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法作文,法亦有情温暖人间的议论作文

  • 温暖
  • 2024-12-12

按:高考季,作文日,被刷屏,这几乎成为了每年高考第一天之后会发生的一件事,作文的题目永远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总也讨论不完,总有新的话题。今年当然也是如此喽,比如山东省高考的作文题已经被网友戏称为:“如何区分丝瓜藤和肉豆藤?”了;而安徽卷的“蝴蝶翅膀在显微镜下失去颜色”则被果壳网吐槽为“素材造谣”。其实何止网友们吐槽,昨日刚刚参加完高考监考的江苏著名语文老师史金霞,一样有自己的槽点,法亦有情温暖人间的议论作文。今天,就让我们来听听,她是怎么点评今年以及过往的高考作文题目的。

不畏险与苦,披肝沥胆情。 难得是诤友,不为和事佬。 面对是与非,据理敢力争。 (黄龙山人作) 点评:友情并不全部是甜言蜜语,有的时候也是良药苦口;友情并不总是让人如沐春风,有时候也叫人如坐针毡。

文 | 史金霞

2015年的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用一组关于“智慧”的排比句,给18、9岁的青年画了一张人生智慧图:“智慧是一种经验,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境界。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这个图景,细思极恐。

所谓经验,不过是穷己一生,活成别人的懦弱;而能力,则是成王败寇,丛林法则的残忍;至于境界,乃模糊界限,巧辩如簧的狡黠。而且,“自然”与“智慧”有什么干系?景象又是个神马东西?这两样,就更不堪追问了。给18、9岁的青春少年,画出如此一幅市侩气息浓厚的智慧图,尚且不够,还王顾左右而言他,打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比方。也难怪人家隔壁浙江的老王,要哂笑一声“没智商”了!

唉,这个打着“智慧”名号的作文题,确实真够反智的,法与情800字议论文素材。

反智的作文题,绝非始于今日,更非仅此一题。

情与法的冲突,义与利的博弈 ——材料作文“海因茨偷药”写作指导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意大利某城市有个名叫海因茨的人,他的妻子得了癌症,危在旦夕。该市有个药剂师,研制了一种治癌特效药。

先说个段子,解解闷儿。

段子的名称是:《我苏2002-2015作文全集》

因此,只有在法的体制上作出调整,才能实现情与法的协调、德与法的并治。 2、儒家伦理——道德化的法律。 良法表明法要包含某种道德价值,故法治的概念本身就体现了法治与道德的深刻关系。失去了道德基础的法为恶法。

有一个江苏人,他2002年去登山,遇到种种困难时,做出《心灵的选择》,后来,他回到家却不得不面对《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无奈之下,他重新踏上征程,一路上,感受到《水的灵动 山的沉稳》,情与法素材,他变成了一个吃货,写了一部关于《凤头,猪肚,豹尾》的著作。到了2006年,经过上下求索,他已经十分成熟,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写下了《人与路》。但是,他仍能够《怀想天空》,抱着自己的《好奇心》,闯入时尚界,呕心沥血,写出《品味时尚》,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也不忘享受《绿色生活》。就这样,拥有传奇一生的他,《拒绝平庸》,带着对家人的《忧与爱》,踏上新的征程,闯过《山洞》,抓过《蝴蝶》,大声呐喊:《青春不朽》!回首往事,他说,这是属于他自己的人生《智慧》。

跟随这个今日网上流传的段子,回首“我苏”十几年的高考作文,真是令人——无语啊!

