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采访作文500字,对妈妈的一次采访作文500字

  • 妈妈
  • 2025-01-23

来北京胡同开一场社区派对

讲述人:牛瑞雪(北京市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负责人)

2006年,我赴法国留学,在当地感受到社区公共文化福利带给居民的影响,美好的事物与艺术的氛围在一种全民享受的状态下展开。2011年底,抱着要将公共艺术带给大众的信念,我回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创办了北京ONE艺术周。

北京ONE艺术周的目标是以公共艺术激活城市文化生活,为此我们做了很多工作。2015年年底,在一次活动上,我围绕创建新型文化空间、通过艺术这一驱动力助力社区建设、复兴邻里关系等热门话题做了一次演讲。演讲结束后,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的负责人找到我,主动提出和他们一起携手打造一个公共文化升级的试验田,将我们期望传递的理念在社区落地。

这个试验田就是内务部街27号院。当时走进去,第一感觉是院子太大、太旧,以我们的实力很难负担这样的整修改造。但是3个月后,街道负责人再次带着我走进院子的时候,这个坐落在胡同里的小院已经修葺一新。街道书记和主任掏心窝子地跟我说,东四南大街这一片在历史上就是文化集中地,大家下了决心,一定要用文化带动这个地区的发展。就在那时,我看到了政府的付出和决心,决定扎根社区,为公共文化、为居民的福祉作出自己的贡献。

2016年9月10日,“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开张了,因为27号的地址,大家也给这里起了亲切的昵称“27院儿”。起初并不顺利,居民对我们组织的活动完全不买账,他们的文化活动还停留在广场舞、棋牌室的阶段,社区组织活动也处于“不给我东西我不来”的境况,完全没有文化中心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那时,我们迫切意识到,凭借一腔热情和学术态度进入社区是不够的,必须学会如何融入。

丁俊晖哥哥早就在那里等我们了,首先由我们高级班的小记者顾辰洁给丁哥哥献上了一束鲜花,接下来就是我们的采访时间,一个又一个同学问了丁哥哥各种不同的问题,可是我因为是第一次采访大明星,心里还是免不了紧张与胆怯,一直没敢提问。

由此,我们开始了“艺术社区”的探索和“伙伴”关系的搭建。我们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和社区居委会不断沟通,统一认知,细分居民的多元文化需求,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喜好,设计不同内容的供给。随着“艺术社区”逐渐成型,我们将更多来自社会力量的优质资源引入社区,将优质资源与本土故事的挖掘相结合,输出高质量的服务。

近年来,我们为朝阳门积累起了多元丰富的本地品牌:有专门以“老人”为群像的艺术项目“老好使”,通过采访老人的人生故事和采购经验,开发了“老好使Zine”和“老好使SHOP”,深度探讨老年人的社会价值;有集合了沙龙、展览、工作坊、市集、音乐与舞蹈的复古主题日活动“北平派对”,激活老年人与年轻人轻松社交与家园精神;有关注老年人与年轻人互动交流的公共艺术项目“当我像你一样”,实现了本地故事向社会影响力转化的可能。此外,还有各领域专家智库交流的主题对话“朝阳门TALK”、文商旅探索项目“8小时掌柜的计划”、公众议事能力培养的“生活大爆炸”、关照社区日常的“无废社区空间站”“记忆交换站”等项目。成立至今,“27院儿”培育了400多个文化创意项目,开展各类文化活动4000余场,服务人群超过14万人次。

6年来,“27院儿”如一块文化磁石,将天南海北的文化艺术吸引到胡同四合院里,老人、年轻人、外国人、小朋友争相成为参与者、培育者。年轻人重新回归社区生活场景,本地居民的幸福感也在增长,整体满意度达95%。我们通过“艺术社区”的不断实践,探索出公共文化新型空间的可持续运营和高质量发展路径。今后,我和我的团队会继续深耕在这个既洋溢着艺术气息,更充满人情味的文化艺术空间里,像一粒种子扎进土壤,为这片家园持续开出美丽的花儿。

沈阳城市书房的“汉字热”

讲述人:英 子(沈阳汉字主题书房负责人)

