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虎头山作文,大寨虎头山作文400字

  • 2022-10-02

郭沫若同志永垂不朽纪念碑

在一片景仰声中,我们漫步来到不远处的“郭沫若同志永垂不朽”纪念碑前。

郭沫若同志像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嘉定府乐山县观峨乡沙湾镇一个地主兼营商业的家庭。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在20世纪中国所有知识分子当中,郭沫若能当仁不让的排在第一,他集科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诗人、作家、剧作家、评论家、社会活动家各类桂冠于一身。建国前夕,当选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席(至1978年连续当选四届全国文联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10月19日,任中国科学院院长。1950年3月,当选中国民间文艺究研会理事长。1954年6月,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56年,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推广普通话委员会副主任、汉语拼音方案审订委员会主任。1958年9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他是第九、十届中央委员。

郭沫若在大寨图版

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寨铁姑娘的名字就响彻了中华大地,层层梯田成为全国农业的样板田,小山村里曾走出一位国家副总理——陈永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从此。

郭沫若对大寨情有独钟。1965年春节前十天,郭沫若作《题傅抱石〈延安画卷〉八首》“其七”曰:

传统作风雪里梅,大寨精神从此来。

已见黄河清澈底,要教宇宙共春回。

在诗人的心目中,大寨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承传,大寨虎头山作文400字,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的象征。这年12月6日,身为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沬若,响应毛主席、党中央关于“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以73岁高龄冒着朔方的严寒,亲率中科院的专家们组成“和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工作组”,赴太原参观大寨展览馆,在题写了馆名之后以七律一首《参观大寨展览馆有感》咏怀:

一大早,大伯、大妈、哥哥都回来了。吃过午饭,大伯开着车,带着我们去了虎头山革命烈士陵园。哥哥告诉我,那里是革命烈士的陵园。等我们爬到山顶,那里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也是来看望烈士们的。

大寨人人是愚公,神州争效此雄风。

百年基业防涝旱,千米山头待柏松。

勤奋力将全国学,虚心赢得普天同。

人们的生活美好了!现在,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从县城一直通到大寨虎头山上,一进大寨,犹如走进了中国现代农业的历史画卷中。寨门上“大寨”两个红字十分醒目,寨门前的那两棵老柳树如今还根如磐石,挺拔俊秀。

为防自满寻差距,绝不因循步自封。

郭沫若为大寨题诗碑

大寨旅游的重点在虎头山上。今日虎头山上已是绿树成荫、松柏成林,满山苍翠而静穆,散发出一股清灵之气,蕴含晋中之窗着一种自然美的神韵。山坳间黄栌、灌木,丹黄朱翠,分外妖娆。一到深秋,万山红遍,装点着山林大地。

第二天,郭老就率队来到大寨。此时正是大寨一年当中最为寒冷的季节,但大寨人民在生产资料的严重匮乏情况下,大全民上阵,搬山填沟造平原,自力更生战洪灾,科学种田、发展水利,无论寒暑从不间断,终于将大寨穷山恶水变成了太行山上的“小江南”。看到眼前的这一切,郭老激情澎湃,在第二天临别之际,即兴题五言古体一首《颂大寨》以示敬意:

全国学大寨,大寨学全国。

中秋节二年级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临了,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与爷爷奶奶一起欢度中秋佳节。爷爷奶奶看我们回去,笑得合不拢嘴。 一大早,奶奶到市场里买了许多我爱吃的菜。我们简单地吃了中饭,妈妈帮奶奶在家里准备晚餐。

人是千里人,乐以天下乐。

狼窝变良田,凶岁夺大熟。

红旗毛泽东,红遍天一角。

1977年,郭沫若又写了两首歌颂大寨的诗词。

1965年12月7日,郭沫若率科学院代表团到大寨参观访问

郭老回京后,还有一件事牵挂于心。原来,他来到大寨后,与全国劳动模范大寨村的当家人陈永贵一起搬石造田,同甘共苦,结下了很深的阶级感情。他与陈永贵又很投缘,很是说得来,因为在艰苦劳动中产生的真挚感情非同一般,所以,当他离开大寨,陈永贵带领大寨人在欢送他们时,郭老情不自禁地说:“等今后有空了,一定再到大寨看看!”

回到北京后,郭沫若立即在日记中深情的记下了这句话。

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向郭沫若同志遗体告别

哪知后来公务繁忙,加之年事已高,身不由己,结果这个承诺没有兑现。1978年6月12日,这位文坛泰斗走完了86个春秋的人生历程。人显然是不能再来大寨了。

郭沫若在生前并没有说过为自己死后建墓立碑之事,只是在病危之际的4、5月间,对夫人于立群和身边的几个子女郑重交代后事:“我死后,不要保留骨灰。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寨,肥田。”在举行了高规格的追悼大会之后,家属遵照他的遗嘱,将他的骨灰于6月下旬撒到大寨的层层梯田之中……

我一定会带你去虎头山。在远处你就可以看到座落在大海旁边的一座山。形状就像一只在休息的巨大老虎,这就是虎头山,走进虎头山度假村,你就会看到人山人海的游乐场。有碰碰车,海盗船。

1978年6月12日,大寨群众在虎头山为郭沫若同志逝世举行悼念仪式

1992年11月16日是郭沫若的百岁诞辰。这天,大寨人怀着对老院长的深情厚意,在虎头山半坡,在松柏茂盛之处,举行隆重而又简朴、还有几分当地风俗人情的悼念仪式,为郭老建造了纪念碑,郭老和大寨人的那份心愿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与实现。从此,虎头山上耸立起一座“郭沫若同志纪念碑”。

