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作文,合理教育孩子作文800字

  • 父母
  • 2025-01-30

高考结束, 12年应试教育落幕。

儿子考起了西南交大心仪的专业,学其所爱、爱其所学,算是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儿子没上过重点中学,唯一爱好就是打游戏。把打游戏这个让人有点头疼的爱好引导成为搞设计,作为父母也算是功德圆满。

作为一个爱学习、看重素质教育的妈妈,我一直希望儿子健康成长、不要成为考试机器。我对应试教育从早到晚的灌输和评比感到迷茫,儿子小升初时,我甚至让儿退学了一段时间。后来发现外面所谓的素质教育也无法通往未来,只有又回归了体制内。

小升初、初升高、高考,每一个结点都充满疑惑,战战兢兢。小升初过后我反思,会不会有更好的方法?于是写了回顾总结。后来在初升高、高考后又分别加上了心得体会,就成了现在这篇文章。

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天长地久的。在我个人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主要应做以下几个方面。

把我十二年陪伴孩子穿越应试成长的心路历程分享给大家,让大家知道前途的光明与曲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升初

又到小升初季,身边不停有妈妈在打听,该不该补课,如何择校?

这篇文章是我几年前经历完小升初后写的回顾,回答当年自己的提问:孩子才上小学四年级,但已感到了小升初的压力。这几日天天听的都是拼中考,拼高考。头破血流的付出对应的是大学毕业就是失业的尴尬。感觉就象近了前线,只知道前面血流成河。但不知道,我是为什么而战,不知道我该练什么?不知道,我现在是该逃跑还是硬着头皮上。我该如何规划孩子的成长呢?

回顾小学六年,这样的担忧和恐惧随时啃蚀着我的心。

出生起我们就一直待在父母身边,上学、毕业,期间都少不了父母的教育。有一个成语叫“言传身教”,父母平时不仅用言语教育我们,而且他们品质的好坏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所以,你是否成才成人,很大一部分在于父母的教育。

理想

有一天,老教授对年轻人们说:“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律才能教育好孩子,你们可以问问这位令人尊敬的女士,她一定有一群有教养的孩子。”一打听,果然。这位老太太叫朱木兰,她的女儿是美国第一位华裔女部长——赵小兰。

听了太多的家长课堂,老师总教导我们:好的教育是可以给到孩子一生有用的“三生教育”------爱生命、懂生活、会生存。所以,我给孩子定的最底目标是:身体好,有人际交往能力,有一技之长就OK啦。后来,随着学习,目标又改成了:身体好,有人际交往能力,有学习能力(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只要能发现不同,就有安身空间。这个社会三十年后是什么样子呢,谁能规划呢?)

关于家庭教育的作文 (二) 我们每一个人,从脱离母体呱呱落地,降临人世,作为一个社会成员,首先进入家庭生活。家庭是每一个孩子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家长,其中特别是父母,是孩子不可任意选择的首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开端。

困惑

可是小升初是摆在面前的现实,我该选个什么样的学校呢?我的需求其实是学习压力不要太大,不要把孩子压成学习机器(我还指望着我的三生教育呢)。可是问了很多老师朋友,她们都说:没有,现在的学校学习压力都大。你只有去读国际学校了。可是,我只是想要教育让孩子变得更美好,不是想让孩子远走他乡啊。

三年级时去附近的培训机构听了一学期,感觉没讲透,就是糊弄孩子加浪费时间。每周末儿子忙忙碌碌地加入了补课大军,一期下来连课堂成绩都下降了。(后来知道,不是把孩子送去补课就够了,家长的跟进与监督直接关系到补课质量。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关注孩子补课质量,没有找到好老师,补课反而浪费孩子宝贵时间,增加孩子学习负担。)没找到我期望的初中,也没有找到满意的补习老师。(当年我太需要一个理念一致的过来人帮我作一个小升初规划了!)所以在儿子五、六年级我儿仍然没有一个坚定的择校目标和补习方案,还是一有空就玩。

