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虫作文300字,甲虫观察日记300字

  • 2022-10-01

智蟲(智虫),◆龍的別名。○[清][厲荃]《事物异名錄‧水族‧龍》:“《左傳》:蟲莫智於龍。故龍為智蟲。”

貞蟲(贞虫),◆1.細腰蜂一類的昆蟲。○《墨子‧明鬼下》:“百獸貞蟲,允及飛鳥,莫不比方。”○《淮南子‧原道訓》:“蚑蟯貞蟲,蝡動蚑作。”○[高誘]注:“貞蟲,細腰之屬也。”○[晉][郭璞]《蜜蜂賦》:“嗟品物之蠢蠢,惟貞蟲之明族。”○[章炳麟]《訄書‧原變》:“知群之道,細若貞蟲,其動翃翃,有部曲進退,而物不能害。”◆2.借指束腰的女子。○[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倘其游行[歐]土,偏學製女子束腰道具之術以歸,則再拜貞蟲而謂之文明,且昌言不纖腰者為野蠻矣。”

玉蟲(玉虫),◆1.喻燈花。○[唐][韓愈]《詠燈花同侯十一》:“黃裏排金粟,釵頭綴玉蟲。更煩將喜事,來報主人公。”○[宋][范成大]《客中呈幼度》詩:“今朝合有家書到,昨夜燈花綴玉蟲。”○[元][張可久]《小桃紅‧春思》曲:“燈花玉蟲,羅屏金鳳,殘月小簾櫳。”○[清][許田]《暗香‧夜雨》詞:“擁孤衾鄉夢難成,頻把玉蟲剔。”◆2.喻燈火。○[宋][陸游]《燕堂東偏一室夜讀書其間戲作》詩之二:“油減玉蟲暗,灰深紅獸低。”○[清][納蘭性德]《浣溪沙》詞:“青雀幾時裁錦字,玉蟲連夜剪春旛。”◆3.蟲狀的玉雕首飾。○[元][于伯淵]《點絳唇》套曲:“整花枝翠叢,插金釵玉蟲,褪羅衣翠絨。”

四年级昆虫作文300字 篇1 你听过蝉在枝头高声歌唱吗?你看过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吗?你玩过在洞外辛勤搬运的蚂蚁吗?你见过在草丛里蹦跳的蝈蝈吗?蝈蝈向我们跳过来啦!看,它浑身嫩绿,身材优美。

羽蟲(羽虫),◆1.鳥類。蟲,古代作為動物的總稱。○《孔子家語‧執轡》:“羽蟲三百有六十而鳳為之長。”○[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順逆》:“恩及于火,則火順人而甘露降;恩及羽蟲,則飛鳥大為,黃鵠出現,鳳凰翔。”○[隋][盧思道]《孤鴻賦》:“惟此孤鴻,擅奇羽蟲。”◆2.有翅的小蟲。○[唐][杜甫]《夏夜嘆》詩:“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魚蟲(鱼虫),◆1.魚類和蟲類。○[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若其紀一事,詠一物,風雲草木之興,魚蟲禽獸之流,推而廣之,不可勝載矣。”○[唐][無名氏]《海山記》:“天下共進花木鳥獸魚蟲,莫知其數。”○[元][柳貫]《僧傳古踊霧出波龍圖歌》:“陽暉焰焰陰魄動,左右給侍皆魚蟲。”◆2.泛指文字訓詁。○[宋][王安石]《詳定試卷》詩之二:“細甚客卿因筆墨,卑於《爾雅》注魚蟲。”按,《爾雅》有《釋魚》、《釋蟲》篇。○[宋][陳師道]《謝寇十一惠端硯》詩:“敢書細字注魚蟲,要傳《華嚴》八千偈。”○[清][唐孫華]《題眼醫何藏之小照》詩:“雙眸閃閃爛巖電,細書小字箋魚蟲。”

有火蟲(有火虫),◆方言。螢火蟲的別稱。○[清][錢大昭]《邇言》:“《爾雅》:‘螢火即炤。’舍人注云:夜有火蟲也。今[吳]人以為螢為有火蟲。”

應聲蟲(应声虫),◆1.傳說[唐][宋]時有人患怪病,腹內生蟲;人說話,蟲即小聲應之,是為應聲蟲。○[宋][范正敏]《遯齋閑覽‧人事》:“余友[劉伯時],嘗見[淮西]士人[楊勉],自言中年得異疾,每發言應答,腹中輒有小聲效之。數年間,其聲浸大。有道士見之驚曰:‘此應聲蟲也,久不治延及妻子。宜讀《本草》,遇蟲所不應者,當取服之。’[勉]如言,讀至雷丸,蟲忽無聲,乃頓餌數粒,遂愈。”○[宋][龐元英]《文昌雜錄》等亦記載此事。最早的記載見于[唐][劉餗]《隋唐嘉話》卷中與[張鷟]《朝野僉載》卷一,但未提及應聲蟲。參見“應病”。2.比喻自己無主見,只知隨聲附和的人。○[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六:“[楊用修]笑今之儒者,皆[宋]儒之應聲蟲。吾以為[孔穎達],真[鄭康成]之應聲蟲也。”○[沙汀]《困獸記》十五:“只有[呂康]一點不肯讓步,申言他要堅持他的意見到底,不願做應聲蟲。”◆补证条目■比喻自己无主见,只知随声附和的人。○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摘抄》卷四:“己無特見,一一隨人之聲而和之,譬之應聲蟲焉。”

銀蟲(银虫),◆1.蠹魚的俗稱。○[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動物》:“《爾雅翼》云:衣書中蟲,始則黃色,既老而身有粉,視之如銀,故名曰白魚。今俗謂之銀蟲,當作蟫蟲。○《正韻》:蟫音淫。按即蠹魚是也。”◆2.比喻燈花。○[清][納蘭性德]《玉連環影》詞:“細數更籌,眼看銀蟲墜。”

陰蟲(阴虫),◆1.冰蠶。○[王嘉]《拾遺記‧虞舜》附[南朝][梁][蕭綺]錄:“陽燎出於冰木,陰蟲生於炎山。”◆2.秋蟲,如蟋蟀之類。○[南朝][宋][顏延之]《夏夜呈從兄散騎車長沙》詩:“夜蟬當夏急,陰蟲先秋聞。”○[宋][梅堯臣]《夏日晚霽》詩:“寶氣無入發,陰蟲入夜鳴。”◆3.蝦蟆。○[晉][陸機]《漏刻賦》:“伏陰蟲以承波,吞恒流其如挹。”

玄蟲(玄虫),◆蟬的別名。○[明][王志堅]《表异錄‧蟲魚》:“玄蟲,蟬也。”

星毛蟲(星毛虫),◆昆蟲。亦稱梨狗。參見“梨狗”。

星蟲(星虫),◆通稱沙月子。星蟲綱。體呈圓筒形,無體節,無剛毛。前端有吻,能伸縮,吻端有口,口的周圍具觸手狀突起。體腔很大。世界性分布,我國[廣東]、[福建]、[山東]沿海均產。可做釣餌,亦供食用。

仙蟲(仙虫),◆蟬的別名。○[宋][陶穀]《清异錄‧青林樂》:“[唐]世京城游手,夏月採蟬貨之,唱曰:‘只賣青林樂。’婦妾小兒爭買,以籠懸窗戶間。亦有驗其聲長短為勝負者,謂之仙蟲社。”

