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作文800,父亲作文800字抒情高中

  • 父亲节
  • 2025-01-14

小红 | 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作文800字篇1 父爱如泉,清澈透明;父爱如阳,温暖明亮;父爱如雨,滋润我心。雨中的父爱令我难以忘怀。 记得那是九月的一天,堆积了一天的乌云终于在晚上爆发了一场大雨,天空中电闪雷鸣,狂风呼啸。那时我坐在教室。

4月20日是父亲去世后的“五七”祭日,按家乡习俗,他的灵魂在这一天也终将离我们远去了。至今仍然禁足在万里之外的我只能奢望用文字留住记忆中的父亲,也借此一同缅怀我挚爱的母亲。

2020年是令人诅咒的一年。一场新冠肺炎先是让整个中国暂停了近两个月,现在又让全世界瘫痪,240多万人染病,超过15万人死亡,这些数字每天都在以令人心惊肉跳的速度增长。而我远在湖北的父亲,尽管躲过了新冠肺炎的肆虐却没能战胜自身的病魔而在3月18号溘然长逝。在母亲去世整整十年之后我又失去了父亲,这一次我更因为疫情无法守在父亲身边,尽一个女儿最后的孝道。

父亲刘光容1935年元宵节出生在长阳县资丘镇黄柏山的大山里。他是长子,下面有五个弟弟,一个妹妹,其中两个弟弟先后夭折。奶奶在父亲15岁时就去世了,我无法想象在那样赤贫的条件下爷爷一个人是怎么把那么多孩子拉扯大的。父亲读了几年私塾后就开始去山下资丘街上的一家杂货铺打工,因为聪明勤快,算盘打得好,他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了。

1951年父亲得知县人民银行招聘的消息后和一个同乡小伙伴决定去应聘,并相约一同去资丘坐船到县城。下山的路上他们发现了一只野羊,父亲作文800字抒情高中,二人合力捉住了野羊并将猎物瓜分。父亲当天赶到资丘将他分得的半只羊卖了4毛钱,解决了去县城的路费,第二天顺利坐船出发并且应聘成功。而那位小伙伴因将他分得的猎物拿回家孝敬父母而耽搁了一天,谁知次日清江发大水,所有的船都停航了,他错失了这次招聘的机会,后来他和父亲的人生有了截然不同的走向。

进入银行后父亲被选派到省金融学校培训,他在杂货铺学到的珠算技能在银行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953年他被提拔为会计股股长,那一年他才18岁。1957年父亲被安排到都镇湾区金福乡担任书记,1960年开始他先后担任都镇湾区区长、区委书记。

回忆父亲是不可能避开母亲的。1936年秋天桂花盛开的时候母亲李嘉桂出生在长阳县津洋口镇街上。母亲小时候体弱多病,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上小学。她1956年在县一中上学的时候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在银行工作的我父亲,但其时母亲觉得自己还小,还想继续读书就放弃了跟父亲的交往。后来母亲考上了宜昌二高,1958 年那个朋友再次跟母亲说起了父亲。母亲对父亲还是很有好感的,第一次断交后父亲并没有死缠烂打让母亲觉得他很爷们儿,于是他们又开始交往了。父亲浓眉大眼、身材高大,在那个年代估计是难得的帅哥,当然母亲也是秀外慧中,这一次他们修成了正果,1959 年春节,还在上高中的母亲就和父亲结婚了。

婚后母亲继续她的学业,并于1960年考上了武汉师范学院历史系,1962 年她因为生我哥哥休学了半年。1965 年母亲大学毕业的时候是全国统一分配工作,尽管已经结婚生子,她还是被分配到了郑州市第十二中学,在那里工作了五年。

因为母亲要继续上大学、毕业后又被分配到郑州工作,哥哥出生后就一直被寄放在父亲工作地都镇湾的一户人家里。到了1968年,父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他不得已将哥哥送回老家跟爷爷和小叔叔一起生活,一直到三年后母亲调回长阳才将哥哥接回身边上学。原来哥哥还是留守儿童的老前辈呢。

1966年底我在都镇湾出生后母亲将我带回了郑州,寄放在她们学校附近的一户人家里。母亲说我的保姆一家人都对我非常好,他们家喂了奶羊,养着母鸡,我随时有羊奶喝,每天一听到母鸡下蛋后的咯咯声我就跑去捡了鸡蛋让奶奶煮给我吃,这让我在他们家乐不思蜀,母亲每次去接我我都又哭又闹不愿意跟她回家,让她很是伤心。母亲一直感念那家人的好,特意在我大二的暑假带我去郑州看望了他们。

六、七十年代中国的交通极为不便利,母亲每年寒暑假回长阳探亲都要坐火车、转轮船、再换汽车, 有时还要走几十里路才能与父亲团聚。有一年母亲把哥哥和我都带在身边,在火车上不得不抱着我,把哥哥塞到火车座位下面睡觉。父母1959 年初结婚以后一直分居两地,直到1970 年底才团聚,近十二年的时间,母亲每年两次奔波往返,在那个年代该是多么不容易啊!

