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2017作文题,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题

  • 高考作文
  • 2024-12-19

编者按:离2018年高考只剩下50多天时间了,为帮助高三学生全面了解自己所在省份的高考作文命题情况,“一堂作文课”公众号将持续推送2017年各地真题解密及满分范文。每天一个省份的真题解密与满分范文,敬请期待!

1、2021年 浙江卷:得与失 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 全国乙卷:关于理想 新高考I卷:体育之效 新高考II卷:漫画谈对人生的看法 北京卷:真正的成熟/ 论生逢其时 2、2020年 浙江卷: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 全国I卷。

2017高考作文的四大“关键词”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共9套,其中全国Ⅰ卷、Ⅱ卷、Ⅲ卷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其他作文题由自主命题的各省区命制(北京卷两道题目,选做)。对于作文题目,命题者秉承严肃的命题原则,关注丰富的现实生活,贴近考生的实际,以更为开放和包容的态度继承与创新,这是对考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的表现。我们不妨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和分析2017年作文题目的特点。

一立德树人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LcBejjmve3iSHMGNB-7-lA 提取码: hxcs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高考作文是最能全面考查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命题形式,因此受关注程度最高,影响面最广。如何在作文命题中体现“立德树人”“考试育人”的基本理念,也是试题命制者必须考虑的。

全国Ⅰ卷作文试题引导学生站在民族自信的高度正确审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以正确的立场和方法审视民族发展趋势与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成果,以饱含感情色彩和理性思辨的笔触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正视存在问题、坚持发展复兴的民族自信心。在外国人眼中,中国历史悠久,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富有特色,试题命制者以小见大,引导学生在国际比较的背景下坚定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客观、理性地认识当下中国,看待外部世界。

在凤凰公测一项“2017年高考哪个卷作文最难写?”的问卷调查中,截止6月7日14:50分,网友反映最难写的,是全国II卷的题目:“根据给出的诗句写一篇文章”,难写度占比高达投票者的26.02%。

北京卷秉持了一贯的地域色彩,作文题“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以

2049年共和国百年华诞为情境,要求考生通过拍照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小切口,大开掘,暗合“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有利于考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也激发了考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天津卷的作文试题要求考生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展开写作,暗含着“传承”,意在引导考生从人伦角度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从长辈身上学习美德情操、人生智慧、家训家风,要求考生在关注自我成长的同时,关注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时代的关系。

山东卷的作文材料中有这样的文字:“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题,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这几句话画面感很强,这个画面反映出的是和谐、温暖、宽容等社会的正能量,夜读人身份不同,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但对于知识、文化、文明的渴望是共同的。书店工作人员说:“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这几句话体现的是社会的温暖。在书店,人们汲取精神营养,更可以寄托精神与灵魂。作文材料就包含了极强的教育因素。

站位高,视野大,关注时代主题,关注社会发展,这样的题目就是要求考生摒弃“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小我”,形成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大气”。因此,读死书、死读书、思想僵化、思维呆板的考生不易得高分。这样的命题指向能够有效扭转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简单认识,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关注国情与改革发展,并将个人理想与时代进步有机结合,从而展现成熟的理想信念、饱满的精神状态与良好的综合素质。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刚刚权威发布了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江苏卷。

2017高考,江苏卷语文作文题出来了题目大致为:车有各种类型,车来车往,车传递着真情,承载着时代的变迁,折射人世的变化,道出人生的哲理。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从这个意义上讲,文题能够全面体现“立德树人”的理念,这既是对当下僵化教育模式的“纠偏”,也是对语文命题从改良走向变革的探索,更是为将来高考全方位改革奠基。

【高考作文:2017年全国甲卷(II)高考作文题目出炉!】语文作文是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

二关注现实

贴近考生,贴近现实生活,使考生感到熟悉、友好、亲切,容易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与交流,是作文试题命制的不懈追求。“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另一重要原则,相较于过去“隐喻性材料”“美感性材料”,今年的作文材料更加“接地气”,更加关注现实。从大的方面讲,作文“关注现实”包括关注“社会生活”和贴近“考生实际”两个方面。

2017年高考已经结束,全国卷语文作文题目已经都公布了。2017年高考全国卷共有三种,不同的全国卷语文作文题目都不相同。比如全国一卷的作文为老外眼中的中国,从给出的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

