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变化作文,时代的变迁作文600字

  • 变化
  • 2022-11-03

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引领广大青少年牢记时代责任,坚定跟党走、建功新时代,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我县举办“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主题征文、摄影、抖音大赛。自8月4日起,枞阳在线和枞阳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将陆续选发来稿佳作,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投稿并留言推荐自己喜欢的好作品。

本期推荐作品:

十年变化:数字说民生

“爸,我要上学!”

蓬松凌乱的头发下,一双大眼睛,带着深深的渴望,穿过窗外!

走进新时代作文1 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水平也大大地提高,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人们文化素质也开始丰富化,多样化,其主要在下几个方面产生了重大突破。

31年前,这幅《大眼睛女孩儿》的照片,戳痛了无数人的泪点,让人难以忘怀。也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留在了《枞阳民生画册》的封面上。

再穷,也不能苦孩子!也正是从那时起,希望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建设和加固教学用房、对贫困生救助和保障中小学教育经费,等一项项教育民生工程,在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一启动。如今,校园是天底下最美的地方,也是孩子们健康成长最快乐的地方。

新学年开学季,我跟随高一新生,走进了枞阳中学。这所省级示范高中,2009年迁址新建,2012年投入使用。整个校区,占地396亩,建筑面积80000平米,在校生达3200人。从校外看去,它就像一所大学的新校园。

操场上,那些身穿米彩服的学子们,在国旗下,在《义勇军进行曲》的国歌声中,正迈着青春的步伐,开始了新的征程……

校园外,许多家长看见自己的孩子,在国旗下举起拳头,也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枞阳以人民为中心,强力推进和实施民生工程,开出的幸福花,结出的幸福果。这十年:

新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学用房133800平米,累计投入资金38500万元。

资助职高和普通高中困难学生141728人次,累计补助资金17648万元。资助了1000多名贫困生上了大学。

加大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迁址新建了县医院、中医院、保健院和疾病预防中心,改扩建和新建乡镇卫生院15个和村卫生室190个,累计投入资金58000万元。保障了全县城乡居民全部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做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实施农村安全饮用水放心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7041万元,解决了全县32.62万人的饮水问题。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城市居民廉租房及棚户区改造工程,为城乡30173户困难家庭解决了住房和住房安全问题。

开展城乡居民大病救助暖心工程,报销比例达到84%以上。

实施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政府保底”工程。全县3162个五保户,17413个低保户和25693名残疾人获得了政府救助。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已建成美丽乡村145个。同时,全面推进农村环卫一体化改革,每年投入资金近4000万元,大大的改变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结合扶贫,实施了城乡困难家庭再就业工程,建起扶贫车间和扶贫基地58个,举办就业和新型农民培训41000人次,帮助2万多个城乡家庭和1500个贫困人口再就业。

实施党引领乡村振兴(扶贫)工程,全县214个行政村(居委会),全部建起了一站式便民窗口和服务平台。建起了图书室和阅览室以及文体活动场所。同时,还将智慧电商、农村快递、民宿农庄和乡村旅游引进了广大农村。

下面以时代的变迁小标题,给出三篇范文,题目分别是《爱国情怀不变——时代的变迁》、《乡村露天电影放映40年——见证时代的变迁》、《信息化的世界——时代的变迁》。

………

这一串串数字,一个个项目,不仅覆盖了城乡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也承载了枞阳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是老百姓获得幸福感和幸福指数最好的十年!