我的爸爸作文800字篇1 我有一个好爸爸。我的爸爸是一位校长,他高高的个子,喜欢穿西服和戴领带。爸爸天天都让人觉得精神饱满,炯炯有神的眼睛里总是闪着亮光。爸爸是一位好厨师。只要爸爸没有出差。

我小时候最危险的一次经历就发生在郑州。那应该是1968 年的春节前夕,我刚一岁多,母亲和我住在她们学校的一个小房间,学校放假了,我们第二天就要回湖北。那天傍晚母亲用我们取暖的煤炉煮饺子, 我站在炉旁的凳子上趴在桌边画画。饺子快好了的时候母亲让我下来吃,她自己拿着碗准备盛饺子。我人太小就将脚踩着煤炉的一角准备下去,没想到把煤炉踩翻了,自己摔在了地上,一锅开水连带饺子全都泼在了我的后背上,顿时就起满了水泡。幸亏当时我穿着棉袄棉裤,后来居然没有留下任何疤痕,也算命大,但据说整个冬天我都只能趴着睡觉。我脑海里一直有自己在煤炉旁边画画和踩着煤炉一角下去的画面,不知道是因为真的有记忆了还是母亲多次讲述后我自己想象出来的情景。

弟弟1969年底在郑州出生,母亲一个人在医院生下了他。直到母亲次年调回老家,父亲才第一次去了趟郑州接回了母亲和弟弟。

1970 年秋,长期在外求学、工作的母亲终于调回了都镇湾区的厚浪沱中学(七中),那个学校离父亲工作的地方还是有十来里的距离,还隔着一条江,他们实际上仍然处在分居两地的状态。我们跟母亲一起住在学校的一间宿舍里,时不时会回父亲那边。记得有一次父亲的腿受了伤,他拄着拐杖回到了厚浪沱的家里,那好像是他唯一一次在那个家里住了一段时间。

我们家附近没有幼儿园,我的学前时期基本都是在厚浪沱中学校园里度过。那是一个很大的旧祠堂改造成的学校,老建筑依山傍水,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地面是大块的石板铺成,写一篇关于父亲的作文800字,还有石砌的大圆门,校门口的河边上有好多几百年树龄的柳树。许多年以后因为修建隔河岩水电站这些都沉入了水底。

记得厚浪沱中学当时的校长李贻献伯伯是从外地下放来的,说普通话,我记忆中的他跟电影《英雄儿女》中王芳的父亲很像。他没有孩子,特别喜欢我, 经常跟我母亲开玩笑让她把我送给他。母亲说李伯伯是个特别好的人,如果不是因为只有一个女儿,她可能真的会考虑。李伯伯的夫人当时好像是《宜昌日报》的总编。

有一天校园门口有人卖李子,那是我最喜爱的水果,红彤彤的让人垂涎欲滴。我兴冲冲地找到母亲求她给我买李子,可她没有答应。我在卖李子人的担子边转了半天,实在忍不住,又去找母亲了。我特意捱到母亲上课的时候在她的教室门口探头探脑,母亲看到我不得不停下正在讲的课走出来,她怕影响上课只好给了我两毛钱。我不记得母亲有没有秋后算账,但我估计这种无赖的手法我也不是第一次使用,唯独这一次我至今仍印象深刻。

父亲不是山,他没有那土地芳香的味道;父亲不是海,他没有咸丝丝的味道;父亲不是树,他没有树木那清新的味道。父亲有的只是,酒味,烟味,药味,但是我喜欢这味道,因为这里边是父亲的爱,我爱父亲的味道,更爱父亲。小时候。

那时候母亲给我们买了很多小人书,足足有一抽屉,那就是我的启蒙读物。据母亲说我自娱自乐的时候会把我小人书里的故事用当时流行的儿童歌曲曲调唱出来,我们家的邻居是一个会拉手风琴的老师,他有时会拉着他的手风琴陪我一起唱。后来很多小伙伴问我和哥哥借小人书,借着借着就没剩下多少了,母亲为此还心疼了好久。

我上学之前去姑姑家住过一段时间,在资丘曲溪的深山里。父亲来接我回家的时候我偷懒不愿意走路,他就要么背着、要么驮着我走了十几里陡峭的山路,精疲力竭。父亲对这件事印象特别深,经常提 起,我一直为此深感自责。

我们周围的孩子们都称呼他们的母亲为“妈”,只 有我和哥哥称母亲“妈妈”,这可能是我们在郑州生活时养成的习惯。我上小学前夕的某一天哥哥一本正经地向母亲宣布他以后不再叫她“妈妈”了,要叫“妈”, 因为“妈妈”是小小孩叫的,现在他长大了。我听了马上说那我以后也不叫“妈妈”了,我也要叫“妈”。我刚从郑州回到都正湾的时候讲一口河南话,经常被小朋友们取笑,后来才慢慢学会了长阳话。至此,郑州留给我的最后印记也消失了。不过我们对父亲的称呼“爸 爸”倒是从小到大都没有变过。