玩过的六年积累了能量

六年来,我们朝着 “三生教育”目标一路前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就是我们的行动宗旨。放假了,别的孩子奔波在补课的路上,我的儿子则奔波在旅游和夏令营的行程中。六年来,我们去了日本、美国、德国、法国、荷兰等十多个发达国家,看别人为什么发达;我们也去了贵州等落后地区和当地孩子手拉手,寻找如何才能让贫困孩子未来更美好的方法。周末就出游或者参加活动,经历了无数个以为可以“点石成金”的夏令营……现在孩子的聪明、灵活、阳光、开朗、善良……应该都是这一系列行动的沉淀。(不说成绩,全身优点啊。)

冲突

“我想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才是儿子的终极教育目标。“爱生命、懂生活、会生存”的三生教育才是我的目的。但是只要在学校,你又不可能不服从学校的标准。作业再多,儿子都要作完,哪怕我已经和老师沟通好了(老师同意,家长觉得没必要的作业可以不作。感恩多么开明的老师啊,她对我这个问题妈妈也是无语了吧。)儿子让我想超然作业外的计划在第一关就受到了挑战,晕。因为他毕竟生活在他的同学圈里,他可不想成为一个异类,成为一个差生。成绩带给孩子的自信心是我之前没有考虑到的。

越来越多的作业让我很反感。儿子忙忙碌碌的日子从一过到五,从早忙到晚。终于有一天,我看着儿子对错参半的阅读题时(人文的东西能用标准答案来衡量吗),愤怒得想撕掉他的作业本,合理教育孩子作文800字。我愤怒地阻止儿子不要再去体制内上学了。儿子哭哭啼啼,但因为之前在私塾上了一学期的周末班,也比较接纳私塾。所以,我终于带着儿子奔向了我心中的学堂,一个追求道的地方,追求三生教育的地方。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每当我捧起国学经典,老祖宗淡定而睿智的语言对我简直是醍醐灌顶啊。在这里,没有应试的压力,基本功课就是国学、英语、每周两次武术、一次书法、一次数学,周五有社会实践或兴趣课堂。但是当儿子半天半天地背诵完古文后,他回来说,他是多么想念他课程丰富的学校!那里有信息课、科学课、生活课,数学课、体育课每天都有,他想念他活泼可爱的同学们。我觉得我有什么地方作得不好,我把应试妖魔化了,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搞对立了!其实,父母教育我的作文500字,孩子在学校里除了作业多点外,还是很开心的!

我明白了,只要时间安排合理,我们完全可以用业余时间安排好素质教育的。无论是棋、琴、书、画还是国学,还有什么课外活动、游学、八大系统训练,只要家长有这个理念,都可以在课外找到相应的资源。

公立学校的成绩提升其实也是有方法的。及时的关注孩子的作业质量,从小对英语、体育的重视,三年级后对阅读、作文的积累,有余力则应对奥数的训练。可惜我只抓了儿子的身心,平时连家庭作业都不批改。没有重视成绩,没有站在听课第一线及时发现儿子学习上的问题,这是自己太以理想目标为方向造成的重大失误。

并且公立学校的学业压力也不是非要不可,只要我们和老师充分沟通,她们也会通情达理的。

记得我在美国黄石和一位移民交流,他生气地说,那么多家长有勇气把幼小的孩子送到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优势的外国,不怕听不懂语言,不怕亲情缺失,为什么却没有勇气在国内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源?!只要你不活在别人的标准里,不把争取别人眼里的文凭作为荣耀,那我们身边的资源是多么丰富啊。「人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中」。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应对。

回归

父母的教育初中作文600字1 青春期的孩子都有逆反心理,容易与家长发生冲突。如果家长不能理智地解决矛盾,很容易产生一些问题,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有些家长脾气暴躁,容易打骂孩子,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教育孩子,我们这一代父母是需要学习的,需要学习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这一段时间在断断续续对传统启蒙经典的接触过程中,一边反省自身的行为道德规范,一边省思孩子成长的种种表现,我感觉自己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线索和方向。

