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重庆语文作文,2017山东高考语文作文

  • 2022-11-02

在语文这一学科中,作文就独占了六十分,语文作文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作文对知识积累水平和应用能力要求很高,导致作文成为很多学生很“头疼”的问题。

下面就是高考君给大家收集的重庆2017-2021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以及材料解读、写作思路和满分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哦~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II卷)

题目:以给定的中华名句为材料进行写作

材料解读

本题由六句古文和名言组成。第一句是古籍《易经·乾卦》中的名句,启示我们要自立自强;

第二句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第三句则出自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体现作者对于桂花的喜爱,也体现其不追求艳丽外表,向往内心高洁的文人风骨。

切忌开头出现描述性的词,开头最好以“题记”或“小引”或排比为主(可以表现你的文学素养、情,以这样的话为开头的,禁写“恋爱”型作文。其中有感悟是十分重要的,有感悟。相信你会取得好成绩。根据命题人的思维所向。

第四句出自《魏源集》,此句大意为接收的信息越多越丰富,则对事物的认识越全面越清晰,眼界也会随之越开阔长远;

第五句出自鲁迅的文章《论睁了眼看》,要说明的是不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要正视现实,不能逃避,否则无法进步;

《命题专家:作文应该写》《阅卷组:作文高》面对一个命题作文时,要调动自己的诚意。正常的写作其实是个自我思考的过程,只要认真思考,就会找到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动笔之前问问自己:就这方面的内容,我最想说什么。

最后一句是毛主席《沁园春·雪》中的名句,体现了一代伟人开拓事业的豪迈心情,也体现了其超越古人、带领人民走向富强的雄心壮志。

写作思路

《寻常烟火是美景》高考作文【篇2】 平淡,无疑是几乎所有人都追求的生活;人,是一种不安分的东西,想法跟行动有出入是很正常的。我们都认为自己要追求的是平淡的生活,我们都认为自己能在平淡中生存;但那些都只是我们自己认为。

1、引用李清照、魏源、鲁迅的名言,2017山东高考语文作文,从坚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角度立文。

2、引用鲁迅和毛泽东的名言,从直面人生,绽放青春的角度,阐发对自我矫正批判与长远发展的看法。

3、引用杜甫、鲁迅、魏源的名言,提炼其共性“传统文化”,从民族软实力和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角度成文。

4、引用周易和鲁迅的名言,从自强不息、升华自己出发,2017江苏高考语文作文,讨论青年应该如何自我激励,做出一番事业的问题。

满分作文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卷)

题目:综合“幸存者偏差”材料的内容及含义,进行写作

材料解读

材料是经典的“幸存者偏差”事件,可谓一道升级版的逻辑推断题,引导考生从多角度思考,从不同侧面分析看待问题。

其中,应当注意材料中关键词的抓取。如“然而”是题干明显的转折点,意味着材料先抑后扬的叙述思路;“力排众议”则颇具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它的背后是主人公沃德作为统计学家的专业、严谨和坚持真理、不惧干扰的勇气。 同时,沃德给出的理由,是典型的逆向思维,这也是考生可以大有作为的破题点。

写作立意

1、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注重逻辑推理,2017年语文高考作文。沃德正是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找到了现象之后的本质问题,这提示我们要有质疑精神,遇到问题学会深入思考,2019高考语文作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避免思维的局限性。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可能对其会有全新的理解。

3、注重细节。沃德注意了别人没有重视甚至完全没有注意的细节,为其作出正确推断提供了坚实的依据。往往细节是影响成败的关键所在。

4、教训比经验更有价值。这是飞机坠毁与返航的精神化延伸,将视角不仅仅停留于飞机事件本身,转而从中归纳世事哲理。

满分作文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卷)

