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满分作文

2017全国卷作文分析,2017年全国卷1满分作文

  • 满分作文
  • 2025-01-22

一、从取材上看,立足现实、立足社会,不回避不遮掩,体现出作为国家未来栋梁的考生的大局观。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评析及优秀作文24篇一、全国II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

全国卷作文考查形式的变化是从2015年开始,主要变化的趋势是引入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概念。任务驱动的重点,最初表现在作文的取材上。全国卷的作文开始从现实生活取材,从社会热点取材,比如2015年全国一卷的材料是“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这是当时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全国二卷是“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取材于社会上各种形式的比赛;2016年的取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全国一卷选取了漫画的形式,2017年全国卷1满分作文,一个巴掌一个亲吻是引导我们关注教育的评价,“分数”让学生有话可说;全国二卷更是从语文学习的途径入手,三条途径分别是课堂学习、课外阅读和社会实践,不管是过着“两点一线”的简单学生生活的同学,还是有生活丰富的同学,都能有话说。

2017高考全国三卷作文题为“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全国三卷是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省份使用的高考试卷。2017全国三卷的高考作文非常贴合考生实际,考生只要写出自己对于高考的理解及奋斗历程就可以了。

企业回拍照搜题秒出答案的软件有很多,我这边推荐快搜,快搜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针对各学科和行业知识的学习和答题辅助软件,支持各类答题平台和答题软件,题库齐全,使用简单快速、可有效提高学习和答题效率。1.支持多种答题平台和答题APP。

1、2017年高考全国卷有三种,语文作文有三个不同的材料,考生根据给出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作文。2、不同的材料作文的写法也不相同的,考生只要领会材料的内涵就可以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

从2017年开始,2019全国卷一语文作文范文,语文进行了大的改革,这次改革对作文引导体现在选材的视野更加宽广,与社会的新的变化联系更加紧密,2017年全国卷语文作文,引导学生把自己真正融入都这个变化的社会中来。比如2017年全国一卷的作文材料是从社会中选取了12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反应是我们的社会现状,除了这个,还有一个具体的任务是让外国的青年读懂中国,印证的正是我们国家对外的态度,我们想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而且了解的是客观的真实的中国。这里面有中国悠久历史的载体,比如长城,2017全国卷三语文作文,有中国特有的代表,比如大熊猫,也有值得我们反思的,比如空气污染。2018年全国一卷针对的是“世纪宝宝”这个背景,引导我们关注的青年人如何做,如何成为追梦人、圆梦人。

2017年全国卷II高考作文立意分析 全国卷II:根据古诗句自拟文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回2017年全国二卷高考作文讲评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二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2019年全国一卷和二卷作文延续了这一主题,尤其是全国二卷,以五个尾数为“9”的年份串联材料,截取了过去、现在、未来中国发展的“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五个关键时间节点,2017高考语文作文全国一卷,让考生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五个不同时代的节点差别很大,写作身份的区别也很大,但一以贯之的就是个人与国家和时代的结合,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与国家、民族、时代的结合之紧密,鼓励学生发扬主人翁精神,设身处地将自己置于国家与时代的发展中,去体会和思考。

主人翁精神的另一角度是要求看得见真实的世界,看得见真实的社会,好的要弘扬,不好的要反对,要有正确的立场,这一点在2019全国一卷中体现比较明显。命题围绕“劳动”展开,既挖掘了劳动在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也提到了同学们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的具体论点,2017年语文全国一卷作文,最后要求考生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题目给了非常明确的立场,考生在写作时要延续这一正确的立场,同时对于不尊重、不理解劳动的现象,不能一味责备讽刺嫌弃抱怨,要提出自己的反思,有具体的建议和意见,这才是主人翁,才是引领时代前行的新青年。

1. 六句古诗词都是哲理类诗句,写作时把道理分析出来有助于拿高分,古诗词基础好更有利。2. 作文鼓励考生从旁观者角度分析材料,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时刻关注身边大大小小的事情,平时应多关注新闻。3。

2017年高考全国一卷语文作文为材料作文,考生从给出的材料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考生要从材料给出的12个关键词中选出真正有意义的2-3个关键词来写。

最大争议的就是全国一卷的作文,评价几乎都呈现出两个极端。所以我会从几个方面去进行评价,基本围绕作文题目的受众——一线教师及高中学生去写,尽量做到中立客观。这篇作文题目是比较克制的。1.向对华留学生解读中国。

二、从能力要求看,最近几年的作文呈现出站在大格局下,深度思考的特点。

深度思考体现在深度分析更贴近生活逻辑:2017年前考纲中对作文深刻的思维要求“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是,2018年深刻这一条的评分标准变成了“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也就意味着,2017年前的作文基本可以用因果分析的方法,2017年之后在因果分析之外,我们还能写出来更多的联系。这与我们的生活逻辑是吻合的,比如2017年全国一卷的作文要求从这些关键词中选择一两个,形成有机的联系,这个“有机”就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高铁和共享单车,都能体现出中国速度。饮食文化本身从古到今,传承不变,美丽乡村也是传统与现在的都追求的,这可以形成联系。全国二卷2017年是关于中国文化的六句诗歌,我们也不能简单从因果的角度分析,可以去找到共性或不同的侧重点,2017全国乙卷语文作文。当然,不是说因果联系不能用,2018年全国二卷是典型的材料作文,沃德的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就可以从因果的角度看,2018年全国一卷世纪宝宝和未来的青年之间也有继承以及共同发展的关系。

2017全国Ⅱ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试题材料由精心选择的六个中华名句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自觉继承、转化优秀文化传统。

2019年全国一卷的作文从逻辑思维能力的角度看,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劳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又与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体力劳动)。命题引导学生思考对“不理解劳动”产生的原因,比如如何看待“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关系?两者真的是对立关系吗?命题中给劳动收获的定位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对于这一点也需要去联系生活,比如可以将财富和幸福转化为成就感和满足感。全国二卷的作文中逻辑思维的考查主要体现在时代的大格局下,青年人如何将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的节点结合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在不同的时代如何发挥不同的价值,“怎么做”的思维深度决定了文章的思想高度。

全国二卷语文作文范文:《悠悠文墨贯古今》《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化亦然。充满变数的时代中,如何护佑传统文化之根?自强不息、与时俱进、重拾自信,方能使悠悠文墨,贯穿古今。变数之中。

总之:2019年全国一二卷的命题仍然以任务驱动型作文为主,方向明确多角度。高三学生站在新历程的入口,即将进入大学,进入社会,要做到六个字“大视野”“深思辨”。“大视野”是指要多关注社会生活,不能禁锢在小的世界里,不能与社会的发展脱节。尤其是要关注国家的发展脉络,将将个人的成长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下去实现,发扬主人翁精神,以自己为切入点,以小见大。“深思辨”是指要有清醒的头脑,有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面对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联系,锻炼自己的逻辑能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