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苗寨
我的中国梦,是为国家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或许我会成为一名医生,用熟练的手法以及高尚的医德来减少病患的痛苦。我会攻读每一本医学参考书,研究每一个难攻克的病例,我会一丝不苟地工作,做到“医者父母心”。
曹志光
登高眺望,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群山。这就是乌蒙山的特点。这里森林覆盖率很高,一个绿色的世界。支支岔岔的小河溪流,不计其数,宛如血管静静流淌,汇入蜿蜒的龙树河。
苗寨就在山中,一个相对隐蔽的山沟里,属鲁甸县水磨镇水磨村,海拔2200米,气候寒冷,主产玉米洋芋,居住环境较差,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龙树河发源于这里,最终流进昭通渔洞水库,长达35千米,长年流水不断,银光闪闪,像条玉带,两岸绿树成荫,风光撩人。苗寨无其他民族混居,很纯粹,或许这也折射了苗族同胞善良、与世无争的特点。
苗寨包括寨上、沟头两个村民组,共有183户698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苗寨人大部分还住杈杈房,生活、睡觉都在一间杈杈房里。有的人家人畜混居,少数人衣不蔽体、饥寒交迫,一年差半年粮,睡荞糠、盖披毡,过着原始的生活。土地下户后,苗寨人生活才逐渐得到好转,基本消除了杈杈房,盖起了土木结构的瓦房,告别了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但依然处在极度贫困线上。
1992年,我初进苗寨,那时苗寨的生活情境还记忆犹新,仿佛就是昨天。一进村,斑驳的土墙裂缝很显眼,有的用泥浆糊一下,有的用牛粪抹抹。据说牛粪比泥浆牢固,多年不会脱落,那是因为牛食草,粪便含草杆纤维的缘故。牛粪干了并不臭,山里人还经常捡来烧洋芋吃呢,我的中国梦800字作文初二。那时寨子里还没用上电,烧的是柴火,家门口都堆着一垛垛烧柴,有劈好的柴块,有的是活松枝。寨子里卫生环境不堪入眼,家门口总有个粪坑,那是堆垃圾和牲畜粪便的粪坑,长年臭烘烘的,成了滋生苍蝇蚊虫的温床,屋里屋外苍蝇满天飞。有头猪在粪坑里瞎拱,把土粪翻了个底朝天。有的人家门口有一堆土灰,一只老母鸡蹲在灰堆里“玩”,被我们惊动了,起来张开翅膀“扑扑扑”抖动身子,像是在舒筋活络,又像是想抖掉羽毛上的细灰,顿时灰尘笼罩,像个小爆破的烟雾。
那年,鲁甸县水利局安排一件人畜饮水管引工程给水磨镇(当时称乡),投资12万元,要求选在吃水最困难的地方,具体地点由乡政府决定。单位领导安排我下去规划设计,我叫了一位同事,连同司机共3人前往。到了水磨乡政府,乡党委书记及时召开领导班子及乡水利管理站人员参加的会议,决定此项目的建设地点。参会人员各抒己见,一下提出了20多个吃水困难的地方。大家提名的地点,饮用水都很困难,爬坡上坎的,枯水季节要到两公里外去挑。乡党委书记感到很为难,沉默了,大家也沉默。良久,才慢悠悠地说:我觉得,在“最困难”的前提下加上“少数民族”和“最贫穷”,就不难决定了。
“那就数苗寨了。”没想到水管站李站长打了个头炮。
“提得好!大家没意见就这样定了。”
我点了下头,内心佩服,心想乡党委书记就是乡党委书记,思维方式棋高一着,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同胞的关怀。午饭后,由分管水利的副乡长带领,水管站长参加,我们一行五人前往苗寨找水源,作规划设计。
我们的车一进寨子,很快就来了十多个老年人围观,有男的,有女的,像看稀罕之物。听说这几个老年人还没坐过汽车,连县城都没到过,我心中的中国梦作文800字,于是,我便叫他们上车去感受一下,分两批次,请司机送他们到水磨街跑一趟。几个老人满脸堆笑,高兴得不得了!
