生,内涵丰富
对照:又称对比,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
用典作用:言简义丰,凝练典雅,含蓄委婉
反复作用:强化情感,形成回环往复的美
排比作用:增强语势,节奏美和韵律美,使感情抒发强烈
比兴作用:生动形象,扩大诗歌意境,丰富诗歌内容
叠字作用:声律和谐,突出景物特征,营造意境氛围
抑扬:突出后者/强调后者,跌宕起伏,逸趣横生
4.语言特点/风格(常用词)
委婉含蓄、直露 、简洁、洗练; 平实、通俗、自然、质朴、清新; 音韵和谐
优美、华丽、典雅; 幽默风趣 沉郁、 雄浑、 准确传神、言简意丰…
平实淳朴、含蓄委婉、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婉约细腻、幽默讽刺、
雄浑磅礴、豪迈奔放、沉郁顿挫、悲凉慷慨、英俊飒爽
(五)常考题型思维导图:
1.诗歌的形象: 人像:性格+身份定位+分析+情感意义
景象/意境:描绘景象+意境+情感(意境:2个形容词)
物象:物的特征+物的品质+手法+人的品质/情
2.诗歌的语言 炼字:释词+释句+手法+什么物什么特点+ 意境+情
赏句:译+意境+手法+效果/句子结构作用+情
风格:风格特点+析+情(效果)
感情
情由
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技巧+分析+意境+情感
4.诗歌的思想内容: 要表达的情感=情由(情感产生的原因)/ +感情(如:思念故乡的孤独寂寞)
或=情境(感情产生的境地)/ 基调(1-2个形容词)
或=情感类型
第三部分 作文(60分 用时50分钟)
写作:中心集中,文体鲜明,语言晓畅,书写清楚
写作是语文试卷的重头戏,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允许出现任何闪失。首先应该明确的一点是,应试作文不同于平时写文章或文学创作,考试性质和形式以及阅卷的方式决定了它的特殊性,因此,必须摸清应试作文的特点和写作规律。根据多年的阅卷经验,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特别需要处理好。
第一,文章的中心必须尽可能地鲜明、集中。中心模糊的文章,不可能得到理想的分数。
第二,文体要鲜明。写作议论文就是议论文,散文就是散文,小说就是小说,不能写成不伦不类的“四不象”。那种文章老师看了肯定反感。
第三,语言晓畅。考试作文的语言不能过于含蓄更不能晦涩难懂,阅卷的时间限制决定了老师不可能用较多的时间去琢磨你的文章,如果你的文章让老师在短短几十秒内“看不懂”,那么,你也只能得一个你自己“看不懂”的分数。因此,文章语言一定要得明白晓畅。
第四,书写清楚。书写清楚是对卷面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份试卷是考生和阅卷老师共同完成的。既然如此,你就没有理由不跟阅卷老师配合好,如果你的字让老师难以辨认,故意“难为”他,高考语文应试作文模板,他可能就会“难为”你,所以,必须把字写清楚。当然,更进一步的要求是写工整、漂亮,看了有一种愉悦感,那当然是最理想的结果了。
第五,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成为文章就事论事的中心,必须围绕它评析。
各地区考卷不同,各考生可根据本地区考题特点,合理把握时间。最后,祝大家高考顺利,相信你走的每一步都是在向着理想大学迈进!
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