1973年我开始在附近的鸭子口小学上一年级。因为学生人数不足,学校设置了一个复式班,班里有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几个不同年级的学生,每个年级的学生坐一行。老师给某个年级的学生讲课的时候就让其他年级的学生做作业。从我们住的地方到学校有一公里左右的路程,本来母亲是让哥哥带着我的, 可他每天跟小伙伴们很快就跑得无影无踪了,经常都是我一个人上学放学,我很害怕。有一天早上上学前我大着胆子跟母亲说我不想上学了,她不由分说就揍了我一顿,美其名曰要把我的这种念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过从此以后我确实再也没有动过不去上学的心思。

那些年父母每个月的工资总共才一百多一点,他们双方的家庭都不能为他们提供任何帮助,父亲的家庭还需要他的接济;三个孩子的保姆费、每年探亲的交通费都是巨大的开支,而且那个年代都是在单位的食堂买饭菜,家里根本没有厨房。反正我小时候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捉襟见肘,每到月底她都要去预支一些下个月的工资买饭菜票。听父母说他们直到哥哥参加工作以后才还清外债。

母亲在厚浪沱中学工作期间将弟弟寄放在都镇湾街上的保姆家,偶尔会把他接到身边。我们平常都在学校食堂买饭菜,弟弟特别爱吃肉,碰上食堂有粉蒸肉母亲要买两份,我和哥哥几乎吃不上,因为母亲要求我们让着弟弟。后来母亲实在招架不住了,就跟她的同事说起了她的苦恼。他们给她支招,让她去买一块肉回家做成有汤的红烧肉,然后让弟弟先吃肥肉, 再喝汤,最后吃瘦肉,并且一点都不能剩。这一下把弟弟吃伤了,又吐又泻,好久都不吃肉了,后来重新开始吃肉也是只吃瘦肉,一点点肥肉都不碰。

我的父亲 父亲是一个不擅言谈的人。额角上留有岁月的痕迹,总是挂有笑容和宽大的肩膀,也就成了父亲的“标识”。 小学的时候,父亲总是走在我前面。他送我上学,拎着书包,我便一路小跑地跟上他的步伐,那时我想说:父亲。

哥哥在厚浪沱的时候曾经与死神擦肩而过。有一次母亲带学生们下乡劳动,哥哥一个人在家,我的父亲作文800字初中作文。一天哥哥突然肚子疼痛难忍,母亲的一个同事将他背到附近的小卫生院,那里的医生说哥哥是阑尾炎需要做手术,但他们没有条件。父亲得到消息后赶来将哥哥送到都正湾区医院,区医院发现哥哥情况很危险,他们对手术没有把握,父亲又迅速从县医院请来了医生。手术结束后医生说哥哥的阑尾已经穿孔,如果再晚一个小时他可能就没命了。哥哥后来因为伤口感染又去县医院住院,我记得还是父亲找来了一只小船送哥哥去的。

大概是1972年的夏天,都镇湾区下面有个地方发生了一头老虎(当地人称老虎,但实际上应该是金钱豹)伤害牲畜的事。为了防止老虎伤人,父亲和武装部的人一起去围剿老虎。在周旋的过程中老虎扑向了父亲,他拼死抱住老虎一起滚到了山脚下,结果老虎被摔得奄奄一息,父亲除了脸部被严重抓伤以外身体的其他部位倒是完好无损。后来父亲脸上的伤口被缝了50 多针,有一个伤口就在他的太阳穴边上,十分危险。缝合伤口的时候不能打麻药,他居然硬生生地挺过来了。当时父亲成了远近闻名的打虎英雄。

听到父亲受伤的消息时我正在都镇湾街上玩,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父亲,灵机一动向一个熟悉的阿姨借钱买了一碗馄饨,小心翼翼地端着送到医院去。那个医院在山上,从饮食店到医院大概有一公里的山 路,我把馄饨端到医院时汤都泼光了,父亲作文高中800字。进病房看到整个头都包在纱布里的父亲时我吓傻了,馄饨碗也掉到地上摔碎了。我的馄饨虽说不合时宜,父亲也没吃 上,但他却一直记在心里。

我之所以能够一个人走到医院,是因为我以前也去过一次那间医院,那一次是因为弟弟。弟弟小时候被寄放在保姆家,我如果没人管的时候也会被送到那里。有一天保姆给我们买了大约两斤刚上市的新鲜樱桃,结果弟弟一个人吃了一大半,不一会儿他就口吐白沫晕过去了。我吓坏了,哭着叫来保姆,她一边给弟弟掐人中一边让人去通知父亲。父亲来后抱起弟弟就往医院跑,我也跟在后面,我们一口气跑到了医 院,好在弟弟很快就被抢救过来了。因为当时年龄小也没弄清楚弟弟为什么会出现那种状况,但以后我每次看到樱桃都心有余悸。

原来我们家那么多惊心动魄的大事件都发生于母亲在厚浪沱中学工作的那几年,以前我都没有意识到。对这种灾难接踵而至的现象母亲有个很形象的比喻:打乱仗。不过我对这个时期的记忆倒是并不灰暗。

