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目
【2023届高三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第一次联合测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希腊对门窗的作用,一般重其通风、采光或围闭效果,而中国古代建筑还重视屋内屋外空间的交流和景物的借换,往往是实用与审美兼而有之,比如园林建筑中的漏花窗,便是为了充分显示环境之美而设计的。中国饮食烹饪也讲究滋味之外的艺术,注重食名优美、食器精美、环境雅致,将物质享用与精神追求统一起来。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1.作文切入分45分。抓住关键词“实用与审美”或“物质与精神”,在实用的基础上偏重审美或在物质的基础上偏重精神,扣材料中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或者不扣材料,只要观点鲜明并准确,两者皆可,起评分及以上。
2.文章抓“实用与审美”或“物质与精神”,内容充实,思辨有深度;结构清晰严谨;语言功底好;可酌情50分以上。
3.文章抛开实用或物质只写审美或精神,40分左右。
4.文章不写“实用与审美”或“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而去写其他观点之间的关系,比如劳逸结合等相关的类型,属于偏题作文。
可以看出,作文第一步得紧扣材料中的“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这一话题,不能偏离。
在二元关系中,首先谈“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是对“实用与审美”的深层解读。其次得突出思辩关系的主体,实用与物质是基础,不能一味否定;然后在这一基础上谈到美学与精神的重要性。美学与精神是论述的重点。这才是最佳立意。否定实用(物质)谈美学(精神),或否定(美学)精神谈实用(物质),是不合逻辑思辩关系的。虽然是二元关系,不能单纯地对立起来。“要面包,更要水仙”,就是这个道理。
佳作范文
此心到处亦悠然
来自:公号南玛瑙深阅读,橄榄树
无论建筑还是美食,都是生活的硬件,不可缺少。所以很理解古希腊的门窗——通风采光,实用!然而,中国的建筑设计,亦或是美食,实用与审美兼顾,物质与精神相亲,着实巧妙,不禁感叹:此心到处亦悠然。
实用与审美兼顾,不仅方便了生活,还陶冶人之性情,岂不悠然?
著名启蒙学家曾言:”面包与鲜花我皆要。”审美需要是人之常情,如同睡眠需要,饮食需要一般。中国建筑学上园林始终是一颗耀眼的明珠,正是因为园林不仅提供了自然清新的环境与适宜生活的条件,更满足了人的审美需求。亭台楼榭,花鸟虫鱼,小桥流水,移步换景之间,人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了满足。“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灵魂”,人总是向往美好,在美好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在古希腊神话中激怒众神的西西贝斯被惩罚,日日推着巨石上山,可最终他找到了枯燥的生活的意义,那便是耳边的清风,蔚蓝的天空,山间盛开的繁花与茂密的绿林,在加缪的笔下,人人亦是西西费斯,唯有审美需求得到满足,人的灵魂才能被唤醒,生活在无意义的苦恼中获得一份悠然。
物质与精神相亲,用理性创造世界,更用感性丰富心灵,岂不悠然?
康德曾说,”物质让我存在,而精神让我活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谓”物质”,是吃穿住行等保障生存的条件,”上层建筑”则是文学,艺术、人伦等精神。我们离不开物质,没有物质,无法生存,所以,我们用理性的头脑来寻求物质,满足物质需求,之后,我们仍需要精神,所以我们要用感性的心灵来感知。看到鲜花,蜜蜂,把它当做巨大的食物仓库,可人们欣赏其争奇斗艳之美;看到绿竹,熊猫迫不及待的品尝,诗人们赞叹其”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节。若生活仅有物质,那世界将如同黑白画一般单调 ,精神是生活的调味剂,是五颜六色的笔墨,让人喜悦也让人悲伤,让人明白,人不只是只有躯干,还有灵魂。
上个世纪,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美育”的教育理念,将性情的陶冶与知识的传授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可如今随着内卷之风盛行,孩子们的精神苍白,在日复一日的”题海”中,孩子们成了”做题机器”,这与蔡元培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然而,这样的孩子又与冰冷的电脑有什么区别呢?