所到之处和看到的,是一幅幅美丽和动人的民生画卷……

道路修到了家门口

秋风送爽,浅秋的一场雨后,丹桂飘香。

我们的新时代作文700字1 新时代的到来,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五一假期时,我回老家去探望姥姥,惊奇地发现:过去凹凸不平的小路变成了宽阔的大公路,低矮的土墙也变成了高大的石灰墙,而且每家每户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提高。

车奔驰在G347大道上,村庄,田野,集镇,园区,从眼前闪过。远处,碧波万顷与长江相连的白荡湖,与长天一色,波光潋滟。

素称鱼米之乡的枞阳,到了这个季节,鱼肥了,蟹黄了。从G347通往湖区的堤岸公路上,又是车水马龙。一辆辆大车小车装有美味甲天下的枞阳大闸蟹和白荡湖的胖头鱼、白鲢、草鱼、鲫鱼,还有鲜嫩无比的大河虾,带着枞阳的味道,从G347出发,被送往大中城市。

这条沿江快速通道,全长61.7公里,双向六车道,环绕枞阳县城,西连安庆,东抵铜陵。2016年动工,2019年通车。总投资31.7亿元。它的贯通,不仅大大缩短了枞阳到铜陵的行程,将枞阳县城纳入到了铜陵市半个小时的经济圈,也解决了过去枞阳沿江地区行路难的困境,更带动和加快了枞阳的拥江发展。

这是枞阳县2016年区划调整划入铜陵市后首个重大的民生项目,时代的变迁作文600字,也是这十年来枞阳县公路建设的历史性标志。

在枞阳县交通局展览室里,看着沙盘上和墙上悬挂的全县公路交通网络图与解说图,不由得为枞阳这十年公路交通的发展而喜悦。全县境内公路建设总里程达到3406公里,其中国道93公里,省道161公里,县乡公路1061公里,村村通和村组通公路2037公里。

十年间,枞阳县交通建设总投资累计达到146亿元。一条条道路,犹如一条条康庄大道,连着百姓的生活。

三公山,是枞阳的最高峰,海拔674.9米。20世纪九十年代前,在这个大山的半山腰上,住着十几户人家。他们上山下山,挑担背食,靠祖祖辈辈踩出来的一条山路过日子。2008年,村村通公路,第一个项目在这里破了土。一条水泥路,时代的变化作文1000字,就如一条彩虹从丛山峻岭中架起。路通了,靠山致富的路子也宽了。这几年,三公山西麓脚下,一个个竹木加工厂,一个个农林生态基地,孕育而生。山里人的日子,也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而今,这条道路又被改造拓宽了,时代变了作文350字,三公山也成为旅游之山。

美丽乡村我的家

山峦间,云雾飘缈。绿荫下,霞光飞渡。

当车穿过4A风景区浮山,沿着柳峰山西麓的七彩路,来到省级美丽乡村的白柳镇山河村时,那两棵千年的枫香树,宛若一对好客的老人,已在村口等候我们日爬岭头了。

中国的变迁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中国人都很幸运: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不一样,我们处在一个大变动的社会和一个大变动的时代当中.生活在英国的人们,无论是生活在 某个小镇还是伦敦这样的大城,终其一生。

山河村是枞阳县78个省级美丽乡村之一。它座落在群山环抱的柳峰山西山坳,前抵白荡湖北水的麻溪河,与浮山隔水相望。据《安徽通志》记载,这块约四平方公里的土地,曾是侨立古阴安县邑,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历史。村中的城隍庙,千百年来,虽经动乱、战火和朝代废立,原貌尽毁,但在它的废墟上,又一次次的被重建修复。至今,依然矗立在地势不高的佛陀山山丘上。恢宏壮观,香火袅袅。村民口口相传的故事,“章家府,鲁庄县,黄家冲,金銮殿”,时下,也倒成了孩子们最朗朗上口的童谣。那些以古阴安治下而命名的诸如城隍街、黑屋里、南门口、黄家冲等古村落,在村导游的解说下,仍是那么神秘与诱惑。

2017年,山河村被省里确定为重点建设的中心村之一。这些年,他们以“两山”为理念,结合自然环境和古阴安遗址为底色,以乡村游、农庄、民宿和共享家园为依托,一本规划绘村图,通过综治、改造和建设,投入资金近700万元,将一个闭塞落后的古村落,打造成了似画一般的美丽山村。2018年以来,这个村先后被授予和评为安徽省美丽乡村首批重点示范村、安徽省文明乡村、安徽省最佳避暑胜地、安徽省“三变”改革典型示范村和国家级森林村庄荣誉称号。