私塾放假了,我们去了新加坡,目睹了大都市的繁华,看到医生门口挂着的文凭和行医资格证,儿子瘪着嘴说“现在这个社会,咋个能连个文凭都没有呢?妈妈 ,我想回学校读书!”于是我们又灰头土脸地回归了体制内的教育。

感恩老师对我们的接纳。再次见证,路要如何走,自己才是关键。老师是通情达理的。

然而,面对着摆在面前的小升初,我该选哪个学校?我又能选哪个学校?好点的学校都要看证,而我儿除了玩,什么重量级的证都没有。几年前的问题再一次摆在面前。

私立、公立都可以有素质的

感恩培训界的资深人士易浩老师给我作了升学分析。小升初四个途径:私立选生(亮证的时候到了),特长生,大摇号,小摇号。我什么资本都没有只能选一般的私立和摇号。

我们对口的四个公立初中:棕北、实室锦城、十二中、棕北桐梓林,其实师资口碑都还不错。主要看我的期望值了,三年后我想要什么样的结果?要想上高中棕北就整得凶,其他学校快乐过三年则普通班学生基本升高中无望。

幸运的是,我还得到了他相关私立学校和国际初中的建议,再加上参加了一个私立学校的推荐会,我顿觉眼界大开:原来私立学校讲起素质教育来,比我们还头头是道啊。“不讲成绩死在现在,只讲成绩死在将来”“课后作业限制在一小时内作完,周末0作业,每天睡眠10小时。--绵阳东辰”(不过,经历完高考才明白,这些都是宣传。应试环境下,寄希望学校搞素质教育就是幻想);“四个一百工程---欣赏一百幅名画,欣赏一百首名曲,听一百个经典座,接近一百个名人---石外西区” ;另外英国贵族名校墨尔文国际分校已经开到了家门口-----那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校园,那上午学习、下午特长、体育的课程设置不正是我想要的全人教育么?不过,虽然它用的是全人教育,但学的是西方的知识体系,连讲课都全是老外用外语讲。孩子说听不懂,这个跨度有点大啊。

于是,一所一所学校跑,试听、咨询、私下打听、了解:校风、师资、生源、办学理念。但说了不算,你还要去实地考察。

到了实地,你一看学生们,看那个脸上是否还有笑容,还是那脸色苍白、眼睛木纳呆滞的群体表情,你多半就会得出选择与否的答案。

选择

最后留下了几所私立校校作目标。好学校还有,但是门槛很高。之前我儿没准备,现在准备如何来得及?

也参加了临时抱脚的培训,花了6000元,起早贪黑的补了某名校12天的冲刺班。发现然并卵,不过是别人利用家长的心态挣钱罢了(如果之前我就参加了补习,会不会也遇到这样的老师,那真的是浪费生命啊)。不过,通过这个过程,我对学校的水深再次了解。放弃了某个名校,虽然本来可以通过运作进去的。

感恩我的名师朋友向我伸出了友谊的手。作文、阅读、英语、数学,其实针对小升初的考试是有技巧的啊。当我的名师朋友说我的儿子简直就是学霸的天赋时,我简直要热泪盈眶了。“朱儿,你来得太晚了。你差点把孩子误了啊”。临到小升初,父母教育孩子的作文500字,只有两个月了。有效的补课不到十节,好多内容已经补不及了,我真的来得太晚了!

小升初总结

所以三年级前就应有对目标学校的了解,才能作针对性地准备。前三年主打素质教育提升孩子的能量,后三年主打孩子的学习方法、能力,最好拿几个过硬的证才能在小升初中胜出(孩子的能量足,有余力才能作到呵)。补习是需要的,但一定要选好老师而不是选学校。

我后悔的就是业余时间都去玩了,什么特长都没有。棋、琴、书、画、滑冰、游泳、打球……什么都学了,什么都没有坚持,父母教育自己的作文。就算不是为了应试,有一技之长,对孩子将来和社会接轨也好处多多啊(当然,家长一贪心,把孩子弄得心力交瘁、得不偿失的案例比比皆是啊),关于父母对孩子教育类的文章。最后,经过了对家长、学生、学校的调查,经过了儿子的考试,我选择了三原外国语学校,因为它追求学生的三个成长:个体的生命活力、作人成功、学业成功,摆放的次序很合我意。