世路如今已宽,此心到处悠然,摆脱实用的过度羁绊,多那么一点心趣,多那么一点情趣,在物质的世界里赢得有趣的灵魂和丰盈的精神家园。
作文素材
以下素材由鲜素材公众号精选
美是一种没有目的的快乐。
——康德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
门是实用,窗是审美。
2017高考满分作文例文精选素材一 这一则漫画是一组巧妙的、富有深意的对比。先拿满分后拿98分的孩子先后收获了香吻和一个耳光,而先拿55分后拿61分的孩子则先后得了一个耳光和一个香吻。从这两个孩子的境遇上。
——钱钟书
文盲不多,美盲很多。
——吴冠中
贫穷而听着风声,姿态固然优雅,但大多数人都是不能接受的,道路于是在此分岔。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荷尔德林
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木心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民族。
——季羡林
如果缺乏审美,整个世界都与你无关。
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穆罕默德
人生有三本书,一本有字之书,一本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
——卢新华 (2017浙江卷作文题)
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
——季羡林
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
——康德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周国平 《风中的纸屑》
喜怒哀乐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很平凡的事,但我想,如果我们仅仅是选择在厨房放上一朵玫瑰花,生活大概就有些不一样了。我们仍然普通,但不再庸俗。
——路遥
即使没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洁,2017时事热点素材。
——路遥
愿你手中有剑,身边有酒,眼里有诗,夜里有梦,各类作文素材精选。胸间藏山水,心里有江湖。
——陈帆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陈继儒《小窗幽记》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2017年全国卷1语文作文素材,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元·张可久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我给你瘦落的街道、绝望的落日、荒郊的月亮。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
——博尔赫斯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伯特兰·罗素
月遇丛云,花遇和风,今晚的夜色很美,我又想你。
——太宰治
生活在阴沟里,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权利。
——奥斯卡·王尔德
我愿做一枚白昼的月亮,不求眩目的荣华,不淆世俗的潮浪。
——顾城
我年少偶然识得人间绝色,见水不是水是水光潋滟,见山不是山是山色空蒙,见你不是你,是西子,是风雨同舟者,是那要共渡的爱人。
——郑欲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 2017高考作文素材集锦5篇题目及范文 ★ 2017高考作文素材集锦5篇题目及范文(2)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为你推荐:特别推荐 为什么麦当劳一瓶冰露卖 7.5 元? 有哪些揭露讽刺韩国财阀的电影。
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可是还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开得好极了,好像专是为了你;那一年,花开得很迟,还好,有你。
——汪曾祺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英]瓦特·兰德 翻译:杨绛
凌晨四点钟,海棠花未眠,总觉得这时你应该在我身边。
——川端康成
心地才是最远的荒地,很少有人一辈子种好它。
——刘亮程
反面角度
物之挤压使心灵感到窒息,感到焦渴,像被绞尽最后一滴水分的糙毛巾。——王开岭《精神明亮的人》
当年琴棋书画诗酒花,而今般般皆交付 柴米油盐酱醋茶。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是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惆怅,可让父母安康,可护幼子成长,但这碎银几两,也断了儿时念想,让少年染上沧桑,压弯了脊梁。
——佚名
更多素材链接
类题链接
美学思考:一棵古老的松树的审美启示
【真题再现】【陕西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1月联考】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木商、一位植物学家、一位画家慕名前往看一棵古老的松树。他们几乎是同时在大脑中出现了对这棵古树的第一印象:木商脱离不了木商的心习,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植物学家脱离不了植物学家的心习,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画家则只管审美,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接着,木商说:“它宜于架屋或制器,我将不遗余力地去买它,然后砍掉它,把它运走。”植物学家说:“这棵松树属于某类某科,它和其他的松树有诸多不同,它为什么活得这样长久呢?”画家没有说话,只是聚精会神地观赏古树苍翠的颜色、盘曲如龙蛇的线纹,体味它那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指导】
审题: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其中材料讲述的是三个不同职业身份的人看待同一棵古老的松树而有不同的印象和反应的故事。出于不同的职业习惯,“心习”不同,于是对同一个事物有了各自不同的印象和态度。显而易见,那棵古松本身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它的形象之所以会发生变化,是因为观者的性格和情趣不同。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反照。