喜蟲兒(喜虫儿),◆1.報喜信的人。○[宋][吳自牧]《夢粱錄‧蔭補未仕官人赴銓》:“蓋[臨安]輦轂之下,中榜多是府第子弟,報榜之徒,皆是百司衙兵,謂之喜蟲兒。”◆2.指稱媒人。○《清平山堂話本‧花燈轎蓮女成佛記》:“﹝兩箇官媒﹞走到隔壁[張待詔]家,與他相見了,便道:‘我兩箇是喜蟲兒,特來討茶喫,賀喜事,甲虫观察日记300字。’”○《石點頭》第十二回:“這[姚二媽]原是走千門踏萬戶慣做寶山的喜蟲兒,乘便賣些花朵,兌些金珠首飾,忙裏偷閒,又捱身與人做馬泊六。”

五蟲(五虫),◆1.古人把動物分為五類,即羽蟲(禽類)、毛蟲(獸類)、甲蟲(昆蟲類)、鱗蟲(魚類)、裸蟲(人類),合稱“五蟲”。見《大戴禮記‧易本命》。○《西游記》第一回:“如今五蟲之內,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閻王]老子所管。”○[清][惲敬]《都昌元將軍碑銘》:“有血氣之中,毛羽鱗介,並在五蟲,而人為最驗。”◆2.泛指各類動物。○[林紓]《譯<孝女耐兒傳>序》:“如張明鏡於空際,收納五蟲萬怪,物物皆涵滌清光而出。”

無毛大蟲(无毛大虫),◆沒有毛的老虎。比喻光從表面不易看破的凶惡之物。○[元][史九敬先]《莊周夢》第一摺:“說起俺道門中,不與你世俗同。你愛的是雪月風花,我愛的是惰懶偎慵。四件事無毛大蟲,再休與酒色財氣相逢。”

無過蟲(无过虫),◆[宋]代戲曲藝人的別稱。○[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其吹曲破斷送者,謂之‘把色’。大抵全以故事世務為滑稽,本是鑒戒,或隱為諫諍也,故從便跣露,謂之‘無過蟲’。”亦稱“無過蠱”。○[元][李治]《敬齋古今黈拾遺》卷一:“俗以優伶為‘無過蠱’,此亦有所出。○《晉語》曰:[驪姬]告[優施]曰:‘君既許我殺太子而立[奚齊]矣,吾難[里克],奈何?’[優施]曰:‘吾來[里克],一日而已。為吾具特羊之羹,吾以從之飲酒。我優也,言無郵。’”郵,過失。

土蟲(土虫),◆度古(一種毒蟲)的俗稱。○[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蟲篇》:“度古,似書帶,色類蚓,長二尺餘,首如鏟,背上有黑黃襴,稍觸則斷。常趁蚓,蚓不復動,乃上蚓掩之。良久蚓化,惟腹泥如涎,有毒,雞喫輒死,俗呼土蟲。”

水蟲(水虫),◆1.水生動物的統稱。○《國語‧魯語上》:“鳥獸孕,水蟲成。”○[唐][陸龜蒙]《蟹志》:“苟不能捨沮洳而瀆,由瀆以至於海,是人之智反出於水蟲下,能不悲乎!”◆2.特指有害的水生動物。○《周禮‧秋官‧壺涿氏》:“﹝[壺涿氏]﹞掌除水蟲,以炮土之鼓敺之,以焚石投之。”○[鄭玄]注:“水蟲,狐蜮之屬。”○[賈公彥]疏:“蜮即短狐一物,南方水中有之,含沙射人則死者也。”

霜蟲(霜虫),◆秋蟲。○[清][黃景仁]《重九夜坐偶成》詩:“霜蟲頻訴夜寒壁,鄰樹忽飄風過牆。”

六年级动物的作文300字 篇1 我曾经养过4只小白兔,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只叫红宝石的小白兔。 红宝石,顾名思义,它拥有着独特的红眼睛。它的眼睛有些粉色的感觉,在10几只兔子中格外突出。 虽说有着独特的眼睛。

樹老蟲多,我最喜欢甲虫作文350字,人老病多,◆指人年迈体弱多病。○李良杰《人生》:“树老虫多,人老病多。我最近身体也不好,如果这趟去北京不顺利,我也不会活多久的了。”

書蟲子(书虫子),◆喻指死讀書或讀書很多而不甚理解的人。○[冰心]《關於女人‧我的學生》:“她不會在同學中選對象,她一定會嫁給外交人員。但無論如何,不會嫁給一個書蟲子!”[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每次見到他,[道靜]都要提出許多似懂不懂的問題,弄得[許寧]常常搖頭擺手地笑道:‘啊呀,小姐!你快要變成大腹便便的書蟲子了!’”

書蟲(书虫),◆《漢書‧五行志中之下》:“[昭帝]時,[上林苑]中大柳樹斷仆地,一朝起立,生枝葉,有蟲食其葉,成文字。”後用“書蟲”泛指食葉蟲。○[宋][蘇軾]《宿餘杭法喜寺》詩:“稻涼初吠蛤,柳老半書蟲。”

食心蟲(食心虫),◆鱗翅目幼蟲的總稱。以鑽入內部蛀食桃、梨、蘋果、花紅、梅、李等果實及豆粒得名。是果樹或豆類作物的害蟲。

十二時蟲(十二时虫),◆爬行類動物名。一名避役。蜥蜴的一種。相傳能隨十二時而變易其體色,故稱。○《太平廣記》卷四七八引[唐][房千里]《投荒雜錄》:“南海有毒蟲者,若大蜥蜴,眸子尤精朗,土人呼為十二時蟲。一日一夜,隨十二時變其色。乍赤乍黃,亦呼為籬頭蟲。傳云:傷人立死。既潛噬人,急走於藩籬之上,望其死者親族之哭。”

十二蟲(十二虫),◆指配以十二支來記人的生年的十二種動物。○[宋][蘇轍]《守歲》詩:“於菟絕繩去,顧兔追龍蛇。奔走十二蟲,羅網不及遮。”自注:“是歲壬寅。”參見“十二相屬”。

生蟲(生虫),◆活蟲。○《詩‧周南‧麟之趾》“于嗟麟兮”[孔穎達]疏引[三國][吳][陸璣]曰:“﹝麟﹞不履生蟲,不踐生草。”○《竹書紀年》卷上“[黃帝]二十年,景雲見”[南朝][梁][沈約]注:“[洛水]之上有鳳凰集,不食生蟲,不履生草。”◆补义条目■长虫子。○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收种》:○“《氾勝之書》曰:‘種傷濕鬱熱則生蟲也。’”○又《杂说》:“五月濕熱,蠹蟲將生,書經夏不舒展者,必生蟲也。”

神蟲(神虫),◆謂蠶。○[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一‧蠶》:“亦有胎生者,與母同老,蓋神蟲也。”

蛇蟲百腳(蛇虫百脚),◆蛇和蜈蚣之屬。泛指毒蟲。○[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動物》:“《白兔記》劇:趕開了蛇蟲百腳,好坐。”

蛇蟲(蛇虫),◆蛇和蠹。○《呂氏春秋‧節喪》:“善棺槨,所以避螻蟻蛇蟲也。”

商蟲(商虫),◆秋蟲。○[唐][孟郊]《秋懷》詩之七:“商蟲哭衰運,繁響不可尋。”