有一年暑假母亲、哥哥和我都住在都镇湾父亲那里。一天哥哥跟母亲说他攒了几块钱,要把钱交给母亲补贴家用,母亲感动得热泪盈眶,不停地夸哥哥懂事,我在旁边听了羡慕得不得了。几块钱对我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我的零花钱早就花光了。我也想给家里做点贡献,可去哪里弄钱呢?我先是找小伙伴商量一起去捡废品卖,我们想捡废纸、废牙膏皮,可找了两天发现根本捡不到什么。有一天我去那个小伙伴家玩,发现她家有个抽屉里有好多黄灿灿的子弹壳, 我们大喜过望,把那些子弹壳全部拿去卖给废品收购站,每人分了好几块钱。我兴冲冲地把钱拿回家交给母亲,想邀功请赏,结果她对我的一夜暴富高度怀疑,问清来源后她马上叫回了父亲。原来小伙伴的爸爸是区武装部部长,那些弹壳是他们练习打靶后留下来的。父亲带着我去小伙伴家给她爸爸还钱、赔礼道歉。我人生的第一次挣钱尝试就这样灰溜溜地收场 了。

父亲在都镇湾期间工作非常辛苦,落下了背痛的毛病,这个病痛一直折磨着他,无时无刻,他最后离开人世也与这个病有很大关系。父亲因为背痛难忍不得不吃止痛药,但这种药吃多了会导致胃出血,去年已经发生过一次。他平常都是尽量克制自己,这次因为疫情被困在家近两个月,没有其他的活动可以分散他的注意力,背痛更是难忍,可能止痛药吃得稍微频繁了一些,结果又一次胃出血。这次出血量太大导致了多器官衰竭,父亲终于没能抗过去。

1974年我小学一年级毕业后我们全家搬到了县城,父亲一年前已经被任命为县委副书记了。母亲在城关中小学工作,我和哥哥都在那里上学,弟弟开始上幼儿园,我们一家人终于真正团聚了。

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们跟长辈们说话时要用“您”或“您们”,只有跟小伙伴说话才能用“你”、“你 们”。在县城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的小伙伴跟父母说话也用“你”,我觉得他们很酷,自己也有点跃跃欲 试了。有一天我跟母亲说话时大着胆子改用了“你”, 结果马上招来了她的训斥,她说这样跟长辈说话是没礼貌的表现,绝对不能允许,我只好就范。回想起来我小时候似乎还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连青春期都没有叛逆过。

我的爸爸作文800字高一大全1 值得敬佩的人有很多,那些在危险事情发生时及时赶来救人的消防员叔叔们,挽救人们生命的白衣天使们。而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是我的父亲。 他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工人,普通的小平头,一张红润的脸。

那时候我们住在县委大院,里面很空旷,种了大片的苹果树、梨树、林檎树,还有柚子树,到了水果成熟的季节院子里很多小孩子都会偷偷摘来吃,包括我自己。那个年代物资本来就极度匮乏,再加上这瓜田李下的,想管住那么多熊孩子可不容易,管理科的人肯定被我们折磨得够呛。我们家门口有一颗柚子树,有一次弟弟偷偷摘了一个柚子,结果被发现了,父亲让弟弟跪在柚子树下惩罚他,估计也是想杀一儆百。当时院子里好多孩子都去围观,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警醒,反正从此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偷过水果了。这件事还是今年一月份我跟父亲视频聊天时他想起来 的,他到现在还觉得当时对弟弟的处罚方式太粗暴, 很是内疚。其实父亲近几年的记忆力已经越来越差, 但这件事他记得比我都清楚,我好好地表扬了他一 番。咦,奇怪,怎么弟弟的趣闻逸事都是因为吃呢?

县委大院后面的清江边那时还有很宽广的沙滩和很多的树木。有个星期天我跟一个同班小伙伴约好要去做好事,到江边拾肥,然后把肥料送到学校的农田。找了好久没见到什么肥料,我就想捡点干树枝给家里做饭用。结果在一棵小树上掰枯树枝的时候摔了下来,脸撞到了地上的一个小树桩上,受伤了。我不敢告诉母亲实情,骗她说是做好事受的伤,结果她第二天告诉了我的班主任,班主任又在班上表扬了我, 这让做贼心虚的我每次看到那个小伙伴都无地自容。尽管小伙伴并没有揭发我,但我第一次体会到了用一个谎言掩盖另一个谎言的不易与不值,从此再也不撒谎了。

70年代中后期也是运动不断,批林批孔、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粉碎“四人帮”等等,那时候父母不仅白天要上班,经常晚上还要开会学习。有时候晚上轮到我照顾弟弟,我就带他去旁边的大礼堂看电 影,那个年代的电影只有样板戏,我们看了无数遍。当时大礼堂还经常有县里各个地方来的文艺汇演,都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我们小时候知识分子被蔑称为“臭老九”,知识、教育都不受重视,但父母一直都要求我们好好学习, 不过因为工作忙,他们没时间也没精力关心我们的具体情况。父亲在家只要看到我们在看书就很高兴,也不管我们看什么书,母亲看到我们在看书就尽量不让我们做家务了。而我呢,一方面想讨好父母,另一方面想逃避做家务更是随时随地都抱着书在看。