材料中明确了“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即并不仅仅观察古松会有这样的结果,我们应由观察古松联想到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再到人类对美的审定等等。因此,我们在写作时,要结合材料对三个人面对古松不同态度的深层次的原因进行剖析,即要从“主观和客观”的辩证关系层面进行深入解读,客观是无法改变的,但主观却因为自身的原因而让客观有了不同的印象,由此强调不同心态、不同人生态度会有不同的生命体验,这是能使立意变得深刻的前提。
立意:
1.不同的眼睛发现不同的美。
2.美的发现和创造。
作文素材精选1 这个寒假过得总觉得让人不太放心。自从大年三十那天起,就打电话给同学们拜年,但几乎每一位同学都回老家过年了,打出去的电话全没人接。唉,郁闷!过了几天再打,算我幸运,打出去的电话终于有几个打通了。
3.以主观之心赏客观之美
【例文】
无用之用,即为大用
木商在一颗参天巨松面前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实用价值,而植物学家想到的是科学意义。这样的两种观点无可辩驳,因为他们对人类的生活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更喜欢画家对巨松最纯粹的态度。我愿做那位画家,欣赏巨松参天的身躯,让它那苍劲的翠色留于心间。
诚然,木商和植物学家的角度无可厚非,他们只是更注重物质的实用与功能性,这些在推动历史和文明前进中也不可或缺,但我更偏爱画家那无用的思想。
世上有味之事,譬如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但无数过客往往选择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于是终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李太白的澎湃与豪情。他迎着裹挟黄沙的风,站在惊涛拍岸的滚滚黄河边,吟出了这一千古诗篇。如若没有李太白这一无用的吟诵,谁又能托起他心中的豪情?谁又能将黄河的骨气一览无余?苏子有言:“休对古人思故园,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张可久感叹:“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吟诵出这些诗篇的文人墨客不也正因这些无用之事,满足了人生的至上追求,成为令自己、令后世敬仰的人吗?
殊不知,无用之用,即为大用。
当今社会,人潮汹涌,如何追求现实利益的最大化早已成了人们心中无法挣脱的铁链和枷锁。选择专业时,这样的声音充斥,“不要选这个专业,不好就业,学了没用!”当孩子捧起一本课外书籍,“别看那没用的书了,现在不是你看书的时候,要好好学习才有用。”蒋勋先生曾说:“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每一个人都会在物化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成为受害者。”我们的行为都像物品一样,被冠以“有用的”、“无用的”的定语。
究竟什么是有用的,什么又是无用的呢?
能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功利地追求事业名利是有用;而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于大千世界中做一个不随波逐流,不如蚁附膻者即为无用吗?
恐怕我不敢苟同。
我喜欢坐在街边的咖啡馆里,看行人的步履匆忙。只一瞥,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这也是无用之事,却让人的心于物欲横流的灯红酒绿中寻得一份心灵的暂时安息之所,又何尝不是大用呢?捧了一本书放在膝盖上,沉甸甸的,让书页自由地滑过指尖。近午的阳光下,远处鸟群翩跹……
我愿在波涛汹涌的浊流中做一个不随波逐流的人。当一个画家,欣赏那参天的巨松,做一个无用之人。
2017年高考作文成语典故素材一 乘风破浪 南北朝时,有个年青人名叫宗悫,字元干。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和叔叔舞剑弄棒,练拳习武,年纪不大,武艺却十分高强。有一天正是他的哥哥结婚的日子,家里宾客盈门,热闹非凡。
美学思考:实用?科学?审美?
【真题再现】【武汉市2022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认为人对事物的观察角度有实用的、科学的、审美的。从而进一步阐发:“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在你的人生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或许会用不同态度看待人和事,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素材:描写秋天田野的优美段落 1、秋天一来,落叶纷纷,秋高气爽,果实累累,真迷人啊!春夏秋冬看田野,最美丽最诱人的是秋天的田野。2、低处的田洞里,稻谷熟了。
【作文指导】
这道作文题审题有一定难度,考生下笔有些茫然。
1.理解材料内容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实用的,以“善”为最高目的,这个“善”,当理解为“好”。世间事物对我最实用,那么,其对我而言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个实用可以理解为功利主义,也可理解为务实的选择。
科学的,以“真”为最高目的,这个“真”,当理解为客观,真实、本真,面对实际解决问题、待人真诚不虚伪等。
美感的,以“美”为最高目的,这个“美”,当理解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生活的诗意向往,对超越庸碌日常的一种情趣表达,对人性美的一种追求等。
对材料中“实用”“科学”“美感”“善”“真”“美”的理解是第一步,这里需要考生进行“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对核心概念的内涵进行生活对接,悟出其生活化的内容本质。
2.紧扣提示语
作文材料与作文要求要结合起来,不能“两张皮”。作文要求是命题人以材料为引入,对写作的具体要求,通常会有一个提示语,也就是写作的角度和方向。
提示语:在你的人生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或许会用不同态度看待人和事,2017年武汉四调语文作文素材。
这里有三个重要信息:一是成长的不同阶段、不同态度(材料中的“实用的善”“科学的真”“审美的美”);二是“你”,考生要有身份意识;三是“人和事”(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要求考生结合个人生活来理解和表达这三种生活态度的真实体验。
3.作文的思辨色彩
人对事物的观察角度有实用的、科学的、审美的区分,这三者关系如何?
