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1970年,人民政府将寿阳县芹泉公社命名为尹灵芝公社。赵家垴大队命名为尹灵芝大队。那年农闲时节。我赶了一辆牛车,驶向了通往寿阳的路。尹灵芝原葬寿阳宗艾镇东。原埋葬处当时还有一块石碑。由于种种原因。
网络图片,侵权联删
司马光出生时,其父司马池任光山县令,所以给他起名光;六岁时,司马池就教司马光读书,七岁时,不仅能背诵《左氏春秋》,还能讲明白书的要意;
申灰驴(1864—1920),长子县西田良村人,是长子戏剧史上较早且最富声望的著名演员。申幼年家贫,从小酷爱戏剧事业。他八九岁就整天跟着戏班看排戏,14岁同村里人一起演秧歌,出手不俗,引起附近村社的注目。
司马光的博学来自多方面,一方面他好学强识,另一方面他的父亲也着意培养。每逢出游或和同僚密友交谈,司马池总好把他带在身边。耳濡目染,使司马光不论在知识方面,还是见识方面,都“凛然如成人”,山西的英雄作文800字。司马池辗转河南、陕西、四川各地为官,始终把司马光带在身边。所以,司马光在十五岁以前就跟随父亲走过好多地方,在这些地方访古探奇,赋诗题壁,领略风土人情,极大地丰富了司马光的社会知识。
篇一:初一描写家乡的名人作文600字 我的家乡柳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说他人杰地灵肯定也不为过,因为柳州真的有很多的名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每个人都很尊重的人。最出名的。
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二十岁,他参加了会试,一举高中进士甲科,从此步入仕林,初任华州(今陕西华县)判官。此时司马池正任同州(今陕西大荔)知州,两地相距较近,司马光经常前往探望父母。
庆历元年(1041年)十二月,司马池病死在晋州,司马光和兄长司马旦扶着父亲的灵柩回到了故乡夏县。双亲的相继去世,使司马光悲痛万分,他叹息“平生念此心先乱”。但他在居丧期间,把悲哀化作发奋读书作文的动力,以排遣无尽的悲伤和寂寞,写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章,如《十哲论》、《四豪论》、《贾生论》等。
庆历六年(1046年),司马光接到诏旨。调他担任大理评事、国子直讲。虽然宦海茫茫,风云莫测,但仍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京都。
山西的名人也很多,石勒、石虎……石勒,公元274——333。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公元319—333年在位,从奴隶到皇帝整个世界历史上的唯一一人。字世龙,原名匐勒,一作。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319年称赵王。
庆历七年(1047年),司马光二十九岁,贝州农民王则起义,攻占贝州城,号称“东平郡王”。这时司马光父亲好友庞籍在朝为枢密副使,掌管全国军事要务,山西名人作文1000字。司马光写了《上庞枢密论贝州事宜书》,为尽快平息起义给庞籍献计献策。具体建议“以计破”,威胁利诱并用,进行分化瓦解,只诛“首恶”,余皆不问。
皇祐五年(1053年),司马光任殿中丞,除史馆检讨,修日历,改集贤校理,专任史官。从此,司马光开始了对历史的研究。正在司马光潜心研究历史时,庞籍被罢宰相职,降为户部侍郎,出任郓州(今山东郓城境内)知州。
嘉祐元年(1056年),他连写三封《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二、三状),建议仁宗皇帝立储君,而前后三状没有结果以后,又托范镇在奏事时代为转达,请仁宗有个明确答复。但这一切均未说服仁宗,司马光选择了沉默。
司马光认为绝市和修建堡垒的办法有利于保护边界地区安宁,于是一面禁绝边民和西夏互市,一面决定修堡。正在这时,将军郭恩,乘酒醉出击西夏,结果大败而归,自己不得已而自杀。朝廷御史审理此案,庞籍一人承担了责任,事后庞籍被解除了节度使之职,贬谪知青州事,司马光向皇帝连奏三状奏明庞籍是听了他的意见才决定修堡的,说明庞籍完全是出于“欲为国家保固疆圉”的本心,“发于忠赤,不顾身谋”,因为“过听臣言,以至于此”,应当“独臣罪,以至典刑”。而庞籍得知司马光要为自己辩解时,就又上奏章,引咎自归,请求免除司马光之罪,使司马光没有受到任何责罚。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1906年9月24日出生在山西省沁水县贫苦农民家庭。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文联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协会主席。
千古一将关羽“头枕洛阳,身卧湖北当阳,魂归故山西,”,这位河东解州的千古名将,年轻时就急公好义,因杀死侮辱民女的当地恶霸而亡命天涯,从而“桃园三结义”与刘备、张飞杰一起事,关羽生前只被封为汉寿亭侯,仅是一个乡镇级待遇赐封。
庞籍和司马光以忘年之交,互相支持、爱护,难能可贵。庞籍死后,司马光不忘庞籍对他的大恩,待其家人如自己的亲人。
嘉祐六年(1061年),仁宗下诏,迁司马光为起居舍人,同知谏院。任职五年期间,前后向皇帝上奏疏170余份,先后向仁宗上书“三言”、“五规”,多次上书仁宗解决继嗣的问题,仁宗觉得司马光真心为国家社稷考虑,遂将奏折转至中书省。司马光亲自到中书省催办,直到赵曙被立为皇太子,用一段话赞美一下山西的名人。