我小学二年级在哥哥的影响下开始看第一本长篇小说,很多字不认识,我就边看边查字典,看得很慢,结果被哥哥取笑,理由是没有人看小说还查字典的。渐渐我看书越来越快,到我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母亲告诉我,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跟她说我的作文写得不错,看得出我读过不少课外读物。其实那时候的我对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没有任何概念,没想到偷懒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因为我爱看小说,几乎所有心思都放在了阅读上面,对需要大量练习的数理化敬而远之,成绩一直差强人意。到高二分文理科班的时候我感觉抓住了救命稻草,终于不用学物理化学了!但数学还是逃不掉。这个拖后腿的学科直到高三的时候才被我彻底克服,以父亲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其间的煎熬真是一言难尽。我高三的班主任王继武老师是武汉大学数学系毕业的高材生,通过他的魔鬼训练,我们班的高考数学平均分高居湖北省第一名,这在当时简直是个奇迹。

我在高中二年级以前都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上学,用当时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什么主观能动性。父亲1981年开始担任长阳县县长,两年后任县委书记,那时候正是中央大力提倡干部知识化、年轻化的时代,而父亲只有小学学历。我很为父亲不平,决心要努力学习,考上一个名牌大学为他争光。

说到考大学也有几件趣事。我是1984年参加的高考,当时考了533分,加上少数民族的加分,总分是543分,这个成绩是可以报考北京大学的。我回家跟父母商量的时候父亲说我如果去北京读书就要自己去宜昌坐火车(当时至少要30多个小时),但如果我上武汉大学他可以找便车接送我上学,而且平时出差去武汉还可以去看我、给我送点菜呀什么的。我只在三岁以前坐过火车,懂事以后除了去过一次宜昌从来没有到过长阳以外的任何地方,对于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江湖地位也没有什么概念,于是我听从父亲的建议选择了武汉大学。后来我经常开玩笑说父亲鼠目寸光,他也为此自责,直到前年我回家探亲他还在念叨这件事。其实我从来就没有真正埋怨过他。北大当年在湖北省的录取人数很少,大概只有十几、二十个名额,我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我大学的同班同学里还有考了550 多分的武汉市文科状元呢。从小就学习辩证法的人哪有那么容易钻牛角尖的。

1978年哥哥高中毕业,那时候小学读五年,初中高中各两年。他们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应届毕业生,可惜他那年没有考上大学。哥哥不想再读书了, 想参加工作。父亲让待业在家的哥哥到县招待所去做临时工,并且让招待所的所长给他安排最艰苦的工作。父亲的目的就是要让哥哥知难而退,回学校复读,再考一次大学。哥哥被安排在食堂帮厨,他干了两个月后主动跟父母说要去复读,第二年他考上了大专,离本科录取线只差了0.5分。不过哥哥在招待所帮厨的两个月也很有收获,他在那里学的油淋鸡一直是我们家年夜饭桌上的招牌菜,写给父亲的作文800字,至今他们家的高大上菜式也都是由哥哥主厨。

哥哥在县一中复读的时候我正在那里读初一。那年县一中第一次尝试在全县招了两个班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后来发现我们太小了,很难管理,一年以后又让我们回家了,高中一年级我才再次回到了县一中。从我们这一届开始,初中高中都改为了三年。

嫂子和哥哥可以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嫂子的妈妈是我母亲的中学同学兼闺蜜,她们两个人在武汉上大学的时候一前一后怀孕,还特意拍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但二人都矢口否认曾经指腹为婚。自从我们家搬到县城以后哥哥和嫂子就是同班同学,但那个年代男女同学之间是不说话的,怕被同学们笑话,所以尽管我们两家来往频繁,他们两人却都尽量躲着对方。哥哥一直等到上大学以后才展开攻势,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嫂子婚后和我母亲相处得亲密无间,堪称婆媳关系的典范,我都有点吃醋。我很喜欢哥嫂的这种家庭氛围,甚至力促这个现象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现,可惜姻缘的事可遇不可求。

1984年10月长阳成立土家族自治县,按国家法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首长要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当时担任县委书记的土家族父亲主动提出跟汉族的县长对调,成为了自治县的第一任县长。有人觉得这是降级,但父亲说只要是为长阳人民服务,让他担任任何职务他都没有意见。父亲胸怀宽广淡泊名利,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视为己任, 还几次放弃去宜昌的机会,对家乡可谓尽心竭力,一片赤诚。

我上中学以后有四年都在住校,后来又去武汉上大学,到广州工作,再后来出国定居,尽管几乎每年都会回长阳探望父母,但真正和他们朝夕相处的日子并不太多。总觉得以后会有很多的时间陪伴父母,但遗憾却不期而至。