一次有意义的采访作文1 作为泰山晨刊的小记者,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亲自采访我们可亲可爱的柳校长,终于我的愿望在20xx年3月25日实现了。 走进宽敞明亮的接待室,柳校长接受了我们宁阳实验小学小记者团小记者的采访,在采访正式开始之前。

今年夏天,在有着厚重文化积淀的辽宁省沈阳老北市,一家以汉字为主题的城市书房开业了。

对某某的一次访问七年级采访作文500字600字 六十年来,祖国日新月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茅屋变成高楼大厦;泥泞的小路变成宽阔的水泥路;破旧的布衫变成时髦的服饰……今天,我就以一名记者的身份采访了我的爸爸妈妈。

汉字主题书房是沈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百家城市书房(书屋)以来打造的又一文化惠民项目,也是全国第一家以汉字为主题的书房。书房引进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让你爱上中国字”,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与城市书房结合在一起,为公共文化服务注入丰富的文化养分,是城市书房主题化、特色化、趣味化、体验化的创新尝试,更是以文化人、以文化城的深耕设计。

东临实胜寺,西傍锡伯家庙,青砖黛瓦的汉字主题书房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根据书房主题、阅读需求、创设目的、建筑结构等因素,设计了以经史子集分类的国学区、以图书旧藏为主的主题区、以传统儿童教育为特色的蒙学区等,此外还有上书房、南书房、上房东壁、南斋西园、可以上房揭瓦的读书廊等阅读打卡点位。甲骨文及汉字演化的历史具象化蕴藏在书房的各个角落,可谓处处有典,处处是故事。

除了具备城市书房功能,满足大众阅读需求之外,汉字主题书房还是面向中小学生、文字和书法爱好者、国际友人的汉字文化传承传播基地。来这里的读者和游客可以通过讲解员讲解、电子设备演示、主题讲座等方式,了解汉字的产生、演变历程。依托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成果转化,书房还向大众提供读、听、看、写、讲、研、训、动等特色服务,开展“每周一字”“每月一训”“每季一讲”等活动,每年主题活动不少于60场次,对妈妈的一次采访作文500字,让读者和游客以趣味化的形式,加深对汉字文化的理解和记忆。

近些年,随着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中国人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也是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汉字主题书房通过考试招募了400多名志愿讲解员,他们中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的66岁,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火种在一代代地传递。除了中国人,也经常有外国人带着孩子来这里看书,感受中国文化,通过汉字,打开了了解中国的另一扇窗口,一次什么的采访作文600字。

汉字主题书房开业以来,每天最多接待过读者1500多人次,爱书、读书、爱汉字、学汉字的热潮在这里涌动。仅3个多月,书房便登上知名点评网站“沈阳书店音像好评榜”的第一名。在众多点评中,有一位读者说,没来汉字主题书房之前,一直以为这只是一家充满噱头的书房,来过后才发现并非如此,这里让他再次认识和爱上了中国的古老文字。这些评价,让我们获得了继续前进的信心与动力。

品德与生活老师 。因为课本上有这个活动,我们欣然接受了。我组,我们选定了采访目标——我们的班 主任童老师,分配好工作:杨旸伶牙利齿,又是学校电视台的小主持人,由她发问;许曼金姗字写得又快又好,负责记录。

接下来,随着图书的不断添置更新,活动的持续开展,我们将争取用3年的时间,把汉字主题书房变成所有读者查找、认知、解读汉字的特色主题书房,成为引导全民阅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城市品位的文化地标。

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真是妙

第一次采访作文1 1月12日下午,我和另外几位小记者很荣幸地采访了我市的政协委员。刚一听到能参加这个活动时,感觉很激动很兴奋,同时也感到心里有点忐忑。 带着异常激动的心情,我们来到贵都大酒店,在等电梯时,我们遇上几位政协委员。

讲述人:王 伟(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学员)

与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结缘,对别人的一次采访作文700字,纯属巧合。4年前,我在网上查询文化展览信息,无意中看到“市民艺术夜校”秋季课程的报名推文,觉得好奇点了进去,记一次采访作文600字,没想到竟然发现了一块“新大陆”。

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是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创办的文化艺术普及项目,采用延时开放、公益收费模式,在晚间时段为18岁至55岁的中青年群体提供艺术培训课程。我是一名金融从业人员,平时虽然工作比较忙,但因为喜爱文艺,一有时间就会去听听音乐会,看看展览,也会找机会学一些感兴趣的艺术课程。在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可以提供艺术培训时,我毫不犹豫就报了名。

