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碗瓢盆交响曲作文,厨房交响曲作文300字三年级

  • 三年级作文
  • 2025-01-28

打工小记

河南一考生

现在流行一股“打工风”,这不,竟然刮到我们家来了。想知道它的“冲击波”有多强吗?且听我慢慢叙来。

序曲——签约

这天,吃晚饭时,爸爸读了一篇有关美国家庭教育的文章,内容是那里的孩子可以在家里或亲戚家里做钟点工挣钱。他不念倒好,一念,激发了我的“灵感”:“老爸呀,我每天都刷碗倒垃圾,是否也该发一份‘薪水’了?”老爸眼睛一瞪:“什么?就你干的那点儿活儿还想发‘薪水’?”妈妈在一边帮腔:“你以为你在美国哪,你是在尽家庭义务,懂吗?”我可没有让步,据理力争:“亏你们口口声声学老美的先进家教经验,轮到我头上就不行啦?让我也体验一下打工的艰辛呀。”妈妈反驳我:“你洗碗有时洗得不干净。”可老爸忽然转变了态度:“我看试试也行,不过得签个合同。”(对“我”、爸爸和妈妈三人的动作和语言进行了描写。老爸“眼睛一瞪”、老妈“帮腔”、“我”“据理力争”,这些词语的运用顿时让人物鲜活起来。【综合描写】)

姜还是老的辣,我只好同意。我们经过再三讨论、“研究”,拟订了一份“不平等条约”,内容如下:

韩培同志被聘为家庭勤杂工(包管厨房、垃圾、地面、拖鞋等卫生),每月薪水30元。若质量不好,扣当日钱数;无故旷工,扣双倍工资。试用期两个月。每月11号发工资。

我用古老的方式——按手印签了合同。

进行曲——履约

第二天,我便开始履行我的职责。吃过饭,老爸老妈便得意地相视一笑,看电视去了,我便留在厨房奏响“锅碗瓢盆交响曲”。一刻钟后,一切收拾妥当,我才可以抽身回到小屋,开始我的“自由活动”。每天晚饭后,我还要拎起个大拖布,把各屋拖一遍。妈妈有时也会动“恻隐”之心,帮我收拾碗、归拢拖鞋什么的。可老爸却板着个面孔说:“你可别惯着她,让她好好体验一下生活。”你说,不帮就不帮呗,干吗还冷嘲热讽的,我可不是那种不肯吃苦的人,我还得好好干,不让他们小瞧我。就这样,每天我都保质保量地完成我的工作,一个星期刷一次拖鞋。终于,在老爸老妈的赞扬声中,我拿到了第一个月的“薪水”——30元钱。

间奏曲——爽约

拿到“薪水”,我真是欣喜若狂,马上到街上买回一大堆的好东西。虽然钱挣得辛苦,可这是劳动所得,花起来心安理得。

第二个月开始了,然而,我却渐渐变懒了。吃完饭总要在沙发上懒坐一会儿,几经催促,才磨磨蹭蹭地去收拾“狼藉一片”的厨房。(爸妈“催促”、“我”“磨磨蹭蹭”,这些词语传神地写出了“我”变懒后极不情愿去劳动的心理,厨房交响曲作文300字三年级。【妙用动词】)

而垃圾,则是几天也懒得倒一次,惹得妈妈几次欲扣当月的工资。为此,我们家又开了一次主题为“解约”的讨论会。会上,老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韩培,你如果想挣这笔钱,就应当认认真真地干,否则,就不干。其实家务活也不是非得你干,爸爸妈妈之所以让你干,是想给你一个锻炼的机会,让你懂得社会存在竞争,生存需要劳动的道理。”听着他的“谆谆”教导,我觉得脸在发烧。是啊,明明是自己提出的事情,要爽约的却是我自己,我不是成了一个不守信用的人吗?于是,我郑重地向他们保证:一定按合同办事,若再违约,就炒我的“鱿鱼”。他们的脸上才又重新浮现出笑容。