初升高

一晃过了五年,不但小升初成了过往,连初升高也成了记忆。中考就是对当年小升初选择交的答卷:儿在这个中等生的天堂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当同龄人还在为50%的高中升学率而焦虑时,儿子已经提前上岸,直升本校高中重点班,并获得了6万多的奖学金。

初中三年,儿子有奋斗、有拼搏、有快乐,信心和能量都增加了。儿子在小学时是个中等生默默无闻,上了初中,儿子说:玩够了,该学习了!经过努力,初中第一次月考时,儿子考了年级十四名,尝到了当学霸的感觉。以后学习就没怎么让我们操过心了,还经常拿很多奖状回来,还成为了2018年学校宣传片的主演~老公说,如果进了重点学校,会轮到让我们当主演吗?好提升孩子的信心哦!就为了这,我们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我给儿子的初中三年这样打分:压力指数80,儿子努力程度80(能玩能学),吃的好、住宿条件好、班风好,老师负责、家长省心~

另外,陪伴青春期的轻松,也来自我一直在学习亲职教育,因为:养鱼要养水,养树要养根。之前我侧重在追求学校的素质教育,现在看来,在高考的指挥棒还在的情况下,素质教育的希望不应寄太大在学校上。创造美乐爱觉的家庭氛围就是素质教育,这点由家长就可以作到。

陪伴成长,家长要作好五个角色:

营养师

激励大师

定海神针(稳定情绪)

1、看过这样一则漫画:在树下,儿子在看书,爸爸在树上往儿子头上砸苹果,儿子的头上已经被砸出了一个肿块,和妈妈的手里还高高举着一篮满满的苹果。这幅漫画的标题是:不信把儿子砸不成牛顿第二。

垃圾桶(收纳孩子负面情绪)

辅导员(会些学习方法,了解考试信息、志愿填报信息)。

高考后的反思

高中三年,彻底打灭掉我对学校素质教育的幻想。中国的学校表面上看千差万别,但大多实质都一样,就是:竞争和淘汰。

高中三年几乎无休。高三时更是每天6:40起床,11:30睡觉。节假日不休,一周只休息几小时。仿佛高压锅压了三年,考验的是孩子的身体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学习能力、记忆能力等等。

高考结束了,我看到太多的家庭用12年的努力换了个垂头丧气的结果。在12年的考试中,学生不停地感受到:我不行、我不配、我有什么资格?我看多到了太多亮晶晶的眼睛经过了12年的学习,父母教育孩子议论文素材,变得目光呆滞。其实家长和老师也想保护孩子们的热情,但高考就是指挥棒,如何在应试的高压下仍然能保留眼里的光、心中的爱和勇气?我看了一圈周围同学12年的结果,不经过心灵的学习和成长很难作到这一点。

高考公布成绩, 仿佛潮水退去,终于看到谁在裸泳。

环顾认识的同学的升学经果,感觉高考只是学霸的狂欢。现在大家言必称清华北大,眼里只有985、211,但是别忘了四川省985、211的录取率合计只有6%。就算成都作为省会城市录取率翻倍,如果以小学40人一个班打比方,经过12年苦读,能上重点学校的也就最多5个人。余下的35个人绝大多数会进入一本、二本、大专。在现在大专线只需150分的情况下,只要不挑,反正都有书读。

高考能为孩子们带来什么?