我很喜欢花,选的第一门课便是花艺课,目前已经学了好几年了。不同季节盛产不同的鲜花,在花艺课上,老师会根据节气的变化选择花材,解花语,说历史,介绍花艺基础知识以及不同花艺流派的特点,然后让我们自己动手完成插花,一次难忘的采访作文600字。有时候,我会把自己的作品发到朋友圈,朋友们纷纷点赞,一次神奇的采访中作文450字,夸我的水平已经可以去开花店了!

记一次采访 今天是星期日,妈妈带我去培圣文化艺术中心参加小记者采访活动。今天采访的主题是:“体验打爵士鼓”和“参观舞蹈班学员的中国舞”。因为我喜欢舞蹈,所以,我打算采访“中国舞”舞蹈班的老师。

生活中,我热爱传统文化,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4年来,在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我学习了花艺、茶道、香道、布艺、中式点心制作、朗诵等十余门课程,最近我又报名了盘扣制作课,再度“解锁”了一项非遗新技能。通过这些课程,我学到了许多以前想学没学的东西,触达更为广阔的传统文化领域,结识了一群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的志趣相投的朋友,对艺术、对美、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获益良多。

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分春秋两季招生,每门课程12节,每周一节,时长3个月,每堂课收费500元。与市场上同类课程相比,虽然是公益收费,但却是高品质。我接触到的老师不仅专业资质高,而且很多是行业翘楚、非遗传承人。现在,我每周保持三节课的节奏,下班后垫点小食,就驱车10公里先去上课,乐此不疲,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第一次采访六年级作文1 人的一生中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可能是成功的,也可能是失败的,它能让我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沮丧,它能鼓励我们努力拼搏…… 11月14日,我们湘潭日报的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长沙橘子洲采访游客。

这几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越办越好,也越来越火。据统计,7年来,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共开办课程495期,参与学员30282人。2021学年春季班开启线上报名通道时,5大校区46门课程近1200个名额,在5分钟内被抢报一空,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作为一名比较“资深”的学员,我也明显感受到夜校已经火出圈。今年,上海市政府将夜校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在政府支持下,夜校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为总校,不断“扩容”,实现16个区全覆盖,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人,享受到这项优质公共文化服务。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唱一唱

讲述人:杨振华(成都市街头艺人)

星期五下午,我们这些“小记者”们去采访了五年级级长——利芬老师。在会议室里利芬老师没有摆一点老师的架子,坐下来任我们发问。让我们倍感亲切。“利芬老师,如果有一个学生经常不做作业,您会怎么办?如果家长很生气。

春熙路、大悦城、太古里、来福士熊猫广场、九眼桥、东郊记忆……近几年,很多来成都的朋友注意到,不少热门地标、繁华地段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就是街头艺人。

街头艺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欧美许多大城市,如巴黎、伦敦、罗马、纽约等很普遍,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他们在街头表演,不但可以展示自身的文艺特长、获取相应的酬劳,同时为市民欣赏艺术提供了另一种途径。在国内,上海、广州等城市也一直在摸索街头艺人的管理。

2018年,对陌生人的一次采访作文600字,成都开放街头空间,启动“成都街头艺术表演”项目,将街头艺术表演纳入公共文化统一管理,面向社会公开招募街头艺人,经成都市文广旅局、市城管委统一授权,由成都市文化馆为考核通过的艺人颁发表演证。那一年,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也报名参加了。

又一个愉快的周末来了,又一次愉快的小记者采访也来了。今天,王老师要带小记者去采访益视康眼镜店,当时我想一个眼镜店有什么内容可采访的,但是在采访完之后,我真的收获了好多好多的意外知识。 我们来到了眼镜店,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眼镜。

我自学过Beatbox(嘻哈文化的重要元素)和街舞,在全国、省、市的比赛中获过一些奖项,但在街头艺人的考核中却经历过两次“滑铁卢”。成都街头艺人的考核还是比较严格的,对表演形式、节目内容等都有较高要求。考核结束后,需要参加一次培训,主要内容包括政策法规、管理规定和行业规范、演出包装、基本礼仪等,艺人还需现场签署《成都街头艺人公约》,最终才能“持证上岗”。