我的家乡在山西,有许多名人。两千多年来,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著名的人物。他们之中,有著名的君主晋文公,我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狄仁杰、毕士安、田呈瑞、杨深秀。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仁宗驾崩。四月赵曙即位,即英宗。两宫矛盾加剧,司马光看到这种情况,上疏力陈国家当务之急应君民同心、内外协力的道理。六月,他又上《两宫疏》,指出:“金堤千里,溃于蚁穴;白璧之瑕,易离难合。”皇帝没有太后支持“无以君天下”,太后离开皇帝“无以安天下”,三晋名人作文600字左右。十一月,又写了两封章奏,一封给皇太后,一封给皇帝。在奏章中从全局出发,苦苦相劝,终于得到效验,使太后和英宗的矛盾趋于缓和。
治平二年(1065年),朝廷任司马光龙图阁直学士,仍留任谏职。司马光因对谏官彻底失望了,借机连上三状,要求不当谏官,他在奏章上说:“臣从事谏职,首尾五年,自本朝以来,居此官者,未有如臣之久。臣资质愚戆,惟知报国,竭尽朴忠,与人立敌,前后甚众,四海之内,触处相逢,常恐异日身及子孙无立足之地,以此朝夕冀望解去。”英宗批准他免去谏职,三晋名人作文八百字左右初一,仍进龙图阁直学士。
) 孟祥斌 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 水可以有多深,生命可以有多长。用一个军人的生命去换回一个轻生女子的生命,很多人问值不值。实际上我们应该问的是,生命究竟值不值去放弃。很多很多人为了你的离去而伤心难过。
阎锡山,山西军阀,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字百(伯)川,号龙池。山西五台河边村(今属定襄)人。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入山西武备学堂。1904年去日本,先后入振武学校和陆军士官学校。其间加入中国同盟会。
治平三年(1066年),司马光将《通志》(以《史记》为主,编成《周纪》5卷,《秦纪》3卷,共8卷)进呈英宗。这部书的时间是从烈王二十三年,韩、赵、魏三家分封起,到秦二世三年,秦朝灭亡为止。英宗看后大为赞赏,并给司马光二条明确指示,一是接续《通志》往下编修,二是决定设立书局,并由司马光自择官属,作为自己的助手。
在山西高平长治两县的交界有“神农岭”、“白谷山”等有关炎帝的造迹,愚公移山的太行山位于山西。说起吕洞宾各位首先想到的是“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要源于一个有趣的故事,吕洞宾有个同乡好友姓苟名杳,她父母双亡。
宋神宗赵顼即位以后,年轻气盛,朝气蓬勃,决心振兴祖业。虚心下问、多方征求治国方略以后,作文三晋名人600字,感到王安石提出的一整套激进、大胆的变革方案符合自己的理想。熙宁二年(1069年),重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在思想上,王安石主张开源,司马光主张节流。司马光和王安石因政见不同,在一些问题上进行激烈的争辩,有时在皇帝主持的议政会议上也毫不相让,但司马光对王安石的变法也并不一概反对,尤其当变法还未显露明显弊病时,他也并未公开持反对意见。甚至有人要弹劾王安石时,他还进行劝解和说服。直到王安石颁发“青苗法”,司马光才表示不同意见,他认为县官靠权柄放钱收息,要比平民放贷收息危害更大,因此表现了强烈不满。
熙宁四年(1071年)四月,他的好友范镇因直言王安石“进拒谏之计”、“用残民之术”,因而被罢官。司马光愤然上疏为范镇鸣不平,自己退居洛阳,绝口不再论政事,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时间长达15年,用一段话描写山西的名人。
元丰七年(1084年),司马光已六十六岁,《资治通鉴》全部修完,一起奏进给神宗皇帝。神宗皇帝十分重视,将书的每编首尾都盖上了皇帝的睿思殿图章,以其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赐书名《资治通鉴》,并亲为写序。十二月,山西名人写一段话20,神宗降诏奖谕司马光,说他“博学多闻,贯穿今古,上自晚周,下迄五代,成一家之书,褒贬去取,有所据依”。擢升司马光资政殿学士。
元丰八年(1085年),司马光六十七岁。神宗病死,年仅10岁的赵煦继位,是为哲宗,哲宗年幼,由祖母皇太后当政。皇太后向司马光征询治国方略,司马光上《乞开言路札子》,建议“广开言路”。司马光又一次呼吁对贫苦农民不能再加重负担,而且主张新法必须废除,要对农民施以“仁政”,接着上第二份奏疏《修心治国之要札子》,重点谈用人赏罚问题,提出保甲法、免役法和将兵法是“病民伤国,有害无益”。
皇太后下诏起用司马光知陈州,司马光向皇太后进言,为了实现废除新法的政治主张,把因反对新法而被贬的刘挚、范纯仁、李常、苏轼、苏辙等人招回朝中任职,吕公著、文彦博等老臣也被召回朝廷任职。
司马光废除新法,上《请革弊札子》,又在《请更新新法札子》中,把新法比之为毒药,请求立即采取措施,在皇太后支持下,司马光终于完成了自己废除新法的夙愿,实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元祐元年(1086年)九月,司马光因病逝世,享年六十八岁,获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宋哲宗赐碑名为“忠清粹德”。死后,哲宗将他葬於高陵。灵柩送往夏县时,京城的人们罢市前往凭吊,有的人甚至卖掉衣物去参加祭奠,街巷中的哭泣声超过了车水马龙的声音。
文章如果还看得过眼,就请赏小可一个赞吧!大恩大德,没齿难忘!