苗族是一个最善良、最淳朴、最重感情的民族。通水那天,为感谢我们,社长吴忠连硬要请大家吃顿饭。最初我们婉言谢绝,但终没推脱,不吃这顿饭,不饮这台酒,他们反而会不高兴,会误认为瞧不起他们。社长抱来自家喂的两只大阉鸡,算是主菜,其它小菜有麻辣洋芋条、荞凉粉、折耳根、淡白菜,全是家园所出。酒却无着落,正当老吴一筹莫展时,有人提出饮“百家酒”,凡有酒的人家七拼八凑来,多的一两斤,少的才几两,总共凑了10多斤。这顿饭,可谓是苗寨人倾其所有了。或许是怕我们见到他们狭窄简陋、被火烟薰得漆黑的房屋,老吴把用餐地点选在寨中一个土坝坝里。
他们用羊角倒酒敬我们,这是苗族敬酒的最高礼节。平时我不善于饮酒,中国从屈辱到崛起作文,总感到酒辣乎乎的,一直辣进肠胃。那天,我被他们的深情厚谊感动了,面对这一角酒,却毫不畏惧,接过来一饮而尽,并且感觉还好,不辣,甜的,甜进我的心窝。一杯羊角酒,包含着太深的情义,两只大阉鸡包含着深重的情感,这是他们生活水准的最高接待方式。感动之余,看着他们贫穷的生活情境,心里不是滋味,感叹万千,心想,他们何时才能过上幸福日子呢?
今日的苗寨,可谓今非昔比,完全是一派新气象,人们过上了幸福日子。2014年,鲁甸发生6.5级地震,苗寨全部纳入恢复重建,相邻的汉族村组没有全部纳入,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爱。当年的土坯房已不复存在,家家户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钢筋混凝土平房,客厅、卧室、厨房设计俱全,有了专门的畜厩,家门口的粪塘成为历史的记忆,硬化成光洁的院坝了,家门口整洁干净。彩电、洗衣机、电磁炉、电饭锅已相当普遍,像城里人一样,生活电器化了,方便卫生。昔日烟薰火燎的生活状况一去不复返了,减轻了妇女的劳动强度,使她们有空闲时间休闲娱乐。农村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减轻农民的负担,解决了生病住不起医院、看不起病的后顾之忧。早年脚走肩扛的运输方式已不复存在,全寨通路、通水、通电,通讯全覆盖。2016年,由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省民族宗教委员会投资178万元,建成混凝土进村道路2.7公里,混凝土入户道路3.5公里,对房屋外墙进行抿糊美化,绘制美术墙体画50余幅。同年,鲁甸县民族宗教局投资80万元,建了一个文化广场,为苗族同胞提供了文化休闲娱乐的场所,丰富了苗族同胞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加了幸福感。如今,苗寨每人年收入达到四五千元,光荣走出贫困行业。但主要收入还是靠外出打工。
变了,苗寨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到处洋溢着现代人的生活气息,生活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包车、小轿车、电动摩托车在寨子里来回穿梭;已有私家车20多辆,电动摩托车30多辆。受外界的影响,年青人衣着时尚,大姑娘、小媳妇花枝招展……思想观念大转变,文明进步,环境卫生大改善,拉近了城乡差距,我的中国梦800字议论文,过上了梦想成真的幸福日子。
篇一:唱响《中国梦》“东方的强国是我中华,茫茫的地球多少国和家。什么样的语言最呀最文雅,什么样的梦想才是锦上花?……”每当我唱起班主任借《最炫民族风》题词而成的《中国梦》。
团结和睦最幸福
——记“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肖燕
王明贵
我的中国梦中国是一个伟大而古老的国度,里面流传着许多英雄儿女的历史故事,我的中国梦作文800字。而“她”的子民——数以亿计的炎黄子孙则世世代代守护着这个和平的国度,并在这里安居乐业。像一首歌所说的那样。
2020年9月15日,水富市两碗镇党委书记肖燕被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幸福三角村、欢乐新苗寨,三角村365户苗族同胞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混楼房,改变了昔日人畜混居、贫困落后的生活面貌,如今,苗族同胞心里总有说不完的喜悦。
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两碗镇是水富市唯一的苗族聚居镇,总人口19776人,其中苗族3537人(主要居住在三角村和成凤村)。三角村属高寒边远的苗族聚居村,全村辖5个片区26个村民小组702户2806人,其中苗族669户2683人。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大道上,决不能让任何一个苗族同胞掉队,肖燕掷地有声地立下誓言。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定能战胜一切。肖燕自2015年起任两碗镇党委书记以来,始终坚持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进步的工作方针,全心全意致力于改善和提高苗族聚居地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几年来,她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埋头苦干、开拓创新,两碗镇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苗族同胞要脱贫,必须紧紧依靠领路人。上任伊始,肖燕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和“狠抓落实年”各项任务,完成全镇39个党支部达标命名,并严肃整顿三角村软弱涣散的党支部——烂坝党支部,开展村“两委”班子换届“回头看”和缺额补选,配齐配强三角村、成凤村“两委”班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深入实施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成立青年人才党支部,储备35岁以下少数民族优秀村级后备力量8人,培养村“两委”干部23人,在工作中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其不断成长勇担重担。
