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捏不碎的原理作文,捏不碎的鸡蛋实验原理

  • 2025-01-31

•教学背景

《有趣的实验》语文习作要求学生能在真实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判断、思考,借助实验记录表,捏不碎的鸡蛋实验原理,有序、精准、生动地描述实验情境,培养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的写作习惯,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学实录

一、读提示,明要求

师:同学们,生鸡蛋捏不碎的原理可以制造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习作4。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轻轻读习作提示。(课件出示习作4课文截图)想一想在写作内容、写作方法上有哪些要求?用笔画下来。

生:我知道这次要我们把实验的经过、结果写下来。

原来,当鸡蛋均匀受力时,可以承受34.1千克的力量。蛋的结构有三层,外面为表层,又称闪光层;中层为海绵层;内层为乳层。不同的.鸟类具有不同的三层显微结构。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可以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师:你真会读书,一下就抓住了写此类文章的重点。

生1:我知道可以写科学课上的实验,也可以写自己设计的实验。

师:当然,我们也可以写其他人做的实验。

生2:我知道要边观察边记录。

师:这就是习作方法。

二、学例文,知方法

师:其实,五六年级时我们也学过此类文章,《天火之谜》和《夜晚的实验》。(课件出示《天火之谜》和《夜晚的实验》的课文截图)

师:读这张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

《天火之谜》

生:我发现了实验的经过很清晰,很简单,一只手捏不碎鸡蛋的原理,主要写准动词。

生1:我发现了这里使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实验结果非常生动。

这让我充满了好奇,为什么鸡蛋捏不碎呢?我去问了我的“老师”——电脑,原来,我们在捏一个鸡蛋的时候,手的扛杆力平均分散到了鸡蛋的各个地方,不足以把它捏碎,因为拱形是最稳定的形状。人们利用这一原理造出了拱桥。

师:读这张记录表,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2:《天火之谜》写了一次实验,而《夜晚的实验》写了四次实验,前三次的实验结果是一样的,但表述方法不一样,最后一次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利用鸡蛋捏不碎的原理设计出,读起来非常有趣。

原来生鸡蛋内部都是液体,没有空隙,可使力量均匀分散;而且手的拱形和鸡蛋的椭圆形一致,接触面积大,使鸡蛋均匀受力,力量分配到鸡蛋的表面,所以鸡蛋就不会碎了。原来潜水艇也利用了这样的原理,所以不会被海水压扁。

师:请你跟同桌交流一下,看着这两张记录单,你有没有找到把实验写好的小技巧呢?

生3:实验经过有序,在写实验经过时要用准动词,一只手捏不碎鸡蛋的原理设计了,实验结果生动。

三、做实验,抓素材

师: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实验。看,这就是实验的主角——一个生鸡蛋,有人说利用一张纸,能让鸡蛋从高处摔下不碎,你相信吗?(PPT出示实验要求:利用白纸让鸡蛋从1.5米左右高度落到地面)

生:怎么可能,肯定碎了。

生1:既然是老师说的,有可能是真的。

师:大部分同学对这个实验表示了质疑,但实践出真知,只有自己尝试了才能知道实验是否为真。下面,先独立思考你的做法,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一个人实验,一个人填写观察记录表,其他同学调用五官仔细观察。老师已经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张白纸和一个鸡蛋。

师:哪个组愿意谈谈你们的做法?可以边说边演示,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做。(此处可以用乒乓球代替鸡蛋,引导学生有序地描述实验过程,并且动词使用要准确)

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具有曲线的外形、厚度又很薄、主要承受压力的结构在建筑上叫薄壳结构,鸡蛋就是典型的薄壳结构。

生2:我先让白纸变得柔软,然后用纸紧紧包裹住鸡蛋,就像给鸡蛋穿了一件保护衣,最后猛地松手,鸡蛋就像一块石头一样重重落地,捏不破的鸡蛋原理。

生3:我先拿好鸡蛋,然后把纸的四个角都粘在鸡蛋上,给鸡蛋做一个降落伞,生鸡蛋熟鸡蛋哪个捏不碎。

师:刚才老师发现你在做的时候,一直迟迟不让鸡蛋落下,这是为什么呢?

生3:因为害怕鸡蛋会摔碎。

因此,即使鸡蛋壳很薄,但它却能很好的抵抗外界冲击,科学家称这种现象为:薄壳原理。经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大自然的知识真是无从啊,大自然也是我们人类的好老师,我要都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做一名科学家!

师:非常紧张、非常害怕。(此处学生的动作会有许多变化,教师要及时关注、发现最典型的)

师:接下来,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验证这个说法,请你们睁大眼睛仔细观察。首先这张纸要叠一下,就像我们在家折飞机一样,把相邻的长边和短边对折,对折之后再把多余的纸折进去,折成一个三角形,这样就折好了。

生4:这个纸很薄,能保护鸡蛋吗?

鸡蛋在清水里下沉,在盐水会浮起来,通过实验可以区分出来哪杯是清水,哪杯是盐水,试验真的成功了! 我特别高兴,期盼下期《智慧树》科学试验节目! 四年级科学作文 篇9 鸡蛋大家肯定很熟悉,一种很容易碎的圆形物体,但是它可是捏不碎的。

师:你表示了怀疑。当然,老师需要把折好的纸固定一下。(教师用胶带固定住三角形的纸)同学们觉得这样就行了吗?这怎么跟鸡蛋联系在一起呢?是把鸡蛋直接放上面吗?

