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昆虫的作文200字,描写昆虫住所的作文200字

  • 2022-11-11

探路者 张智良 摄。这两只姬螳若虫一虚一实,姿态各异,煞是有趣。2010 年 6 月 5 日摄于江西省资溪县马头山。佳能EOS 450D,100mm,f/13,1/250 秒,ISO 100。

微距摄影超越了人眼对细节的认知,是一种超越视觉的心理触摸。我喜欢在拍摄微距时放纵自己的直觉,体验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在人们眼中,自然是美的,不仅美在那些让人炫目的壮丽景观,也体现在一些小小的生命中。当你停下脚步,描写昆虫住所的作文200字,细心观察身边的这些生物时,你会惊异于天工的造化:那些轻盈的蛾翅原来是由千万片形状各异的精巧鳞片组成的,不同的颜色、巧妙的排列构成了特异的花纹;那草丛中满身露珠的蜻蜓,薄薄的翅膀折射出金属光泽;一双双复眼在镜头下焕发出水晶光芒,几近完美……自然界的精灵们是如此之美,美得让人心醉!

枯叶蛱蝶 张智良 摄。2009 年 10 月 18 日摄于江西省永修县燕山。索尼A58,90mm,f/7,1/50 秒,ISO 100。

微距摄影是快乐的,也是艰苦的。与其说是喜欢微距摄影,不如说是更喜欢生态环境中的那些精灵。当你把那些可爱的精灵撷取到相机中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化为快乐,兴奋和喜悦瞬间都凝聚在作品中。

我是由变型室里出来的一只虫子,我坐着时空机来到了不为人知的昆虫家族,抬起头,一块块巨石摆在我们头上,那是一位舞蹈演员,正举着一只脚。看来人在我们面前是巨大的。对于一只飞虫,最大的梦想就是坐上飞机。

从姿态各异的两栖动物,到特异精美的小昆虫,我都有极大兴趣,这为我的微距摄影提供了更多题材。在那些花卉丛林中谈情说爱的小甲虫身上我读出了情感的意义,从一天到晚不停忙碌的小蚂蚁身影中我看到了生命的顽强,透过翩翩起舞的蝴蝶我感受到了色彩的绚丽,拍摄它们是接近自然的最佳途径。大自然美丽而神奇,每分每秒都在上演着精彩而动人的故事。

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拍摄到或拍清楚并非我们微距摄影的唯一目标,行为、色彩、背景、环境在可能的情况下都要考虑进去。

天赐良机 张智良 摄。这只正在捕猎的花臭蛙是 2013 年 10 月 4 日在江西省资溪县马头山拍摄的。索尼 A58,30mm,f/13,1/160 秒,ISO 100。

蜜蜂是非常勤劳的一种昆虫,它长着一对透明的翅膀,头上有触角,身子是由黄色条纹和黑色的条纹组成,尾部还有一根细细的刺。蜜蜂有时为了找花丛,要飞好远才能找到。找到花丛后,还要从花朵中提取出花蜜,然后再飞回蜂窝。

微距摄影器材准备

一、相机

微距拍摄,能更换镜头的相机都可以满足要求,全画幅或 APS-C 画幅相机都行,但手动挡功能,也就是通常所指的 M 挡必不可少。具备实时对焦和翻转屏功能的相机会更方便取景。

我基本都是在室外自然环境中进行拍摄,在野外工作时间相当长,因此要求所有的器材、附件设备以轻便为主,所以我们考虑相机以重量轻的为好,近年来各个厂家出品的微单相机是一个好选择。

我用放大镜看清了蚂蚁的真面目:蚂蚁的身子由三个小圆球组成。它的头比较大,顶着两根灵活的触角,嘴好象两把弯钳,胸部有点小,六条又细又长腿就长在这儿,肚子圆鼓鼓的,拖在后面。我又拿了块面包放在地上。

二、镜头

微距镜头的焦距段一般有 30、 50、 70、90、100、180 毫米等,不同厂家规格略微有区别。微距镜头景深非常小,镜头放大倍率在 1:1 的情况下,光圈若收缩到最小的 f/22,景深只有 2 毫米;在 1:2 的放大倍率下,使用 f/22 光圈,景深也大约只有 6 毫米。在实际拍摄中,一般选用 50、90 和 180 毫米左右焦距的三支镜头就足够用了,有关昆虫的作文200字。

三、近摄接圈、增距镜

我对这只小虫子发生了兴趣,我跟着它后面,心想:这是一只勇敢的小虫子,它不怕危险爬到我身边找食物,我大叫的时候,它也没有逃走。我正想着,它又一次停了下来,前面是一个草堆,草堆前有一个细小的洞,跟着。

在拍摄较小对象时,相机最近工作距离有时达不到要求的放大倍率,此时就需加上近摄接圈或者增距镜拍摄,使被拍摄物体倍率更大。近摄接圈与增距镜的区别是:近摄接圈只能在某一点准确对焦,而增距镜可全程对焦。我个人喜欢用近摄接圈。