尾声——续约

两个月过去了,我的打工情况基本令他们满意。第二个月扣了5元钱工资,可我毫无怨言。到了第三个月,收拾厨房这些活我已干得非常娴熟。瞧,用洗洁精先洗一遍碗筷,再用水一冲,既干净又快捷。垃圾每晚倒一次,就当是晚饭后消化食物了。偶尔也偷偷懒,可还得看老爸老妈的脸色。温柔的老妈还是偷偷地助我一臂之力。基于我的表现情况良好,老爸老妈决定继续签约,而且,还有“加薪”的表示。我高兴极了。

现在,我已习惯了“打工”生活。也许,在有些人看来是多此一举,其实,他们没有理解做父母的苦心,家不仅应是风和日丽的港湾,还应是孩子增长生活经验的课堂。我愿意在这样的课堂里锻炼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独立自强的人。

对了,我已经和我的几个好朋友商量好了,准备在暑假期间到一家饭店打工,而且已征得了家长们的同意。怎么样,你也想尝试一番吗?这可是一个锻炼人的好机会呀,可千万别错过了。

名师点评

1.构思

pagenumber_ebook=193,pagenumber_book=177

2.本文突出优点

A构思巧妙:本文在构思上,已经先赢一步,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一线穿四珠,如“序曲——签约”“进行曲——履约”“间奏曲——爽约”“尾声——续约”,构思巧妙,引人入胜。

B立意深刻:本文通过讲述“我”在家里打工的故事,突出独立自强的主旨,立意深刻,引人深思。

给妈妈打电话了吗?

生活的颜色优秀作文2 生活的滋味-酸甜苦辣四味瓶,生活的音乐-锅碗瓢盆交响曲,那么生活的颜色呢?我想该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吧!怎么不信?那就让我们认真地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品读生活好了。有人说。

湖北一考生

我的妈妈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年妇女,却有着伟大的母爱。

上个周末晚上5点,我去上化学课,按平常应该是7点放学,不想那天老师要加课,多上一小时,中间也没有休息时间,加上那天出门时和妈妈吵了嘴,我也就没往家里打电话通知一声。手机调成静音,我安安稳稳地坐了一小时。

回家路上,拿出手机,看到的是令人震撼的内容,顿时我的心沉重起来,感觉这手机的分量异常重。

7:30短信:孩子,你在哪里呀?快回家吃饭吧。

7:33一个未接来电。

7:35一个未接来电。

7:39一个未接来电,描写锅碗瓢盆的作文。

7:43短信:孩子,放学了吗?快回来吧。

7:47一个未接来电。

7:50一个未接来电。

7:52短信:妈妈给奶奶打电话,你不在奶奶家。你在哪儿?快来个电话吧。

7:55一个未接来电。

7:57一个未接来电。

7:58一个未接来电。

7:59短信:孩子,妈妈很担心你,你在哪儿呢?给妈妈来个电话吧。

锅碗瓢盆交响曲作文1 我的奶奶是一位大厨。哦,不对!她应该是一位“音乐家”。因为,在做饭之前,奶奶会献上一曲“锅碗瓢盆交响曲”。 这天,才放下书包的我又听到了厨房传来的“交响乐”。原来,奶奶把水龙头打开还没有关上。

8:00一个未接来电。

8:04一个未接来电。

我的眼前顿时模糊,短短的30多分钟,妈妈发了4条短信,打了10个电话!我想象得到母亲用布满了老茧和皱纹的手,颤颤地按着手机键,脸上写满了忧愁期待的神情,然而我,却安安稳稳坐了一小时,浑然不觉。(作者想象了母亲焦急等待“我”回家的样子,表现了“我”的内疚之情。【妙用想象】)

“妈妈,我这就回去了。”我含着泪,颤抖地发了短信,不敢打电话,怕会哭。(“颤抖”一词传神地表现出“我”对于妈妈的感激与内疚之情。【妙用动词】)妈妈,您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每天早起做饭,为我检查作业,又给我请了家教,而您病了却舍不得吃药……妈妈,我对不起您,还和您吵架,还和您赌气、不说话。

妈妈多么需要我,需要我的理解,需要我的爱。

从今天起,我要学会去爱您——妈妈!