蝶变后的山河村,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成为枞阳的打卡地。

在村支书王秀元的引领下,沿着村中的七彩路或水泥路,我们信步而行。几个大小不等的自然村,路相通,涧相连,形成一体。从远处望去,所有的村庄,都掩入在葱色绿意中。从柳峰山下来的溪水,绕着村庄的山涧,潺潺流淌,哔哔有声。我弯下身去,捧上一口,如饮矿泉水,甘润若甜。鸟语和鸣的山村里,一批又一批的白鹭从圩区和湖边飞来,有的在空中斜飞,有的在树梢上站立。渐渐地,那两棵遮天蔽日的枫香树树冠上,就变成了一个鹭岛。不少游人在此驻足流连,拍下最美的风景。

沿着进山的石阶,路过王院。村中,倒有几家民宿和农家饭店。在花香四合的院子里,几张桌前,坐满了客人。有的在掼蛋,有的在下棋。王支书与客人打过招呼,就继续领着我们上山。

大约走了半个小时,就来到了半山腰的王院水库。它像一片海子,水面如镜,青山倒影。水里,白云在飘。空中,鸟儿在飞。水库两边的山坡上,是一片片果木和茶叶,种有桃、梨和柑橘。几个靓丽女子,手提果篮,从果园下山,一路欢歌笑语。

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居住、生活、劳动,那是一种怎样的幸福!又将是怎样的令人向往!

这时,一个戴着眼镜很有知识范的年轻男子来到库上。支书很客气地的喊了一声,“唐总,你好啊!”接着,向我们介绍了他的情况。

他叫唐高益,是从山河村走出去的大学生。2017年以前,他在南京市地质勘查测绘院工作。现如今,家乡变了,不仅山美水美,更是环境美。这让他那颗志在田园的心有了萌动。2018年,他辞去公职,回到了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办起柳峰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几年,在租赁的30多亩的土地上,建起了25个科技大棚,养蘑菇,种木耳。尽管有失败,但最终还是成功了。去年,年产值达到6万斤,获利几十万元,还带动了20多个村民就业。他笑着对我们说,“在这里,不仅能创业,还能享受田园风光,这是我想要的日子,更是我挥不去的乡愁”!

日子过得似蜜甜

一切都在变,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或从一天到另一天,改变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的命运。长者说,少年人多轻狂,其实不然,我们只是在改变。恰是我们所代表的时代,改变是巨大的,这使他们无法理解亦无法接受。

一所所敬老院,就是一个个幸福的家。

中秋佳节,在枞阳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们走访了几家敬老院。所到之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在枞阳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推着餐车,将一块块月饼,递到了100多位老人的手里。

在藕山镇中心敬老院,枞阳红十字会志愿者服务团队的十七名女子,有的为老人们理发、剪指甲、洗头,有的同老人们一起包饺子。

在枞阳镇和浮山镇,一些企业和慈善人士开展了“中秋送关爱”活动,为敬老院带去了节日的祝福。

在山河村敬老院,村两委班子与老人们一起过中秋。

关爱老人,让老人特别是农村孤寡老人有个幸福的晚景,在如今的枞阳,已成为社会的良知和力行的风尚,更是党和政府将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的重要载现。

2009年,敬老院建设作为首批民生工程实施以来,以“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终极目标,奏响了为五保老人安家的序曲。这十年,全县建设标准化敬老院23所,建筑面积达到28700平米,乡村覆盖率达到100%,五保老人入住率达到58.4%。

一个社会承载着一个时代,一个时代反映着当时人们眼中的社会。时代在变迁,社会亦随着改变,我眼中的社会亦随着时代而变化。十来岁的懵懂少年,听大人们口中的社会,他们告诫我,社会上太乱,鱼龙混杂,人心隔肚皮。

新楼村五保老人齐本生,2013年入院时,已是九十二岁高龄,走路都很困难。自从来到枞阳经济开发区敬老院后,生活有人照料,生病有人护理,不到半年时间,他就甩掉了拐杖。今年,他已百岁。尽管他已经记不起哪天是他的生日,可敬老院记得,村和区记得,民政局和老龄办的同志记得,就在8月15日那天,从县里到村里来了好多人。敬老院里张灯结彩,红红火火,为这位老人过了百岁。现在,他的身体仍是硬朗,还天天下厨房做些手边活呢!