生5:这样肯定不行,是不是要把鸡蛋装进去?

师:是的,这里有一个口,把它打开,就像一个小漏斗一样,然后把鸡蛋放进去,就完成了。

师:谁能用精准的动词来描述老师刚才的实验步骤?

生6:老师先把一张纸相邻的长边和短边对折,再把剩下的纸折进去,折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把鸡蛋竖着放进去。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捏不碎的鸡蛋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捏不碎的鸡蛋作文1 鸡蛋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这不,妈妈又在给我做我最喜欢吃的西红柿炒鸡蛋了。 妈妈拿出两个鸡蛋,对我说:“杰杰。

师:现在老师只要一松手,让鸡蛋自然落到地面上就可以了。这个鸡蛋落下去究竟会是什么结果呢?现在我们就来一起验证一下!

师:“砰”的一声,鸡蛋碎了吗?在揭示答案之前,老师想来采访一下,老师准备扔鸡蛋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生7:我非常紧张,心都揪在一起了。

师:紧张得都摒住了呼吸。

师:这个鸡蛋有没有碎呢?老师揭晓答案——呈现了一颗完好无损的鸡蛋。(教师注意捕捉学生的语言、动作、神态)

师:我看你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你来说说看?

师:我听了你“哇”的一声尖叫,你来说说看?

师(总评):同学们通过语言、动作、神态这些细节表明了你们的不可思议。

师:实验做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

生8:我想知道为什么鸡蛋从高处落下来不碎呢?

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鸡蛋放入三角形纸筒中后,鸡蛋下方有一块空白,下落时三角形尖端首先与地面接触,缓冲了地面对鸡蛋的压力,这就是实验的原理)

四、列提纲,促表达

师:同学们,我们从《天火之谜》和《夜晚的实验》学习到了如何写清实验的经过、结果。请你再默读学习单,又学到了什么描述实验的方法?

生:我发现不仅写了实验的经过、结果,还写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师:看来我们不仅要写清实验的经过,还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这样会使文章更生动。

生1:我发现它的语言也比较有趣,使用了修辞手法。

师:写作时,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会为你的作文锦上添花。

生2:我发现了《夜晚的实验》先写失败的实验,最后写成功的实验。

今天我去上作文课,一上课陈老师就问我们力气大不大?男同学有的说一般,有的说中等。接着陈老师又问:“能把鸡蛋捏破吗?”男同学有的说OK,有的说一定可以,有的说应该可以,有的还说百分之百可以。

师:你真会发现,我们今天的实验也经历了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

师:请同学们回忆两次实验,列一个习作提纲。

师:下面,选择一个让你印象最深的实验,根据你的提纲把实验情境写生动、具体。

捏不碎的鸡蛋作文1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王像往常一样健步走进教室。不一会儿,她就像变魔术一样从身后拿出一个鸡蛋,神秘地问:“如果用力捏这个生鸡蛋,会怎样呢?”们议论纷纷,有的说鸡蛋不会破,有的认为蛋壳这么薄。

•课后点评

因为它的形状是圆的,当我们把鸡蛋捏在手心 时,它表面所受的压力都是相等的;这个压力不够使蛋壳破裂,所以蛋壳不破。因为力具有传递性,当你捏的时候,通过鸡蛋里的液体把力传递给了鸡蛋的其他地方。。

点评人:常州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庄培娟

这是一节有趣的课。这是一节有意义又有意思的课。学生在课堂观察、实验、判断、分析、概括、总结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实验猜想不可思议,自主实验紧张不安,实验失败反思质疑,示范实验专注探究,实验成功欢呼雀跃,写作表达津津乐道……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迸发出了学习的专注、实验的热情与写作的智慧。

这是一节有根的课。这节课的实验设计利用了生活中最常见的鸡蛋和白纸,创设了生动有趣的实验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一波三折的实验过程。课堂从实验猜想开始,经历自主实验验证过程,体验实验失败的内心感受。接着教师传授实验的科学方法,在示范实验中引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学生进行第二次自主实验,再次引发强烈的内心感受,最后通过视频揭示实验原理,学生在恍然大悟中感受科学知识的魅力。这样的教学过程源于学生生活,引导学生经历和体验活动的过程,引发了学生认知、情感的激荡,丰富而生动的素材为作文的表达赋予了扎实的基础。

这是一节有魂的课。这节课聚焦学科本质,教学过程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节课充分发挥了教材中与“实验”有关的课文写作示例作用。教师通过列表的方式,判断、概括、总结出写实验过程的一般结构和方法,明确有序、精准、详略得当、生动具体是基本写作要求,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写作中学生的实际困难,教师将教学难点定位于观察、体悟、描述实验过程中的动作、神态与心理,生鸡蛋还是熟鸡蛋捏不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尤为重要。因此,时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中的细微现象,处处提醒学生体悟实验过程中转瞬即逝的心理体验。通过这样的精准观察,不仅积淀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更培养了学生用眼察之、用心悟之的观察能力。

《中国教师报》2020年03月25日第5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