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观月作文,中秋节日记 作文8.com

  • 中秋节
  • 2022-11-11

古往今来,一轮“扬州月”照亮了无数人的心头。有关扬州月亮的诗词歌赋更是不胜枚举,其中很多是流传千古的佳作。 “扬州月”,扬州城一张富有诗意的名片。中秋佳节快到了,邀您共品“扬州月”。

【篇一:中秋赏月】 中秋节傍晚,我们一家去楼下赏月。这时,一轮满月从东方的天空升起,挂在了空中,就像一盏圆灯,照亮了美丽的夜空,可真美呀! 过了一会儿,几个小星星也一闪闪地走上了中秋联欢会的夜空舞台,表演起了星星舞。

吟月

描写中秋赏月的作文一 有一首诗写道:月到中秋分外明。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爸爸奶奶在小院里,一边品尝甜甜的月饼,一边聊天赏月。夜静悄悄的。深蓝色的天空,月亮好似圆盘,已不是平常的那种弯弯的小船了。

霜落寒空月上楼,月中歌吹满扬州。

中秋赏月作文1 我爱中秋节,因为月亮很圆! 哇,月亮多么美丽!呀,月亮像个胖胖的小人,又像又白又亮的银色月盘。是呀,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哪!我坐在小区里的凳子上,轻轻躺下来,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

这两句诗出自《广陵秋夜对月即事》。作者将诗题与诗句里“广陵秋”和“扬州月”送至读者的眼前,引起人们无限的想象。

扬州的秋明丽如锦绣,清醇胜美酒。天空,白云悠悠;城内,依依杨柳。湖面上,船娘哼着曲儿摇着舟,引得观光客几多回眸;小巷里,撑花伞的姑娘信步走,仿佛在写着新诗一首;秋风中,晨练者身姿或刚或柔,沐浴着朝阳怡然享受。

而天上的月亮似乎成为扬州的专属,自唐代徐凝写出那首《忆扬州》后,月亮城也变成了扬州的代称。“扬子月”在古诗中频频出现:“一帆扬子月,双屐白门烟。”(明·徐熥《别金陵》)“光生扬子月,青对润州山。”(清·纪逵宜《宿瓜步》)“黄昏点鼓移舟去,扬子湾头月似银。”(明·罗钦顺《过扬州》)

扬州秋天的月亮更是妩媚,一代文宗欧阳修也为她痴迷。梅尧臣是见证人:“当时永叔在扬州,中秋待月后池头。”[《寄维阳(冒校作杨)许待制》]

元末明初的刘基在中秋节对扬州月也是念念不忘:

忆昔扬州看月华,满城弦管满人家。可怜今夜中秋月,独照寒蛩泣细沙。(《忆昔二首·其二》)

清朝张廷寿在扬州壶园中秋待月时发出感慨:

清光今夜十分满,谁道扬州只二分。多少往来名利客,笙歌忍向月中闻。(《壶园中秋待月·其三》)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秋节日记 作文8.com,是扬州人吟月、颂月的一大经典。这“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将真挚动人的丰富情感和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创设了深沉、寥廓、宁静的艺术境界,不知有多少人为之倾倒膜拜。

自从扬州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出,这吟月、颂月之举已成为扬州人的保留节目。

中秋赏月作文1 我静静地期待着月亮!透过窗户,我看见月亮悄悄爬上楼角,好像害羞的小姑娘“犹抱琵琶半遮面”,慢慢地,慢慢地,月亮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皓月当空,顿时月光泻满大地。我凝神闭息地望着。

阮元也许可称得上扬州人中用望远镜赏月的第一人,他吟诵过长诗《望远镜中望月歌》。

天球地球同一圆,风刚气紧成盘旋。阴冰阳火割相背,惟仗日轮相近天。别有一球名曰月,影借日光作盈阙。

这是作者对月球形成的猜想和特点的概括,并且沿着大诗人屈原、李白的思路仰首问月:

广寒玉兔尽空谈,搔首问天此何物?

接着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飞翔于太空,浪漫地换位思考。在阮元眼中,这多姿的月亮和咱们地球何等相似,有山有水,亦有舟楫,还有千百万的百姓;而百姓们也曾经欣赏到日食,难忘的中秋节优秀作文400字,在那些月球人的眼中,地球呈现出闪闪发光的金波色,令月球人欣羡不已。

然后,阮元笔锋一转,不无自豪地说自己拥有“窥天筒”,望尽月宫的秘密,还在诗中细致描摹起月球人的性情、举动。

月球人个个是冰雪聪明,也不乏好奇心,和咱们地球人一样喜欢看星星,亦有精通天文历算的学者,也许他们的望远镜更加精密吧,“竟可窥吾面”。

拜月

“中秋祭月拜月”是民间一项传统风俗,拜月的仪式庄严而隆重,其主要流程是:三上香、三敬酒、诵读祝文、焚烧祝文和月光纸、集体拜月、礼成,再由主拜将象征和谐团圆的月饼分切开来,送给在场的每一位宾客。

中秋祭月拜月活动的延续和传承,已经成为扬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观月作文200字。