家长使劲卷分是有原因的,因为希望通过分数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解决好后半生的衣食无忧。

但成绩好等于可以工作好么?文凭不是提款卡,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赚钱的基石。想挣钱,要先值钱。

前面我说过:只要不挑,反正都有书读。现在我分别说说这两种情况的发展前景:考起重点大学的同学,考起普通大学的同学。

1、挤进了985、211等重点学校的同学,如果分足够高,如果有明确的兴趣爱好,选择到了喜欢的专业,就先恭喜他们。

父母教育孩子的作文一 爱,是生命的摇篮。在孩子教育的道路上,家长们付出了很多的爱。无私的母爱,伟大的父爱,也常常被孩子所歌颂,但什么样的爱在孩子的生命中更具有教育意义呢? 什么是爱? 爱,首先要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爱。

但好多同学本来考没有明确的兴趣爱好,只想尽量用够分。本着冲一冲、保一保的理念填报志愿。结果冲进了重点学校,但大多被调剂到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生物工程、统计等学校的天坑专业。忙碌四年学不到什么真本事,感觉才上了名校的岸又入了差专业的坑。让人已经能看到他们毕业后为就业担心,继续在考研、考公、失业的路上奔波流离的前景。

家庭教育作文 篇1 20xx年,留美博士黄全愈的 这段话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想,这位留美博士非常明确的传递给了我们这样一个信息:中国父母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是集体失败,中国人在教育上也整体失败。推广教育是一件长期工程。

2、普通大学的同学,如果有喜爱的专业,目标明确,学有一技之长,毕业出来仍然可以提升文凭。我倒觉得这不失为一条心平气和就可以走通的路。

总结: 职业规划决定学业规划,知止而后有定。成绩好、家庭有社会资源时可以好学校重于好专业。但在成绩一般、家庭又没有社会资源的情况下,教育孩子的作文300字,读一个好专业、学个落地的本事比读一个好学校更重要。没有职业规划、学业规划的学习就是拿十多二十年时间精力金钱付出换张纸的赔本生意。这样一想,天资普通的同学尽可以放松下来,因为前面讲过:反正都有书读,关于父母家庭教育文章,学个好专业是可以达到的目标。

结语

经历了12年的学习,除了分数,孩子们能得到什么?即将面临社会的孩子,性格发展得怎么样?情绪怎么样?德智体美劳发展得怎么样?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展得怎么样?

况且成绩也不等于智商,应试教育培养的是考生,不是学生。面向社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体现智商。

现在让家长焦虑的小升初其实是个伪命题:如果人生没有规划,如果人没有特色、没有能量,如果人没有勇气放下别人的标准,那么三年后的初升高、六年后的高考、以至于大学毕业后的走上社会,你将永远生活在矛盾与焦虑中,你将永远走得跌跌撞撞!

喜欢这样一句话:学习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提升思想纬度,让你有更宽广的视野。人生离不开选择,很多问题表面上是选择问题,实际上是视野问题。

如何让孩子走上社会后,面对职业、婚姻、人际关系这人生三大课题时,依然能从容面对?如何让孩子穿越应试后眼里仍有光、心里仍有爱?这需要孩子能量的积累(0-6岁着重亲子陪伴)、能力的提高(从小学起就多体验生活,家长及时点化),兴趣的明确(从小学起就多尝试、后期有专攻),专业的清晰(从小关注兴趣与职业的体验、引导)。我觉得,孩子成长,家长需要陪伴,更需要学习。

孩子高中毕业要用12年,大学毕业要用16年,研究生毕业要用19年。这对任何一个家庭都是人力、物力、时间、精力的巨大投入。

在现代社会十多年如一日的应试培养下,妈妈生,奶奶养,孩子成才靠学校的作法大概率培养出来的是:孔乙己、妈宝男(女)、啃老族。

无数孩子的经历证明着:没有成绩倒在学校,光有成绩倒在社会上。

我仍然没有忘记“爱生命、懂生活、会生存”的教育目标,没有忘记教育是为了让人活得更美好的初衷。只是我不再把应试和素质教育对立起来,不再太把素质教育的希望寄托在学校里。

父母教育孩子的作文篇一 人的诞生,成长与成人,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生活将我们平凡的琐事调节成 生物链 一样井然有序,那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题记 生活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学习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往事中。

我现在觉得,陪伴孩子成长,家长也要学习。能量的积累、能力的提高、人生规划、梦想的建立,是保护孩子穿越应试,从容走上社会的法宝,而这主要靠家长从小引导孩子积累完成。

阿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