山蟲(山虫),◆1.山中禽鳥小獸之類的小動物。○[隋][江總]《山庭春日》詩:“野花寧待晦,山蟲詎識秋?”[唐][盧照鄰]《宴梓州南亭得池字》詩:“水鳥翻荷葉,山蟲咬桂枝。”◆2.老虎的別稱。○《西游記》第十三回:“我才自來,要尋兩只山蟲食用,不期遇著你,多有衝撞。”

沙蟲(沙虫),◆1.沙子和小蟲。○《藝文類聚》卷九十引[晉][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蟲為沙。”後多以“沙蟲”比喻戰死的將士或因戰亂而遭殃的民眾。○[唐][李白]《古風》之二八:“古來聖賢人,一一誰成功?君子變猿鶴,小人為沙蟲。”○[明][夏完淳]《大哀賦》:“朝堂多水火之爭,邊徼有沙蟲之戚。”○[清][趙翼]《愍忠寺石壇》詩:“丘貉屍難認,沙蟲命總冤。”○[陶牧]《和樸庵見答韻》:“沙蟲吾輩歸何用?風鶴人間鬱不平。”○[陳毅]《三十五歲生日寄懷》詩:“半壁河山沉血海,幾多知友化沙蟲。”參見“猿鶴沙蟲”。2.一種細小而有毒的蟲。也叫沙虱。○[唐][李德裕]《謫嶺南道中作》詩:“愁衝毒霧逢蛇草,畏落沙蟲避燕泥。”○[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四‧沙虱》:“按《錄異記》云:[潭]、[袁]、[處]、[吉]等州有沙蟲,即毒蛇鱗甲中蟲。蛇被苦,每入急水中碾出。人中其毒,三日即死。此亦沙虱之類也。”○[清][黃景仁]《苦雨》詩:“沙蟲緣樹上,洲鳥浴溪通,甲虫作文400字。”◆3.即星蟲。也叫沙腸子。參見“星蟲”。

三蟲(三虫),◆1.人體中的三種寄生蟲。○[漢][王充]《論衡‧商蟲》:“人腹中有三蟲。下地之澤,其蟲曰蛭。蛭食人足,三蟲食腸。”○[唐][柳宗元]《捕蛇者說》:“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赭魁》:“主治:心腹積聚,除三蟲。”◆2.猶三尸。喻小人。○[唐][司空圖]《雲臺三官堂文》:“烹妖斮魅,免助虐於三蟲;控鶴羈龍,笑摧枯於一鹿。”○[宋][孫覿]《蘭溪津亭病起》詩:“藥裹關心防二豎,謗書盈篋忤三蟲。”

青蟲(青虫),◆1.綠色小蟲。○[唐][杜甫]《課小豎鋤舍北果林枝蔓荒穢凈訖移床》詩之二:“青蟲懸就日,朱果落封泥。”○[閩][徐夤]《蝴蝶》詩之一:“縹緲青蟲脫殼微,不堪煙重雨霏霏。”○《詩‧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負之”[宋][朱熹]集傳:“螟蛉,桑上小青蟲也。”◆2.指青蟲簪。古代婦女的髮飾。○[南朝][梁簡文帝]《和湘東王名士悅傾城》:“衫輕見跳脫,珠概雜青蟲。”◆3.指雕成蟲形的青色佩玉。○《南史‧夷貊傳上‧婆利國》:“[普通]三年,其王[頻伽]復遣使[珠智]獻白鸚鵡、青蟲、兜鍪、琉璃器、古貝、螺杯、雜香藥等數十種。”○[唐][張祜]《吳宮曲》:“玉釵斜白燕,羅帶弄青蟲。”◆4.喻穿綠衣者。○《資治通鑒‧唐懿宗咸通元年》:“[王輅]等進士數人在賊中,皆衣綠,[暀]([劉暀])悉斬之,曰:‘亂我謀者,此青蟲也。’”

錢蟲,◆指贪爱钱财的强烈欲望。○《醒世姻缘传》第三四回:“可笑嗜財翁,心有錢蟲。”

奇蟲(奇虫),◆怪蟲。○[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戲弄[蒲]人雜婦、百獸馬戲鬥虎、唐銻追人、奇蟲胡妲。”○[馬非百]注:“奇蟲,各種怪蟲。”

蠥蟲(蠥虫),◆害蟲。

鳥蟲書(鸟虫书),◆[王莽]所定六體書之一。篆書的變體。以其像蟲鳥之形,故名。○[春秋][戰國]時就有這種字體,大都鑄或刻在兵器上。○[秦]書八體中有“蟲書”。施用於旗幟和符信。也有采用作印章文字的。○[漢][許慎]《<說文解字>敘》:“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段玉裁]注:“上文四曰蟲書,此曰鳥蟲書,謂其或象鳥,或象蟲,鳥亦稱羽蟲也。”

木蟲(木虫),◆寄生於樹中的蟲。○《山海經‧西山經》:“又西百二十里曰[浮山],多盼木,枳葉而無傷,木蟲居之。”○[郭璞]注:“在樹之中。”

母大蟲(母大虫),◆母老虎。常用作凶悍婦女的綽號。○《水滸傳》第四九回:“他是我姑娘的女兒,叫做[母大蟲][顧大嫂]。”○[明][沈德符]《野獲編‧叛賊‧婦人行劫》:“畿南[霸州][文安]之間,忽有一健婦剽掠,諢名[母大蟲]。”○《白雪遺音‧玉蜻蜓‧追訴》:“母大蟲三字廣傳揚,大官紳宦多懼怕,何況我小小一庵堂。”

四年级昆虫作文300字 篇1 一个小小的昆虫,它的毒素可以使麻雀致于死地,可以使小鼹鼠毙命,它究竟是什么动物呢? 它就是狼蛛,它的腹部长着黑色的绒毛和褐色的条纹,腿部有一圈灰色和白色的斑,它的一针可以使人疯狂地跳舞,除了音乐之外。

沒毛大蟲(没毛大虫),◆沒有毛的老虎。比喻凶猛的人或事物。○[元][無名氏]《貨郎旦》第一摺:“那怕他物盛財豐,頃刻間早已成空。這一把無情毒火,豈非是沒毛大蟲。”○《水滸傳》第十二回:“原來這人是京師有名的破落戶、潑皮,叫做[沒毛大蟲][牛二],專在街上撒潑、行凶、撞鬧。”○《說岳全傳》第三四回:“[粘罕]帶領眾元帥、平章,分兵左右迎敵,那裏當得起這班沒毛大蟲,聲若翻江,勢如倒海。”

毛毛蟲(毛毛虫),◆毛蟲。○《紅樓夢》第四十回:“[鴛鴦]道:‘中間三四綠配紅。’[劉老老]道:‘大火燒了毛毛蟲。’”參見“毛蟲”。

毛蟲祖(毛虫祖),◆指老虎。○[宋][蘇軾]《起伏龍行》詩:“何年白竹千鈞弩,射殺南山雪毛虎。至今顱骨帶霜牙,尚作四海毛蟲祖。”○[清][錢謙益]《題畫二首為傅石君‧射虎圖》:“南山白額毛蟲祖,掉尾磨牙踞林莽。”囓人不肯避賢毫,狡獸輕禽敢余侮?