著名作家孙谦墓依次建在虎头山下。在陈永贵墓北侧山坡上有一道三层228级台阶,可直接通向大寨展览馆。山顶建有陈永贵题字的大虎牧场,饲养有近200头梅花鹿,其中近百头小鹿放牧林间。为了进一步顺应旅游形势的发展。

大寨虎头山上的郭沫若纪念碑

郭沫若诗碑就建在虎头山西坡南侧。背靠巍巍虎头山,面对彩虹般的团结沟渡槽,此处充满了诗情画意,是郭沫若生前到大寨参观时曾流连漫步的地方。诗碑用汉白玉凿成,呈长方形,昔阳县大寨虎头山作文,耸立在一座幽静的园林式庭院里。洁白的墙壁上覆盖着琉璃瓦,大寨虎头山一日游作文,同古朴典雅的月亮门浑然一体。诗碑正面刻着“郭沫若同志永垂不朽”的大字,背面铸刻着他所书的《颂大寨》。

大寨虎头山上郭沫若同志墓地

永远睡在了这座虎头山上。我们一定感谢他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我们给烈士们送来了好吃的月饼,放在墓前面的案子上。我和哥哥学着大人们的样子,向烈士们深深的鞠了三次躬,真希望他们能吃到我们送来的月饼。

吟诵着郭沫若地《颂大寨》,我们似乎看到郭老穿行在火热的劳动大军中,激情澎湃,挥毫泼墨,记录着这动人的场面。正是:

郭公诗赞有遗篇,当代愚公力无边。

团结沟漕横两岭,放歌走过震群巅。

大寨虎头山上孙谦墓地

转过一个弯道,就来到孙谦墓地。

大寨村党总支村委会为孙谦同志立石碑铭

墓前立有汉白玉石碑一块,碑前勒“孙谦纪念碑” 五个大字,背后书孙谦小传,落款为“大寨村党总支、村委会”,时间为“1998年4月5日”,碑文主要记述了他对大寨的贡献,还为孙谦立石碑铭:

铁肩挑起民间义,妙手绘出农家情。

生前笔下英雄谱,身后大寨安忠魂。

一大早,大伯、大妈、哥哥都回来了。吃过午饭,大伯开着车,带着我们去了虎头山革命烈士陵园。哥哥告诉我,那里是革命烈士的陵园。等我们爬到山顶,那里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也是来看望烈士们的。

孙谦和郭凤莲亲切交谈

孙谦,原名孙怀谦,1920年4月4日生于山西省文水县南安村,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山药蛋派作家,历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和山西省影协主席等职。1996年3月5日,孙谦病逝于太原,享年76岁。

孙谦从1942年开始文艺创作,先后写出大批优秀的秧歌剧、电影文学剧本、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等作品。创作中他坚持民族化、大众化道路,深入生活,反映现实,始终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和渴望着人民精神与物质生活的改善,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强烈的时代精神,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他于1992年被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人民作家”称号,1995年获国家授予的“文化部先进文化工作者”称号。

大寨虎头山旅游景点简介:享誉中外的大寨,位于太行山西部,山西省东侧, 物华天宝,风景秀丽 。深林葱郁的大寨森林公园景点列布,次第相贯形韵兼备,各尽其美。园内山势峻秀,松柏蓊郁,景色绚丽多姿,气候凉爽怡人。

大寨群众在虎头山为孙谦同志逝世举行悼念仪式

1963年大寨遭受特大洪灾后,孙谦深为大寨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所感动,带病深入采访,与全村人民实行“三同”,山西大寨虎头山一日游观后感,写出了具有巨大反响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寨英雄谱》。以后,他又多次到大寨深入生活。他认为大寨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代表了中国亿万农民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在他以后所写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这一精神。遵照孙谦遗嘱,他的骨灰撒在了大寨虎头山上。

孙谦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寨英雄谱》封面

在墓前,我们默默祝愿作家在青松林里安息,他的高尚‬人品和优秀作品将永远留在人民心中!

大寨虎头山四位名人墓地鸟瞰图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虎头山确实不高,但有四位名人长眠于此,也使它名气大增。四位名人之墓建在半山腰的苍松翠柏中,上有高山树林,下有果园良田,地势居高临下,可将大寨全貌尽收眼底;大寨人也可一出村口,或站在自家院门抬头远望,眺望到四位名人长眠久居的地方。四座墓地相距约数十米之遥,一字形并排,墓侧旁有松柏围栏相伴,游大寨山作文400字四年级。不远处还有个水池,池水映衬出天上的白云飞鸟,再加上池旁的绿树芳草,环境尤显得清静与幽雅。尤其是到了春暖花开季节,花溢香,鸟鸣啼,昔阳大寨虎头山的风景,草吐绿,山负龙踞虎盘之雄,水占含华毓秀之胜,松涛浅唱,秀色四季,诸美迭见,大寨虎头山作文300字,宛若天成。此山此村此景,实为风水宝地。正如作者庞立刚诗《虎头山抒怀》(新韵)云:

因缘几度梦清漳,有幸悠悠上太行。

四野山灵凭绿染,三川锦绣赖红镶。

遍观桃李无双艳,尽揽神州第一庄。

独领风骚炫王轶,花开万朵映朝阳。

四位名人安卧在青山绿水、苍松翠柏和鲜花绿草之中,可谓慧眼独特,别具匠心,虎头山作文400字。

大寨人民战天斗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