2019年,我成为成都市第七批街头艺人。记得第一次走上街头是在春熙路,表演的是Beatbox和街舞。那时候,我完全没有街头演出的经验,很拘谨,不会和观众交流互动。观众也一样,对街头艺人的了解还不够,比较羞涩,彼此都不知道怎么办,结果我演了4个半小时,最后只得到几块钱的“打赏”。

关于采访的作文1 周六早晨的阳光无比明媚,前埔南区小学的小记者们走进了传说中的双十中学,开始了我们的采访之行。美丽的校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精彩的校园生活让我们眼前一亮,丰富多彩的社团活 动更是令我们举手称赞。

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经过几年运行,“成都街头艺术表演”项目从最初的30几个点位增加到88个点位,艺人近500人。表演门类除了流行、民族、说唱、器乐等音乐类型之外,还有魔术、舞蹈、相声等。大量优秀艺人的涌现,给成都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氛围。如今,只要音乐声在街头响起,不论是步履匆忙的上班族,还是含饴弄孙的老者、外地游览的旅客等,都会驻足停留欣赏演出,有人还会跟着艺人一起互动,“打赏”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每次站在街头演出,我都有一种幸福感。其实不只是观众,街头艺人大部分也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忙碌而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里,很多人无暇释放压力,绽放多面才华。在成都街头,我们学会了停下脚步,彼此接纳,互相欣赏,传递温暖。

杭州“文化管家”的新鲜事

讲述人:李凯迪(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文化管家)

“文化管家”是个什么职业,很多人可能最近刚听说。

这是2020年,杭州针对基层缺少专业人才、服务项目不能与时俱进、群众要求无法及时满足等痛点和难点,在全市范围创新推出的一个项目——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第三方社会文化机构按照需求清单,以基层综合文化中心、文化礼堂为阵地,让老百姓享受一揽子公共文化服务。简单点说,文化管家就是政府聘请的为老百姓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人才。

我大学读的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校期间,受公共文化服务课程启发,对公共文化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进入杭州新青年歌舞团实习。杭州新青年歌舞团2015年推出“文化管家”的服务模式,是“文化管家”项目的雏形,并延续至今。实习中,我切身感受到群众文化的热情和活力,也见证了“文化管家”项目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推进,2021年毕业后,我就职杭州新青年歌舞团,采访一个人作文600字,正式成为一名文化管家。

“文化管家”的职责涵盖活动策划、专业培训、场馆运营、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等。在衙前镇,我主要负责“三团三社”建设,在原合唱团、民乐团、艺术团、摄影社、文学社、书画社的基础上新增了走秀队、戏曲部、美妆队、舞蹈队等多支队伍。策划组织活动150多场,如走秀队老街旗袍秀、农民画走亲活动、喜迎新春运河游园活动、“西湖之光”诗书画印大展暨红色衙前艺术作品展,参与人数众多,反响热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农民画团队,作品频频获奖,省级以上获奖31幅,其中入选中国美协的作品1件,入选浙江美协的作品4件。

“文化管家”项目把文化课程送到镇街,走进村社,原本利用率不高的文化礼堂、家园现在每周都有活动,瑜伽、太极、舞蹈、书法、戏曲等文艺活动代替了棋牌娱乐。文艺团队从平时闲散的娱乐,变成了能够登台演出的“专业”团队。去年,衙前镇创业新村社区在“文化管家进村社”项目中排练出舞蹈《红旗飘飘》。由于首次表演,很多人怯场不敢登台,但演出大获成功,有些队员还收到家人送来的鲜花,成就感满满。今年的课程,队员们积极性飙升,经常自发组织练习基本功,等待新的表演机会。看到队员们自信起来,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我也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

“文化管家”这种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已经写入《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在我看来,“文化管家”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创新,同时也改变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以衙前镇文化品牌——农民画为例,乡村妇人在茶余饭后,放下手中的手机、麻将,拿起画笔,讲述本地红色文化故事,交谈着村镇的进步变化,一笔一画勾勒出一幅幅“红色衙前美丽乡村”的作品,精神文化生活富足了起来。(郑 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