祭月、拜月活动自古有之。《真州竹枝词引》中有一段文字记录了扬州人中秋节的风俗。

八月十五中秋,人们用菱角、鲜藕、新月饼互相馈赠。此时满街都在卖宝塔灯,制作这种灯的人,各人都做出新样式,以便畅销。晚间有祭祀月亮的风俗,中秋节望月有感作文,买来月公纸,供在案上,还有芋苗、栗子、菱角、白果等品,中间放着大团圆月饼,旁边摆着藕,中秋节赏月的作文400字,藕节是多芽的,美其名曰“子孙藕”。家家都是这样,所不同的是,观月作文100字,小孩子在旁边祭祀月亮时,称为“小月公公”。不同人家根据家庭情况,有丰有俭。经济条件好的,祭品除了菱藕外,还有南瓜、天茄、葡萄、莲芡之类,凡是秋天结成果实的,都一定搜罗而来。当时,甚至有人将西瓜留放到此时作供品。供必有灯,或更有小仪仗,另外如戏台、走马诸灯,高下罗列,然后月下敲锣鼓,加上娱乐节目。

赏月

扬州中秋观月、赏月首选地当推瘦西湖公园,园内有三处观月、赏月绝佳之处。

其一,五亭桥。

李斗《扬州画舫录·桥西录》载:“(莲花桥,即五亭桥)上置五亭,下列四翼,洞正侧凡十有五。月满时,每洞各衔一月,金色晃漾。”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情境,难怪前人有词赞曰:

中秋赏月作文1 晚上,我跑去看,我正在把水果放在盘子里,有桃子,橘子,苹果,柿子,梨,葡萄,菠萝,刺猬。看到他们在水里真是令人垂涎三尺。放完果子,放上香炉,把香放进去。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大门前的水泥地上,用火把点燃。

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

如今瘦西湖开放了夜游,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逐梦、圆梦,在那一饱眼福,欣赏十五个月亮齐现的壮观而神奇景象。

其二,二十四桥。

单单看景区那副江峰青所撰的对联,就会让你沉醉: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云影、秋水、扁舟、小桥、箫声、月色,读之如身临其境,物我难分。下联化用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句,旧瓶新酒,颇有韵味。一叶扁舟穿桥而过,悠闲自得。箫声响起,风中萦绕。明月在眼前,箫音漾耳畔,不知不觉已近三更,一幅恬淡、优雅的扬州月夜风情图,何人不醉?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1 中秋,用“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来赞美它,最适宜可是了!中秋,月儿圆圆,能够为玩耍的圆球;星儿凝息,能够为母亲的颈饰;云儿荡漾,是那浮动的轻纱;清风歌唱,娱人心魂,空中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在今日。

其三,小金山月观。

郑板桥用一副对联向游人解说着,此处的月亮和云儿风韵别具: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中秋观月作文结尾。

板桥先生凭寥寥十字,将扬州的月和云作了形象生动的描绘。月光如水,月色与湖光相融,柔和、纯净。云涌天空,变幻多姿,八月十五观月写一篇作文500,连绵、重叠,与人间的小金山相映媲美。

读此联如同读一首诗,假若亲临实地,你不就成了画中之人吗?

当然,除了瘦西湖内的景点,城区有一些地方亦是赏月妙处,比如那深藏古巷的“二分明月楼”,它被称作“扬州最佳赏月处”。赵孟頫的那一副对联早已将此地定位成赏月的“第一楼”。

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登扬州第一楼,赏天上十分圆,多么幸运,何等惬意!

其实,扬州赏月的好地方数不胜数,那些名字中含有“月”的桥、路、园等处不都是赏月之佳地吗?

闹月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1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这话很有道理。看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儿终于赶来了,它先是金黄的金黄的,徐徐穿过那一缕缕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

扬州的中秋,除了围绕着月而进行的活动之外,还有一些值得我们了解的习俗。

在中秋节时,过去扬州人有“摸秋”的习俗。其实这也是南方人一种求子息的风俗。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摸秋》:“鸠兹俗,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秋。”

《真州竹枝词》里有三首写到了扬州中秋的习俗,诗曰:

锣鼓

写中秋节赏月的作文1 中秋的夜晚,我们全家吃完了团圆饭后,来到了院子里赏月。夜空中,几颗顽皮的星星在向我不断地眨着眼睛,树梢上,金黄色的亮光在移动。慢慢地,中秋的月亮露出了一小半脸,像有什么重担似的。

谁家击鼓更鸣锣,听到中秋每易讹。

为有霓裳今夜奏,孰为凡响孰仙歌。

兔灯

赏月的作文1 中秋节又到了,一个举国同庆全家团圆的日子,我迎着阵阵清风闻着小草的幽香我踏上了观月的旅途。来到小花园人们的话语早已打破了秋夜的宁静看得出人们早已等候多时了。

一椀银灯万顷秋,行来村巷路悠悠。

想因捣药嫌辛苦,偷到人间作夜游。

中秋观月的作文500字 中秋节,人们有这样的习俗——吃月饼、赏月。这个中秋节,我因为没有吃到月饼而沮丧,但我认为赏月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晚上八点左右,我走到窗前,打开窗户。目不转睛地欣赏着别样的月亮。

摸秋

一片幽光照满园,篱门深似广寒门。

摸他不是寻秋去,要学嫦娥月里奔。

以前,笔者只知扬州人在端午节有弄潮的表演节目,最近读了北宋田锡的《拟古·其十四》惊讶地发现,至少在1000年前扬州就有人在每年的中秋展示弄潮的绝技。田锡曾经出知泰州,泰州与扬州近在咫尺,诗中所写应是亲眼所见:

广陵秋节半,旗鼓迓灵涛。鰌沈云海远,风激雪山高……

扬州的中秋,流淌着诗情,闪烁着画意。

天上一轮明月靓,人间万事此时新。

高扬 撰稿

【来源:扬州网_扬州文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