从此无论身在何处,我都会及时给妈妈打电话,报报平安,再也不让妈妈担心了。

客厅里大人笑,孩子闹;厨房里正上演着“锅碗瓢盆交响曲”,热闹极了。生日宴会开始了,大家一起给我点燃了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唱起了生日歌,纷纷祝我生日快乐。那时,别提我别提有多快乐,多开心,多激动了。

亲爱的同学,你记得给妈妈打电话了吗?

名师点评

1.构思

pagenumber_ebook=195,pagenumber_book=179

2.本文突出优点

A感情真挚:文章运用大量的篇幅列举了妈妈打来的多个未接电话的时间,锅碗瓢盆交响曲优质课,并列举了妈妈发来短信的时间以及短信的内容,意在突出妈妈对“我”的关心,将母爱渲染得淋漓尽致。

B升华主题:文章在结尾处运用四个小段的形式层层递进,由“我”写到其他同学,对主题进行了四次升华,突出了“记得给妈妈打电话”的主旨。这种方法简便易学,值得同学们借鉴。

不久,各家的烟囱里冒出了缕缕炊烟,厨房里响起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吃过晚饭,老爷爷们一起谈古论今。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弯新月已经挂在天空,家乡的夜晚将一片寂静,劳动一天的人们也将进入梦乡。家乡黄昏的美景,让我记忆犹新。

家庭三部曲

湖南一考生

我有一个家,不,应该是三个“家”,三个氛围不同的“家”。在这三个“家”中间,是用亲情连着的道路。而这三个“家”就像三角形上的三个角,循环演奏着我家的三部生活交响曲。(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我”家的三种气氛。【比喻修辞】)

第一部:快乐家庭

“哈哈……”是谁的笑声这么爽朗?原来是妈妈,她正在看小品——《追星族》。我妈是个不爱笑的人,谁如果能把她逗笑,那就绝了。听到妈妈的笑声,生活就是锅碗瓢盆交响曲什么意思,我和爸爸闻声而来,只见电视上一个女的正尖声尖气地对她的奶奶说:“您知道吗?明星中谁最爱抽烟,谁最爱喝酒,谁对什么过敏;上厕所时谁最爱看报,谁最爱听歌……这些您都知道吗?”她奶奶问她:“一个大男人上厕所,我跟着干啥?!”“哈哈哈……”我们一家三口都爆笑起来。

客厅里大人笑,孩子闹;厨房里正上演着“锅碗瓢盆交响曲”,热闹极了。生日宴会开始了,大家一起给我点燃了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唱起了生日歌,纷纷祝我生日快乐。那时,别提我别提有多快乐,多开心,多激动了。

我跟妈妈爸爸说:“我去做一个水果拼盘吧!”他们正在兴头上,答道:“好。”我奔进厨房,拿出那唯一的、精美的花边水晶玻璃盘。突然,我的手一滑——“哗啦——”我惊呆了。

第二部:恐怖家庭

爸爸闻声赶来,一见这狼藉的一片,就发火了。爸爸的脸可是跟夏天的天气一样——说变就变。看他刚才那笑劲儿,我以为会没事,但现在他却像一头愤怒的狮子,家中的喜气一下子荡然无存。(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表现出爸爸生气时的样子。【比喻修辞】)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爸爸吼道。

“盘……盘子一滑,就摔了。”我委屈地答道。顿时,我哭了,哭得好伤心。这个盘子多珍贵呀,是爸爸的同学从日本带来的。我恨这盘子太滑,可有什么用呢?

“哭!你就知道哭,还不快扫起来!”爸爸指着我的鼻子吼道。我正准备去拿扫帚,妈妈赶来了。

晚饭前,妈妈一下班就走进了厨房,开始了锅碗瓢盆交响曲的演奏。 只听“哗”的一声,妈妈把米倒进了盆,只听见“沙沙沙”“哗哗哗”的声音,妈妈把淘干净的米放进了电饭锅里,加上适量的水,“咔嚓”一声,按下了电饭锅的按钮。

第三部:温馨家庭

“这盘子为什么摔了?”妈妈问我。

我哭哭啼啼地答道:“盘子太滑了。”

“怎么能这么说呢?”妈妈循循善诱,“要不是你没拿好,它会掉吗?”

