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类似作文,山中访友课文讲解

  • 2022-11-04

【教学目标】

1. 提高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感 受自然界的和谐美好。

走出门,就与满天的朝霞握了握手,碰了碰头。清晨,好清爽!心里的感觉好清爽!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园子。蚯蚓爷爷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朋友。无私奉献的蚯蚓爷爷,您在湿润的土壤里耕耘了多少年。

2. 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 选择一项完成习作,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 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入课,激发兴趣

1. 回忆本组课文的学习主题。

2. 师:课文为我们展示了几个大自然的美景。请 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你对哪些“美”景印象特 别深。 (学生浏览课文进行交流,师相机指导点拨。)

3.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阅读课文后的不同感受,关于大自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些课 文就是作者对大自然的感受。今天,我们也要一起来 说一说、写一写这个奇妙的大自然,说一说我们对大 自然的独特感受。

二、自学提示,明确要求

1. 引导学生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一”中的学习 提示,整体了解本次习作的内容。

2. 交流: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3. 师相机明确每一项习作的要求和内容。

仿写《山中访友》作文| 走出门,就与满天的朝霞握了握手,碰了碰头。清晨,好清爽!我一个人走在一条幽静的小路上,这是通往花园的路。我要去那里拜访我的老朋友们。那一棵树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树。

(1)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想想它们在 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或变化的,想象它们眼中的世界 是什么样子的,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2)选取生活中的几种音响,或者仔细听一段音 响的录音,展开想象,把想到的、感受到的讲给同学 听,然后写下来。

(3)在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中挑选看到的风景名 胜,或一件有意义的事写下来,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 和体会。

三、分类导引,学习写法

乡村访友 独自漫步在金色的田野间,呼吸这新鲜的空气,享受着温柔的阳光,远眺白云之上静听溪水之间。我踏着轻快的步伐,独自踏上访友的旅程。秋,与我在这片金色的田野间约会。黄灿灿的稻子在微风中摇摆着身躯。

仿写《山中访友》作文1 走出门,就与太阳撞了个满怀。新鲜的空气使我贪婪的吸着。早晨,好清爽!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核桃树,又名胡桃树。一个个又圆又大的核桃们相聚在一起,好像是冷了挤在一起使自己暖和起来 。

师:明确了写作的目标,那么怎么来写好其中的 一篇呢,我们先一起来作一些交流和探索。

1. 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想想它们在大 自然中是怎样生活或变化的,想象它们眼中的世界是 什么样子的,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1)回忆《草虫的村落》的写法,作者是站在什 么角度来写的,是怎样写具体,又是怎样写得有情有 义的。

1、海边访友 清晨,伴着花香,踏着轻快的脚步,我独自一人走向海边,去拜访我的老朋友---大海。这艘小船是我所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小船,你多么了不起啊,你在这沙滩上驻足已有些年头了吧。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作者把自己当成一只 爬行的小虫。站在小虫的角度来到了草丛,遇到了一 个大黑甲虫,看到了草丛里的不同景色以及昆虫们是 如何劳作的。作者看到小虫们是如何打招呼,想到了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到昆虫们在进行鸣叫,想到 了它们在办一场音乐演奏会,看到小虫们在运食物, 想到它们在辛勤地劳动。

山中访友作文400字1 《山中访友》是一篇极富想象力的文章。这篇文章行文流畅,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 文章采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为诙谐幽默。“拾起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

(2)指导如何写好这一类习作。 师:写好这一类习作,可以把自己当成是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也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要采用第一 人称的口气,山中访友课文讲解,用拟人化的方法来写出生动的故事情 节,李汉荣山中访友原文,写出有趣的细节,可以写它们的对话、行动、活动, 等等。

2. 选取生活中的几种音响,或者仔细听一段音响 的录音,展开想象,把想到的、感受到的讲给同学听, 然后写下来。

(1)教师播放一段声音,让学生听有什么声音?