2009 年底我正好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可以回国陪陪父母,我计划带他们去一趟台湾,正在办手续的过程中母亲却病了。我们取消了行程,旅行社退回了我交的一万元预付款,我跟父母说既然不能去玩了就把那笔钱留给他们花,可母亲执意拒绝了。

母亲的重症肌无力已经有好多年了,这个病是有特效药的,记得母亲刚得病的时候医生就告诉她邓小平也有这个病,只要坚持每天服药活到90岁也是可能的。但母亲怕对西药产生过度依赖,总希望通过中医来根治它,尝试了很多中药。这次母亲病情突然加重,父母商量后决定去武汉同济医院治疗。我和父亲一起陪母亲在武汉住院半个多月,春节临近时母亲也可以出院了。过年期间母亲的精神状态一直不太好, 我们以为是刚出院的恢复期,谁知道其实是因为血糖太高。正月初她又住进了长阳县医院,我们仍然没有意识到她的情况已经很危险了。结果几天后她突然脑溢血昏迷,已经无法救治。母亲在重症监护室靠呼吸机维持,她一直坚持到正月十六才撒手人寰。正月十五是父亲的生日,我相信即使在弥留之际,母亲也一定不想让自己的忌日给父亲的生日带来阴霾,一定在尽她最后的努力为父亲减轻痛苦。

母亲的去世对父亲的打击是巨大的,他失去的不仅是一个相濡以沫50多年的生活伴侣,更是一个无话不说的朋友,一个心灵相通的知己。

高一作文我的爸爸800字大全1 说起我的父亲,我是又爱又恨,爱恨交加。他的情绪喜怒无常,有时暴躁如雷,有时又平易近人,我实在是琢磨不透他。他看起来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可是他做起事来确是缜密得很,无微不至。 父亲长得一般。

父亲小时候几乎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教育,只上过几年私塾,而母亲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大学生,我的父亲800字作文高中优秀。记得小时候就听母亲那边的亲戚说过他们刚开始听说母亲嫁了个小学文化程度的乡干部时还很不理解,觉得母亲吃亏了。母亲经常说父亲文化程度低只是因为他没有机会上学,以他的聪慧如果有机会读书,上名牌大学根本不成问题。父亲确实爱学习,他的床边永远堆放着书和报纸,在家的时候,只要有一点空闲他一定是在看书或者读报,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不断进步吧。以前听到一个说法,说文化程度差异大的夫妻在婚前是文化程度低的一方崇拜文化程度高的一方,而婚后则是文化程度高的一方迁就文化程度低的一方。但我感觉我的父母双方是在互相促进,父亲变得更有文化了,母亲变得更接地气了。父亲和母亲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我从来就没有感觉到他们之间有任何精神上的差异。

我的父亲的800字作文1 父亲是一个不擅言谈的人。额角上留有岁月的痕迹,总是挂有笑容和宽大的肩膀,也就成了父亲的“标识”。小学的时候,父亲总是走在我前面。他送我上学,拎着书包。

其实父母除了学历上的差异以外,他们各自的原生家庭也有很大的不同。父亲年少丧母,家境贫寒。而母亲则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家里有药铺、地产,她从小养尊处优。解放后母亲的家庭被划为富农,跟父亲结婚后为了不影响他的政治前途母亲就再也没有回过娘家,逢年过节母亲只能带我们去她几个家庭成份好的亲戚家,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80 年代初,而那时候外公已经去世好多年了。母亲尽管从小生活条件优渥,但却非常质朴善良,她不仅对父亲在乡下的弟弟妹妹甚至他们的孩子都不遗余力地关爱帮扶,还特别喜欢干农活,每年春天她都会在家附近找块地方种上一些蔬菜,施肥浇水,不辞辛劳。母亲还跟婶婶们学纳鞋底,给我们做鞋子;四处拜师学做豆瓣酱、鲊辣椒、萝卜干、豆豉、泡菜、腐乳、醪糟等等,什么活儿都不拉下。只有偶尔看到她捧起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或者《明史》,或者某本线装书的时候我才会隐约感到她的与众不同。

我最喜欢母亲做的鲊辣椒。上中学的时候我每星期带两个罐头瓶装的菜,基本都是鲊辣椒,就用它拌饭吃,几乎都不碰学校供应的菜。母亲用鲊辣椒做的粉蒸肉更是我的至爱,不过这个东西在我们小时候是吃不到的。

母亲对她和父亲关系的评价是他们一辈子没有红过脸。确实我从没见过父母亲争吵,唯一一次看到母亲跟父亲生气是我上中学时候的一个春节。记得第二天就是除夕了,母亲在家里准备年夜饭的食物,哥哥弟弟出去玩了,我在做作业,父亲还在工作。母亲肯定是累得不行,又没有人帮忙,她见父亲回家一句话不说放下手里的活儿就躲到他们的房间去了。父亲不知就里,问我我也是一脸懵圈,父亲赶紧进房间安慰母亲,不一会儿母亲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出来接着干活了。