妈妈一番话让我开了窍。以后拿东西一定要慢点儿。

妈妈把爸爸拉到一边,不知说了些什么。我只听到一些“以后不要动不动就吼人,儿子重要还是盘子重要”之类的话。我吸了一下流到嘴边的鼻涕,感动得……说什么好呢?到底还是母爱伟大啊!

爸爸出来了,笑着对我说:“是爸爸的错。原谅我,行吗?”“不!”我故意赌气地说,“是我出手太快,是我的错!”“好好好,是你的错,行了吧。”爸爸跟我赔笑脸,我发现上当了,望着他一脸“坏”笑,我也破涕为笑了。

这就是我家的家庭三部曲。

我爱我家,因为它会变脸;我爱我家,因为它会唱生活的赞歌;我爱我家,因为它时时提醒我怎样做人。(运用排比和拟人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我”对家的热爱。【排比、拟人修辞】)

总之,我爱我家,我爱这家庭三部曲。

名师点评

1.构思

pagenumber_ebook=197,pagenumber_book=181

2.本文突出优点

A语言描写:文章大量运用语言描写,不但对电视中人物的语言进行大量的引用,而且大量描写了一家三口的对话,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B高潮迭起:文章运用小标题的形式将家里的故事写得一波三折,如一家三口刚爆笑起来,接着,我家的锅碗瓢盆作文200字,笔锋一转,就发生了“我”摔碎了“花边水晶玻璃盘”的事件,然后爸爸“像一头愤怒的狮子”,高潮迭起,带给读者惊心动魄的感觉。

午后

广东一考生

五月丁香花幽幽绽放,清幽的香气弥漫在空中,弥漫着这个下午。

春末夏初,妈妈照旧收拾着琐碎的东西。午后,是一片宁静。

“小语,快来看,这儿有你的手帕。”喜悦的声音打破了寂静。“手帕?”我的心底泛起了一丝陌生的暖意。“小语,快点儿。”房间里是妈妈欢喜的催促。

我来到妈妈身边,床上摊放着五颜六色的手帕。妈妈随手挑起一块绿手帕,兴冲冲地说:“还记得这块吗?是你3岁时的,那时我把它别在你的胸口,你跑起来颤颤颠颠,手帕也在风中翩翩起舞,像蝴蝶。”妈妈笑得合不拢嘴,抖开了一块红手帕:“小语,这是你10岁生日时的手帕,我还特地请人绣上了你的名字,还记得吗?”面对妈妈如数家珍般地回忆我的往事,我低下了头,不敢看妈妈,因为,我忘了,我不能应和妈妈。我不禁纳闷:妈妈不是常抱怨人到中年记忆力不好吗?怎么还记得这些?

是的,我的确忘了。若不是妈妈提起,我早已忘了这手帕曾属于我。手帕,我早已把它们丢进了记忆的角落,取而代之的是餐巾纸。我早已习惯用餐巾纸,薄薄的,散发着幽幽的香味,用过就扔了,方便简单。我,真的忘了。

妈妈还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在温馨的记忆中陶醉。妈妈不看我,用锅碗瓢盆写作文,背贴着我,小心翼翼地折叠每一块手帕。(细节动作表现母爱的细腻。【细节描写】)我用心虚的眼神瞥了妈妈一眼,乌丝中几缕华发刺得我睁不开眼,那微驼的背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妈妈,的确是老了。(动词的使用表达了“我”对衰老母亲的愧疚。【妙用动词】)可是妈妈却清晰地记得我小时候用过的每一块手帕。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我们这一代人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遗忘,而妈妈却像是岁月的拾荒者,在我们身后悄悄拾起我们遗落的爱和初始的纯真。(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爱。【比喻修辞】)在妈妈眼里,我拈起一片红叶,她就拥有整座枫林的快乐;我咽下一滴苦水,她就坠入了无边的海洋。妈妈怎么会忘记呢?因为爱着,所以记得。(运用反问修辞手法表现母爱的伟大。【反问修辞】)