毛蟲(毛虫),◆1.體上多毛的蝶、蛾類幼蟲,如松毛蟲、桑毛蟲等。也叫毛毛蟲、刺毛蟲。有些毛蟲體上的毒毛,可引起人體皮炎。◆2.指獸類。○《大戴禮記‧曾子天圓》:“毛蟲之精者曰麟,羽蟲之精者曰鳳。”○[漢][王充]《論衡‧遭虎》:“夫虎,毛蟲;人,裸蟲。”○[明][馬愈]《馬氏日抄‧搏肉狼》:“蓋狼為野獸,貪戾物也,使之奔走於京城,是為毛蟲之孽。”◆3.方言。指牲畜。○[李準]《不准走那條路》一:“‘要得窮,翻毛蟲’。○[張拴]本來日子倒也能過,四口人種着十幾畝地,要是不胡搗騰牲口,地種好,糧食也足夠吃。”

它最终还是没能爬出脸盆,获得自由。它终于死了,一动也不动了。但是,小甲虫这种坚强不屈,百折不饶的精神,已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里。它的遭遇仿佛是由于我的无知,它的行为仿佛提示我一些什么……

老大蟲(老大虫),◆老虎。喻猛將。○[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彝叔]赴召時,有[華山]道人獻詩曰:‘北蕃群犬窺籬落,驚起南朝老大蟲。’”

科蟲體(科虫体),◆指科斗書字體。○《隸釋‧漢舜子巷義井碑》[洪適]釋:“又刻詩一篇於碑之額云……隸書字雜科蟲體,民爵名存樂石陰。”

九蟲(九虫),◆道教語。泛指在人身中作祟的種種屍蟲。九,九臟。○[晉][葛洪]《抱樸子‧金丹》:“三尸九蟲,皆即消壞。”○[晉][葛洪]《抱樸子‧至理》:“萑蘆、貫眾之煞九蟲,當歸、芍藥之止絞痛。”○《雲笈七籤》卷八三:“人身並有三尸九蟲。人之生也,皆寄形於父母胞胎五穀精氣,是以人腹中盡有尸蟲,為人之大害……身中三尸九蟲種類群多。”參見“三尸”。

精蟲(精虫),◆指人的精子。

金魚蟲(金鱼虫),◆即水蚤。節肢動物,身體小,透明,橢圓形,有硬殼。成群生活在水溝和池沼中,是金魚等的好飼料。也叫魚蟲。

金蟲(金虫),◆1.婦女首飾。以黃金製成蟲形,故稱。○[南朝][梁][吳均]《和蕭洗馬子顯古意》之一:“蓮花銜青雀,寶粟鈿金蟲。”○[唐][李賀]《惱公》詩:“陂陀梳碧鳳,腰裊帶金蟲。”○[王琦]匯解:“以金作蝴蝶、蜻蜓等物形而綴之釵上者。”○[清][趙進美]《山花子‧曉妝》詞:“雙啟螭奩交翠羽,半欹蟬鬢卸金蟲。”一說,昆蟲名。蟲可用為首飾。○[宋][宋祁]《益部方物略記》:“金蟲,出[利州]山中,蜂體綠色,光若金星,里人取以佐婦釵鐶之飾云。”○[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動物》:“《通訓》:‘按[蘇]俗謂之金鳥蟲,長寸許,金碧熒然,婦人以為首飾。’按:[江]北但謂之金蟲。”◆2.金龜子的俗稱。◆3.比喻燈花。○[清][納蘭性德]《浣溪紗‧庚申除夜》詞:“竹葉樽空翻綵燕,九枝燈灺顫金蟲。”

結草蟲(结草虫),◆昆蟲名。亦稱“結葦”。體形圓長,暗黑色,常綴葉片、小枝、樹皮等為巢,被於體外而匐行。春季食茶、梅、櫻、李等之嫩芽及葉。○[晉][崔豹]《古今注‧魚蟲》:“結草蟲,一名結葦,好於草末折屈草葉以為巢窟,處處有之。”

角蟲(角虫),◆指有角的獸類。○《魏書‧天象志二》:“十月戊申,月暈左角……太史令[晁崇]奏角蟲將死,上慮牛疫,乃命諸軍併重焚車。丙戌,車駕北引。牛大疫,死者十八九,官車所馭巨犗數百,同日斃於路側,首尾相屬。麋鹿亦多死。”

甲蟲(甲虫),◆1.鞘翅目昆蟲的統稱。蟲體外部有硬殼,故名。○《逸周書‧時訓》:“水不始涸,甲蟲為害。”○[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蟲篇》:“天牛蟲,黑甲蟲也。”○[茅盾]《水藻行》一:“散散落落七八座矮屋,在地下,甲蟲似的。”○[馮至]《東歐雜記‧馬鈴薯甲蟲與蜜橘》:“這些甲蟲不是地上生長的,而是經過[美國]飛機從天上落下來的。”◆2.泛指有甲殼的動物。○《孔子家語‧執轡》:“甲蟲三百有六十而龜為之長。”○[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介一‧鱉》:“鱉,甲蟲也。”

寄生蟲(寄生虫),◆1.寄生在別的動物或植物體內或體外的動物。如瘧原蟲、血吸蟲、跳蚤、虱子、蛔蟲、薑片蟲、小麥線蟲等。寄生蟲從寄主取得養分,有的還傳染疾病,對寄主有害。◆2.喻指依附別人過活的人。○[毛澤東]《為皖南事變發表的命令和談話》:“帝國主義戰爭現時已到發生大變化的前夜,一切依靠帝國主義過活的寄生蟲,不論如何蠢動於一時,他們的後臺總是靠不住的,一旦樹倒猢猻散,全局就改觀了。”○[陳毅]《初游青島》詩:“一切寄生蟲,滅跡不待言。觀此新氣象,使我開心顏。”○[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六章:“忽然,她在心裏狠狠地責備起自己來--叫[白莉苹]拉了走,和她--和這一群資產階級寄生蟲去周旋,這、這是不是一種軟弱?是不是溫情?”◆3.指寄居在介類動物甲殼中的小動物。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介二‧寄居蟲》。參見“寄居蟹”。

吉丁蟲(吉丁虫),◆昆蟲名。種類很多。成蟲大小、形狀因種類而異。體色一般甚美,具金屬光澤。頭較小,觸角短,足短。幼蟲體長而扁,乳白色,大多蛀食樹木,亦有潛食於樹葉中的,為林木、果木的重要害蟲。○《本草綱目‧蟲三‧蛗螽》﹝附錄﹞引[陳藏器]曰:“吉丁蟲。甲蟲也。背正綠,有翅在甲下。出[嶺]南[賓][澄]諸州。人取帶之,令人喜好相愛。媚藥也。”

雞蟲得失(鸡虫得失),◆[唐][杜甫]《縛雞行》:“小奴縛雞向市賣,雞被縛急相喧爭。家中厭雞食蟲蟻,不知雞賣還遭烹。蟲雞於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縛。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後改變原意,以比喻無關緊要的細微得失。○[宋][王安石]《絕句》之五:“雞蟲得失何須筭,鵬鷃逍遙各自知。”○[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二五回:“[民國]以來,雞蟲得失,蝸角爭持,鬧得天翻地覆,日月無光。”

今天,我在家里玩,突然,我发现走廊有一只小甲虫。只见它披着一身黑色的大袍子,两只触角虽然很短,但很坚硬,八只小爪子贴着地面,它的身体只有三、四厘米。看上去像小人国里的一名小战士。看着看着我不禁手痒痒了。