这是一个梦,一个叫作中国梦,一个被每一个中国人所深呼的梦。我以心的维度仰视奖牌下每一个奋斗的身影,倾听每一声临近中国梦的足音,俯身捧起岁月流淌过的荣誉,扬手敬礼,大声喊出自己的中国梦。
作为镇党委书记,肖燕深知自己肩上扛着的是带领全镇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大责任。两碗镇是一个农业镇,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发展上面临着住房老旧、产业散小、交通不便等实际困难,怎样才能解决长期以来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肖燕的工作思路是“四驾马车”齐头并进——重扶贫、强基建、抓产业、建新村。
先脱贫,再致富。2015年,镇政府到三角村的必经之路三三公路还没有硬化,经过了1个小时40分钟泥土路的颠簸,肖燕任党委书记后第一次到达三角村,映入眼帘的是三角坪头破旧的木质寨门,沿线群众居住简陋的土坯房和串架房,她与村“两委”干部和群众交流后,发现少数民族同胞脱贫愿望强烈,致富信心十足,有一股盼望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冲天干劲,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作文800字。肖燕当时就下定决心,决不能辜负群众的期盼,一定要想尽办法让少数民族同胞尽快走上硬化路、住上砖瓦房、过上好日子。随后,她主动承担由自己负责挂包脱贫任务最艰巨的三角村,带领镇村干部摸清贫困户底数、制订帮扶计划、研判存在问题,一步步帮助全村275户1200人建新房、找工作、发展产业。2016年,三角村实现脱贫出列;2018年,三角村275户少数民族贫困群众1200人全部脱贫。
要想富,先修“路”。通往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泥土路一直是肖燕的一块“心病”,她通过对全镇少数民族聚居区交通状况的调研,多次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到交通运输等部门协调争取各类项目资金,2015年下半年,陆续启动了三三公路、花三公路、春花公路等6条公路硬化,共完成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公路硬化49.2公里,建设联户道路6.8公里。路的问题初步解决了,肖燕又将水的问题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少数民族群众多居住在二半山以上,以前多半是自己到水源处安装水管取水饮用,水源不稳定,有干旱性缺水的风险,且饮水不安全,为实现群众“用水自由”,肖燕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后,整合各方资金,修建蓄水池41口,安装水管10万米,充分保障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当然,还要用智慧、有耐心,还需要同伴的帮助、理解与支持。我的梦就是中国梦,中国梦也是我的梦。为了照耀中国、闪耀世界,也为了自己的梦想,开始努力吧!放飞我们的梦想,一起加油!我的梦,中国梦!
通过一系列脱贫攻坚帮扶措施,群众把新房建起来了,但由于资金有限,大部分房屋的砖墙裸露,群众还没有爱护环境的意识,导致有了新房却没有新村,这怎么办?肖燕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决定对房屋进行亮化。2016年,在肖燕的带领下,经过两碗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坪头苗寨获得新建民房50户、改造民房83户的奖补指标,并配套基础设施、民族文化、乡村旅游建设等多个项目,极大地推动了坪头苗寨建设。2018—2019年,又相继启动三角村上厂、田坝、生基和成凤村花秋及两碗村春花5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项目建设,改造民房202户,配套排污管、垃圾池、太阳能路灯等设施。如今,两碗镇各少数民族聚居区房屋错落有致,房体呈白墙青瓦,村庄干净、整洁。