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际遇会有不同理解,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内涵和深刻的人生哲学。三者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存在,有时会相互作用和转化。
作文中的思辨性体现为:一是写出不同成长阶段的不同态度,其产生的条件、原因、结果;二是写出这些态度之意的内在联系,不可笼统而谈,面面俱到,选取一种,兼顾其它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其他。
4.联系时代社会实际
人是社会的人,2017年浙江语文高考作文素材,个人对人和事的态度总会刻上时代和社会的烙印。这次作文要想写得深刻,对话题进行深入分析,就不仅仅围绕“我”来做文章,还要在“小我”背后引出“大我”,讲明这种生活态度背后的社会属性、时代价值。无论哪 一种生活态度,既是个人成长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所需,这样文章思想情感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
5.作文切入点
同是一株古松,木商、植物学家、画家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三种态度是由他们的职业和身份决定,没有对错误,无法评论高下。
作文转换到考生,面对的是生活中的人和事,切入角度是三种人生态度。考生联系不同阶段的成长实际,来谈个人的成长体验,无论选取哪一种生活态度,只要能将之阐明得有理有据,皆可。
如:在成长过程中先是追求实用的、美感的事物(略写),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提高,开始认识到一个人立足于社会,需要不知真务实,需要真才实干,这是安身立命之本(可联社会上的人和事,以英雄模范人物为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基础,所以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学业和人生,面对现实,学真知,做真人。
如:在成长过程中先是以科学求真的态度追求实用的事物,后来发现世间还有超越功用主义的唯美与崇高的存在。这种审美态度是一种思想灵魂的自我觉醒,是一种超越,不为世俗与功名而活,只为追求更高的人格理想与人生目标。陶渊明弃官归隐,鲁迅弃医从文,科技工作者隐姓埋名、战疫中诸多最美逆行者等,都可从中得到启示。考生可跳出自我,放眼时代与国家,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美感中的“大美”更能彰显正能量。
【考场佳作】
异岁,他态,别悟
武汉一考生 得分:55+
朱光潜先生曾在《谈美》一书中提到人们观察事物的态度及角度截然不同;有实用的,有科学的,有审美的。当然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心境自然会以不同态度去待人处世,亦会有不同岁数的别样感悟。(开篇引材料,得观点。)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分论点一。)
一切的开端均为实用主义。我们在每个阶段的开始均是在追求实用。我们会去争取好成绩、好名次,去追求社会地位、工资奖酬,去寻找最佳路径、最优方案。在现如今的快速节奏中,我们都在马不停蹄地跟上时代发展,而现实也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只是在追求最后的优秀成果。(联系现实生活,谈实用主义的时代普遍性,2020年语文元调作文素材。)
所以,难免我们会采取错误的途径去摘取诱人的收获。抄袭作弊,只是为了最后的好成绩;向领导送礼,谄媚奉承,只是为了升职加薪;虚假宣传,只是为了吸引流量及关注。(列举具体社会现象,佐证观点。)我们不能否定实用主义的积极价值,但是也不能忽略其身后的重重隐患。(最后总结观点时能做到客观公正,不偏执一词。)
随时光流转,我们也会慢慢意识到其不利影响,从而转向其他态度。(过渡到下文分论点二。能扣住题目“不同阶段或许会用不同态度”对待人事。构思与立意皆合题旨。)
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分论点一。)
我们敝弃了那个只追求最优成果的过程,转而开始重视过程,追求真实的自我、真实的结果。(由“过程”到“结果”,由“实用”到“科学”,内容既承接上文,又过渡至下文。)
不仅是我们自己,时代亦在失去我们回归本真的自我。近十年来,贪官落马,大学生入基层旨在革除贪污腐败之陋习(此处观点表达不当,大学生入基层与贪官落马无必然因果关系);考研考公全透明式,旨在给予每个人平等的机会;论文查重,数据监控,让每行每业不敢鱼目混珠。回到自己本身,我们亦厌恶了虚假的人际关系,狭隘的酒局文化,我们也想去自展现内心的自我,而非成为别人眼中我应有的样子。(这一段内容应该放到下一段后,先个人,再社会。为提升文章格局,建议此段最后一句删除。)