華蟲(华虫),◆1.雉的別稱。古代常用作冕服上的畫飾。○《書‧益稷》:“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孔]傳:“華,象草華;蟲,雉也。”○[孔穎達]疏:“草木雖皆有華,而草華為美……雉五色,象草華也。○《月令》五時皆云其蟲,蟲是鳥獸之摠名也。”○[唐][楊炯]《公卿以下冕服議》:“華蟲者,雉也,雉身被五彩,象聖王體兼文明也。”○[宋][陳師道]《觀兗文忠公家六一堂圖書》詩:“廟器刻科斗,寶樽蟠華蟲。”○[章炳麟]《訄書‧訂禮俗》:“夫鷩者,質言則曰鵔鸃,文言則曰華蟲,蓋古無鷩名也。”按,鷩即雉。2.帶鉤。○[三國][魏][繆襲]《尤射‧華蟲》:“我賚以華蟲,報我[趾澤]之履。”注:“華蟲,帶鉤也。”

头上长两根长须,左晃右晃,好像用来探路。背上有一个椭圆形的壳,上面还有一些花纹。这只小甲虫有四对脚,前两对脚用来向前踏进,第三对脚用来站立,最后一对脚用来向后蹬,爬起路来身子一伸一拱的。

花蟲(花虫),◆1.一種蛀蟲。又稱蠹魚,喜食書。體小,身上有銀色細鱗,尾有三毛,和身等長,看去甚美,故稱為“花蟲”。○[唐][李賀]《秋來》詩:“誰看青簡一編書,不遣花蟲粉空蠹。”◆2.方言。紅鈴蟲。棉花的主要害蟲之一。

紅蟲(红虫),◆水蚤。可作魚的飼料。○[宋][岳珂]《桯史‧金鯽魚》:“以闤市洿渠之小紅蟲飼,凡魚百日皆然,初白如銀,次漸黃,久則金矣。”○《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唐二棒椎]同[姚五爺]看見[余大先生]惱得像紅蟲,知道他的迂性獃氣發了。”

活像一名杂技员在做精彩的表演呢!“我发现了一只会装死的小甲虫!”我情不自禁地喊道。我把这一个大发现告诉了爸爸妈妈,他们听了直夸我说:“你真是个小小发现家!”我听了非常高兴,今天我又有了新发现。

黑頭蟲(黑头虫),◆民間相傳黑頭蟲是吃父母的蟲,故用以喻忘恩負義者。○[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摺:“那裏是有血性的白衣相,則是箇無恩念的黑頭蟲!”[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一摺:“我道你是頂天立地男兒漢,怎做了背祖離宗的牛馬風,可不罵你個黑頭蟲!”

行蟲(行虫),◆猶走獸。泛指獸類。○[漢][陸賈]《新語‧道基》:“[神農]以為行蟲走獸,難以養民,乃求可食之物,嘗百草之實,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穀。”

寒號蟲(寒号虫),◆又名“鶡鴠”。動物名。外形如蝙蝠而大。冬眠於巖穴中。睡時倒懸其體。食甘蔗和芭蕉等的汁液。○[明][陶宗儀]《輟耕錄‧寒號蟲》:“[五臺山]有鳥,名寒號蟲,四足,有肉翅,不能飛。”○[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二‧寒號蟲》﹝釋名﹞引[郭璞]曰:“鶡鴠,夜鳴求旦之鳥。夏月毛盛,冬月裸體,晝夜鳴叫,故曰寒號。”

寒蟲(寒虫),◆1.寒天的昆蟲。多指蟋蟀。○[南朝][梁][王僧孺]《與何炯書》:“寒蟲夕叫,合輕重而同悲。”○[唐][常建]《聽琴秋夜贈寇尊師》詩:“寒蟲臨砌急,清吹褭燈頻。”○[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實錄》:“其繼也,若游龍之行空,長虹之逶迤,若嫠婦之夜哭,寒蟲之鳴壁。”◆2.越冬的蟲。○[清][唐孫華]《三疊隨庵韻》:“蟄久寒蟲將出戶,臘過凍草漸逢辰。”

龜蟲(龟虫),◆即龜。○《雜阿含經》卷四三:“龜蟲畏野干,藏六於殼內。比丘善攝心,密藏諸覺想。不依不怖彼,覆心勿言說。”

冠子蟲,◆詈词。用以骂妇女。○宋陶穀《清异录·冠子虫》:“俗罵婦人曰冠子蟲。謂性若蟲蛇,有傷無補。”

附生蟲(附生虫),◆寄生蟲。亦比喻隨着帝國主義入侵而產生的為帝國主義服務的買辦階級等。○[鄒韜奮]《<萍蹤寄語三集>弁言》:“中華民族解放的鬥爭,決不能依靠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和附生蟲。”

風蟲(风虫),◆1.風中的蟲。○[宋][梅堯臣]《寄題絳守園池》詩:“蒼官屭槐朋在庭,風蟲日鳥聲嚶嚀。”◆2.蟹腹中的寄生蟲。○[宋][傅肱]《蟹譜‧風蟲》:“蟹之腹有風蟲,狀如木鱉子而小,色白,大發風毒。”◆3.俗稱牙蟲。○[金][元好問]《續夷堅志‧揩牙方》:“[折]年逾九十,牙齒都不疏豁,亦無風蟲。”

飛蟲(飞虫),◆1.指飛鳥,巨大的甲虫作文。○《詩‧大雅‧桑柔》:“如彼飛蟲,時亦弋獲。”○[鄭玄]箋:“猶鳥飛行自恣,東西南北。”◆2.能飛的蟲。○[宋][梅堯臣]《浹日》詩:“懸蟢時過眼,飛蟲稍入軒。”

頂蟲(顶虫),◆古代傳說中生於頭顱的蟲。○[晉][干寶]《搜神記》卷十四:“[高辛氏],有老婦人居於王宮,得耳疾歷時。醫為挑治,出頂蟲,大如繭,婦人去後,置以瓠蘺,覆之以盤,俄爾頂蟲乃化為犬,其文五色,因名‘盤瓠’,遂畜之。”

雕蟲小事(雕虫小事),◆猶言雕蟲小技。○[唐][元稹]《上令狐相公詩啟》:“而司文者考變雅之由,往往歸咎於[稹]。嘗以為雕蟲小事,不足以自明。”參見“雕蟲篆刻”。

雕蟲手(雕虫手),◆指擅長詩文的人。○[朱祖謀]《望江南》詞:“雕蟲手,千古亦才難。”參見“雕蟲篆刻”。

雕蟲(雕蟲),◆1.比喻從事不足道的小技藝。常指寫作詩文辭賦。○[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雖讀千賦,愈惑體要。遂使繁華損枝,膏腴害骨,無責風軌,莫益勸戒。此[揚子]所以追悔於雕蟲,貽誚於霧縠者也。”○[唐][李賀]《南園》詩之六:“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挂玉弓。”○《三國演義》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清][曾國藩]《致劉孟容書》:“今世雕蟲小夫,既溺於聲律繢藻之末,而稍知道者,又謂讀聖賢書,當明其道,不當究其文字。”◆2.指詩文詞賦。○《北齊書‧邢邵傳》:“[邵]雕蟲之美,獨步當時。”○《隋書‧薛道衡傳》:“[江]東雅好篇什,[陳]主尤愛雕蟲。”參見“雕蟲篆刻”。3.比喻技藝低下。○《水滸傳》第六三回:“大刀[聞達]不知量,狂言逞技真雕蟲!”