蝽荔蝽科若虫 张志良 摄。2011 年 5 月 1 日摄于江西省萍乡武功山。索尼A390,90mm,f/13,描写昆虫的作文100字左右,1/160 秒,ISO 200。

小蜜蜂是一种昆虫,他的体形像一只大头苍蝇,有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和一对触角,腹部有三对细长的足,足上长有许多细小的绒毛,有一对又轻又薄的翅膀,尾部有一根小刺,这是他自卫的武器。蜜蜂不但勤劳,而且又有组织性。

四、闪光灯

各个厂家都有自己的闪光灯。但对于要求更高的拍摄者,专业微距闪光灯是不二的选择,现推荐三个厂家生产的专业微距闪光灯:佳能 MT-24EX 双头微距闪光灯、尼康 R1C1 微距闪光灯套餐、索尼 HVL-MT24AM 双头微距闪光灯。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相机与镜头系统选择对应的闪光灯,双头在闪光灯的安装和角度设置上具有很高的自由度,可以拍摄多种不同的闪光效果,在拍摄时更能布控理想的光线。

五、其他:三脚架、手电筒、柔光罩、防风夹

稳定是拍摄基础要求,建议尽量使用三脚架。同时使用快门线配合拍摄,减小移动所带来的振动与焦点漂移。

手电筒主要用于夜间拍摄时寻找昆虫和晚间拍摄时对焦而用。多数昆虫是冷血物种,晚上比白天活动少,更利于拍摄,晚间是微距摄影的主要工作时间。

七星瓢虫俗称“花大姐”,以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等昆虫为生,食量很大。成虫卵圆形,背面光滑、拱起呈半球状,体上具有红、黄、黑等斑点和花纹,幼虫长形或纺锤形,体表具红色、黑色、白色、黄色等条纹或斑块。

柔光罩的作用主要是使用闪光灯工作时减少硬光源。从我这十几年的微距拍摄感受来讲,使用柔光罩拍摄微距细节更好。防风夹主要是用于固定拍摄主体,减弱在有风环境下对拍摄工作的影响。拍摄附件也可根据实际拍摄利用一切拍摄现场可用的物体,比如树枝、树叶、丛草、山石,等等。

紫气球草蛉卵 张志良 摄。2009 年 8 月 30 日摄于广州从化南昆山。佳能 EOS 450D,90mm,f/8,1/100 秒,ISO 200。

相机参数的设定

拍摄微距的相机参数大致如下:拍摄模式为 M(手动)挡,因微距镜头本身的景深就浅,光圈在 f/9-16 为宜,快门速度根据实际拍摄情况设定,感光度为 ISO 100,有条件的情况下越低越好。

白平衡我一般设置在自动挡 。喜欢玩色温可调色温值,暖调温值调到大约 4000K 左右,若喜欢冷色调,色温值调到大约 6000K 左右即可。对焦以手动为主,相机与镜头都要设置在手动对焦。对焦点选择在画面的主体对象上。为什么要选择 M 挡?因为微距拍摄对象微小,自动对焦基本找不到需要的焦点,甚至无法找到拍摄对象。

拍摄时间

关于观察昆虫的作文1 世界上总有奇妙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有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只是错觉。 那天早上,我在朦胧中起了床,正准备洗漱。刚踏进卫生间,我便被一个黑色的不明物体给吸引住了。我一动不动地站在那,盯着那“不明物体”看。

一年中拍摄微距最好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夏、秋三季,农历惊蛰到霜降这段时间,冬季也可拍摄,只是能拍摄的动物种类太少。拍摄时间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可。基本不受天气、季节的影响,这也是我喜欢微距摄影的原因之一,可全天候拍摄。例如《天赐良机》中的这只蛙,就是半夜在一个山溪边拍摄的。一般来说,青蛙在晚上比白天更容易接近,晚上也更容易找到你喜欢的场景。

五年级上册第二课的小练笔怎么写蜜蜂,200字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在万紫千红的花丛中闪过那细小的身影.“嗡嗡嗡”,“嗡嗡嗡”,勤劳的小蜜蜂飞来飞去地采花粉.如此细小的身躯中却隐藏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勤劳,坚持。

圣女霓裳 张智良 摄。2015 年 8 月 31 日摄于江西省资溪县方家山。索尼A7RM2,90mm,f/16,1/5 秒,ISO 50。

拍摄微距需要注意的问题

焦平面

微距摄影焦平面一定要准,上下左右都要在焦平面上。对拍摄对象无论是正面、侧面,甚至尾部,拍摄时一定要把所拍对象放在一个平面中,焦平面准确到位甚至是微距摄影的一个入门的标准。要想得到清晰而生动的画面,要有相当的耐心,细心调整焦平面和景深。如《蝽荔蝽科若虫 》焦平面的整只蝽上下左右都在焦平的位置中,昆虫日记200字三年级,对初学者来讲焦平面要抽出时间去专门练习。