1卫国戍边英雄团长” 祁发宝 最近,全民为祁发宝等戍边英雄刷屏。2021年2月,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在与外军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
简媜曾言:“我要有做自己的可能和做自己的胆量。”我们想要去挣脱牢笼的束缚,亦要有独自面对困难的勇气与能力。乔布斯辍学创业,马云辞职创业,他们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了不想被束缚的自己;铿锵玫瑰中国女足不放弃不认输,16年后重追亚洲杯之巅,打破了外界对他们的固有认知;李子柒坚持自我内心追求,以最质朴的方式、最真挚的情感传播中国文化,赢得海内外的一致好评。 (引用得当,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举例典型。)
真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愿意去呈现的状态,但是非真不行的原则亦是令人头痛。“正是因为会犯错,铅笔后面才会有橡皮擦。”我们也应有一定的容错度去接纳。
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分论点三。)
我们经过生活的锤打,慢慢意识到心境决定人生。我们可以用最细腻、最真挚的情感去温暖身边之人——工笔;用浓厚深沉的情感倾注于社会及家国——泼墨;用包容平和之道待人处世——渲染;用暂时的停止去等待时间的处理结果——留白。(这一段关于“工笔”“泼墨”“渲染”“留白”的生活化解读,文质兼美丽,尤为精彩。)
无一不是美感,无一不是幸福。非黑即白的原则固然不错,但是灰色才是我们成熟的标志。“当你再回头望时,眼前的风景已经不同了。”名利荣耀皆为虚无,客观真实皆为冰冷,我们以美感的心境去拥有不同的每一天,则我们每天都会拥有自己的小确幸与大美好。
【点评】
这篇习作成功之处有三:
1.立意精准,思路清晰。全文结构层次分明,三个小观点逐层推进,体现出在人生成长过程中“实用、科学、美感”的三种态度的不同变化发展过程;
2.结合现实,内涵丰富。作者对于“真善美”人生哲学内涵的理解,观照自我,代入社会,联系人生,举例众多,参悟透彻,这一点难能可贵。此次习作最大的难度就是考生如何将考题中的美学观点渗入到生活中,由理论到实现、由主观到客观,将感悟结合现实人生说深说透。无疑,该考生在这一点上是成功的。这也提示我们,作文考到极至处,是写作者对生活本质的深度理解;
3.语言流畅,亮点闪烁。全篇语言流畅,一流的作文必须以一流的语言表达“打底”。同时,文中适当的引用恰到好处,个别段落如最后两段,文质兼美丽,语言极具表现张力。这些局部“亮点”使文章增色不少。
不足之处:标题“异岁,他态,别悟”造词生硬,还不如改为“不同心态 别样人生”来得直观;文中有关科学态度论述部分,局部地方需作精修。
美学思考:法国著名数学家勒内·托姆——“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美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真题传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勒内·托姆是法国著名数学家。有一次,他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问题。谈到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时,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另外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烧出鲜美的肉食。而托姆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从古人类生存学家角度:
①物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
②实用,是物质的基本特性。
(二)从数学家角度:
①生活留心皆是美
②不懂审美,世界与你无关
初三作文素材5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当你面带微笑地站在它面前,它会满怀笑意地对你,当你粗暴地对待它,它也会向你挥舞着拳头。 ——题记 学校操场的一端有个圆门,进去便是教师宿舍,紧靠圆门旁边的一楼住着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奶奶。
③做一个“美”的发现者
④要面包,更要水仙;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心系大美中;
(三)从辩证说理的角度:
①实用诚可贵,求美价更高;
②追求实用无可厚非,善于审美境界更高
最佳角度:首选辩证分析角度,其次选数学家的角度。