得失雞蟲,◆同“雞蟲得失”。○清黄遵宪《出门》诗:“得失雞蟲何足道,文章牛斗可能神。”■参见“雞蟲得失”。

大蟲(大虫),◆1.謂蚖蟲。○《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眾醫不知,以為大蟲,不知傷脾。”○[司馬貞]索隱:“即蚖蟲也。”◆2.指老虎。○[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上:“大蟲老鼠,俱為十二相屬。”○《水滸傳》第二三回:“那一陣風過處,只聽得亂樹背後撲地一聲響,跳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蟲來。”

蟲子(虫子),◆昆蟲和類似昆蟲的小動物。○[洪深]《青龍潭》第一幕:“[莊炳文]:‘剛才[馬老爹]說,惟獨他的樹上出不得蟲子;唉,我們樹上也是出不得蟲子的!蟲子不是吃我們的櫻桃,是在那裏吃我們的肉!’”

蟲珠(虫珠),◆傳說中的珠名。○《格致鏡原》卷三二引《梁四公記》:“驪龍七珠,二是蟲珠……蟲珠七色而多赤。其蟲六足二目,目當其陷處,有凹如銕鼻。”

蟲魚學(虫鱼学),◆指訓詁、考據之學及其書籍。○[清][龔自珍]《雜詩》之六:“從君燒盡蟲魚學,甘作[東京]賣餅家。”

蟲魚(虫鱼),◆1.泛指微小的動物。○《詩‧小雅‧鴛鴦序》“思古明王,交於萬物有道”[唐][孔穎達]疏:“思古明王交接於天下之萬物,从甲虫的角度看世界作文,鳥獸蟲魚皆有道,不暴夭也。”○《金史‧樂志下》:“威震遐邇,化漸蟲魚。”◆2.[孔子]認為讀《詩》可以多識草木鳥獸蟲魚之名;[漢]代古文經學家注釋儒家經典,注重典章制度及名物的訓釋、考據。後遂以“蟲魚”泛指名物和典章制度。有時含譏其繁瑣之意。○[唐][韓愈]《讀皇甫湜公安園池詩書其後》詩之一:“《爾雅》注蟲魚,定非磊落人。”○[宋][葛立方]《<韻語陽秋>自序》:“而多生習氣,尚牽蠹簡,雖不能如[毛萇]、[鄭康成]泥蟲魚之注,又不能如[虞卿]、[李德裕]著窮愁之書。”○[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自序》:“雕鎪物類,探討蟲魚,穿鑿愈工,《風》《雅》愈遠。”◆3.指訓詁考據之學。○[郁達夫]《三月十八夜寄木津老師》詩:“日抱蟲魚伏[茂陵],旁人爭笑客無能。”

蟲眼(虫眼),◆蟲類蛀成的小孔。○[沙汀]《困獸記》二一:“於是動手打扮起來,穿着[孟瑜]為他取出來的皮鞋,那條發黃的,有了蟲眼的白嗶嘰西裝褲,以及一件窄小,但卻沒有補釘的藍布大褂。”○[傅曉航]《九隻小鴨子》:“她稱贊我們種的白菜肥嫩,連一點蟲眼也沒有。”

蟲牙(虫牙),◆齲齒的俗稱。

蟲象(虫象),◆傳說中的水怪。○《楚辭‧遠游》:“玄螭蟲象並出進兮,形蟉虯而逶蛇。”○[王逸]注:“象,罔象也。”○[朱熹]集注:“象,《國語》所謂‘水之怪龍罔象’也。”○[胡文英]注:“蟲象,罔象也。”一說“象”為“豸”字之誤。○[聞一多]新義:“象,疑當為豸,字之誤也,豸,……與象形近,故誤為象。○《說文》曰‘豸,獸長脊,行豸豸然。’《繫傳》曰‘豸豸,背隆長貌。’‘玄螭蟲豸並出進兮,形蟉虯而逶蛇’,蓋指魚龍漫衍之戲,《西京賦》所謂‘巨獸巨尋,是為曼延’是也。”

蟲文(虫文),◆即蟲書,关于甲壳虫的外貌描写作文。古文字書體的一種。○[唐][王勃]《乾元殿頌序》:“詞庭吐鳳,翫鳥跡於春黌;書帳翻螢,閱蟲文於夏閣。”參見“蟲書”。

蟲王(虫王),◆傳說中的蟻王。○[當陽][董昭之]乘船過[錢塘江],見一蟻浮短蘆上,遑遽往回,狀若畏死,[昭之]憐而救之。夜夢一烏衣人率隨從百餘來謝,自稱“僕是蟲王,不慎墮江,慚君濟活,君若有急難之日,當見告語。”後[昭之]因冤繫獄,幸群蟻穴獄得脫。事見[南朝][宋][東陽無疑]《齊諧記‧董昭之》。蟲王,[晉][干寶]《搜神記》卷二十作“蟻中之王”。

蟲天(虫天),◆《莊子‧庚桑楚》:“唯蟲能蟲,唯蟲能天。”○[成玄英]疏:“鳥飛獸走,能蟲也;蛛網蜣丸,能天也,皆稟之造物,豈仿效之所致哉!”[陸德明]釋文:“一本唯作雖……言蟲自能為蟲者,天也。”謂雖微小如蟲豸,都有適應自然的天性。後以“蟲天”指萬類競存的大自然。○[清][曹寅]《夜雨宿玉山寺》詩:“茫茫寄眼蟲天外,已聽雲堂粥鼓音。”○[清][曹寅]《椿下》詩之一:“蟻穴流膏注,蟲天入望賒。”

蟲霜(虫霜),◆蟲蝕霜損。指水旱之外,影響農業生產的兩大害。○[唐][李匡乂]《資暇集》卷上:“飲坐令作,有不悟而飲罰爵者,皆曰‘蟲傷旱潦’,或云‘蟲傷水旱’……未嘗究四字之意何也。‘蟲傷’宜為‘蟲霜’,蓋言農水旱之外,抑有蟲蝕霜損,此四者農田之大害,《六典》言之數矣。”○《新唐書‧百官志一》:“自四品皆番上於吏部,不上者歲輸資錢,三品以上六百,六品以下一千,水旱蟲霜減半資。”

蟲書(虫书),◆1.[秦]八體書之一。○[王莽]變八體為六體。又名鳥蟲書。○《漢書‧藝文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顏師古]注:“蟲書,謂為蟲鳥之形,所以書幡信也。”○[清][葉襄]《禹陵》詩:“窆石蟲書古,穹碑鳥篆工。”參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2.謂蟲蝕過的痕跡像文字。○[唐][杜甫]《湘夫人祠》詩:“蟲書玉佩蘚,燕舞翠帷塵。”○[仇兆鰲]注:“蟲蝕如字書。”○[唐][喬知之]《長信宮中樹》詩:“餘花鳥弄盡,新葉蟲書遍。”

蟲使(虫使),◆對[五代][後唐][莊宗]時伶官[朱國賓]的蔑稱。○[宋][陶穀]《清异錄‧蟲使》:“[莊宗]時,伶官[朱國賓]天資乖很,眾皆畏恨,以其[閩]人,號為蟲使。”