当我们来到这所敬老院,与这位老人攀谈时,他一边拉着我的手,一边擦着眼眶的泪,他说,“我经历了好几个年代,还是如今好!”尽管老人说话口齿不清,但我仍能感觉得到他内心的激动。

岁月无限好,更在夕阳红。

而今,在枞阳这方热土上,不仅敬老院里的五保老人生活美满,就连农村的老年人,也乐意走进民办公助的社会养老中心。如会宫镇、浮山镇、藕山镇等一批社会养老中心,床位都在上百张,入住率都在90%以上,甚至是“一床难求”。2016年,安徽省财政厅推广了会宫镇社会养老中心“医养结合”和“智慧化敬老院”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也被民政部授予“敬老之星”称号。

现在呢,时代的进步,我们提倡“文明祭祀。”代替鞭炮的是鲜花祭祀、时空信箱祭祀、黄丝带祭祀、植树祭祀……这样的改革不仅环保,又减少了火灾的发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时尚宠儿”。 时代变化的速度让人仿佛就在一刹那。

石屋书庐听书声

“灵殷殷,烂扬光,延寿命,永未央……”

在大青山的石屋书庐里,夏令营的孩子们正在吟吟而歌。

这首《盛唐枞阳之歌》,距今已有2100年历史。《汉书》曰:元封五年冬(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行南巡狩,登天柱山,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时代的变化作文800字,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

从此,枞阳这个名字,就深深的埋在了枞阳人的骨髓里。

千百年来,内攘湖泊外连长江的枞阳,受浮山佛教文化和浮山磨崖石刻士大夫文化的影响,与后来的桐城派文化相交汇,怎样看时代变了一切都得变作文,在这里碰撞、融合,形成了特有的“读书传家”的地域文化和普世家风。因而,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和怎样发展,在枞阳人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一股世代相袭的墨香和书气。

这里,不仅是杰出的外交家黄镇将军的故乡,也是明宰相何如宠,思想家、哲学家方以智,铁骨御史左光斗的故里。问鼎清代文坛二百年的桐城派领袖人物刘大櫆、方苞、姚鼐和吴汝纶,从这里走向文坛,留下了诸如《海峰先生文集》《海峰先生诗集》《左忠毅公逸事》《狱中杂记》等传世篇章。而今,这里也成为中国的院士之乡。如教育家房秩五、美学大师朱光潜和科学家慈云桂、汪旭光、陆大道,王福生、丁汉、陆林、姚富强和曹建国等院士,以及中青年科学家、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从这里走向科学和文化的殿堂。

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穷不丢书”的文化精神,犹如源远流长的长江之水,滋润着这方沃土,也推进了新时代文化的发展。

自2012年,文化事业,作为民生工程实施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3700万元,建起了功能完善和设备齐全的文化大剧场、科技馆、体育馆和儿童活动中心,建起了黄镇图书馆和左光斗纪念馆。全县16个乡镇和190个行政村都建起了文化站和农家书屋。送书下乡、送戏下乡和送科技下乡,已成为文化活动的常态化。在县城,图书馆、宗子书舍和阅览室,布满了社区和重点街道,就连幕旗山汉武文化生态园顶峰上的汉武阁,也设置了一个图书室。二十平方公里的主城区,几乎形成了十五分钟的读书圈。节假日和休息日,人最多的地方,除了景点和公园,便是有书的地方了。

三公山脚下的“三公书社”,是乡村教师臧永个人创办的农家书屋。自2015年农家书屋开放以来,从十五分钟的读书圈,逐步影响和扩大到周边三五里路的村庄。两间农家屋,几乎是天天满座。有时,来的人多了,就坐在门前的树根上或是石头上,手捧一本书。渐渐地,这里倒变成了一爿风景。2021年,中国时代的变化作文,臧永被中宣部授予“全国乡村阅读榜样”称号。前不久,我们来到了“三公书社”,当说起办书社的被衷时,臧永丝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他说,“我是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乡村教师,当初办书社,是想让山里的孩子多读点书。”

臧永说的很中肯,也很实在。文化,得从根培育,从儿童塑造!