(2)听到这些声音,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重点是指导学生发挥想象, 加入一定的生活细节。

(3)发散习作内容。

师:老师刚才播放了几种声音,但世界上的声音 各种各样,你可以准备很多的小纸条,山中访友课文概括,每个纸条上写 上一种声音,然后随机抽出这些纸条,看会有哪些声 音,再想一想你可以编出怎样的故事呢。

3. 在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中挑选看到的风景名 胜,或一件有意义的事写下来,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 和体会。

(3)师:回忆了课文的写法,你打算如何来写暑 假里看到的内容呢?

交流:对看到的风景名胜可以分几方面来写,也 可以按照一定的事情发展顺序来写。

四、独立写作,完成初稿

学生自主挑选一项内容,在课堂上完成习作初 稿,六年级山中访友课文。(教师提示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五、梳理方法,指导修改

——仿写《山中访友》刚走出家门,迎面就扑来凉爽的风,风中饱含着泥土和稻谷的清香气息,啊!清晨,好清爽。绕过屋角,走过大坪,乐悠悠地漫步在田间小道,独自一人去访问我的朋友。那条渠道,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

1. 师:同学们都挑选了自已感受最深的内容,完 成了写作的初稿,俗话说“文章不厌千遍改”,围绕这 一次的写作要求,山中访友作者是谁,大家的初稿还有修改的空间,我选 取了三位同学的习作(三项内容,各选一位学生作代 表),一起来评一评,相信在评的过程中会给大家一 定的启发。

2. 出示评议要求:

(1)关注题目,是否吸引人。

(2)关注想象,是否独特,是否写出了自己内心 的真实感受。

(3)关注表达,是否做到了文通句顺。

山中访友仿写作文1 那棵高大的水山树,是我第一个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你在这里站了十年了吧?你日夜保护着我们的校园,有多少学生在你身下,乘过凉,留下美好的童年,许多孩子已上大学,而你依然如旧的保护着我们的学校。

那一棵树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树,你挺拔的站着是在迎接我的到来吗?你开出美丽的花儿,是给来看你的朋友准备的一份见面礼吗?你像一把撑开的大伞,多少人在你身下乘凉。你直着腰,挺着胸。

3. 指名读例文,围绕要求进行评议,特别评议是 否写出了内心的真实感受。

4. 读议完成后,重点指导:怎样才能把自己真实 的感受写具体。

师:三位同学的习作内容各不相同,但有一个要 求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写具体,那 么如何把自己的感受写具体呢?

(1)结合《草虫的村落》,指导调动多种感官写具 体。

看一看,在草虫的眼里看到的大自然是怎样的 呢?那在习作中,你挑选的角色看到的大自然景物又 会有哪些呢?

听一听,在草虫的村落里听到了音乐会情景是怎 样的呢?那么你在这个角色里又会听到什么呢?

摸一摸,你的习作中,有摸到的景物吗?感受是 怎样的呢?

闻一闻,你在怎样的环境里,会闻到什么样的气 味呢?你是喜欢还是厌恶呢?

想一想,草虫看到了很多的甲虫想到它们在交 流,它们在劳动,你的习作里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呢?

(2)联想前因后果,指导前后联系写具体。

师:在第二类(声音)习作中,我们要把几个声 音通过想象联系起来,山中访友作者。那么如何写出自己的感受呢?

出示:想一想,山中访友中心思想,主人公是谁?

走进宝月荷塘,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荷花的清香。早晨,好清爽!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轻松,在荷塘小路上漫步,独自访问我的朋友。那座弯弯的石拱桥。

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些声音的,发生了一件怎 样的事? 想一想,这些声音之间的前因后果是怎样的?

(3)结合《山中访友》等课文,指导由此及彼写 具体。

师:想一想,《山中访友》中的作者到了山中看 到了山里的老桥、树,把它们当成自己亲密的朋友,山中访友, 产生出那么多的联想,你在风景区游玩的时候,想到 这样去交流吗?

六、独立自改,小组互改

师:相信刚才的评改提示,会给大家很大的启发 和帮助。请同学们拿起笔,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修改的时候,请运用好“增”“删”“调”“换”的符号。

1. 学生独立运用修改符号修改。

2. 小组成员之间互批互改。

七、展示修改,誊抄入本(略)

(作者:吴晓玲,福建省罗源县凤山小学)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