幽幽的丁香花热闹地绽放着,在这暖暖的午后,我依偎着妈妈,小心地叠着手帕,泪水在午后蔓延,幸福在心间悄悄绽放……(结尾呼应开头。幽幽花香绽放出母女间的幸福。【首尾呼应】)

名师点评

1.构思

pagenumber_ebook=198,pagenumber_book=182

2.本文突出优点

A叙议结合:文章叙述妈妈整理“我”儿时用过的手帕,并深情回忆往事,这是叙事;同时,写出“我”从淡忘到重新认识母爱,餐具交响曲使用的音乐,这是议论。叙议结合,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B借物抒情:文章借助“手帕”这个承载着浓浓母爱的事物,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突出了母爱给“我”带来的幸福感受。

寻找“全家福”

广西一考生

妈妈与奶奶之间的战争又一次爆发了。

妈妈是我的亲妈妈,奶奶是我的亲奶奶,我左劝不是,右劝也不是,我好难受。唉,看来只有一人躲进房间看相册,才可以重温一下昔日家庭的温暖了。

咦,奇怪,那张已微微泛黄的“全家福”怎么不见了?我明明是夹在相册的第一页的!上一次妈妈和奶奶吵架时我还看了它半天呢!那可是我们家唯一一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一起拍的“全家福”啊。

没办法,只有找找看。

它会不会躲进童年里去了呢?我打开童年的窗户仔细地看着,我7岁生日那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围在一起吃面。(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进入对童年的回忆。【比喻修辞】)我用筷子把面条绞成一团,然后小心翼翼地送进嘴里。面条塞满了,我的嘴也鼓了起来。我一边吃还一边模糊不清地说:“奶奶做的面条真好吃。”大人们都笑了。奶奶轻轻拍着我的后背:“慢着点,别噎着,奶奶以后天天给你做面条。”爸爸架好照相机,跑到我跟前做了个怪相。“咔嚓”,相机留住了这美好的瞬间。唉,可惜这只是那张“全家福”的回放,我要找的“全家福”却在8年后不见了。

我又推开了10岁那年的大门,里面的气氛甚是紧张。只见爸爸蹲在门口一个劲儿抽烟,烟使他不停地咳嗽,眼泪都咳出来了。爸爸是不会抽烟的呀,那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看到他抽烟。奶奶和爷爷坐在沙发上,垂着头,叹着气。妈妈在房间里小声地抽泣。当时我缩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愣愣地望着这一切,不知该怎么办。唉,看来“全家福”不在这儿,因为它肯定不喜欢待在这样的环境里。

剩下最后一间叫作“现在”的房间了。如果它不在里面,还能到哪里去找呢?我怀着最后一线希望推开“现在”之门:妈妈和奶奶已经不再吵了,因为奶奶和爷爷已经搬出去住了。减少了见面的机会,也就降低了争吵的频率。奶奶因为舍不得我,偶尔还会过来帮忙做点儿家务,我曾多次劝妈妈不要再和奶奶吵了,可她却说:“大人的事小孩子别管。”我15岁了,还小吗?我无可奈何。

我找遍了现在的每一个角落,可就是找不到“全家福”的影子。它会躲在什么地方呢?也许它讨厌这个家里现在的状况,想出去溜达溜达;也许它只是一时贪玩,忘了回家;也许……我多希望有那么一天,“全家福”悄无声息地溜进我家,给我们带来久违的欢笑。(结尾点题,直接表达了希望全家人能和睦共处的美好愿望。【结尾点题】)

名师点评

锅跳到了煤气灶上,冒起了烟儿,油迫不及待地跳进了锅里,划出了一道金黄的弧线。白菜宝宝一起跳进了锅里,发出‘‘劈劈啪啪’’的声音。盐一溜烟儿跑到了锅里,和白菜宝宝一起玩耍。熟了,熟了。

