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京剧的作文,传统文化京剧作文素材

  • 传统
  • 2022-09-24

“我的偶像”这个作文题,课本上有,平时考试出现过,今年期末考试有的地方也出了。

学生写的这类作文,大体上有这样几种思路:把自己偶像的大致经历特别是高光时刻讲一遍,有点像百度百科或者推介文,甚至像“彩虹屁”文、饭圈反黑文;分点分层归纳特点,再逐一用事例支撑,结尾简单说下其对自己的影响,文章主要内容就是表达对偶像的敬慕之情;通过写偶像来说明坚持的意义、努力的重要性等等,并愿意多花点笔墨写自己的努力;借偶像的形象来表达文化传承、公益接棒等主题,之前分享过的一篇中考满分作文《像张云雷一样》就写到了戏曲传承;写偶像的成长,传统文化京剧作文素材,也写了自己的成长。

只看这些思路,就基本能看出文章处于哪个层级,得分大致在哪个区间。当然,文章可以得多少分,还与作者的语言功底、整体架构能力等因素有关。

有关写京剧的作文1 京剧之所以被誉为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还被称为是“国粹”,我想原因应该就在眼前的戏曲表演中。充满缤纷色泽的服装,浓重的中国气息,一位位迈着京剧步伐的演员们登场了。一个甩袖犹如一道和煦的春风。

记得是一次戏曲展演,老师让同学们观摩,那天晚上演的是省京剧团的折子戏,共四折,现在只能想起两折来,一折是《三娘教子》,另一折是《点冀州》(也叫《马超哭头》)。那时对京剧还很陌生,也不是有多喜欢。

很多作文里的主角是娱乐明星,不少老师不希望学生这样写,甚至会明确不允许写,这多半是因为此类作文不容易写好,有时候给人的观感还有点不好。来看几篇“偶像”作文吧,看看有没有写得不错的。

此文前半部分写了偶像的三个特点,即爱笑、坚强和乐观,后半部分结合生活表达观点,文章有一定深度。写作文就像建造房子一样,先干什么,后做什么,建造者会成竹在胸,本文的作者就像一位胸有成竹的工匠,挺会整体布局的,只是学艺未精,以传承京剧文化为主题的作文,语言比较平淡,开头结尾很一般,弘扬国粹传承京剧作文1000字,等等,浅谈京剧之美800字。

原来我一直以为京剧只是依依呀呀喊,再往脸上瞎涂一大堆五 颜六色颜料,直到今天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京剧。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 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

京剧也是第一个走向国际舞台的,代表中华民族的表演艺术。有个美国人说:“如果中国没有京剧了,我也就不承认中国了。”有一位老华侨,在太平洋彼岸的一个大都市迷失了路途,正在他彷徨迷惘之际。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每当我唱起这个《唱脸谱》选段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京剧,一个有200多年历史的剧种;一个经历了几代大师发展、改革、创新。

“今年1月10日获得了第35届金唱片大奖”,“从小热爱舞蹈,14岁选星第一名”,像不像百科?

写王一博的这篇还不错:从偶像写到自己,思路清晰;字里行间充满了情感,文字比较耐读。不管写什么内容,文章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或者说,应该有一个关键词,前面写他“拼搏”“挑战”,后面写“我”在他的影响下努力学习、攻坚克难,这多好,为什么突然写“你一定要开心下去啊”“希望他火,又不希望他火”这些话?写作文讲究围绕中心选材,就是与中心无关的都尽量不要写。

既不过分高亢激昂,也不刻意一唱三叹,从不强调暴力和血腥.京剧在发展,在创新,在与时俱进,并没有安于现状,安常处顺;京剧在推陈出新,并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弘扬安和、安稳、安详的风貌。

这篇怎么样?

你瞧,这京剧里的人物多有意思呀! 渐渐地,我开始学会从整体看京剧。我发现,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一场京剧,比那单观个人的着装唱腔还要有意思:一场好戏之所以被称为好戏便是因为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人物角色丰富生动。

这篇呢?

京剧舞台过去没有大幕,观众一眼就能看清整个舞台。舞台上一般只有一张带“桌围”的桌子、两把带“椅披”的椅子,称为“一桌二椅”。桌围和椅披上都有装饰性的绣花。有时舞台上什么也没有。后来在台前增加了大幕。

红脸代表赤胆忠心。黄脸代表凶残狡诈。白脸代表阴险,狠毒。黑脸代表正直勇猛,紫脸代表威武,不屈权贵。绿脸代表粗犷,莽撞的绿林好汉,而金银灰脸则代表神仙鬼怪。京剧脸谱的颜色众多,就是为了让观众能区分人物。

很多人以为写偶像就是在写偶像,顺便写写自己,其实不是。写偶像,不仅是在写偶像,京剧的作文200字,更是在写自己。下面这篇满分作文,就很好地诠释了这点。

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呢?

像所有此类作文一样,本文用了大量的文字在讲偶像,讲得好的叫“内容充实”,讲得不好的叫“记流水账”,关于京剧的作文素材,很显然,这篇文字不拖泥带水,也不是白开水。

和大多数不一样的是,这篇《周杰伦》的主线不是周杰伦,而是作者自己。文章先讲了自己有多喜欢偶像,再剖析喜欢的原因,最后写自己在“放下”与“感怀”中有所成长,对,“成长”这个主题就是本文最大的亮点。相信大家读了文章,想到的不是周杰伦,不仅仅是内心喜欢的那个张艺兴、易烊千玺、蔡徐坤、丁程鑫等等等等,而是自己的那段时光,最终你会发现,你应该感谢的其实可能不是那个“他”,而是你自己,好文章的魅力就在这里。

那么,你写的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