父亲在工作上是一个拼命三郎,他工作辛苦繁忙,经常出差、下乡,每次回家基本都是精疲力竭,母亲从来不让他做任何家务。而父亲尽管工作时雷厉风行,说一不二,回家后却是和颜悦色,对母亲更是言听计从。父亲虽说从不洗衣做饭,但他的动手能力很强,家里的修修补补敲敲打打都是他的活儿,连我都跟着他喜欢上了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很有成就感。

其实母亲并不只是在生活上对父亲关怀照顾、体贴入微,她也是一个父亲清廉为官的强力支持者和监督者。我在家经常见到他们拒收别人的礼物,有时候有人乘他们不在把东西放下就走了,他们都会折成现金还给人家,并因此给自己造成诸多不便。父亲一生经历了无数次的运动,他最骄傲的就是他没有任何污点。

我非常羡慕父母恩爱和睦的婚姻,可自己有了家庭以后才发现能做到像他们那样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你要有眼光、有运气找到一个和自己有相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彼此欣赏的另一半,其次双方都要有超高的情商妥善处理共同生活中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和谐的婚姻光有爱情是远远不够的,它还是个技术活儿。我有这么好的榜样和导师却不能复制他们的琴瑟和谐,唯一的安慰就是虽然和老公经常红脸但至今还是原配。

描写父亲作文800字1 对于父亲,在10岁以前,这个概念一直是模糊的,因为记忆里关于他的似乎很少,少到记不清楚他的样子,少到每年只有那么几天,用十只手指数得过来的日子里,他在我的身边,而那几天对于我,必然是这一年来最开心的日子。

中国传统家庭里的严父慈母形象在我们家正好相反,母亲对我们比较严格,平时几乎没有什么很亲昵的言语举动,偶尔气急了还会动用点武力,我们都比较怵她。而父亲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扮演和事佬的角色,对唯一的女儿更是有求必应、宠爱有加,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个典型的女儿奴。母亲一向标榜她对三个孩子都一视同仁,但父亲则是公然声称他最喜欢女儿,当然,这个“公然”可能也就是对我一个人说的。从小到大,我唯一一次被父亲揍大概是在5、6 岁的时候,我们还在都镇湾。那年夏天的一个傍晚父亲带我去河边游泳,天都黑了,玩疯了的我怎么都不愿意回家,父亲实在拿我没办法就揍了我两下,而从未被他揍过的我伤心欲绝,哭得都快虚脱了。从那以后父亲再也没有对我动过一个手指头,不知道是因为他再也不忍心打女儿了还是因为我无可挑剔呢?

父亲对孩子们很细心,他每次出差去外地都会给我们带礼物。他没有什么多余钱,都是带一些小礼物,他会把飞机上发的口香糖攒下来带给我们,觉得宾馆的馒头好吃他也会买一些带回家,有时候是一块橡皮擦、一个文具盒,他的心里时时记挂着我们。每次父亲出差回家,翻他的行李找礼物是我最开心的时刻。而且父亲的爱与关怀并不只是体现在行动上,他也不吝向我们表达他的爱,这也有别于传统的恩重如山却沉默寡言的父亲形象。

导语:父亲的爱,就像大山一样,高大而坚定。父亲的爱,每一点、每一滴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接下来我整理了关于父爱作文800字,文章希望大家喜欢!关于父爱作文800字 “世上只有妈妈好。

父亲不仅爱自己的孩子,对别人家的孩子也非常温和、耐心。有一次父亲出差给我带了一块有香味的橡皮擦,我的一个小伙伴(当时也就7、8 岁吧)特别喜欢,她请求我父亲下次出差也给她带一块。结果父亲后来出差还真的给她带了一块,连母亲当时都很感慨,说父亲每天那么忙,居然还能记得满足别人家孩子的一个小小心愿。她语气里的赞许和钦佩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我的父亲和母亲都非常平易近人,对成年人自不必说了,我的小伙伴、同学们去家里玩父母也会跟他们拉拉家常,往往问上几句就会发现共同的熟人,越聊越近,令他们不再拘束。尤其是父亲,他几乎走遍了长阳的山山水水,对绝大部分村镇的历史、风土人情都了如指掌,跟任何地方的人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我的一个高中同学时常提起当年去我们家,父母热情地挽留他吃饭,父亲还帮他夹菜的往事。那一次父亲彻底颠覆了他想像中的高高在上、不苟言笑的县长形象。

父母亲都是心地极为善良的人,对家人、对朋友、对同事他们都是真诚相待,热心帮助,但真正能够体现这种优秀品质的应该是他们对待陌生人的态度吧。

在厚浪沱中学工作期间母亲曾担任高中班主任, 她班上的一个学生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辍学。母亲觉得这个学生学习成绩和表现都不错,回家务农实在太可惜了。于是她趁星期天走了十几里山路找到那个学生家做他家长的工作,我记得她当时还带着我。这个学生克服困难回到了学校,后来他真的在事业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以前父亲在职的时候,每次下乡如果在路上碰到行人,尤其是背着重物的人,只要车上有空位,他一定会主动让司机停车捎上人家,他总说老百姓不容易,坐车几分钟的路程人家也许要走上大半天。我经常想,能够在这样的小细节上关心百姓疾苦的人,一定是心里装着百姓的人,也一定会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

