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史老少情主题作文,老少情感

  • 情感作文
  • 2025-01-31

难忘儿时春节“拥军情”

”我爱笑,我快乐。不是说快乐的女生最漂亮吗?美好的生活是要用笑容来点缀的。我,也是尊敬师长的好同学。虽然我在同学面前嘻嘻哈哈、没个正,但碰见老师,我会礼貌地向老师打招呼,又会认真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

爸爸妈妈的爱犹如沙沙作响的春雨一样,要催开千树花蕾;像匆匆流淌的清泉一样,要滋润万棵幼苗。小时候,我们很调皮,常常不是把水杯摔坏了,就是把碗给打破了。接着,我们就哇哇大哭。这时。

5月中旬,分局在泸州老窖营销中心活动楼举行了“爱.奉献”激-情经歌比赛活动,掀起了主题教育活动的热潮。歌咏比赛邀请了区委政法委、市公安局政治部等相关领导出席,通过评委现场评分。

远看,它是多么的壮观呀,它象征着中华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智慧,听老师们介绍,这条长城墙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操场地面是浅绿色的,像一块绿油油的大草坪。四周用红砖包围着,含义是象征着我们热爱大自然。

文/风和日暖

记得那一次,正是春天,我和爸爸去南京公园游玩。我们玩得非常高兴:起伏有趣的“旋转木马”、上下蹦跳的“跳舞青蛙”、难以掌控的碰碰车、刺激的激流勇进,但是令我最难忘的还是“疯狂过山车”。

春节到了,脑海里总能想起儿时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当时家乡农村很重视“拥军优属”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到了过春节这段时间,我们农村小学生开展的“拥军日”、“送慰问信”、“送春联挂红灯笼”等活动都很有特点。这种拥军氛围,确实影响着我们年幼的心灵,既陶冶了情操,又增强了“崇尚光荣、热爱国防、热爱祖国”的信念,促使我们从小立志保国,奋发向上,快乐成长。

节前“拥军日”

八十载风雨兼程,八十载辉煌伟业.党像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刺破夜空点亮黎明;像一只勇敢的海燕,在大海中搏击狂风暴雨;像一支经久不息的号角,始终吹奏着时代的强音.党自诞生的那天起,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斗争中日益成长。

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增强文化素质,每一名中学生都应该熟知“两史一情”。“两史”是指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一情”是指中国的基本国情。 5月末秋实中学举行了“熟知两史一情。

那时,小学生放了寒假以后,各个班都划分成六七个小组,一般是五六个人一组,由小组长带队于腊月二十四五,按老师提前提供的烈属、伤残、军属名单,分别到各家各户开展“拥军日”活动。这项活动主要是到那些烈军属家干一些清扫卫生、挑水、垫圈、劈柴等力所能及的事。每到这一天,我们都早早来到他们家,挣着让人家给安排活,有时人家不让干,老少情感,我们就自己找活干,主动帮人家喂猪、烧火拉风匣、甚至帮择菜、洗衣服等,真是男女同学各显其能;记得人家的院子都扫干净了,还非给人家重扫一遍;人家的水缸满了,也要再挑一担放着,反正大家都想表现表现。

更有趣的是我们中间休息时,军属老大娘、老大爷还会给我们讲战斗英雄故事,使我们深受教育;在劳动中,我们累出了汗,大妈大婶就会帮我们擦汗;有时,我们干完一家觉得不过瘾,就结伴跑到别的小组家帮着干,反正要忙活一上午才能回家,尽管小同学们都挺累的,但大家都很开心。

再就是我们每年寒假都要结合每次“拥军日”写一篇作文,记得,我每次写的专题“拥军日”作文,都被老师当做范文来讲解,那时我曾感觉十分自豪。

大胆的尝试,让人磨练胆量,有趣的尝试,使人欣喜若狂,失败的尝试,令人刻骨铭心,而成功的尝试,则让人受益匪浅,那次尝试,我至今还记忆犹 新。记得那一次,正是春天,我和爸爸去南京公园游玩。我们玩得非常高兴。

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增强文化素质,每一名中学生都应该熟知“两史一情”。“两史”是指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一情”是指中国的基本国情。 5月末秋实中学举行了“熟知两史一情。

争送慰问信

那些年,当地县委、县政府每年春节前都要印制一份较为精致的“给全县烈属、伤残、军属、复员、转业、退伍军人一封春节慰问信”。一般大队按村里人数从公社拿回来后,都由我们小学生挨家挨户送到那些“优抚对象”手中。只要慰问信一来,我们小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去帮着送。

说起这封慰问信,优抚对象们特别看重,因为那年代慰问信挂在家里被视为一种荣誉,那一家也不能拉下。记得有一次一位小同学送错了门,人家那户“关荣人家”当天就去找大队书记要,由于当时慰问信数量正好,大队书记没法只好安排大队会计到公社去再要了一张。我们送慰问信时,一般都是是二人结伴,夕阳晚情,按照名单打听好住址,恐怕送错了;有的住户搬了家,有的住户家里没有人,我们都要耐心打听好,有时要跑好几趟才能送到人家手中。每当我们送慰问信时,那些烈军属们都十分高兴,感觉这慰问信比送东西都珍贵。当时我们不理解,等长大了我们才明白,因为祖国在他们心中,儿女从军保家卫国是无尚荣光,他们不惜奉献青春和儿女,不图回报,这种精神真是无价之宝。

敲锣打鼓送对联挂光荣灯

每年除夕上午,一大早我们小学生全体都会自觉的到小学校集合,拉队伍到大队部与村领导一起,敲锣打鼓为烈属、军属、伤残军人家庭送新春对联和光荣灯,挂新参军的军属牌。记得还给每家送上二斤猪肉、几斤粉条等,当时这让村里人都十分羡慕。

人们都说:“长辈和小辈――过不了代沟。”可在这十几年里,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们给了我无数的爱,让我铭记在心。从小就在奶奶家住,几乎就是奶奶把我搂大的。我的衣食奶奶都无微不至地为我准备好。

那时我们都抢着提灯笼、拿对联、提东西,实在抢不到就跟在队伍里嬉笑打闹。一路上大人敲锣打鼓,我们蹦蹦跳跳,好是热闹,那的场景真叫人留恋。记得每到一家,人家家里老少都会出门迎接,总有年长者拉着大队领导的手连连道谢,他们由衷感谢党,感谢政府照顾。当时敲锣打鼓送对联那气氛,确实感觉很热闹。锣鼓一响,满街都是人,欢天喜地的喜悦挂在大人孩子们的脸上,这情景回想起来至今让人感动。

而今,不论在那,我只要一听见敲锣打鼓声,总会想起农村的春节,想起儿时春节的那段难忘的“拥军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