十一长假的头几日,我们走进了黄镇图书馆。在馆长、青年作家谢思球的办公室里,目及之处,书架上,桌子上,柜顶上,就连茶几上也堆满了书。那这个图书馆呢,少说也有十几万册吧。这时,一个年轻人轻轻地敲下门,走了进来,将一张十一假期活动安排表放在了他的办公桌上。

那张节日活动表上,被排得满满当当。

10月1—2日,举办“喜迎二十大,我与时代同成长”青少年征文比赛。

10月3日,举办少儿摄影知识讲座与野外体验。

10月4日,举办青少年诵读与金话筒比赛活动。

……

这座被安徽省评为五个好的图书馆,坐落在城区4A风景区汉武文化生态园的山脚下,地处幽静,环境优雅。每周都要开展与读书相关的活动。若是在网上预约晚了,也便失去了一次文化之旅。

离开图书馆时,谢馆长还很客气地送给我们两本书。一本是《大明御史左光斗》,一本是《大徽班》,都是他新近的作品。

由文化人领军图书馆,在文化大县的枞阳,尽管是一个小小的变化,足见枞阳对文化的重视与引导!

我们的新时代作文600字1 我们生活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时代,像是一条长长的小溪,而人们像几条白雪的小帆船,随着溪流直流而行。新时代向我们走来! 清晨,我和爸爸在山上散步。

川水城墙景如画

长河,枞城人的母亲河。

时代新变化 共产党和新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共产党!19世纪末,中国有了共产党,世界在变化,中国在变化,共产党在变化!20世纪80年代,自行车还是当时耀眼的工具,一个村里,有几辆自行车都罕见的。

清晨,晨练的人们身披朝霞,在护城墙上,跑步,慢走。

夜晚,临水而居的人们坐在窗前,听枞川夜雨,看一河西月十里灯火。

这条护城墙,因水而生,十里路长。而这座城,也因水而美。

它既担负着城区的防洪安保,也被打造成为集观光、晨练和休闲为一体的水岸公园。同时,也与引江济淮和古枞阳上码头改造工程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古典与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水墨画。

然而,这条母亲河,在历史长河里,也同这座城一样,也曾遭受过苦难。枞城人记得:1954年,1983年,大水破堤,水漫枞城。如今,上了岁数的老城人,一说起那时的苦难,就忍不住的掉下老泪。

建一道护城墙,来保护这个城,就成了枞阳人日思夜想的梦。

1985年,这个水患频发的江岸小城,在国家百业兴起、财政尚不宽裕的情况下,投资3217万元,来为枞城建一道护城墙。消息传来,那段日子,多少人难以入眠,为之兴奋!要知道,这笔资金,在当时可是一个天文数字,是当时枞阳两年的财政收入啊!

三十五年间,这条护城墙,就像一个抗天的卫士,冬去春来,守着这个城,看着枞阳沧海巨变,从一个贫困县走向致富县,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当历史的时针指向2016年,一场特大的洪涝灾害再次降临枞阳。1800平方公里的枞阳大地上,三个内陆湖泊和百十个大小圩口,十几天时间,就变成了汪洋泽国,县城也成了一座孤岛。长河,就像一条天河,悬浮在两米高的护城墙的头顶上。

尽管护城墙挺住了,家园保住了。可是,在那特定年代特定条件下建起的护城墙,经过几十年的风雨侵袭和岁月蹉跎,已是不堪重负!