切题立意:
1.最美火光,诗意栖居。
2.灿烂火光,大道乃彰。
3.心中有美,火光璀璨。
4.灿烂火光,文明煌煌。
5.最美之火,文明源泉。
6.走向审美,方为大道。
7.物质之上,大美存焉。
8.物质之上,大道存焉。
9.超越功利,活出诗情。
【范文】
外在之“用” 不及内在之“美”
祝聪
同是一团火种,有人看到的是它取暖御寒、烧制熟食的外在功用,有人看到的却是它灿烂多姿、照亮黑暗的美学价值。诚然,物质的实用性不可忽视,但我们更应透过表象,窥见事物的内在之美。
《庄子》中有言:“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里的“有用之用”即是指事物的表面功用,如桂可食、漆可用,而“无用之用”则如火光的灿烂多姿,需要用心灵洞察体会。
2017年时事政治作文素材2.开发商推倒的抗日名将墓碑 9月30日,“吉林抗日第一人”冯占海将军外孙张先生跟本报取得联系说:“我在网络上看到我外公冯占海将军的墓碑,被吉林市某开发商给推倒了。看完网络上的照片后,我很气愤,也很痛心。
不可否认的是,事物的外在功用是我们生存的基本。火若没有取暖煮饭的作用,或许也不会为人类所用,其灿烂多姿的美更不会被我们发现。现代科学的推陈出新,也旨在使我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便利幸福。没有物质的富足,便很难有思想的发展。但如果我们仅仅浮于表象,流连于外在之“用”,就如同把生活看成了那只不能盛水的“大瓠”;唯有不为外在功用所桎梏,欣赏“无用”之物的内在美,才可获得精神的自由,“乘桴浮于海”。
洞见内在之美,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生活态度。丰子恺说:“人生有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当今社会,当多数人拥挤在第一层追逐名利时,却有人登高望远,搜索更广阔的天地。外卖小哥雷海为,为谋生辗转几座城市,却从未放弃对诗词的热爱,在送餐间默默读诗,被董卿赞为“生活的强者”;农民工陈直,业余时间自学哲学,不仅坚持阅读艰深晦涩的文字,还尝试自己翻译了《海德格尔导论》。他们或许从未希冀从读书中汲取外在的实用之物,因为他们的心中并非“实用”至上,而是“浪漫”居多。要面包,更要理想;要摆脱眼前的苟且,更要追寻诗和远方。不止步于物质欲望,不断充盈精神生活,这何尝不可谓“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内在美的发掘,更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季羡林有言:“学问不问有用无用,只问精不精,2017年上海市春考语文作文素材。”干一行爱一行,在自己的领域默默深耕,正是全社会应共同营造的价值追求与情感认同。当法拉第醉心电学研究,发现电磁感应却遭人讥笑无用时,他不会想到自己对科学美的热爱打开了电气时代的大门;当“韦神”韦东奕被全民追捧,他也并未止步功名的聚光灯下,而是潜心研究数学,追求学术至善。于他们而言,科学不但是真理的代名词,更拥有至高的美。试想,当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发掘出自己热爱事业的内在美,并为之付出努力,社会的车轮更会加速向前。这正应了白岩松的话:“当中国的文学家,科学家开始做很多‘无用’的事时,就离诺贝尔奖不远了。”
然而揆诸当下,多少人在纸醉金迷的物质世界中迷失了自我。仅为竞争考学而学习、为升职而疯狂加班,对“有用之用”的盲目追求正在造成全社会的无效“内卷”与精神内耗。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对待生活,尝试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寻找美,世界也会回馈我们最美的一面。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不妨慢下脚步,仰望星空,还生活、还社会、还每个人以最本真的美。
【2022届高三无锡一模作文“美和实用”导写及范文展示】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不少实体书店都有一面用于展示的独具特色的书墙,有一家被誉为“离天空最近”的书店,其书墙甚至贯穿了三层楼。这些书墙既能唤起读者读书的欲望,又能给读者艺术的美感。
如今,有很多学校的图书馆也筑起了高高的书墙,抬头仰望,好书满目,但这却引来不少质疑:只能远观,不能近读,美则美矣,华而不实。
对此,你有什么体验和思考?请结合材料,以“美和实用”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关于坚持的作文素材一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他告诉我们:赢,贵在持之以恒。“恒”,完成幼苗茁长为参天大树的抱负“恒”,实现小溪汇成江河的理想;“恒”,成就了骏马至之千里的志向。
【审题指导】
第一段材料的观点:有些书店的书墙既美又实用,肯定了书店的做法。