1.构思

pagenumber_ebook=200,pagenumber_book=184

2.本文突出优点

A线索清晰:文章以“全家福”为明线,以妈妈和奶奶的争吵为暗线,梳理了家庭里的欢乐和悲伤的故事,线索清晰,启迪读者。

B侧面烘托:作者并没有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奶奶和妈妈之间为何争吵以及争吵的始末,而是回忆了自己7岁、10岁、15岁时家里的故事,并用伤心的故事衬托开心的故事,表明作者向往全家人和睦、幸福的生活。

温暖

湖北一考生

和所有的小孩子一样,孩童时代的我,天性只有在野外才能得到释放。乡下的一花一木、一鸟一兽都会使我兴奋,所以我喜欢待在外公外婆家。

农村的那座平房已经很老旧了,墙脚长满了幽绿的苔藓,房檐中有燕子的窝,门口是两列高大的杉树。(借助“平房”“苔藓”“燕子的窝”“杉树”等事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家的环境,渲染了安然、闲适的乡居生活的氛围。【环境描写】)夏夜,我和外公外婆就坐在树下乘凉。乡下的蚊子很厉害,外婆就帮我扇扇子,一边还和村里人说着话。他们喜欢说些家常,我就和地上的虫子、蚂蚁打交道,或者专注于盘子里的零食和西瓜。

桑拿”的小白菜“哗哗”一股脑儿地请到了“床上”(碗中)。“开饭了!开饭了!”随着妈妈的叫喊声,一场“锅碗瓢盆交响曲”就完美谢幕了。我家里有许多炊具和餐具,比如。

外婆习惯早起,我每天赖在床上都能听到外婆沙沙的脚步声。后院里有一棵栀子树,等到开了花,外婆就会摘下几朵放在屋里,然后满室都是馥郁的香气。等到天大亮,我就会被早饭的香味勾出被窝,脸也不洗牙也不刷就动起了筷子。(“勾出”“动起”这两个动词,写出了“我”因为受到“早饭的香味”的引诱去吃饭的样子,反映了外婆厨艺的高超。【妙用动词】)我最爱吃外婆煮的粥和她做的腌萝卜。头一天晚饭时烧的柴火没有熄,外婆把掺了黑米、莲子、冰糖的米用陶罐盛起来,埋进火灰中焐着,锅碗瓢盆狂欢夜作文。第二天早上,她用火钳夹出来,里面的粥还有些烫,散发着陶土的清香。我还会再撒一勺红糖进去,黑红稠糊的粥经喉咙咽下,甜到心口。外婆还会把白萝卜切成细丝晒干,然后在柴灶里炒,放几个朝天椒下去,又香又辣。现在他们搬来了城里,没了柴灶,高压锅煮的粥和煤气灶炒的萝卜丝就少了灶火的醇香味。

在我的记忆中,许多往事如同沙滩上的脚印,当海浪卷来的时候,便消失无踪。而有些往事就如海底的珊瑚丛,永远鲜亮。其中有一丛珊瑚最大、最美,那就是这件事。那年我才5岁,对什么都感兴趣。一天,爸爸去出门。

外公喜欢带着我去乡下玩,他知道我最喜欢烧灶火和钓鱼。我总是不会生火,外公就先架好柴让我往灶膛里添。我一直都很认真地盯着火舌,以至于每次烧完火后脸总是很烫。(“添”“盯”这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烧灶火的专注,渲染了乡居生活的温暖气氛。【妙用动词】)有一次我烧完后站在风地里吹了一会儿,着了风寒。所以在之后的日子里,外公总是不愿意让我烧灶火,免得我又感冒。钓鱼之前需要去挖蚯蚓,我拿小锄头,外公拿大锄头,祖孙两人一起去挖。外公在湿润的黑土中挖,总能很快地找到蚯蚓,可我偏不信邪,非要在又干又硬的黄土里找,我第一次在黄土里找到蚯蚓时高兴得忘乎所以,心里的激动久久不能平复。

现在真的很怀念在乡村度过的日子,怀念在田埂上、在池塘边疯玩的岁月。那时候,外婆烧火后脸上泛出的红晕和我脏脏的小汗手里抓着自己挖的第一条蚯蚓,都是一幕幕不能忘却的温暖,让我的童年拥有撩人的温度。