2020年,重新修建护城墙,就成了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政府“一号工程”,被纳入到重大的建设项目之中。这条护城墙,总投资4.16亿元,按照50年的设防标准,在原有单体石条墙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规划,墙高达到2.5米,用钢筋混凝土浇灌而成。5米宽的墙头上,两边是一米来高的大理石护栏,沿路装有华灯和霓虹灯。站在墙上,长河和“引江济淮”风光尽收眼底。2021年,护城墙主体完工后,94岁的上码头老人张桂兰在子女的搀扶下,来到了护城墙上。老人眼含泪花。她高兴的说,时代的变化作文500字,“以前,一到发大水的时候,我们就想着要搬家。家都搬穷了。想不到我活着的时候还能看到这么好的护城墙,还是共产党的政府好,为老百姓办实事!”

治水致富,变害为利,就成了新时代枞阳人的治水理念和时代主旋律。在护城墙开工建设的同时,新一轮的枞阳水利大建设,作为民生工程,也在枞阳的百里山川拉开了帷幕。

投资25个亿的城区水循环综合治理工程,在2019年启动。

投资18.65个亿的城乡自来水并网改造工程,于2020年发挥效应,使全县近70万人吃到了长江水。

投资2.38亿元的白荡湖通江闸改扩建工程,到目前已进入尾声。

……

十年间,枞阳的水利事业等于打了一个翻身仗,完成堤防加固126公里,水库除险加固117座,闸站改扩建105座,累计投入资金达50亿元。一个个项目的竣工和投入使用,为枞阳人带来了生机和福气。

秋收季节,我们来到了种粮大户章广斌承包的白荡湖东岸的代鏊山大圩。举目四望,万亩良田,“喜看稻菽千重浪”,一片丰收。他乐呵呵地笑着说,“种了十几年的田,最担心的就是破圩。现在不怕了,白荡湖大堤修得像长城。可以说,是党和政府给我们农民吃了定心丸,旱涝保收。今年的田地和水产收入,有望达到千万元!”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我们走在希望的田野上,走在蓬勃发展的产业园区内,一个个大企业正在这里安家落户,一个个大工厂正从这里拔地而起,一台台机器正在这里运转,一箱箱产品正从这里被运往外地……

踔厉奋进的枞阳,明天更美好!

征文启事:关注 | “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 主题大赛开始啦,奖金丰厚,等你来拿!

参赛作品须在规定时间内投稿。作品报送文件名:“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征文、摄影、抖音)大赛+作品名+作者名;作者须提供100字以内的自我简介、联系方式。

征文类作品

报送邮箱:2846951657@qq.com;

电话:;

联系人:王老师。

摄影类作品

报送邮箱:454590862@qq.com;

电话:;

联系人:钱老师。

抖音类作品

报送邮箱:18911681@qq.com;

电话:;

时代变了……时代变了。我站在红旗下,仰望天空,一片湛蓝。我摸了摸旗杆,闭上了眼睛,任风儿来吹拂我的脸庞。冬天的风有些凛冽,但我却感到一股神圣的味道。时代的变迁,无论在哪方面都能够感受得到。

联系人:王老师。

-END-

特 别 声 明

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枞阳县融媒体中心(县广播电视台、枞阳报社)为枞阳县域内唯一具有新闻采编、播出资质的媒体机构。枞阳县域内,其他所有自媒体及商业媒体均不具备新闻采访、编辑、转载、发布等资质。

枞阳县融媒体中心所运营的媒体平台有《铜陵日报•枞阳新闻》、枞阳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以时代发展为主题的作文,“枞阳在线”、“枞阳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枞阳发布微博,枞阳在线网站,枞阳在线抖音号,枞阳在线视频号、枞阳融媒头条号等,是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县域主流媒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枞阳在线 往期荐

    “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征文选登 | 拥抱春天的幸福

    “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征文选登 | 水调歌头枞阳组章(古体诗)

    “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征文选登 | 择一业 终一生——记枞阳县博物馆研究员王乐群

    主编丨王长学 视觉总监 | 王章志

    主办单位:枞阳县融媒体中心

    主管单位:中共枞阳县委宣传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