《心灵的选择》和《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两题,尚为全国统一命题,从《水的灵动 山的沉稳》开始,就是江苏省单独命题了。

这些作文题,朵朵都奇葩。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

为什么呢?题目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而单纯“点赞小陈”,应该说没有充分理解这则材料中蕴含的“情与法”两难的含义,这封写给小陈的信也难解小陈举报老陈后在“情与法”两难之上的纠结。因此,漂亮地完成任务。

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是2004年的作文题,又是“灵动”,又是“性情”,又是“聪慧”,又是“敦厚”,云里来,雾里去,脂粉气浓得化不开。是啊,常年保持一色蔚蓝的海水,怎么就灵动了呢?四季中变化出不同色彩的大山,怎么就沉稳了呢?可是,你不是说水的性格是灵动,山的性情是沉稳吗?可是,性格和性情,有什么区别呢?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紧密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望。

朋友,在面对情与法的选择时,你的心中是否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了呢?亲情,法律,这两个看似毫无交集的名词却因妻子的病危在海因茨心中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一边是铁面无私的法律,一边是奄奄一息的妻子;一边是冰冷的规则。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这是2007年的作文题。这湿哒哒的气息,氤氲着才子气的词句,引人瞎思,令人神慌。

而那一年,法国的高中生,在写什么作文?

2007年法国高中会考作文(据网上所见)

文科作文题目(三选一):

1. 若有所悟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桎梏的解脱?

2. 艺术品是否与其他物品一样属于现实?

3. 解释亚里斯多德在《尼格马科论伦理》中有关“责任”的论述。

理科作文题目(三选一):

1. 欲望是否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

2.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有什么意义?

友爱开头:“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诗经中的这首伐木记叙了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我虽然不知道朋友代表什么,但我知道,没有朋友的人生是孤独的人生,朋友应该是推心置腹的,朋友应该是肝胆相照的。

3. 解释休谟在《道德原则研究》中有关“正义”的论述。

经济社会学科作文题目(三选一):

1. 人们是否可以摆脱成见?

2. 我们可以从劳动中获取什么?

3. 解释尼采在《人性,太人性》中有关 “德行”的论述

在反智的行列里, 2013年这道题目必不可少: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他们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的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群美丽的精灵。数日后再来,他们发现这群蝴蝶早已不在原处,而是远远的退到了更深的洞穴。他们恍然大悟,也许那里环境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这种改编自不知哪里的小故事的作文题,可谓源远流长,颇受命题者喜爱。以文人笔法,写科学故事,缺乏最基本的思考与求证,信笔胡来,谬种流传。

同年(2013年)法国高中会考文科两道作文题,倒像是跟这个山洞探险遇蝴蝶相呼应似的——1.语言是否是工具? 2.科学是否只是在确认事实? ——彼之所欲探究,与我之所向壁而构,也确是相映成趣了。

因此说,检察官在人际交往中,不仅仅存在“法”与“情”的统一的一面,而且也存在着“法”与“情”相匹悖的一面。但是朋友,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包庇一个人,其他人也包庇犯错误的人,会导致恶性循环。

哎呀呀,真是恨不得撞墙!同在一个地球上,这题与题的差距,怎么这么大!

对,这些反智的作文题,多有四气:市侩气,脂粉气,才子气,文人气。

市侩气者,再如今年北京的作文题,“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过一天”,让人一下回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命题人的头脑里,如果装着整个天下,这可着实吓煞人。把作文题,出成国旗下的讲话,或者入党申请书,或者新闻述评,看起来满满正能量,其实是农民式的狡黠,投机迎合,关于情与法的作文素材,挟考生以媚天下。除了讴歌和赞美,还想做什么?

脂粉气与才子气,多半在江南,富庶繁华之地,莺歌燕舞之美,几多玩味,几多欣赏,或缅怀,或沉醉,就是不能好好说话。唱个小曲儿,讲个故事,诠释一下生活的美好,怀想,品味,搔一搔痒处,吟弄几篇美文,此亦语文之味道也!思考?多么累!辩驳?什么鬼!批评?我不听!创造?天下作文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文人气的作文题,情与法的议论文素材,散布更为广泛,反智倾向也更为严重。

有人说秋风无情,也许是因为它摇落了枯叶,吹散了温暖.然而,秋风真的无情吗?我认为它“道是无情却有情”.当一丝丝秋风吹过,便带来了秋的消息.它展开笑颜,轻轻地拂去了夏日的烦躁,它翩翩起舞。