关注社会生活。今年的作文中,更多采用现实生活类材料命题,内容真实可信,旨在引导考生了解、理解、深入思考现实生活。

全国Ⅰ卷作文题目在素材、内容和情境等方面下了大功夫,材料能够“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的写作指令,引导考生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思考自我价值与民族发展的结合点,展示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责任担当。

山东卷作文材料意在引导考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材料源于2016年12月23日《光明日报》对安徽合肥一家新华书店24小时营业模式的评论短文,经过修改,时评型材料变成没有明显主观评判的客观事实材料,情感价值隐含在对事实现象的客观描述中。鼓励考生关注社会生活,并非要求考生在作文中贴政治标签,而是就现实中发生的事情抒写自己的感受或表达自己的看法。关注社会生活的关键点就是“情理结合”地表达对相关事件的感受和看法,需要化大为小,因为“切口小”才能使文章立意新颖独到。

贴近考生实际。好作文题目的标准就是让考生有话可说,让考生能说话、会说话,贴近考生的实际。

全国Ⅲ卷作文题目直接要求写“高考”,对于正在高考现场的考生来说,这几乎是感触最深、最有话说的题目。“我的高考”,是要启发考生表达对高考的独特感受,讲述自我在备考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我看高考”,则让考生以理性、客观、辩证的态度分析高考对选拔人才的重要意义,可分析高考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还可就高考改革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江苏卷作文材料与“车”有关,各种车都能写,使来自不同家庭、个体体验不同的考生,都能有话可说。“生活中离不开车”一句,意在引导考生将目光投向生活,进而聚焦生活中的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意在提示考生选材范围,如自行车、三轮车、汽车、高铁等,又如共享单车、网约车、无人驾驶汽车等;“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则明显包含了“车”中看社会进步、“车”中看人生百态、“车”中看生活理念的命题指向。

浙江卷审题难度不大,关键在于考生对“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三个短语内涵的理解,意在引导考生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更要认识自己,反省自己,解剖自己,以利于考生精神层面的人格养成。

全国卷的作文题目已经都知道了。2017年高考全国卷分为甲乙丙三种,三种全国卷的语文科目作文题目也不相同。全国一卷的作文题目为关键词,全国二卷的作文为根据给出的六个名句立意作文,全国三卷的作文题目为我的高考。

三注重关联

以全国Ⅰ卷、Ⅱ卷为代表,今年的9道作文试题均注重“关联”,而“关联”包含了对考生思维品质中的思辨性的考查。

全国Ⅰ卷的作文试题中,选择哪些词语进行组合决定着作文的立意,决定着作文呈现的思维方式,也决定着考生文体的选择,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题目。这些关键词可以正向搭建、反向组合,也可以逆向勾连,还可以是“主题式”关联,因此,2017高考作文题目全,考生必须考虑有新意的、有创造性的关键词组合方式。

如正向搭建,可选择“长城+京剧”的组合,讲讲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灿烂辉煌;反向组合,可选择“共享单车+食品安全”的组合,某些共享单车使用者存在着诚信缺失、文明缺失的问题,可以与食品安全中的诚信问题并提,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来未雨绸缪,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出谋划策、添砖加瓦;逆向勾连,可以选择“长城+‘一带一路’”的组合,由长城虽有防御功能但民族积贫积弱入笔,过渡到当今中国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走向世界,体现民族自信;“主题式”关联,则可以科技引领生活为主题,选择“中华美食+移动支付”“高铁+大熊猫”等组合形式。

全国Ⅱ卷中的作文试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如以①⑤为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等精神品质。

全国Ⅲ卷的作文材料意在引导考生洞悉材料自身的内在关联性,如为国选才与社会进步,时代拐点与国家走势,个人奋斗与家庭期许,历史沉思与当下使命,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今昔对比与感慨生发,等等,均体现了“关联”的特点。

北京卷的作文以“说纽带”为题,意在借助“纽带”的比喻意义,联系历史或现实阐述其作用、价值和意义。天津卷的作文题目则需要考生处理好感性生活与理性思考的关系,需要处理好表象与本质的关系,需要思考延续传统与突破传统的关系,需要思考传统中核心价值的恒定与时代变化的关系。