注意点、线、面 、体

一幅优秀的微距摄影作品,构图能力是成功的关键。自然界的各种景物,最终都可以看成是点、 线、面,是形态、质感、色彩等要素在一定形式下的组合。任何一幅微距摄影作品,无论场景多与少,物种大与小,都要有一个视觉中心,就是画面的主体,也是趣味中心。例如《紫气球草蛉卵》,画面的主体是草蛉卵。在构图时,这个视觉中心的主体要处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线附近,拍摄时突出虫卵本身自然排列之美、形态提升之动感,同时还要关注主体(点)与陪体(面)的关系,使之既协调又融合,形成相互的呼应,让点、线、面的关系协调。

在微距摄影中要充分利用植被、物种的曲线、直线、折线、弧线等几何线性特征,或在画面上形成引导线,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画面的某个趣味中心;或在画面上形成不同的韵律和一定的节奏,用来强调画面的美感,描写一种昆虫作文300字。甚至可以说,矛盾越多越大,昆虫作文300字免费,画面越精彩,构图就是你用技巧和手法去解决矛盾。

天外来客 张智良 摄。2009 年10 月10 日摄于南昌市人民公园的斑眼食蚜蝇。佳能 EOS 450D,90mm,双头微距闪光灯闪光拍摄,f/14,1/200 秒,ISO 100。

观察昆虫 日记 1 星期四,我和堂姐一起去后花园观察昆虫。我们带着手机[可照相]东找西找,“咦?这啥呀?姐姐,姐姐!快来!这条虫子很奇怪,”我疑问地说,“我们看看吧”姐姐说,我仔细观察,发现那条虫子头上有一对触角,脚有六只。

闪光灯拍摄

自然生态环境中拍摄微距,会给拍摄者带来相当大的困难。这时我们只能选择闪光灯进行拍摄,在自然复杂的环境中自由的昆虫会到处活动,加上又是全手持拍摄,又需要迅速找到焦平面,有了闪光灯补光就可让我们用更快的速度手持拍摄微距照片。采用闪光灯拍摄微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用修辞手法写昆虫两百字作文,要在实际拍摄中根据不同的主体、环境、状态多多练习,积累经验。

《天外来客》中的昆虫叫班眼食蚜蝇,它正在同类色彩环境中享受美食。根据它当时所处的状态、环境、形象我在闪光灯位采用了正面平光拍摄。个人认为这种光线最能勾画表达出这一物种的特有形象。胖胖的脸庞、萌萌的复眼像来自外星生物。在微距拍摄中不一定要处处用逆光、侧光、交叉光,所有的光线设置都是为作品表达而设定的。

它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传达信息。总之,蜜蜂是勤劳、智慧的昆虫。它每酿造500克蜜通常需要飞十几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三四圈。所以我们要珍惜和尊重它的劳动成果,不能浪费蜂蜜不要伤害蜜蜂。

自然光拍摄

自然光拍摄微距主要困难来自你所处的拍摄环境,要在无风的天气下完成。以我个人经验一般来说早晨 5 点到 7 点这两个小时天气稳定一些。选用好一点的三脚架与云台,是你能顺利完成自然光微距拍摄的前提。一般来说,长焦微距镜头是拍自然光的首选,因它在 1:1 的情况下比广角、中焦微距镜头的最近工作距离更大,对拍摄对象的干扰就会少一点。

《圣女霓裳》这幅作品是在早晨 6 点左右拍摄的。头晚凝结在蜻蜓四只翅膀上的水珠还没消退,蜘蛛织网的网丝还在,观察昆虫的小练笔200字,草叶上的露珠,冷色调植被的山色,整体点、线、面、体的关系都在画面呈现。这样的情景状态不可多得,翅膀上的水珠是兴趣中心,用 f/16 光圈加大景深是为了后景山形而设置的;蜻蜓四只翅膀是焦平面,拍好它这张微距作品才能成立。因这张作品考虑了主体与环境的关系,所以没用 1:1 的最近工作距离拍摄。

有个形容词“朝生暮死”说的是一种叫“蜉蝣”的昆虫。它的生命只有 24 至 36 小时左右,短暂的生命也在享受美好的时光,春天的花朵、温和的阳光,这是吸引我去拍摄它的主要原因。《生命精彩》拍摄时间在上午 10 点左右, 因为整个蜉蝣侧面的焦平面要精心准确去完成。虚实、质感、色彩、形态这些要素都为作品带来丰富的视觉效果。

生命精彩 张智良 摄。2007 年 7 月 19 日摄于江西省龙南县九连山。佳能 EOS 450D,100mm,f/8,4 秒,ISO 100,自然光拍摄。

本文原刊载于《摄影世界》2022 年 2 月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