文人气的作文题,没有逻辑,无视科学,生拉硬扯,想当然耳,各种混乱。

举三个例子,看看没有思考力的文人,要给你讲人生大道理,要编起故事来,会有多么吓人。

其一

如果从第三种观点出发,可以如此立意:“法律与柔情”“情与法”“法外开恩”等。如果运用事例论证,可举刘氏妈妈给患病女儿偷鸡腿和三字经的例子:刘氏妈妈两个女儿都患有肾脏疾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和尚跟着老和尚出来化缘,满心不情愿,看见几尾逆水而游的鱼,便借题发挥:“这些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

“可它们正在享受奋斗的快乐呢!”老和尚说,顺手一指河面上的落叶,“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享受这种随波逐流的安逸和舒适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唉,可怜的小和尚,他一定不知道,老和尚是他原来读高中时的班主任乔装打扮的。

其二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出题的老师傅们啊,你们在编纂这个题目时,有没有去了解一下,喷泉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你们难道真的以为,只要有默默不语的地下泉水的不断聚集,高中作文情与法800字,就会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吗?

其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短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转瞬即逝,最长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

这个前半句的时间,跟后半句的时间,都是时间,却不是一个时间,您这么命题,非让学生们去跟这两个时间,要一个三长两短,这不是吗?

作为“文人”的命题者们,为什么会命出如此漏洞百出的作文题而不自知呢?

主观上说,这是一种超拔自身的努力,文人们想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比如,向科学进军。可是,读几篇似是而非的科普趣闻,甚至《读者》之类杂志上的小短文,肯定是不够的啊!靠这些破锅灶,做出来的饭,不夹生才怪。

客观上说,这是先天不足后天营养不良的必然结果,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人们,在上学时,文理过早分科,导致文科生理科知识严重匮乏,缺乏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尤其是缺乏实证求真的精神,而我们传统中,又把读书窄化为读文学读历史读艺术,视数理化生,不过操持生计牟利的工具而已。

还有一点,逻辑思维,的确是国人思维之短板,最基本的推理判断,最朴素的理论架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常常视为畏途。比如,搞课程基地的专家,竟然对于课程论一窍不通,非但不以为惭,反而洋洋自得,大放厥词说理论是唬人的,只要会做就行了。无知者无畏,即使贻笑大方,也完全不自知。

如果有足够的耐心,诸君可以回顾一下60多年来的高考作文题,会发现,60多年来,高考作文题一直在来来回回转,其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对比和联系。

不会(⊙o⊙)额

比如,1989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写一封信:

你的好朋友**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中上水平学生。他对历史特别感兴趣,从高一开始,就立志报考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现在毕业在即,班主任李老师动员他报考一般院校,认为这样录取的把握比较大。他父母认为学历史“出路”窄,由于他外语成绩好,情与法议论文高考满分作文,所以坚决主张他去报考外经、外贸专业,将来容易找到工作,待遇也比较优厚。

他为此感到困惑和苦恼,给你写了一封信,想听听你的意见。请给他写一封回信。

2015年的高考作文题中,也有要求写信的题目: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该,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26年前的那封信,探讨的是理想与现实的问题,26年后的今天,这封信,情与法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探讨的是伦理问题——情与法。

对于这两个作文题,你觉得孰优孰劣呢?

其实,我本来是想痛痛快快吐个槽。

可是,竟然越写越严肃,写到这里,我发现我已经严肃地写不下去了。

因为,这反智的作文题,其实,根本原因,不是应试作文题的导向问题,不是命题者的个人学识素养问题。譬如,讲个道理,讲不通了,就会设法打比方。打比方,其实,就是王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根源,是没有思考力。那么,没有思考力的根源,又是什么呢?是智商的问题吗?是勇气的问题吗?

为什么市侩气会流行,为什么脂粉气才子气可以获得好评,文人气的原因,除了我前面所分析的几条,还有哪些?小小作文题里,有大乾坤,它体现了社会价值的走向和民族性格的变化。

因此,反智的作文题,也许会越来越少,也许会永不绝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