蟲蛇(虫蛇),◆1.泛指蛇和其他蟲類。○《韓非子‧五蠹》:“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搆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漢][王充]《論衡‧無形》:“蟲蛇未化,人不食也;化為魚鱉,人則食之。”○[唐][高適]《東平路中遇大水》詩:“蟲蛇擁獨樹,麋鹿奔行舟。”○[元][傅若金]《桂林喜呂仲實僉憲至》詩:“草熱蟲蛇常並出,樹深豺虎近皆肥。”◆2.喻指異族異類的人。○[唐][韓愈]《別知賦》:“歲癸未而遷逐,侶蟲蛇於海陬。”○[明][高啟]《喜幼文北歸》詩:“久留遠土蟲蛇雜,忽解高羅雁鵠飛。”◆3.謂蟲蛇糾曲之狀。比喻曲折鉤連的書法。○[漢][蔡邕]《篆勢》:“穨若黍稷之垂穎,薀若蟲蛇之棼縕。”○《晉書‧索靖傳》:“蓋草書之為狀也,婉若銀鉤,漂若驚鸞,舒翼未發,若舉復安,蟲蛇虯蟉,或往或還。”

蟲沙(虫沙),◆比喻戰死的兵卒。亦泛指死於戰亂者。○[唐][黃滔]《周以龍興賦》:“子蠻貊而蟲沙附,甲忠信而鬐鬣張。”○[金][元好問]《酬中條李隱君邦彥》詩:“蟲沙非故國,人物自名流。”○[清][趙翼]《靈谷寺》詩:“於茲建道場,普度蟲沙族。”○[郁達夫]《三月初九過岳王墓下改舊作》詩:“蟲沙早已喪三鎮,猿鶴何堪張一軍。”參見“蟲沙猿鶴”。

蟲人(虫人),◆1.泛指各種人。○[清][惲敬]《前光祿寺卿伊公祠堂碑銘》:“聖貫天地,宙合百家,蟲人萬千,內外精粗,如左右腓,相互而前。”◆2.指歌伎舞女。○[清][二石生]《十洲春語》:“姬則如銀潢泛月也,發意善遁,舉體若狂,雲卷猋流,百出騃冶,亦蟲人中之尤者。”

蟲情(虫情),◆農業上害蟲潛伏、發生和活動的情況。農業工作者對此要做好蟲情的預報、預測工作。

蟲氣(虫气),◆中醫病名。舊謂人體寄生蟲可由寒濕氣鬱結化成,故稱。○《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病蟯得之於寒溼,寒溼氣宛篤不發,化為蟲。臣[意]所以知[薄吾]病者,切其脈,循其尺,其尺索刺麤,而毛美奉髮,是蟲氣也,大甲虫的优点。”

四年级动物作文300字 篇1 一觉醒来,空间扩大了许多倍。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我左冲右撞,却找不到一条开辟出来的小路。终于,在我不懈的努力下,我看到了虫虫界公认的大力士——蚂蚁军团。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

蟲鳥(虫鸟),◆1.指蛇和鳥。○[南朝][梁武帝]《孝思賦》:“靈蛇銜珠以酬德,慈烏反哺以報親,在蟲鳥其尚爾,況三才之令人。”◆2.泛指昆蟲和鳥類。○[宋][歐陽修]《答聖俞莫飲酒》詩:“花開木落蟲鳥悲,四時百物亂我思。”○[明][陶宗儀]《輟耕錄‧傳國璽》:“﹝玉印﹞面有篆文八,刻畫捷徑,位置勻適,皆若蟲鳥龍魚之狀。”◆3.即蟲書。○《隋書‧經籍志一》:“[漢]時以六體教學童,有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鳥。”◆4.泛指文字。○[宋][梅堯臣]《送宣州簽判馬屯田》詩:“聯詩姓何名已失,板蠹粉落蟲鳥蹤。”參見“蟲書”。

蟲落(虫落),◆傳說中的一種奇民怪俗。○[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二:“[秦]時,南方有落頭民,其頭能飛,其種人部有祭祀,號曰‘蟲落’,故因取名焉。”

蟲流(虫流),◆[春秋][齊桓公]不聽[管仲]的話,任用[豎刁],專權亂政。○[桓公]死,諸子爭立,陳屍三月不收,屍蟲流出戶外。事見《韓非子‧十過》。後因以“蟲流”為死不得葬的典實。○[晉][葛洪]《抱樸子‧名實》:“或蟲流而莫斂,或逆竄於申亥,或擢筋於廟梁,或絕命於望夷,蓋所拔之非真,而忠能之不用也。”○《舊唐書‧太宗紀論》:“君臣之際,遭遇斯難,以至抉目剖心,蟲流筋擢,良由遭值之異也。”

蟲雞(虫鸡),◆[唐][杜甫]《縛雞行》:“小奴縛雞向市賣,雞被縛急相喧爭。家中厭雞食蟲蟻,不知雞賣還遭烹。蟲雞於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縛。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後以“蟲雞”比喻不足計較的微小得失。○[宋][劉克莊]《送張守秘丞》詩之二:“蟲雞一笑何須較,魚鳥相疏恐被彈。”參見“雞蟲得失”。

蟲化(虫化),◆蟲的蛻化。○[明][宋濂]《逐鷏文》:“[江]南有孑孓,生洿水中,好屈伸水上,見人泳去,久則蛻為蚊,此蟲化也。”○[清][曹寅]《不寐》詩:“庭空期一掃,蟲化豈徒悲。”

蟲虎(虫虎),◆書體名。蟲書與虎書的合稱。○[南朝][宋][鮑照]《飛白書勢銘》:“故仙芝煩弱,既匪足雙,蟲虎瑣碎,又安能匹。”○[錢振倫]注:“《漢書‧藝文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墨藪》:‘[周文王][史佚]作虎書。’”參見“蟲書”、“虎書”。

蟲鶴(虫鹤),◆見“蟲沙猿鶴”。

六年级动物的作文300字 篇1 我喜欢的小动物有许多许多,数不胜数,有小狗,小猫,小白兔等等,可是我喜欢的小动物还是非小狗莫属。 我家以前养了一只小狗,全身黑乎乎,黑毛里还夹着一点白毛,远看像一个黑煤球。

蟲兒(虫儿),◆1.指大蟲,老虎。借指某方面的頭領。○《兒女英雄傳》第二回:“那[河]臺本是[河]工上的一個蟲兒,他有甚麼不懂的!”◆2.人名。姓[梅]。○[南朝][齊][東昏侯]時與[茹法珍]俱受寵幸,[齊]亡被誅。○[宋][劉克莊]《漢宮春‧賞紅梅》詞:“舞殿歌臺此際,各新塗妝額,別畫宮眉,那知有人淡泊,不識[蟲兒]。”◆3.泛指小蟲。◆补义条目■对心爱女子的爱称。○宋黄庭坚《步蟾宫·妓女》词:“蟲兒真箇忒靈利,惱亂得、道人眼起。”

四年级昆虫作文300字 篇1 我有一本书叫《昆虫记》,它是妈妈送给我的新年礼物。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带我走进了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这里有许多的昆虫朋友,可以说是昆虫的大聚会。

蟲雕(蟲雕),◆猶雕蟲。喻指小技藝。○[元][傅若金]《壽陳景讓都事四十韻》:“文章殊豹隱,篆刻近蟲雕。”○[明]徐渭《上新樂王啟》:“謹布尺書,託諸魚腹;兼呈小刻,真愧蟲雕。”