一个多世纪以来,在两碗镇这块土地上形成了川滇黔次方言苗族和滇东北次方言苗族两个支系的聚居生活,各自完整地保留了自己的语言,传承、积淀了深厚的苗族文化。苗族迎客礼、婚礼、葬礼等仪式文化气息浓厚;歌舞、芦笙、唢呐、皮鼓等苗族礼乐传承有序;绩麻、纺纱、织布、刺绣、蜡染等传统工艺得到良好传承;羊角杯、弓弩等生活体育用品代代相传。近年来,目睹着许多传统文化的遗失,肖燕认识到苗族传统文化很容易受现代文化冲击造成原真性异化,保护苗族文化刻不容缓,为此,她积极组织成立了苗族文化陈列室,并定期邀请专家对年轻一代苗族群众开展蜡染、苗鼓、苗歌等传统技艺培训。同时,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玩雪、“五五”花山节、岁末杀年猪等乡村旅游项目,已成为三角村坪头苗寨的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2016年,坪头苗寨被列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2019年,被评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0年7月,荣膺国家、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
“过去一家5口人住在8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房里,房屋窄小而破烂,加之当地交通不便,过够了贫穷的日子,吃尽了不少苦头,如今搬进新建的160平方米的两层砖混楼房里,公路也修到了家门口。”三角村坪头村民小组村民、苗族同胞马德明心里总有说不完的幸福事。坪头村民小组苗族妇女熊洪秀也高兴地说:“我家过去开小超市时,靠人工去成凤村石罗集镇把物资背上来,隔一天去背一次,自从三三公路硬化后,车辆直接把物资运上来,很方便,每月比过去人工背运至少节省了1000多元的背运费,现在坪头苗寨已经开起了4家小超市,方便当地群众就近购物。”
如今,走进坪头苗寨,村容村貌整洁一新,一幢幢充满浓郁苗族特色的民居整齐排列,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一股现代新农村气息扑面而来。两碗镇每年在三角村坪头苗寨举办苗族花山节,至今已举办了24届,将坪头苗寨打造为苗族特色旅游村寨。通过举办花山节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我的梦,我的中国梦,是一个充满自由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领地。我们自由地爱,自由地飞翔。祖国,请您放心也请您相信:我们会在自由的环境里生活和学习,珍惜每一个机会的青睐。
三角村龙洞村民小组建档立卡苗族贫困户杨吉伦是肖燕的挂钩帮扶户,他家有人口4人。杨吉伦以前居住的旧房为三间破烂不堪的串架瓦房,距离主干道三三公路2.5公里。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肖燕亲自挂包该户,多次入户做其思想工作动员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中国梦征文800字高中作文。在肖燕的帮扶下,杨吉伦于2016年底完成建房并搬迁入住,并协调经费6000元解决其两个儿子的上学费用问题,此外,她也从工资中拿出2000元资助其儿子上学。同时,肖燕还帮助杨吉伦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解决院坝硬化资金问题6000元,筹资2000元为其安装了4个防盗窗并改建卫生户厕。大力扶持杨吉伦发展方竹产业,目前已经种植方竹130亩,且长势良好,有一部分已产生经济效益。肖燕帮助推荐就业岗位,通过与社保中心和劳务输出部门对接,并结合杨吉伦的劳动能力特点,积极推荐其外出务工,目前杨吉伦和其儿子杨宝已在外稳定务工,月收入达1万元以上。
琴瑟和鸣谱新曲
梁正红 陈明锐
彝良县钟鸣镇钟鸣村寨上村民小组的王明银、杨兴芬是一对苗族夫妻,也是两名老党员,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带领苗族同胞,依靠勤劳的双手建设了新家园、完成了“五通”工程,将少数民族村寨打造成了山村中的乐园。
不忘本色启新程
地处大山深处的寨上村,以前几乎是与世隔绝的苗族小村寨,90%的村民是苗族同胞。20世纪90年代以前,村子里80%的群众房屋为茅草屋、杈杈房,生存条件艰苦,群众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看到家乡贫穷落后的状况,从部队转业退伍回来分配到钟鸣乡政府工作的王明银主动辞去了文书的工作,回到寨上当了一名社长,他决心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努力带领父老乡亲改变家乡积贫积弱的面貌。
中国梦我的梦作文800字 篇1 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悄悄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宝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寄出一份梦想,蹲下投放。中国梦,流淌在岁月。 承载着先人的精神我们从昨天走到今天。
冬去春来、寒暑易季,山间桃花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花开花落。王明银带着全寨子的男女老少,一锄头、一铁锹地历经3次较大的改造,让村寨的面貌逐步发生变化。弹指一挥间,曾经的青春少年已是满头华发。村寨的变化如王明银脸上被岁月刻印下的一道道痕迹,见证了他过往的辛劳,我的中国梦800字作文素材。
“从我当兵出去的那天起,我就立下了一定要带着乡亲们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誓言!”朴素的语言和发自内心的誓言,体现了这个高原汉子大山一样的胸怀和淳朴,给人以敬重和温暖的感觉。