上海卷从对考生思维品质的考查的角度来看,作文题目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关系与层次。考生即使在某一观点上立足站定,2017中考作文题目汇总,对所确定观点的思考仍有纵向深入的可能,这使得题目能很好地起到考查思维品质的作用。

任务指令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在2015年高考中出现的新型的命题形式,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两套试题的作文均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即在作文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任务指令”,要求考生在“任务指令”的提示下完成写作任务。2017年全国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是在前两年任务驱动型作文基础上的创新,我们称之为“发展了的任务驱动型写作”。

2017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篇1 社会总是会慷慨地给予孩童一份特别的关爱,这关爱中又无疑杂着些许歆羡:看那些孩子,比起翁妪,甚至比起我们,他们有明亮的眼,有光洁的皮肤,更有纯粹的心灵。单纯、柔软、好奇并敬畏着世界,赤子之心即是如此。

全国Ⅰ卷的作文试题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则完全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这样处理既利于引发考生的写作欲望和真情实感,也利于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导作用细化、实化、具体化。

“两三个关键词”意味着选择单一词语或多于三个词语的组合属于偏离题意。“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强调的是写作的对象,“外国青年”可以是一个泛称,也可以是自己预设的个体,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帮助他们“读懂中国”。同时,“帮助外国青年”还包含了语言得体的问题,要根据“外国青年”国别、民族、文化背景的特殊性选择得体的语言策略和文体形式(如书信)。

“读懂中国”,首先写作者要了解中国,用“两三个关键词”体现考生视野下的中国:历史悠久、科技进步、发展迅速、生机勃勃、热情好客……“读懂”可理解为从茫然无知到初步了解,也可理解为从不全面到更全面的了解。而如何理解并落实“帮助”,则与预设的读者类型相关,也会影响立意的深度及写作的难度,2017年中考作文满分例文。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直接决定了文章的立意。这些词语之间既存在着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层叠的思维空间,又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中国,选择怎样的组合方式,直接决定了作文立意的高下。

“有机的关联”,这是作文题中的“关键技术指令”。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按照两两组合,存在66种组合方式,2017语文高考全国卷1,按照三三组合,有220种组合,“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共有286种组合方式。从理论上讲,这些组合均能写成作文。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关联”是“有机的”。“有机”意味着组合方式要为文章的主旨服务,也就是说两三个词语围绕同一个中心——“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从这个角度讲,选择怎样的组合方式决定了文章的成败。

北京卷:高考大作文题 二选一 1. “说纽带”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

全国Ⅱ卷的作文试题明确要求考生“合理引用”名句,既呼应了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诗词记诵热,更隐含了“文化传承不应只是静态记忆”的认知。“引用”,可以是名句字面意义的简单借用,也可以是名句哲理的深度化用;可以是正引,也可以是反用。合理引用名言警句,能使语言表达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将名句自然融入文章,与全文浑然一体,对考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写作要求中的“引用”指令,暗含了文化传承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丰富期待。同时,这一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创新,也为辨识考生水平高低、强化区分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任务驱动型”作文受到广泛好评,因为这种命题形式是在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能“较好地解决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型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是在承继材料作文“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但也会导致另一种结果,那就是考场作文一律是议论文,散文、记叙文几乎绝迹,这势必让已经异化的日常写作教学更加异化,同时,对文学素养高、想象能力强的考生存在不公平的问题。

而今年“发展了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全国Ⅰ卷、Ⅱ卷的作文试题,要求明确文体,而不限制考生写作的文体,论述类、叙述类乃至说明类、抒情类的文体都可以自由选择,只要在写作中体现所选文体的特征即可。

2017年高考全国9道作文试题为高中作文教学带来两方面的启示。一是关注社会生活,广泛积累素材。作文材料不回避近期社会中的重大话题,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1。高三作文教学需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按专题建立自己的储备库,丰富积累,充实语料。二是建立有效关联,把握素材本质。教师可以根据素材的形式命制题目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关联性”训练,引导学生把自我置身于社会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去思考问题,并能化大为小,表现创新立意。

先睹为快

1.点击“阅读原文”选择“高考满分作文”栏目进入,查看全部电子版满分范文

2.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购买完整版图书(纸质版&电子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