父亲像一座大山,担起所有的重担,让我活得轻松安然。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父亲的作文,欢迎阅读。 父亲 大雪下了很长很长时间,大地像穿上了一件银白色的外衣,放眼远眺,分不清哪儿是天,哪儿是地。 在宽广的马路上。

母亲去世后的第一年我回家看望父亲,带他去南方散散心。到广州后他说要去南方医院看一个当医生的长阳老乡,见面后才知道那个医生当年考上某医科大学后因为家境贫寒正在为学费发愁,素不相识的父亲知道他的情况后给了他500块钱,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他研究生毕业后又去美国深造,回国后成为了南方医院的专家。他一直感激父亲的慷慨解囊,趁回老家探亲去看望过父亲,并邀请父亲去广州玩,这才有了这一次的会面。那个时候的500元大概也是父亲半个多月的工资吧,但我从来没有听父母提起过。

那次陪父亲散心的最后一站是香港,因为我要从香港返程,原计划是将父亲送上去广州的火车,由表妹负责他后面的行程。父亲却说他要在深圳停一下, 有个长阳老乡邀请他去,打听下来也是一个他以前帮助过的年轻大学生。后来父亲告诉我他在深圳得到了盛情款待,那个长阳老乡在深圳生活得很好。这真是一件美好的事。

在父母诸多的优秀品质中,我认为最为珍贵的是善良和大度。善良是他们所有行为的出发点,而不论是对名利还是在为人处事上的大度则让他们的一生坦坦荡荡,宠辱不惊、无怨无悔。

对于工作中的父亲我没有发言权。以我日常的观察,我感到父亲是一个充满激情、不知疲累、敢想敢干的实干家,也是一个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拼尽全力的理想家。我想,对于他热爱的家乡,父亲尽力了,他问心无愧。

我总觉得父亲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他年轻时一心扑在工作上,殚精竭虑、心无旁骛。即使在退休后他对娱乐活动也没有任何兴趣,他创建了县文化研究会并担任会长,召集长阳的文化名人研究长阳土家族历史文化,著书立说,开发旅游景点,发挥余热。每次回家看到父亲热情洋溢地给我介绍他们文化研究会的成果,看到他对长阳土家族历史文化的如数家珍,我就觉得也许从学历上看父亲算不上一个文化人,但他却是一个热爱文化的人,并且是一个能够调动文化人的积极性、发掘他们聪明才智的人。

我非常非常爱我的父亲母亲,但以前总觉得这是父母子女之间的血缘亲情,天经地义。现在仔细回顾父母的点点滴滴才发现原来他们两人不论在哪个方面都近乎完美,无可挑剔,不仅值得儿女们敬爱,更无愧于一个大写的“人”字,能成为他们的女儿真是我莫大的幸运。

父亲是一个好儿子、好兄长、好丈夫、好爸爸、好朋友,更是一个鞠躬尽瘁的好干部。而母亲在她人生的各个角色上也几乎做到了尽善尽美。她是一个好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她也是一个甘愿在父亲身后相夫教子、克勤克俭的贤内助。更难得的是母亲并不只是关心父亲的饮食起居,她由衷地欣赏父亲,会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他信任、鼓励和支持,也会时刻提醒、监督他,确保他不偏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理想。母亲和父亲是真正志同道合的伴侣。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舒婷的诗句:“我必须是你 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关于爸爸的作文800字,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父母的爱情不正是这个模样吗?

现在父亲和母亲都已经离开了我们,二人亲手为我们筑起的家也随他们而去了。但我相信,他们用自己的优良品德和言传身教为后代营造的精神家园永远不会消失,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将代代相传。

父亲去世后的当天湖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兼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文成国先生就写了一篇文章缅怀他。文先生在厚浪沱中学读高中时我母亲曾是他的班主任,后来他作为回乡知识青年在家乡奋斗时我父亲又发现了这个人才。父亲一直关注支持他,而文先生也一路乘风破浪越飞越高。父亲是个爱才的人,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发掘支持家乡的有才之士,为他们的前进铺平道路,希望他们越来越好,没有任何私心。

国画大师汪国新先生九十年代初拟创作一幅描绘八百里清江的长画卷,需要沿清江写生,当时担任县政协主席、号称“长阳通”的父亲兴致勃勃地为他当向导。父亲去世后汪先生和夫人郑桂兰女士连夜创作了一幅画纪念父亲,题词中有一句:“生不逢君艺半残”。我知道这是汪先生夫妇的溢美之词,父亲一直为自己能够一路见证汪先生走上艺术巅峰而骄傲和自豪。

感谢我高中时期的校长宋兴宏老师,他在我父亲去世后写了一副挽联,高度地概括了父亲的一生:

为官品正爱党亲民潜心改变穷山貌

退位习文礼贤下士致力吟成韵律乡

愿父亲安息!

愿母亲安息!

小红,1966年生于长阳都镇湾,在长阳读完高中后出外求学、工作。现侨居加拿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