我说着中国话;我写着方块字;我学着中国史;我食着中国菜;我听着东方红……我抚摸着中国的气息,在这东方的热土中快乐着。我是中国人,我有中国梦。我爱中国的文化,在五千多年来,我们的文化就没有中断过。
党员夫妻齐上阵
“跟着共产党走才有希望!”王明银的妻子杨兴芬告诉笔者,在王明银的影响下,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寨上村民小组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支部工作上都是全镇的典型,乡镇组织其他村的党员干部到我们这里来参观学习!”党员吴建秀、王银芳告诉笔者,在王明银、杨兴芬夫妻的带领下,寨上村民小组的党支部工作是全镇的光荣典型,“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和党史学习教育等,每周都会定期在党支部开展。为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王明银、杨兴芬夫妻垫钱先后组织村民到彝良县城、龙安镇、发界安置区和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扎西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开展党史学习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在学史明理中很好地推动了村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各项工作。夫妻俩也因此受到上级表彰,并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先进工作者,连续3年光荣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
村民杨科明告诉笔者:“这些年来,王明银和村上的党员干部带着群众种天麻、采竹笋、种植中草药等,群众的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人家都修建了小洋楼。”
昔日穷窝换新颜
望着贫瘠困苦的山村,怎样才能让乡亲们早日过上理想中的生活,成了王明银内心深处一直解不开的心结。幸福不会从天降,“等靠要”等不来好日子!村寨不通公路,王明银和其他党员干部一起带着全寨子男女老少,修建了10多公里的通村公路;户间道路坑坑洼洼,就垫石头进行平整;群众的卫生意识淡薄,就耐心地做思想工作,改变他们杂物乱放、人畜同居的生活习惯……
在相关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王明银、杨兴芬夫妻带领寨上村民小组的父老乡亲投工投劳,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短短1年不到的时间内完成了36户群众住房的拆危改造工作,新建了民居、厩舍,拓宽硬化了入村公路和户间道路,引来了管道水,改造了电网,建了通信设备塔,中国梦为题的作文800字,接通了卫星电视;建起了村文化活动室、村民活动广场、集体公益房,建成了苗家独有风格的村寨寨门,完成了村寨整体特色民居改造,寨上村民小组被成功打造为一个具有浓郁苗族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
民族文化续传承
我的中国梦 我从孩童时代开始,拥有着梦想,充满着希望朝着前方迈进,向着梦想走去,我经历了许多的酸甜苦辣,走进了现在的生活。而现在,深深扎在我内心的梦,便是成为一个建筑设计师。没有多么伟大。
如今,寨上村民小组学龄儿童的入学率是100%。“目前有20多户村民家的小孩分别考上了高中和大学。寨上村民小组在钟鸣镇的苗族寨子中,教育上的成绩是数一数二的!”王明银高兴地说。
“村寨搞好了,就要让大家的精神生活充实起来!”杨兴芬兴致勃勃地说,要让精神文明建设在苗岭山寨开花结果。为了让群众有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在她的带领下,村民小组建了全镇第一个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并多次受邀到其他乡(镇)、县城、昭阳区等地参加演出活动。2012年,文艺演出队排演的节目《花山鼓舞》曾代表昭通市入选云南省“非物质民族文化演出汇演”,获得二等奖。
我的中国梦 在卖火柴小女孩眼里,梦想是飘香的烤鹅,是奶奶温暖的双臂。在邓亚萍眼里,梦想是坚持心中永不服输的信念,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眼里,梦想是‘‘杂交水稻的茎干像高粱一样高。
“县民宗局、县妇联、县农业农村局和县人社局等单位大力支持,开展了农业科技、刺绣技能等培训。很多妇女农闲时就接刺绣活计,做民族服装、绣鞋垫、绣民族手工艺品,提高了家庭经济收入。”杨兴芬说,现在村寨里每逢节庆日都要组织村民进行升国旗仪式,开展特色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进行了爱国主义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
“琴瑟和鸣谱新曲,山村尽开梧桐花。”在王明银、杨兴芬夫妻的带领下,昔日一穷二白的山沟换了一幅新面孔,成了大山里面的安乐窝。如今,王明银、杨兴芬夫妇俩仍然活跃在村寨里的田间地头、山涧沟壑,带着寨上群众满怀信心地走在民族团结进步的大道上!
编审丨马燕
校对丨彭晓雨
广告咨询丨0870—3191969
@昭通日报 微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