题目:以青年当事人的身份,完成指定民族复兴场景的写作

回全国卷II:根据古诗句自拟文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

材料解读与立意

第一条,1919年5月4日。联想时代背景,演讲稿的主题可以确立为激励、鼓舞青年勇敢地投身到这场伟大的运动来。作文要突出“五四精神”。

第二条,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2019年高考作文满分作文。可以确定作文主题为决心,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

第三条,1979年,改革开放的重要时间点。可以确定内容为加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学好科学知识,报效祖国。

第四条,2019年,五四运动100周年,主要体现新时代青年继承、发扬“五四精神”,奋勇接棒,强国有我。

第五条,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主要着重庆祝实现伟大复兴,感激前辈的奋斗,表示我们会继往开来,继续努力奋斗。

总结来讲作文材料的话题是:奋斗。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忠于祖国、服务于祖国。

优秀作文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卷)

题目: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完成一篇演讲稿

材料解读

1.墨子的话,“视人之国,2019高考语文全国一卷作文,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讲的是看待别人如同看待自己,推己及人,与人为善。

2.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讲的是当今世界,万物互通互联,世界是平的,世界是圆的,大家都是地球村的村民。

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讲的是绿水青山,明月风云,不分你我彼此,人类同住地球村,同呼吸共命运。

4.“同气连枝,共盼春来。”讲的还是同住地球村,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期盼幸福美好的时光。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评析及优秀作文24篇一、全国II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

第一句是来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实际上它强调的是君子的个人品格,可以上升到民族精神来;第二句是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杜甫写给弟弟的诗,体现了怀念的情绪,但到如今。

写作立意

论坛名称别具深意,”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突出了主题——青年。

预测2017年高考作文题:专与博,振翅的双翼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材料一:鼓浪屿有个只卖一种咖啡的咖啡店,店内只有三张桌子,生意却极好。老板偏好用产自牙买加的咖啡豆冲泡成咖啡。

“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意味着你就是代表着中国青年,所以在行文时要牢记自己的身份,并根据身份斟酌演讲发言的立场、高度、尺度。

“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则明确对文体做出限制——演讲稿。

同时,2017年高考作文范文,很明显的一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前提下,阐述青年责任担当,阐述未来发展。

满分作文

2021年 高考作文 新高考II卷

2017年北京高考大作文题目二选一:“说纽带”、“共和国,我为你拍照”。1.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

题目:对漫画中”人“的写法进行思考写一篇作文

材料解读

该材料以漫画形式呈现,漫画中展示的是关于“人”字的毛笔写法过程的教学。

高考语文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有很大的分数比重的,是考生及网友比较关注的,我整理了2022重庆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仅供参考!一、2022年重庆高考作文题目及解析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

“写人与做人”的漫画材料,文字内容语带双关,借“学写字”喻“学做人”,蕴含着古代“为人之道”,包括儒家的“中庸”观念。

任务要求“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意在引导考生对材料寓意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的继承”,站在当代青年的角度去认识和分析材料,体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正确态度,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材料的核心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精神,考生可以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分析利弊,也可以从当代文化、现代社会等角度去议论。

写作立意

1、做人如写字,一笔一捺中彰显为人处世的准则。每一笔的写法都可以对应一种处世原则。

2、必要的时候学会“迂回”。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勇气固然值得称赞,但人生路上总会遇到困境、挫折,2017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学会停下来思考,选择“迂回”前行,有时能事半功倍。

3、不偏不倚才能走好人生路。一味地躺平、不思进取会助长人的惰性,一味地急功近利又太过浮躁,这两种人生态度都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目标,唯有不偏不倚才能走好人生路。

满分作文

不管是2021年的”为人之道“凸显了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还是2020年的演讲稿,都是结合了当年的时事热点。所以说,作为考生,除了文化积累和写作技巧运用,关注时事也很重要。

高考作文考察的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运用,只有做好全方位的学习和准备,才能在考场上做到”下笔如有神“, 为自己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用的话,可以点赞、收藏加关注,我们将持续给你带来重庆高考最新的资讯和资料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