蟲出(虫出),◆猶蟲流。○《史記‧田叔列傳》:“[趙王]齧指出血,曰:‘先人失國,微陛下,臣等當蟲出,公等奈何言若是!毋復出口矣。’”參見“蟲流”。

蟲蟲(虫虫),◆灼熱貌。○《詩‧大雅‧雲漢》:“旱既大甚,薀隆蟲蟲。”○[毛]傳:“蟲蟲而熱。”○《爾雅‧釋訓》作“爞爞”。○[宋][王安石]《酬王濬賢良松泉二詩‧泉》:“蟲蟲夏秋百源乾,抱甕復道愁蹣跚。”○[明][何景明]《憂旱賦》:“惟徂暑之屆茲兮,氣蒸薀而蟲蟲。”○[清][錢謙益]《祭都御史曹公文》:“天開地闢,閹孽蟲蟲。”◆对心爱女子或歌妓的昵称。○宋柳永《集贤宾》词:“小樓深巷狂遊遍,羅綺成叢。就中堪人屬意,最是蟲蟲。”○宋杜安世《浪淘沙》词:“一牀鴛被疊香紅。明月滿庭花似繡,悶不見蟲蟲。”

蟲草(虫草),◆中草藥名。冬蟲夏草的省稱。○《人民日報》1973.2.6:“這一年,共用工二百八十八個,采回蟲草、川貝、木通……中草藥一百六十多種。”參見“冬蟲夏草”。

成蟲(成虫),◆發育到能繁殖後代階段的昆蟲。如:蠶蛾是蠶的成蟲,蚊子是孑孓的成蟲。◆补证条目■发育到能繁殖后代阶段的昆虫。○莫言《草木虫鱼》:“还有一种虫儿,现在我才知道它的学名叫金龟子,是蛴螬的成虫。”

車蟲,◆方言。孑孓。○《人民文学》1984年第10期:“小时候街上叫他车虫。车虫有的地方叫跟斗虫,学名孑孓。”

長蟲(长虫),◆蛇的俗稱。○《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那不是長蟲,人家都說那是個花老虎。”○[周立波]《磚窯和新房》:“月亮照進來,照見桌子底下有盤黑閃閃的東西,[王壽山]伸手去摸,那東西動起來了,並且很快伸成一長條,往門外溜了。○[王壽山]嚇了一跳,原來是一條長蟲。”○[康濯]《太陽初升的時候‧買牛記》:“嗨,你怎麼長蟲咬一嘴,十年怕井繩啦!”

草蟲(草虫),◆1.即草螽。○《詩‧召南‧草蟲》:“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毛]傳:“草蟲,常羊也。”○[陸璣]疏:“小大長短如蝗也,奇音青色,好在茅草中。”○[馬瑞辰]通釋:“今以目驗,蓋即[順天]及[濟南]人所稱聒聒者,《詩》以‘喓喓’言之,亦取其善鳴也。”參見“草螽”。2.泛指草木間的昆蟲。○[三國][魏][曹丕]《雜詩》之一:“草蟲鳴何悲,孤鴈獨南翔。”○[南朝][宋][鮑照]《采桑》詩:“乳燕逐草蟲,假如我变成了一只甲虫,巢蜂拾花萼。”○[唐][李頻]《送劉山人歸洞庭》詩:“秋盡草蟲急,夜深山雨重。”○[陳毅]《莫干山紀游詞》之三:“[莫干]好,夜景最深沉。憑欄默想透山海,靜寂時有草蟲鳴。心境平更平。”

病原蟲(病原虫),◆指寄生人體內能引起疾病的原生動物。

冰蟲(冰虫),◆謂鏤冰雕蟲,猶言無價值的小技。○[明][張鳳翼]《紅拂記‧仗策渡江》:“我([李靖])自有屠龍劍,釣鰲鉤,射鵰寶弓,又何須弄毛錐角技冰蟲。”

變形蟲(变形虫),◆單細胞動物的一類,身體形狀不固定,多生活在水中,靠偽足來運動和捕食。也稱阿米巴。

暴蟲(暴虫),◆猛獸。○[清][侯方域]《蹇千里傳》:“[黔]中險遠,多暴蟲毒瘴,非人所居。”

班蟲,◆即斑蝥。一种有黑色硬壳、鞘翅基部有两个大黄斑的昆虫。足关节处能分泌黄色毒液,皮肤接触后会起水泡。中医入药。班,通“斑”。○《魏书·灵徵志上》:“八月,涇州黄鼠、蝗蟲、班蟲,河州虸蚄、班蟲,涼州、司州恒農郡蝗蟲並爲災。”

百足之蟲(百足之虫),◆1.馬陸的別名。體長而稍扁,長寸餘,由許多環節構成,各節有足一至二對。中斷成兩截,頭尾仍能各自行走。多用以比喻故國、舊家或勢位富厚的人。○[漢][桓譚]《新論‧辨惑》:“百足之蟲,共舉一身,安得不濟。”○[明][李贄]《戰國論》:“百足之蟲,遲遲復至二百四十餘年者,皆[管仲]之功,五霸之力也。”○《明史‧丘蕣傳》:“貪墨成風,生民塗炭,而所劾罷者大都單寒軟弱之流。苟百足之蟲,傅翼之虎,即贓穢狼籍,還登薦剡。”○[鄒韜奮]《美國對歐戰怎麼樣》:“在事實上,[英][法]是‘百足之蟲’的帝國主義國家。如我們認為[德國]就可能在短時期內把它們完全消滅,也未免把事情看得過於簡單。”參見“百足之蟲,至死不僵。”◆2.蜈蚣的俗稱。○《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就是那赤足蜈蚣,俗名‘百腳’,又名‘百足之蟲’。”參閱《埤雅‧釋蟲》。

百足之蟲,断而不蹶(百足之虫,断而不蹶),◆見“百足之蟲,至斷不蹶”。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同“百足之蟲,至死不僵”。◆补证条目■同“百足之蟲,至死不僵-百足之蟲,至死不僵”。○郑振铎《论官僚资本》:“清末办了许多新政,只肥了几家办理新政的官僚们;例如盛宣怀,他的一家至今还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亦作“百足之蟲,死而不殭-百足之蟲,死而不殭”。○明张岱《海志》:“百足之蟲,死而不殭,以其扶之者衆也,唬船似之矣。”

百足之蟲,至断不蹶(百足之虫,至断不蹶),◆同“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百足之蟲,至死不僵(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三國][魏][曹冏]《六代論》:“故語曰:‘百足之蟲,至死不僵’,扶之者眾也。此言雖小,可以譬大。”○《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又道是百足之蟲,至死不僵,躍撲不多時,轉眼就高官大祿,仍舊貴顯。”亦省作“百足不僵”。○[章炳麟]《政聞社社員大會破壞狀》:“即觀今時[緬甸],已併於[英],而本邦土司,以彈丸黑子之地,猶足自保,非人自為守、百足不僵之勢耶!”參見“百足之蟲”。◆补证条目■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亦省作“百足不僵”。○《史记·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唐司马贞《索隐述赞》:“扞城禦侮,曄曄輝映。百足不僵,一人有慶。”○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杂说》:“五仞之牆,所以不毁,基厚也;所以毁,基薄也。故曰百足不僵,則附者衆;流水不窮,則來者遠。”

百足之蟲,死而不殭,◆见“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百蟲將軍(百虫将军),◆傳說古賢臣[伯益]的稱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洛水》:“﹝[九山]﹞有《百蟲將軍顯靈碑》,碑云:‘將軍姓[伊]氏,諱[益],字[隤敳],帝[高陽]之第二子[伯益]也。’”[清][顧炎武]《日知錄‧巫咸》:“[伯益]古賢臣也,而世有‘百蟲將軍’之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