名师点评

1.构思

pagenumber_ebook=202,pagenumber_book=186

2.本文突出优点

A感情真挚:全文感情真挚,朴实的语言征服了读者,达到了温暖人心的效果,如“乡下的蚊子很厉害,外婆就帮我扇扇子”,字里行间体现了浓浓的亲情,同时很好地扣住了“温暖”的主题。

B选材恰当:作者选取了儿时在外公外婆家“乘凉”“烧灶火”“挖蚯蚓”等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充满亲情暖意。这让作者的人生都充满了“撩人的温度”,深化了主题。

难忘那串糖葫芦

山西一考生

我7岁那年,父亲不知从哪儿买了几麻袋枣子,去核的,特鲜红,特诱人。原来父亲是准备卖冰糖葫芦了。只见他先用竹棍和麦秸扎成了一个把子,听父亲说是用来插糖葫芦的。接着,父亲会选好天气将枣子表皮的灰尘洗去,晾干待用。这一段时间里,我和哥哥总会趁父亲不注意偷吃掉许多枣子。当父亲收枣子时,我们都很害怕,但父亲总装作不知道,从不教训我们。同时,父亲会利用这段时间做好一根又一根的竹棒。这些竹棒总被父亲削得同样粗细,同样长短,特光滑。现在想来,这些与父亲是篾匠不无关系。穿枣子也不能随便,需要大小搭配,美丑相间。于是,我们特别小心,希望自己穿得合格。穿好了的枣子串被放在大筛子里,排放得整整齐齐的。然后,父母会在厨房里熬糖稀,我们则站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等糖稀凉了下来,父亲会喊:“把枣子串端来。”我和哥哥被喝令站到一旁去,眼睛却只瞅着父亲的手,只见他将一串枣子放进糖稀里一滚,快速地拿上来,母亲则赶紧用塑料膜一裹,一串糖葫芦就做成了。(父母的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写出了他们动作的熟练和迅速。【动作描写】)

就这样,一串串又红又亮的糖葫芦被排在了另一个大筛子里。一旁的我和哥哥此时已馋得直流口水,父亲会拿起两串递给我们:“给,一人一串。”拿了糖葫芦,我们会美美地吃起来。第二天,父亲一大早就起床了,扛着插满糖葫芦的把子出发。等到我和哥哥起来的时候,总会发现床头插着两串香甜诱人的糖葫芦。于是,我们美滋滋地拿着糖葫芦上学去了。(“美滋滋”这个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们”拿着父亲给“我们”留的糖葫芦去上学的幸福模样,渲染了父爱所酝酿的温馨、甜蜜的氛围。【妙用叠词】)

后来,家境好转,父亲不再卖糖葫芦了,我们也很难吃到糖葫芦。再后来,只要父亲外出,就会带几串正宗的“北京糖葫芦”回来。可买回来的糖葫芦不再是枣子做的了,而是山楂、蜜枣、橘瓣什么的做的,比父亲做得大,果实也多,吃起来又酸又甜。可每当此时我们却更加怀念父亲的糖葫芦了。

不一会儿,各家各户的烟囱里都飘起了缕缕炊烟,厨房里响起了《锅碗瓢盆交响曲》。 吃过晚饭,许多老人拿着烟斗,聚在一起谈古论今,他们论三国,议刘备…… 这时,天空上已经隐隐约约地挂起了一轮明月。

市面上的糖葫芦品种齐全,花样繁多,里面不仅有山楂,而且加了各色水果。糖葫芦在不断地变换着,但总改变不了我对枣子糖葫芦的怀恋,更稀释不了我对父亲的糖葫芦的那份感情!

名师点评

1.构思

pagenumber_ebook=203,pagenumber_book=187

2.本文突出优点

A线索清晰:文章以“糖葫芦”为线索贯穿全篇,记叙了作者童年时的美好回忆,表现了作者对枣子糖葫芦的怀念和对父爱的赞美。

B主题鲜明:文章通过写父亲卖糖葫芦之前和之后的故事,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赞美了父爱,如“但父亲总装作不知道,从不教训我们”,表明父亲明明知道“我”和哥哥偷吃枣子却放纵不理,于无声处写出惊心动魄的父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