第二段材料的观点:有些图书馆的书墙美而不实用,借“质疑”间接否定图书馆的做法。
“对此,你有什么体验和思考?”中的“此”指代什么?“此”,指代上述材料的观点,合起来就是:建书墙来追求“美和实用”时,应该区分场合,学校图书馆不应盲目照搬书店的做法。书店建书墙,可以做到美而实用;学校图书馆东施效颦建书墙,美而不实用。
注意,材料指定了话题,“美和实用”。把主语变换一下,结合材料的观点,表述如下:“美和实用”能不能在书墙上兼而有之,要区分场合。书店可以二者兼得,图书馆不必二者兼得,实用就好。
2017年作文名人名句素材【精选篇】 1. 世上最艰难的工作是什么?思想。凡是值得思想的事情,没有不是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歌德 2. 最难得的勇气,是思想的勇气。——法朗士 3. —个伟大的灵魂。
根据朱光潜的理论,美和实用是两个概念。他举松树的例子:松树的形态及其引发的你的情感体验——这是美;松树可以做椽做梁做家具——这是实用。换句话说,美,是不可以从实用的角度来看的。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美,就是不实用。——美和实用,是两种不同的存在。这种不同,又不是黑白分明的那种不同。两者之间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只是看问题的不同视角。
所以,美和实用之间的关系,可以并存,可以统一相得益彰;可以取舍,但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能够并存兼得,当然好,比如书店的书墙;不能兼得,就要取舍,比如图书馆的书墙,要美还是要实用,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
范文展示
生活在可感的大地与可望的星空
精致的香氛,华美的设计,手拿咖啡和相机的人们纷至踏来,在这所谓“新式书店”打卡,在光可照人的地板与天花板间如履薄冰,唯恐惊扰了精美的书墙。
都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现在,我们似乎将这水晶阶梯打造的太美,为这一手打造的工艺品失却了拾级而上的力量,仰望着,把触手可摘的星辰封于幻想。
这生活中屡见不鲜的现象,昭示着一种唯美主义的禁锢,呼唤我们重拾美与实用的统一。(由生活现象,引出文章观点)
不由悟得,(此四字为老师添加,不然,在衔接上有跳脱之感。)《金阁寺》的悲剧不在于一个人、一座寺,而在于极端的唯美主义在脱离了现实意义后走向自毁和幻灭的趋向,小说中的“我”一味地将金阁寺奉为“美”的终极意义以至于消解了其本身的存在和与世界的联系,最终在幻灭的心境中将金阁的实体付之一炬。
这种炽烈哀恸的唯美其实是对美的一种窄化,美的意义并不需要人来额外赋予,它正健全地生活于每个人的基本生活与生命当中,于实用毫不相悖。(反面举例,金阁寺因人为因素,被唯美、窄化,脱离现实,被付之一炬)
三岛“哀恸之美”为金阁寺带来了名声,当金阁被开发为旅游景点时,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美的落俗,在我看来“俗”也许正是美的延伸。景点的开发给当地人带来的工作与收入,支撑起基本生活中的“小美”,远道而来的旅人,亦能获取美的陶冶。也许你会说这种美不那么深刻与纯粹了,但那种美其实是浓郁却危险的,是实用的延伸使得它丰富而自然。
如惠特曼所言;“那种异香要使我陶醉,但我不陶醉其中,空气不是一种芳香,它是无臭的物质,但它构成我的呼吸,我爱它。”我们被重香惯坏了嗅觉要重新感知空气中的简朴之美,将美放归自然。(金阁寺被开发成旅游景点,唯美与实用结合,使美得以延伸,正面论证了美与实用的统一。)
让美与实用统一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机结合。实用作为手段而不忘美之初衷让我们诗意生活在可感的大地与可望的星空之间,尽享人之创造与活力。大了说有故宫文创携千年荡涤之国粹,以温暖的围巾,小巧的笔尖,走进寻常百姓家的日常;小了说每天早晨开启一天忙碌之前,伫足一线大厦间的熹微晨光,蓄起一天满满的干劲与动力。美与实用,统一于我们驾驭二者的理性,让我们诗意栖居于大地长天。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让我们永远幸福,生活在可感的大地与可望的星空。
评语:(评分56分)
1、本文由生活题材入手,亲切自然,引出论点:追求美与实用的统一。
2、文章结构完整,思路清晰,亮出观点后,先反举事例,阐述金阁寺被毁的原因,再从正面切入,阐述金阁寺“美”得以延伸的做法;最后引用惠特曼名言,进行道理分析,有力地论证了,美与实用的统一,可以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3、选用的材料:金阁寺,三岛,惠特曼的名言,故宫文创,令人耳目一新,使文章充满了书卷气。
4、语言简洁、优美、含蓄;论证有力,说理清晰、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